?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探討

2022-06-23 10:07李曉青陳俊妤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5期
關鍵詞:城市設計城市更新

李曉青 陳俊妤

【摘要】我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中后期,城市發展正在進入“減量化、內涵式”發展的時代,城市建設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的轉型發展新階段,城市更新將是今后的發展主流,而城市設計是城市更新的關鍵,本文將針對我國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關的城市設計策略。

【關鍵詞】城市更新;城市設計;規劃思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4.036

引言:

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為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目前我國的城市更新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現將北京、成都、西安、長沙等21個城市納入到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當中。但從我國目前城市更新的情況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致使城市更新速度緩慢,難以滿足人們所期望的生活質量,因此更加體現出了城市設計的重要性,在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大背景下,城市設計是提升城市環境與空間場所、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國土空間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城市設計手段,不僅優化空間形態的形象表達,更是通過城市設計的思維,對該地區的過去與未來、物質與非物質因素進行系統綜合的考慮,并直觀地呈現為空間結果和形態管控的依據,加快城市更新,為我國的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1、城市更新的內涵與作用思考

1.1 城市更新的內涵

城市發展與人的生長一樣,從出生到青春期、再到成人的一個過程,城市也同樣如此,當它擴展到一定程度時,更注重的是提升城市的品質,也就是我國現在所提倡的城市更新。過去的城市發展主要做的是外延式發展,現如今我國城市的發展已經轉向為城市更新,走的是用“繡花針”般的功夫去治理和發展城市。一個城市不僅僅是用房屋和環境綠化來形成的,關鍵在于城市能夠吸引什么樣的人群在這里聚集,有什么樣的事能夠在這里發生,有什么活動能夠在這里舉行。于城市更新的內涵,基于既往經驗,人們很容易想到物理空間的拆改。區別于以往的大拆大建,城市更新的內涵重在“營造”,而非簡單的“建造”。建造著眼于物理性的結構搭建,如依照規劃打造各種建筑、設施。營造則不僅包括物理性結構的搭建,還包括無形的社區網絡體系的維護,例如對各種生態環境、文化環境、產業結構、功能業態、社會心理等軟環境進行延續與更新,也就是硬件和軟件的兼顧?;跔I造的概念,城市更新應具備以下三個層次,它們之間相互聯動:空間改造(表層)-功能升級(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文脈傳承(人本、多元包容、環境友好等)[1]。

1.2 城市更新的作用

城市更新作為治理城市病、補足發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加強土地集約利用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通過城市更新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服務配套、人居環境提升整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韌性。第二,通過城市更新對產業再進行激活,對城市中的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再提升,使得整個城市的經濟得到再繁榮,使地方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第三,通過城市更新加強對歷史街區、交通節點、綠化節點、城市門戶等能體現城市形象的重點地段進行景觀設計、建筑風貌引導與管控,塑造城市形象,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第四,通過城市更新打造多元城市功能及復合的生產生活環境,進而實現土地集約利用。

2、我國城市更新的發展階段及基本特征

2.1 城市更新的發展階段

我國城市更新的發展自建國以來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建國到1977年,我國在1949年建國初始,各個城市的人力和財力仍處于十分緊缺的狀態,國家提出了重點建設及穩步推進的城市建設方針,表明了對于城市的建設首先要將建設資金使用到工業區當中,并著手于破舊危房的改造。例如1951年針對北京市龍須溝的建設改造、1954年對上海肇嘉鋲棚戶區的改造、以及1970年南昌八一道的改造等等,這一階段的城市更新主要是以改善城市內部環境、整修市政內部設施和建蓋工人房屋為主要任務。第二階段為1978年至1989年,在這10年的發展當中,我國城市更新走向了一個大的轉折。除了城市更新第一階段的基礎建設,該階段將發揮出城市的中心作用和不斷完善城市內部功能作為了重點。在此階段開展了一系列的關于城市建設的研討會,在此方面相關學者開始提出新的思想理論和見解。相比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證明了我國的城市更新步入了正軌,更新規模逐漸擴大、更新速度也開始加快。在此期間北京、沈陽、蘇州、南京、天津等多個城市開展了內部規劃建設。第三階段開始于1990年至2011年,在該階段城市更新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由于城鎮化建設的速度加快,使得許多城市中的老舊住房區域的土地開始增值,尤其在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等一些大城市體現的尤為明顯。但由于城中村和一些歷史街區的改造規模較大,使很多原本的歷史風貌不復存在,基于此也開始出現了許多社會矛盾。在該階段的后期,相關學者們基于遇到的問題開展了關于舊城更新的學術研究,提出了該階段城市更新的新理論,表明了在改善舊城居住環境的同時,要將保護歷史文化風貌作為重點[2]。例如后來的杭州清河坊、上海新天地、廣州創意園等等。第四個階段為2012年到至今,在此階段城市更新已經成為常態化,至今為止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0%以上,城市更新的內容也更加富有內涵,相比過去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質、以及土地的集約利用。見圖1

2.2 現發展階段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

如今城市更新相比于過去,不管在模式上還是在理念上都有了重大變革。首先在理念上更加注重城市更新建設的整體性,因為城市更新所涉及的方面較為廣泛,不能夠僅僅將其當作是單一的功能性的改造,要通過不斷調整城市內部功能來加強城市的整體建設,使其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诖嗽诔鞘懈碌倪^程中就要將社會文化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做好單方面效益與綜合效益、以及整體和局部關系的處理,使城市更新得到可持續發展。其次更加強調了“以人為本”,將環境改善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重點,使人民群眾通過城市更新感受到在生活質量上有了質的飛躍,從而獲得幸福感,此外城市更新給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3、城市更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前期分析不足,“城市病”問題得不到量化

城市更新的前期調研分析工作不充分,僅是能找出病因,沒有全局考慮、構建指標體系,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難徹底根治“城市病”。例如,城市的公共綠地不足,僅是簡單的在易實施地區補充建設公園綠地,沒有統籌考慮人均指標、服務半徑、市民需求等因素,不能精準施策、對癥下藥,拿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徹底根治“城市病”。

3.2 缺乏整體統籌,更新方法單一

通常,在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僅僅是對一個片區或一個區域作為目標,缺乏對整個城市的規劃統籌,往往僅以局部利益和個人利益為出發點,無法全面顧及公眾利益、城市整體功能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且,采取的是大拆大建模式,破壞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內在的組織結構,不注重傳統街區、傳統風貌的保護與繼承,城市原有的風貌特色和歷史文脈也遭到破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曾在唐山城市更新專題研討會上指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當中,最高的碳排放產生在建造和處理的兩個環節,強調大拆大建是最高碳排的一種發展模式和更新模式,所以有機更新是更加重要的[3]。

3.3 不注重城市公共空間及設施環境

城市更新用老底的話來講就是舊城改造,與此同時包括對居民房屋、老舊小區、城市街道、公園、綠地等環境進行改善。我國住建部明確提出在城市更新的行動中要防止大拆大建,但是還有大部分地區仍然繼續沿用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有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傾向,隨意拆除城市中的老建筑、砍伐城中樹木、搬遷居民等等。很少關注公共設施環境是否遭受到破壞,致使公共環境壓力增加,縮減了公共服務空間,公共環境服務品質急劇下降,嚴重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系統,產生了新的城市問題[4]。

3.4 多方利益難以對等

城市更新開發建設過程中涉及政府、投資商、開發商、建設單位、城市居民等多種利益主體,各利益主體的訴求各不相同,所以如何使得利益對等是當前城市更新存在的關鍵問題[5]。政府部門作為城市更新的推動者,具有一定的規劃與審批權利,而此時會為了獲取更高的社會效益影響房產建設,致使開發商的利益減少。房地產開發商注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城市中獲取更多的土地建設權是房地產企業最關心的問題。若通過增加開發量對開發商進行補償,則會影響城市中的公共設施環境,侵害人民利益。而在土地征收、房屋拆遷補償、住戶安置、規劃方案實施、日后的維護與管理等諸多方面會與涉及利益的市民存在利益沖突。因此導致多方利益出現不平衡的現象。

3.5 整體規劃實施出現困難

所謂城市更新就必須要對土地建設進行科學規劃管理,而最關鍵的方式就是通過“法定圖則”,它既能滿足規劃管理的需要,還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6]。但目前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法定圖則”的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于城區中建筑數量較大的區域,需要結合土地價值以及城市形態進行規劃,以此來確保規劃的合理性。因此在目前的城市更新過程中整體規劃實施面臨一定困難。

4、城市更新中城市設計的重要性

城市更新要求城市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傳承歷史文化。

城市設計作為一種整體看待城市要素、綜合處理和塑造空間環境的有效方法,將在這一階段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城市設計可以通過三維空間來真實地反應規劃意圖,良好的城市設計方案與策略,能夠清晰的展現出建設者和規劃者的意圖和理念,解決城市更新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一是將更新對象面向城市整體或其背景相關的城市規劃片區,結合控規研究開展引導型城市設計,解決局部與整體關系的問題;二是面向具體局部工程的實施型城市設計,解決更新項目的形態和空間品質問題。利用設計模型來分析和研究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可以及時發現一些不合理的規劃,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也有助于更多的人參與到城市規劃和建設之中,引導并指引城市建設開展各項實施策略與舉措,使得城市更新具備更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5、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

5.1 強化前期分析,精準找出城市短板并量化

在前期的調研工作中,應采用現場踏勘、基礎數據收集、問卷調查等多方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并建立合理的指標量化體系,確保精準找到癥結,為科學合理地制定更新方案打好基礎,為“法定圖則”提供數據支撐。

5.2 堅持以“大設計”引領區域環境的發展

我國現如今是在大的變革、大融合的時代,多要素融合的時代,所以必須要堅持以“大設計”的概念來引領一個城市環境的發展。所謂的“大設計”并不是它的范疇有多大,而是格局要高,要站在歷史的、站在空間的、時間的高度上重新定義。要看經濟要素、空間要素、歷史要素以及人的需求要素,這些要素都是可以調配的資源,將這些要素綜合融合之后,要以人為中心,滿足人們的需求,來做城市設計,這樣才能讓人、物、自然、人的精神、人的行為、生產都融合在一起,達到一個真正的和諧狀態。

5.3 科學合理的選擇城市設計方法

要知道原來城市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最大程度的集聚資源,而現如今城市要解決的問題不單單是集聚資源,還要多維度的滿足人們生活、工作以及生產所需。因為人作為一個時代的主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因此城市多維度的功能也正在精細化的發展。我國在城市更新方面較一些發達國家來講起步較晚,所以在設計時可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此外要基于城市更新的重點方向確保設計思路的科學性,要清楚城市的更新與建設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不能夠全部消除城市中原有的要素。城市設計方法較為多樣化,現如今應用最多的模式就是改建更新,不僅可以對老舊房屋進行修繕,還可以保留原有的歷史特點,彰顯城市新面貌的同時,還能保留原有的城市風格。而且改建更新的設計模式通常是采用局部拆除的手段進行,成本較低,節省城市建設資金的同時,又能對城市的布局進行有效調整。除此之外還有重建模式和保護更新模式等等,因此要合理選擇城市設計方法,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合理的運用到城市更新建設當中。

5.4 加強對公共空間及設施環境的關注

城市中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環境是人們自由使用的一個空間。我國住建部也已經發布要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堅持應留盡留的聲明。因此在城市設計中要注意不要大規模新增老城區的建設規模,不突破原有的密度和強度,不增加資源環境的承載壓力,不隨意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盡量不要破壞老城區的傳統格局。此外生態建設也是城市更新的關鍵,在設計時必須要將其深入貫徹到整體的城市設計當中。以生態修復為關鍵點,針對城市中被破壞的山林、河流等開展修復,形成綠色生態,構建一套完善的生態體系。將綠地系統以及界面管理系統等綜合起來,合理規劃組織城市公共空間,并對其開展精細化管控,在公共空間設立活動場所供人們娛樂,體現出城市特色,摒棄過去“千城一面”的模式,使群眾感受到城市更新后的變化,將公共空間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除此之外,對于城市設計來說,生態環境作為設計方案的重要因素,其區域規劃不僅局限于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在現代化城市建設過程中,同樣需要將城市經濟發展融合其中??傮w來說,自然環境以及生態基礎條件不僅會對居民的基礎生活水平構成影響,還直接對整個城市的基礎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城市開展方案規劃時,必須將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歸納至其中,有效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等情況[7]。

5.5 融入文化藝術創新城市設計

城市更新中最核心的議題其實是講城市內容的創新,一個有活力的城市不僅僅是有一個物理空間,更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生動的城市內容。以設計驅動創新進而推動城市更新、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城市設計想要有創意創新,首先,必須要抓準城市性格,將特有打造成特色,這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關鍵。其次,必須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強調城市的軟實力和文化創意性。再次,注重文化元素、美術元素和藝術元素文化的植入。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價值追求和面向未來的理想,城市空間屬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環境藝術、大地藝術以及城市公園、綠植、雕塑、公共建筑、地標建筑、廣場、街道、燈光、標識,以及展覽、集會和節慶活動等城市空間來展示城市特色,反映城市的文化品質、歷史演變、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城市特色、景觀風貌、管控能力和市民素質以及激發城市活力[8]。

5.6 多方進行共同協作、最大限度的平衡利益

城市更新不僅僅是政府單方面要規劃的事情,需要多方的共同協作才能開展更新建設工作。就近幾年來看,由于利益的不平衡,多方協作也出現了困難,要想合理解決,首先,要從組織管理上著手,注重協調工作,共同考慮多方利益和想法,使人民群眾獲得認同感,有利于人們積極參與到城市更新建設當中,采集居民對城市設計的看法和意見,也為設計方案提供更多參考。其次,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公眾參與力度,公眾參與不僅僅是納入到目標評判和方案制定的步驟中,而是貫徹到立項、構思、評判、設計、決策、建設乃至管理的每一個過程之中。

5.7 結合智慧化管理系統,進行彈性設計

城市的發展是動態的,城市設計成果不一定與城市發展完全吻合,應構建科學的城市管理系統,全面感知城市運行狀態,動態監控城市相關數據,適時地調整城市設計方案。比如: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進行人流軌跡、各類活動熱點查詢,結合數據分析,調整公共服務設施的布點規劃。

結語:

當城市發展到一個階段,不應進一步擴大城市規模發展,而是對原有的地方、衰落的、失去活力的地方進行更新,給它賦予新的活力,也就是現如今人們所說的城市更新?;诔鞘懈碌谋尘爸?,城市設計凸顯出關鍵作用,目前我國各個城市都在努力想要提高競爭力,而這必然要做好城市設計工作。本文對城市更新的內涵、發展及作用開展了深入解析,說明了在城市更新中城市設計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設計策略,希望能夠為我國城市的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世福,沈爽婷,莫浙娟.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上海城市規劃,2017(5):7-11.

[2]舒薇,李鈮,李向陽.基于文脈視角的歷史街區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中外建筑,2019(2):29-30.

[3]朱揚揚.基于生態理念的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城市地理,2018(8):28-29.

[4]羅意芳.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7):53.

[5]郭珊珊.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9(19):221.

[6]程鵬.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設計策略思考[J].智能城市,2018(13):96-97.

[7]編輯部.“城市設計與實踐”座談會發言摘要[J].城市規劃學刊,2015(2):1-5.

[8]楊國華,王永強.規劃管理視角下城市設計導則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1(11):39-44.

猜你喜歡
城市設計城市更新
點線面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深化
城市更新與房地產發展
常談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與生態更新
基于生態安全格局下的濱海地區城市開發
基于城市設計視角的建筑遺產文化價值構成及評估
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關系探討
高鐵車站站前廣場城市設計探討
城市設計視角下的街道綠化規劃設計研究
市場主導、利益共享:城市更新的深圳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