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2022-06-24 21:33黎莉娜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1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家校合作雙減

黎莉娜

【摘要】以《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為指導,全國各校都在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活動。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真正發掘教育的初心和本質,本文從實際教學出發,深入查閱相關文獻,就家校合作推動“雙減”政策在小學數學中落實見效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從相關理論到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再到“雙減”政策下一年級教學現狀分析,最終家校得出發揮家校合作,要利用信息平臺去同步推進教學進度,并及時反饋、溝通的相關結論。

【關鍵詞】家校合作;雙減政策;小學數學

近年來,課外輔導機構紛涌而至,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在校外補課的經歷,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受到挑戰。并且,在高考制度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過早地承受了機械化應試教育的模式,上課時間長,課后作業多,學生儼然成為考試機器,丟失了兒童時代的純真及可貴的想象力。為了給中小學生減負,促進教育事業的進步與公平,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此政策一經頒布,校外的很多培訓機構停業,學生的學習全靠教師和家長監督。另外,“雙減”政策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所有的學習都要在課堂上完成。因此,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下,家校合作是普遍的教育趨勢。下面,筆者著重從這個角度出發,尋找解決家校合作如何推動“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一、相關理論研究

(一)“雙減”政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半p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倡導和貫徹多年的“減負”理念將正式進入全面深化實施階段,有望從根本上緩解當下學生負擔過重、全民教育焦慮的局面。

(二)家校合作

學校的教育需要和家庭的教育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在家庭中使學校的教育得以延續,達到共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根據實踐經驗,對小學家校合作育人機制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實施策略,希望能促使家校合作育人機制得到完善和發展。簡單來說,家校合作就是學校和家庭攜手合作教好學生。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特點

1.注意力不集中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在6-7歲之間,入學的年紀小,小孩子愛玩的天性還在,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同時,他們又是第一次進入小學階段進行學習,整個人處在比較亢奮的階段,對于坐下來聽教師講授課不會投入過多的注意力,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每一環節去吸引他們。因此,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的特點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師關注和引導。

2.理解能力低

由于年紀小,注意力不集中,還有身心的發展處于萌芽階段,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理解能力較低,教師上課時的用語,學生不能馬上領悟。加上數學學科又是需要邏輯思維和空間想像雙結合的學科,一年級的學生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從中領悟。

(二)課堂教學現狀

1.教學方式靈活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一年級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在教學方式上,教師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加入數學繪本教學、數學游戲等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也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位置》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個用不同方位的拍手游戲。邊說:“小明小明去打仗,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前前前,后后后,準備開槍打敵人”邊拍手,中途大家沒有錯,最后“石頭剪刀布”,分出勝負,通過做數學游戲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效果還是不錯。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一年級的小朋友的觀察力和注意力大大地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數學興趣。

2.課堂容量增大

“雙減”政策下,一些課后鞏固的習題必須在課堂上完成,這樣一來,就增加了課堂的容量。課堂容量大主要體現在:課本知識多;拓展提升多;課后練習多。必須要在45分鐘之內把課前、課中、課后的知識學完上完,復習完,課堂內容是大幅度增加的。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時,課內內容就非常多,首先是要學習“上、下、左、右”。然后,再學習“做一做”,接著還要把練習二的題目做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一邊注意學生的紀律,一邊注意學生的學習進度到底有沒有跟上。對于教師來說,一節課之內要完成以上事情,課堂容量是一個挑戰。

3.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提升

在“雙減”政策下,“減負增效”使得教師的綜合能力必須提升,要向40分鐘要高質量,教學水平就要提高。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也要不斷發展,要緊跟時代,利用先進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同時,教師不但要術業有專攻,把自己的科目教好,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況,在提升教師本身綜合素質的同時,加強學生思想方面的管理。

三、發揮家校教育合力,推動“雙減”政策在教學中見效

1.利用信息平臺

當前是信息時代,通訊非常便捷發達,各種學習的App都很實用。像“智慧校園”信息平臺等,涵蓋了學生衣食住行等多項智能化生存功能,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自主性學習的需求,以移動學習為核心的“智慧校園”信息平臺實現了生活功能與學習功能的高度整合,逐漸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重點發展趨勢。說明利用信息平臺協助學生學習同時也能加強家校合作。由于小學生大部分沒有移動設備,“智慧校園”暫時用不上,為了加強家校聯系,也可以通過建立班級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

2.同步教學任務

同步教學法是學生與教師一起操作,學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識和運行內容。它主要用于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但是同步教學任務,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同步教學任務和同步教學法并不相同,它不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操作,而是由教師同步教學信息給家長。利用信息平臺,建立家校聯系后,教師會定時在群里同步教學任務。例如,筆者會把教學進度及課件等發布在群里,分享課堂活動和板書,一方面支持學生與家長在家里玩數學游戲,一方面給家長提供實時同步的資料。畢竟不是每個家長的文化程度都很高,所以要及時地同步教學任務,家長在課后輔導時才會得心應手。這樣一來,也有利于加強家校合作,推動“雙減”政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見效。

3.及時反饋溝通

在家校聯合培養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做到打通家校之間的溝通渠道,只有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才能做到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的情況,讓教師和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課上與課下的學習狀態,以及行動內容。反饋溝通是連接家校合作的主要橋梁,只有及時反饋溝通,才能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里面的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二者溝通了解,才能加強家校合作。數學游戲視頻不會強制性地要求家長上傳,但是對于自愿上傳游戲視頻的家長,教師可以逐一批改,對做得好的家長鼓勵,分享在群里,對做的不到位的家長及時糾正,及時地進行反饋溝通。因此,及時反饋溝通也是推動家校合作在“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落實見效的重要手段。

四、結語

受現階段教育體系的影響,小學數學教育模式和教學目標發生了變化,為了滿足教學制度的要求和學生學習需求,家庭和學??梢酝ㄟ^合作教育的形式解決現階段數學教育中的各類問題。小學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需要邏輯性的學科,部分學生學不會時可能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加強家校合作可以進一步緩解學生的這種心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榮華,田友誼.“雙減”,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J].教育家,2021(9).

[2]段雪榮.小學家校合作育人機制實踐研究探索[J].新課程,2021(9).

[3]王雅斯.基于移動學習模式的智慧校園信息平臺開發與設計[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8).

[4]何艷梅.淺談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方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1(1).

[5]蘇少明.小學班主任在家校聯合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中的作用[J].讀寫算,2018(11).

[6]王嘉明.家校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21(9).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家校合作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