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的教學策略

2022-06-24 21:33曾金霞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1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革命文化統編教材

曾金霞

【摘要】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么培養國家和黨需要的人才做到胸有成竹。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用好革命文化。而我們的統編教材,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要求,系統設計了一系列的革命文化內容,給我們提供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寶貴的素材。因此,我們要上好每一節革命文化內容的課程,充分發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革命文化;教學策略

一、切實開展好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教學,我們要以育人為導向,以黨的政策方針為導向,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導思想明確指出:“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敝泄仓醒?、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要求“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培養學生優秀品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而語文更是承擔著特殊的育人功能。

語文教科書里面的革命文化內容,是立德樹人的精品素材,是語文教師進行艱苦奮斗、愛黨愛國情懷、無私奉獻等教育的營養源泉。但是,由于時代特征,革命文化內容比較羞澀難懂,且離學生現代生活比較久遠。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容易走進去,進行豐富的情感體驗,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更要充分利用這個契機,認真備好課,讓學生在學習革命文化的過程,真正做到心中有觸動、有想法;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由淺到深,讓學生在了解革命文化的同時,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培養正確的“三觀”。

二、開展好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課前問題設計等簡單引導對學生自主了解革命文化內容的激趣,減少學生畏難情緒,為自主學習型課堂作鋪墊。

安排合理的預習作業。注意分層設計的原則,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單,以一些簡單的問題作引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自主型學習課堂作鋪墊。以學習六年級下冊略讀課文《12.董崔瑞炸暗堡》為例,課前,可以給學生設計以下的閱讀單,三選一:1.觀看電影片《12.董存瑞炸暗堡》;思考:你看完后,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和家長口頭分享。2.自主閱讀課文,思考董存瑞為什么炸暗堡,他是怎么炸的,哪些地方你印象最深刻,在書本做批注。3.查閱資料,結合課文,你覺得董存瑞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寫在預習單上。

通過自己的課前預習,學生或多或少參與了學習,對董存瑞有了初步印象。那么,在課堂上,學生會更加專注,也更加有欲望把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同學分享的做對比。

(二)課堂革命文化內容教學實踐的有效策略

根據不同年段情況、不同的課型,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螺旋上升式開展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旨在革命文化對學生的影響程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價值,注重革命文化資源引起學生思考和感觸。

一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課前,讓學生有機會去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教師及時對他們的學習做出反饋,為學生順利進入課堂樹立信心和學習欲望。比如,進行“我心中的英雄”分享會。課前分享并不只是針對某一課,而是應該從一而終。中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敢說、大膽說的能力;高年段引導學生愿意說、說出體會、說出感想??傊?,要尊重學生自學的成果,讓學生清晰、大膽說出自己的體會,尊重他們自己作出的判斷和思考。例如,在學習《董存瑞炸暗堡》這篇略讀課時,要放手讓學生先匯報自己的成果,教師及時給反饋,不要急于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當然,不同課型,策略就不一樣。

例如,五年級下冊《10.青山處處埋忠骨》精讀課文,它是通過兩個案例,寫出了既是父親又是國家領袖的毛主席的真摯感情和復雜心情。學生因為身份懸殊、個人經歷淺的原因,比較難體會這種悲痛、煎熬的情感,教師應適時引導,進行點撥。

二是巧用情景教學法,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在確保音頻資料質量的基礎上,通過直觀、清晰的圖片和貼近歷史真實的影視資料,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引起學生的共鳴。

以六年級上冊《6.狼牙山五壯士》精讀課文為例,這篇文章讀起來,可能會比較枯燥,如果選取當時五壯士跳崖的視頻作為導入,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我們不是為了學而學,我們是為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高尚的愛國情操。所以,在課文的最后,我們要以一些最近發生的、具有影響力的、能引人深思的、引起共鳴的視頻結束,這樣可以起到直擊心靈深處的作用,不需教師多言。再如,在上《我的戰友邱少云》這一篇精讀課文時,最后可以以“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視頻或者以“國家公祭日”愛國主義教育視頻結尾,催人淚下,震撼人心。

三是活用誘導式教學法,側重開發學生想象力,舉一反三,領悟外延意義。在教師的誘導點撥下,學生能抓住關鍵字眼發揮自己的想象,能進行有效的補白,舉一反三。例如,五年級下冊《10.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精讀課文,毛主席的語言描寫不多,但是卻能體會到他萬分悲痛的復雜心情,課文也多處寫到他的神情,細微動作,如,“仰起頭望著”“下意識躊躇”“黯然的目光”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誘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白。例如,這種年頭是什么?為什么很快就打消了?他下意識躊躇的時候,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四是會用角色扮演學習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角色扮演法不需要“濫用”,要適用、會用。人物形象是靜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學生去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反而沒有了“靜”的韻味。但是,如果英雄人物此時是豪情壯志的,是“活”的,我們應該讓學生也回到現場進行情景模擬,體會英雄人物的情懷。

五是必用朗讀法?!皶x百遍,其義自見?!弊⒅厍楦信囵B,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個人讀、男女生合作讀、全班齊讀,可以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6.狼牙山五壯士》精讀課文時,最后三個自然段,口號壯烈豪邁,戰士們昂首挺胸,心情激動,所以適合采用齊讀的方式。而四年級下冊《24.黃繼光》略讀課文,黃繼光請求參謀長把任務交給自己時,可以先采用個人朗讀法,體會黃繼光堅定果敢的偉大形象。

(三)注意課后革命文化內容的滲透、延伸

如果只是單純地在課堂上學,學生可能知之不多,也不會有實質性的體會,所以課后需要鞏固和延伸,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平臺,在網上參觀、學習革命文化內容;鼓勵學生讀一些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書籍或者去實地參觀等,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讓學生進行更廣闊、更綜合的學習。

另外,定期舉辦讀書會,制訂具體的評價、獎勵機制。允許學生有多種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形式,如,結構導圖、繪畫、課本劇、演講等。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學生宣講團,根據不同的節日講解不同的文化知識。

革命文化內容的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語文教師終身的使命。我們要做一位博雅一點、有情懷一點、有格局一點的語文教師,帶著學生去閱讀,跟著學生一起閱讀,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提升學生素養,培養學生成為一位有愛國情懷、有奮斗精神、有擔當的學子同時,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革命文化統編教材
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應對策略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確定教學內容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策略淺析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多元建構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文化自信的學理與增強路徑
試論革命文化對文化自信的作用
高中歷史課堂材料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