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探討

2022-06-25 20:15鄒琳
民族文匯 2022年32期
關鍵詞:有效提問閱讀教學策略

鄒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革新中,閱讀教學方式也有明顯的創新和改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教學核心,根據學生的實際語文閱讀學習情況和基本特征,對閱讀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進行適當的創新,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發揮其個人價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設計合理、有效的問題進行提問,設計的問題要由淺入深,讓學生逐漸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意義

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要有效設計閱讀提問環節的內容和方式,提問的內容符合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不能過于復雜或簡單,過于復雜的問題會使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過于簡單的問題會降低學生課堂上的參與感。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提問時,可以傳遞給學生一些分析問題的技巧,讓學生掌握實質性的閱讀技巧,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升。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通過課下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利用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相融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特征

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活動最重要的方式,同時也是形成教學對話機制的必要環節,而優質的提問從來都不是偶然輸出的,必定是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產生的。立足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進一步對有效提問的特征進行細化總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目的性,有效的提問一定不是盲目輸出的,而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展開的,問題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二是確定性,主要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含糊不清,要是學生能夠聽懂的問題;三是層次性,教師的問題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不同學生的層次差異,具有一定梯度坡度;四是簡潔性,教師要盡量考慮表達問題時的措辭,保證語言清晰并且簡明;五是適度性,即要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問題,不要設計超出學生認知水平或者太過淺顯的問題;六是親切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而不是威脅、逼迫學生回答問題。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施路徑

3.1以學生為核心提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教學中,教師應該了解小學生的基本特征。小學生具備年齡小、性格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效地制定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促進學生思維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其個人價值,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活躍程度,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進行表達,暢所欲言。例如,在教學部編版《我是什么》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云、雨、雹子以及雪等自然現象,使學生對新穎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我’在文中都變成了什么?”讓學生閱讀時帶著問題找尋答案,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教師課堂上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提問環節中的自然現象都是由水形成的,從而對提問的內容有深刻的印象,對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3.2確定提問分類水平

按照教育學家布魯姆所提出的目標分類標準,可將問題的提問水平區分度劃為五類,即記憶類問題、理解類問題、分析類問題、評價類問題、創造類問題。這五類問題中,前兩類屬于低水平問題,后三類屬于高水平問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要立足于教學內容合理地確定提問水平,這樣才能保證提問的有效性。記憶類問題是從學生大腦回憶中提取知識的問題類型,屬于低階聚合問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齊讀課文、對文章建立整體初步感知后,通過設置“記憶”水平的問題,引導學生搜集文章的關鍵信息,形成對文章內容的深刻記憶;理解類問題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在書面、口頭、圖像等交流形式中構建意義,如“文中的×××是一個怎樣的人”;分析類問題是將閱讀材料分為不同的部分,引導學生確定相互之間的關系或各部分與總體結構之間的關系;而評價類問題則是引導學生基于某種基準和標準所做出的判斷性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評價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自身的評價標準;創造類問題是將各種要素組合在一起,通過為學生重新組織新的模型而設計的問題,屬于高階發散問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低階水平的問題打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識,然后再通過高階問題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核心,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3.4科學安排提問順序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將重點放在對問題的設計上,卻忽視了問題的提問順序,在課堂上隨意地向學生拋出問題,使得很多原本“有效”的問題因使用的地方不對而變得“無效”。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科學地安排提問順序,這也是保障閱讀提問有效性的關鍵。教師應立足于文章內容,按照學生認知水平的先后順序對設計的問題進行排列。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問題,它沒有固定的答案,只是引出話頭,促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問題回答中來,從而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然后,教師再引領學生閱讀文章,圍繞文章核心的關鍵問題,通過關鍵詞,層層深入、步步為營地向學生提出問題。最后,教師再為學生提出一個總結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說出自身的感悟,為課堂教學畫上圓滿的句號。這樣的提問順序安排就是非??茖W恰當的,可以避免重復性的提問和盲目性的提問,最終使學生的文章閱讀學習澄明如鏡。

4結論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設計問題,如何高效地對學生進行提問,依舊是困擾很多教師的難題,文章從有效提問的特征出發,從確定提問水平、明確核心問題、安排提問順序、選擇提問時機、運用提問策略幾大提問核心要素出發,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進行研究探討,希望能夠助力教師高效提問,提高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得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現狀及對策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0.

[2]李啟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方法研究[J].科普童話,2020(32):60.

猜你喜歡
有效提問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