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傳統文化浸潤思考

2022-06-25 17:39黃永麗
民族文匯 2022年32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傳統文化高中語文

黃永麗

摘 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高中語文教學緊跟高考指揮棒的指引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做題得高分的能力,功利化傾向比較嚴重,教師很少帶領學生去領悟、欣賞作品。這種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很不利。而在如今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如何更加全面地開展教學活動,實現更加長遠的教學目標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也越來越被教師所接受、推進。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引言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夠使學生通過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優秀的美德以及健全的人格,還能強化學生文化素養,培養愛國情懷,營造良好學習文化的氛圍。由此可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開展極容易切入,不論是從現實生活,還是從教材中的文化現象展開分析,優秀傳統文化都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時,注重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知識,并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使學生審美情趣得以提升的同時,提高自身創造力,最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一、高中語文課堂上浸潤傳承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一)閱讀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天然聯系

對學生來講,他們接觸語文學科最早,對于語文閱讀也最熟悉,通過該學科的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熟練掌握母語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在觀察后發現,各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涵蓋了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像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節選,其中的文化形態內涵意義深遠,而一定數量的古典詩文,更可說是傳統文化的豐富寶藏。閱讀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這種天然的聯系,讓浸潤與傳承成為必然的選擇。

(二)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

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運用能力、寫作能力、文化修養、感悟素質、審美素養等,這些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以合適的教學內容為載體,以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切入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傳統文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良好的媒介,教師通過古詩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通過古代小說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等。只要教師運用得當、傳授有力,就一定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傳統文化浸潤實踐策略

(一)轉變學生認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應首先轉變學生們的片面認識,使學生們正確認識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對于自身發展產生的實際影響以及起到的重要作用。傳統文化并不是過時的事物,課堂滲透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引領學生有效探索,會讓他們快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隨即產生創新發展的動力。比如,在教學《蜀道難》一課內容時,筆者就先分享了有關李白的生平簡介,方便學生初步了解李白其人。之后通過多媒體視頻資料的直觀化展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朗讀這首詩歌,去感受唐代詩歌的魅力,再帶著濃厚興趣進入下一階段的自主學習,勇于嘗試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促進自學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整體提高。

(二)基于古詩文巧用的傳統文化滲透

古詩文作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通常對學生自身文化藝術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同時,古詩文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還能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傳統文化的深層次含義。傳統的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忽略了古詩文的重要性,在具體教學時,教師沒有對古詩文進行靈活應用,且隱藏于古詩文中的傳統文化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就使學生無法樹立好的學習觀念,并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語文教師需注重巧用教材中的古詩文,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例如,對《采薇》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魯迅的生平展開分析,并對魯迅在相應歷史時期的思想情感進行了解,以促使學生充分掌握《采薇》的創作背景與中心思想,并促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采薇》的主人公,對世人不會變通進行諷刺,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并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

(三)恰當延展,拓寬傳統文化視野

在閱讀過程中,進行一定程度的文化拓展,會讓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傳統文化內容的理解。在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將傳統文化浸潤與傳承工作限制于教材范圍之內是遠遠不夠的,那將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領會受到框架制約,失去認知的靈活性。為此,教師需要在做好課內浸潤的同時,使課堂具有向課外拓展的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兩項要求,即讓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內容被學生所了解;讓學生有機會憑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探索活動。例如《雨巷》這篇課文,在將課文剖析給學生之后,我問學生雨傘的來歷,古代文人是如何描述雨傘的。這兩個問題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延伸,也是引導學生探究傳統文化的一個引子。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課后紛紛到圖書館借閱這方面的書籍,或借助網絡搜索有關方面的知識。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請學生回答自己查閱到的知識。有的學生回答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同時將古人油紙傘制作的過程講解出來;有的學生將古人與油紙傘有關的作品講述出來,如《孔子家語·致思》中的“孔子將行,雨,無蓋”。結合學生收集到的素材,我告訴學生雨傘由來已久,雨傘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用具,也是中國歷史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在這一領域的文化修養,提高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結束語

閱讀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效果突出的語文能力發展行為,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教師應當關注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一步展現出閱讀的文化傳承浸潤功能。也就是說在高中閱讀課堂上,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增加傳統文化的浸潤與傳承的機會,并保證浸潤與傳承過程的自然流暢,是十分考驗教學協調能力的工作。

參考文獻

[1]蔡蒙.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思考[J].文化產業,2021(2):107-108.

[2]成晴晴,張春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育路徑[J].華夏教師,2020(14):45-46.

[3]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5):52-54.BE7B49A7-BB89-4384-B0BD-08972D762372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傳統文化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