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關于小學美術減負增效的幾點教學嘗試

2022-06-29 20:31王麗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2年1期
關鍵詞:減負增效雙減小學美術

王麗

摘要:小學基礎教育事業的有效性十分關鍵,尤其是在當前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解決小學生學習負擔重的情況,在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當中便提出了施行“雙減”的教學方針展開教學活動。因此,本文對“雙減”政策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減負增效的教學策略進行嘗試,并且試析幾點有效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得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減;小學美術;減負增效

1雙減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減負增效意義

1.1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家長經濟負擔

我國上到國家下到百姓都重視教育,所以導致很多家庭在課外輔導班花費過多過的精力和金錢,同時導致學生作業壓力變大,學生睡眠減少,精神壓力也大,身體素質不高,從而使學生不能健康良性發展,這不利于學生與國家的長遠發展,因此雙減政策與減負增效,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與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保障學生可持續性發展。

1.2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減負增效,為學生提供更多時間學習與精力,有效促進教師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教師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使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育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減負增效,突出了以人為核心的人才發展理念,美術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培養審美能力,同時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使學生道德水平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雙減”政策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2.1教學模式固定

由于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通常以教師灌輸式的美術知識傳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美術知識,完全限制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導致美術課堂的吸引力大大減弱。以臨摹為例,是藝術表現的一種重要手法,但是教師在課堂上過于運用臨摹,引導學生跟著教師一筆一筆學畫,嚴重阻礙學生的思維與創造力,學生也難以用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去創造作品,導致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2教材內容局限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之中,教師過于重視對學生的美術知識傳授,導致學生的自我發揮空間較小,而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究其原因在于教材內容過于局限,美術教材中大多選用名家名作,很少涉及到學生喜歡的一些作品,比如動漫、卡通等等。

3雙減背景下關于小學美術減負增效的幾點教學嘗試

3.1傳統文化滲透,提高學生文化水平

我國上下五千年,有很多傳統的優秀文化,美術可以和傳統文化相融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因此在減法增效下應該為學生傳遞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使道德水平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2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為教學重點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讓學生具備健康正確的審美觀念,是增強其對美術知識學習動力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有利于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多方面給予學生引導,以此來著重鍛煉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例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下,向學生展示經典的風景畫、手工品、服裝等視頻圖片,從視覺上促進學生的美好事物的形象生動理解。也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制作手工裝飾品,或者帶領學生共同對教室環境的美化布置,這些教學策略,都可以有效引導學生認真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來,在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素質也是有一種有效的鍛煉和培養。

3.3美術與生活有機結合

往往藝術源于生活,美更是源于自然與生活??梢哉f,每一幅美術作品的誕生,都與生活聯系密切,也正是如此,人們才能透過美術作品,來感知藝術的魅力。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年齡較小,認知水平與生活閱歷有限,情感經驗較為匱乏,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所以很多時候難以發現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繪畫語言、思想情感,導致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解讀僅僅停留于表面。因此,美術教師就要加強美術與生活的有機結合,盡可能從生活的角度,為學生精心設計美術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透過生活感知到美術中的語言與魅力,以此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實現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例如,在教學《紅燈停綠燈行》一課,需要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教學環節可以設計在游戲中體會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從而能在生活中體會到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準確理解交通標志的具體含義,以便學生自覺的遵守與維護。因此,美術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交通知識與美術知識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用彩色卡紙制作各種交通標志,并請一名學生上來表演交警的姿勢,轉過身讓全班同學看看背后的交通標志,以此類推,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同時增強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記憶生活中常見的交通信號、標志、標線中的圖形、色彩所代表的含義,從而促進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得以全面的提升。

4結束語:

隨著“雙減”政策理念的深入實施,對教師的美術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理念和策略方法的學習研究,確保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得到高質量高效率的組織開展,確保教學目標和任務在課堂教學中順利完成,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知識素養,讓“美育”教學功能和目標得到充分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璐.試論小學美術減負增效方法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9):1.C4D6AB70-3F79-4ABD-A6C2-92B590D8D090

猜你喜歡
減負增效雙減小學美術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
輕擺渡,濟江川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