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文化遺產及其旅游發展研究

2022-06-29 21:06趙思佳
旅游縱覽 2022年6期
關鍵詞:文化旅游SWOT分析

趙思佳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西夏文化是多民族、地域特色長期融合、相互影響、相互吸收而形成的多元、多層次的文化。本文探討了西夏文化的表現與價值,并總結了西夏文化的發展現狀,進而提出增強西夏文化遺產旅游的宣傳;打造西夏文物相關的文創產品;整合旅游資源,打造獨特項目;現代化技術賦能,讓西夏文化“活”起來的措施,希望能夠促進西夏文化旅游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文化旅游;SWOT分析;西夏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7;F592.7 文獻標識碼:A

(一)西夏文化的起源

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王國——大白高國,他們是從歷史悠久的羌族中脫離出來的,經過了從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的遷徙,從而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國[1],這就是后來抗衡了遼宋很久的西夏國的前身。從青藏高原遷徙到黃土高原的過程中,西夏受到多民族特色的彼此影響、相互吸收而形成了一種多來源、多層次的文化。而寧夏是西夏王朝中心政權所在地,是西夏文化的發展中心,亦是西夏帝王的安葬地,歷經歲月留存至今的西夏文化遺產,是寧夏一筆重要的文化財富[2]。

雖然對于西夏國的歷史記錄并不多,但是這個王朝給后人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積淀。宏大的西夏陵、巍然屹立的佛塔、深奧莫測的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與中原文化迥然的建筑等,這些文化遺產都是西夏王國留給的稀世之珍。

(二)西夏文化的展現

1.物質文化的展現

(1)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體現西夏文化特征的代表之一,由于受到佛教建筑的深刻影響,西夏王陵將漢族文化、佛教文化、黨項族文化有機融合,成為我國陵園建筑中一種特殊的形式。西夏陵景區按照星象排列分布著9座帝王陵墓以及200余座皇室朝臣殉葬墓,規模宏偉,秩序井然。每一座皇陵都是坐北向南,整體呈長方形的獨立建筑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秦漢以來,吸收唐宋時期帝陵的優點,又受佛教建筑影響,構成了中國特有的陵墓結構,所以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2)西夏古塔

西夏崇尚佛教且以佛法立國,所以當時的西夏僧尼眾多,寺院林立,后世詩人游覽寧夏時也曾發出過“云鎖空山夏寺多”的感慨。而寧夏作為西夏曾經的國都,留有很多古塔的遺存。位于銀川市西南的承天寺,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金山村的拜寺口方塔遺址(1990年11月,拜寺口內的方塔被不法分子炸毀,使得拜寺口方塔不復存在,變為遺址),因塔數而得名的青銅峽108塔,同心縣的康濟寺塔,賀蘭縣的宏佛塔,銀川市的拜寺口雙塔等[3],這些佛塔大部分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佛塔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物寶藏,其建筑風格以及佛塔內的文物對于人們探究發現西夏文化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3)賀蘭山巖畫

游牧藝術畫廊——賀蘭山巖畫,是AAAA級國家旅游區,一千多幅巖畫綿延二百五十多公里,單獨的圖案就超過了兩萬個[4]。賀蘭山巖畫的年代跨越大致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到秦漢以后,近至宋元、西夏。不管出于什么時期,這種刻畫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刻畫手法古樸稚拙,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今,這些石頭上刻畫的史書已經成為人們探究歷史寶貴的遺存。

2.非物質文化的展現

(1)西夏文字

西夏文亦稱為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西夏人仿照漢字制作而成的一種文字。西夏文屬于漢藏語系的羌語支,與當代的羌語和木雅語有著最為緊密的聯系。西夏文專家李范文認為,整個西夏文字共有5917個字,但真正有意義的字共5857字。因西夏國崇尚佛教,西夏國人還用西夏文字翻譯了3600余卷大藏經,實乃無價之寶。

(2)西夏木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北宋畢昇發明的泥活字印刷比西方的鉛活字印刷早了400年,所以畢昇被譽為“活字印刷之父”。而在寧夏拜寺口方塔遺址中發現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經權威部門鑒定其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實物[5]?!都楸橹量诤捅纠m》的再次面世,使中國木版印刷技術的歷史早了一百年?!都楸橹量诤捅纠m》被我國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名錄,并被國家檔案館列為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單”。

(3)西夏服飾

由于西夏國原來是一個游牧民族,所穿的衣物是由皮毛所致,后來受到多種文化,尤其是漢文化的影響,開始農耕,慢慢開始織衣,穿戴棉麻織物。即使西夏廣受漢文化的影響,其服飾還是極大地保留了本民族特質,既體現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點,又延續了黨項羌族的文化特性;既有西夏盛行的佛教文化影響,又有其他文化的穿插。

西夏服飾還有嚴格的服飾制度,不光針對服飾的樣式,還有服飾的顏色,甚至頒布了法律條文。服飾是歷史的記錄,也是文化一個側面的展現,它還原了黨項羌族從游牧民族到稱帝建都的歷史變遷及文化的演變。

(三)西夏文化的經濟價值

文化遺產是當今最熱的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西夏遺留下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夏王陵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遺產。2017年西夏陵申報世界遺產未能通過,自此西夏陵加大了申報準備力度。隨后,2021年在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5個項目中,西夏陵作為其中之一。這項舉措意味著申遺無形產生的附加經濟價值,是打造寧夏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對當地旅游產業、經濟、文化的發展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一)文化旅游的興起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笆濉睍r期,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同樣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業有越來越多的融合發展文化旅游融合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文旅已逐漸成為大眾旅游消費的首選[2],文化旅游追求內涵和深度文化交流已成為新時期的潮流。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是傳播文化的主要媒介,而文化旅游也是一種旅游商品,它是一種以人文資源和歷史遺跡為基礎的獨特旅游體驗,是一種身心的愉悅。此外,文化旅游還能促進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

(二)西夏文化旅游現狀分析

在文旅融合發展的背景下,西夏文化旅游對于提升寧夏旅游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增強游客對寧夏的認知具有重要的意義?,F通過態勢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對當前西夏文化旅游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進行分析,期望為西夏文化旅游發展提供參考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1.優勢分析

西夏文化是寧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西夏文化為積淀的寧夏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發展西夏文化旅游是弘揚和傳承西夏文化的重要方式?!秾幭幕刈遄灾螀^旅游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04—2008年)》中就將“西夏古都、回鄉風情、塞上江南”定為寧夏的基本旅游形象,并對西夏文化作了專項旅游規劃[6]。

目前,西夏王陵、海寶塔、青銅峽108塔、拜寺口雙塔等已被開發為旅游景區。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其發展相對成熟,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西夏博物館、西夏碑林、西夏史話藝術館等可以滿足參觀者對西夏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為游客提供各種豐富對西夏認識的娛樂活動。此外,寧夏還有許多西夏的歷史文化資源,可以發掘的文物古跡并不止于此。

2.劣勢分析

寧夏作為西夏建國的都城,擁有非常多的西夏文化遺址,從整體角度上來看,對于西夏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寧夏的西夏文化遺址、遺跡分布較為分散,無法進行一個大的串聯。另外因為布局分散,對于管理也有一定的難度。西夏文化遺跡的完整度不高,大部分遺跡先后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加之對于部分遺址保護開發的過晚,經過長時間風化,遺址出現大面積坍塌危險。西夏文化絢麗多彩,既有有形的遺址、文物,又有無形的精神文化。但由于深入開展文化旅游的意識不夠深入人心,未能深入挖掘精神文化內涵的旅游價值[6]。比如人們看到舞蹈“飛天”就會想到敦煌,但是西夏文化卻沒有一些代表性的成果。銀川是中國歷史名城之一,但是在銀川卻感受不到洛陽、西安等歷史名城的氛圍?!拔飨墓哦肌钡男蜗鬀]有得到充分的建設,使得游客在銀川感受不到西夏獨特的文化和內涵。

3.機遇分析

(1)政府支持

寧夏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強調加強文物保護開展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一系列政府政策和旅游規劃建設,為寧夏開展文化旅游建設創造了優越的宏觀環境,提供了政策保障。

(2)旅游市場需求旺盛

隨著帶薪休假制度完善以及小長假的增多,而寧夏是回族自治區,每年又比其他省市多“開齋節”“古爾邦節”兩個假期,致使旅游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可以利用小長假使得區內旅游達到小高潮。

(3)從“半年閑”走向“全年游”

寧夏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旅游季只有4月到10月這半年的時間,每年有4個月左右的冰雪期,但是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與舉辦,3億人上冰雪的目標達成,給在氣候和地理上有先天優勢的寧夏帶來了新的機遇,相鄰景區資源共享相互融合,產業要素互相滲透,實現了寧夏從“半年閑”走向“全年游”。

(4)寧夏開啟“高鐵時代”

2020年12月26日,寧夏銀川至西安的銀西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寧夏正式融入全國高鐵網。包銀鐵路也在施工中,包銀鐵路全線貫通后,銀川至北京時間將縮短至5個小時。這些高鐵線路的開通使得寧夏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觀,游客來寧夏從此變得方便快捷。

4.挑戰分析

(1)周邊地區搶占客源

其他西北地區文化旅游建設步伐更快,搶占了大部分客源。周邊如陜西、新疆、內蒙等地區在旅游資源上比寧夏更有吸引力,更有代表性,且旅游發展迅速,對寧夏而言,存在較大的競爭和威脅。比如陜西,作為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蘊更深厚,全域旅游發展很快,旅游營銷勢頭很足,在旅游淡旺季都適時推出了較大力度的優惠措施,吸引和搶占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2)文物古跡開發風化坍塌困擾

西夏文化旅游受政策、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隨著西夏文化旅游全面建設,加之對于部分遺址保護開發的過晚,經過長時間風化,遺址出現大面積坍塌危險,文物古跡的開發保護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三)西夏文化旅游的發展措施

西夏文化遺產是寧夏文化旅游的主要資源,為把西夏文化旅游建設成為產品結構合理、旅游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平衡、旅游環境優美的寧夏旅游品牌之一,以此促進寧夏全區文化旅游的發展,現提出幾項發展措施。

1.增強西夏文化遺產旅游的宣傳

寧夏作為“中阿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可以利用好這一平臺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示西夏文化,從而讓西夏文化“走出去”,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充分展示西夏文化的內涵。還要利用好新媒體方式,通過短視頻平臺,將西夏時期的歷史人物、創字過程、民風民俗等展現給大眾,不斷地完善旅游信息,使得游客對西夏歷史、西夏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從而對西夏文化產生一定的興趣,激發國內外游客的旅游欲望。

2.打造西夏文物相關的文創產品

寧夏在開發西夏遺址的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國家文物鎏金銅牛,極具異域風情的西夏唐卡,造型抽象、雄渾且栩栩如生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等,在此基礎上可以學習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打造及營銷方式,從而開發具有西夏代表性的系列文創產品,引發大眾對西夏文化的興趣,以此吸引游客來寧觀光游玩。

3.整合旅游資源,打造獨特項目

要以弘揚西夏文化為主體,充分利用現有的西夏文化遺產,把資源加以整合,打造一條集科考學習、觀光、娛樂于一體的西夏文化精品游線路。首先,以西夏風情園、西夏王陵景區為核心,以平吉堡生態莊園和平吉堡養殖產業園為支撐,依托神秘的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和提升文化內涵,以打造“文化體驗+生態農業”旅游為主題,以特色文化體驗、現代農業莊園為主打旅游產品,整合110國道沿線酒莊和種植園資源,形成特色旅游接待基地,打造以西夏風情園和西夏陵為核心的西夏風情國家休閑度假旅游區項目。其次,寧夏擁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歷史和民族特色,“兩山一河”(賀蘭山、六盤山、黃河)、“兩沙一陵”(沙湖、沙坡頭、西夏陵)、“兩堡一城”(將臺堡、鎮北堡、古長城),展示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歷史、壯麗的沙漠風光。利用生態旅游、黃河文明中的發展優勢促進西夏文化旅游的發展,延續西夏文明,傳承西夏歷史。

4.現代化技術賦能,讓西夏文化“活”起來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智能化”“數字化”使得人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了5G的時代。西夏的文化和歷史人們相對比較陌生,可以通過大數據掌握游客最想了解西夏文化的哪一部分,從而有針對性的開發。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打造“活”的西夏人物、西夏場景,增強虛擬形態的互動體驗,使得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全方位的感受西夏文化。

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按照“保護為主、搶救優先、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政策對西夏文化遺產加強保護,明確哪些遺址可以開發,開發與保護有機結合,將損害降到最小,將有助于實現西夏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 唐榮堯.西夏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6:22.

[2] 周媛.寧夏的西夏文化遺產與旅游產業[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12.

[3] 薛正昌.根脈與記憶:寧夏歷史文化遺產[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12.

[4] 白慧姝,米文寶.銀川市城市生態旅游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5):212-216.

[5] 牛達生.從拜寺溝方塔出土西夏文獻看古籍中的縫繢裝[J].文獻,2000(2):84-89.

[6] 毛娟.西夏文化旅游產品設計初探: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J].科技咨詢導報,2007(16):155.

猜你喜歡
文化旅游SWOT分析
文化旅游發展研究
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戰略
貴州省文化旅游創意發展態勢評價
鳳縣文化旅游業發展研究
文化系統剝離與市場割裂對文化創意體驗產品的影響研究
國產手機行業戰略管理研究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關于安徽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P2P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