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現狀建設的研究

2022-06-29 08:49柳麗汝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2年1期
關鍵詞:園本課程養成教育現狀

柳麗汝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建設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21CJC049。

摘要: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養成,城鎮幼兒園教師在推進幼兒養成教育的過程中,要全面深入分析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現狀,改善園本課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本篇文章主要圍繞“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現狀建設”這一主題展開探索,旨在尋找到增強幼兒園養成教育效果的可靠途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現狀;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良好的生活習慣常規對孩子的一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1]。教師在這一階段注重對幼兒各種好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幼兒將來成功走向社會。教師要設計和組織科學、合理的養成教育園本課程,將養成教育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各項環節之中,以課程為紐帶、以生活化為背景、以教育手段為途徑,以家園共育為橋梁,鞏固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幼兒能夠受益終身。

一、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實施顯著

(一)幼兒養成教育主體地位缺失

當前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存在的首要問題在于,教師對幼兒養成教育主體地位缺乏重視[2]。幼兒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需要教師時刻從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年齡特點出發,科學合理地設計活動主題、組織和設計活動過程、實施評價環節,以此來促進幼兒在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然而許多教師在實施原本課程時,仍然以教師為主導,忽略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在活動中缺乏自己的思考,按部就班地跟隨教師一起游戲,自主意識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個性化發展也難以實現,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和行為習慣也難以得到更好的培養。

(二)家園合作教育園本課程缺乏

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園本課程還存在家園合作缺乏的問題,大部分家長由于工作忙、教育水平較低、自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等原因,認為教育幼兒是幼兒園和老師的工作,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起到的重要作用,存在著重養不重教、包辦代替等家庭教育問題。家長們極少參與到教育幼兒活動當中,不會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也無法有效支持與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幼兒在不一致的家園成長環境中,良好的行為習慣難以得到鞏固和強化,養成教育也就缺乏實際效果。

二、城鎮幼兒園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創設良好環境,凸顯幼兒教育主體

幼兒階段是個人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在這一階段培育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助力幼兒未來長遠發展,就要在實施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的活動中,充分凸顯幼兒的教育主體地位,尊重幼兒想法和需求,傾聽幼兒心聲,以情境創設為基點,樹立幼兒培育行為習慣的意識;以豐富的教育活動為途徑,促進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德育教育生活化為背景,規范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開展幼兒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園本課程時,教師利用繪本創設情境,與幼兒共同開啟探索植物生長奧秘之旅。還專門為幼兒們開辟了種植區域,挑選了番茄、花生等易于結果的植物種子,與幼兒一起將種子播撒在種植盆中,請幼兒每天給植物澆水、施肥、曬太陽,觀察和記錄植物的生長狀況。在果實成熟后,教師請幼兒們親手摘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帶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享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繪本閱讀和種植活動等方式,開展幼兒勞動習慣養成教育園本課程,充分尊重了幼兒的活動主體地位,幼兒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對植物的生長充滿了強烈的探究興趣,在種植活動中,親眼觀察、親身體驗,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認識到了勞動創造價值的道理,形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強化家園合作,實施家園共育課程

在實施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認知,保持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一致性,為幼兒創設家園一致的成長教育環境,確保幼兒的行為習慣得到有效固化。為此,教師要通過建立家園一致的教育機制、開辦家長學校、開展閱讀主題活動、組建家長護學崗等方式,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使園本課程更加具有開放性,讓家長能夠有效參與到園本課程之中,充分調動家長資源,實現更好的家園共育,增強園本課程實施效果。

例如,教師通過原本家長學校培訓,鼓勵家長積極學習養成教育觀念,使家長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開展養成教育調查問卷活動、禮儀寶寶評比活動,使家長積極參與到養成教育活動之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幼兒園門口設置養成專題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欄內容,擴大宣傳力度,讓家長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中,掌握更多有效的養成教育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強化了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使家長的教育觀念得到有效提升。家長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養成教育園本課程之中,配合教師工作,幫助幼兒順利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結束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教師通過分析養成教育園本課程現狀,優化園本課程方案,開展家園合作共育,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認知發展、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為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參考文獻:

[1]肖紅艷.如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J].幸福家庭,2020(17):45.

[2]胡斯嘉.探究幼兒園如何開展幼兒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J].家庭生活指南,2021(01):31-32.

猜你喜歡
園本課程養成教育現狀
家園聯手實施幼兒園本土文化教育課程
淺談我園美術園本課程游戲化的開展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高校學生體育素質養成教育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傳統民間游戲與園本課程的開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