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素材積累體系的路徑研究

2022-06-30 02:46張子明
民族文匯 2022年36期
關鍵詞:素材積累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張子明

摘 要:要想構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素材積累體系,教師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原則——積累作文素材,不在于多,不在于泛,在于素材一定要精,在“精”之后還要實現“內化”。這個原則說起來簡單,但就目前而言,我國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所采取的依舊是側重于數量與范圍的作文素材積累方法,這種方法多傾向于令學生抄寫美文,但“抄”則“抄”矣,學生抄寫的數量固然多,抄寫的內容范圍固然廣,但在實際寫作中能夠應用至作文中的素材卻寥寥無幾。如此一來,學生積累的素材實則并不是屬于學生的,而是“本子”的,且其過程不僅不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較大程度的助力,還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增加了學習壓力,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構建作文教學素材積累體系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素材積累

引言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而豐富和強化寫作素材的積累,則是提升寫作效率及質量的一個關鍵和有效手段。本文著重提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包括從生活中積累、從閱讀中積累、從寫作中積累以及從媒介中積累,以期為今后教學提供指導。

一、初中語文積累作文素材的意義

所謂“作文素材”,即“文學與藝術的原始材料,也就是未經總括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象”。這個來自于詞典與百科的解釋與教師及學生對作文素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出入。在當今的教師及學生看來,作文素材應當是從美文中摘抄的、能夠直接應用于習作中的片段與論據。這個看法無疑有些片面,事實上,世間萬物皆可成為“素材”,確切地說,能夠在寫作中得到應用的材料便能夠成為作文素材。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做到的并非是完完全全的“背誦”,而是把握住素材中的“精髓”,這種“精髓”可以是表述方式,可以是描寫方法,可以是情感表達,也可以是伏筆妙招,而把握住這種“精髓”的真實含義則是將這些能夠引起教師或學生欣賞的內容“內化”,也就是消化成為自己的東西,將其在自己的作文中實現應用,如此方為有效的素材積累。

二、構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素材積累體系的路徑

(一)強化素材關聯

在素材庫建立完成后,教師可以著手考慮素材庫應用方面的事項,雖然作文教學素材庫初步建成,但若無法將其投入至實際應用中,其建設意義便也不大了。而為了實現素材庫的應用,教師可以著手對不同的素材進行歸類并建立關聯性,引導學生對素材庫中與題目相關的內容進行閱讀,隨后再根據自己的閱讀內容完成寫作,這樣做的優勢在于“積累”,也就是說學生通過一次次的習作可以掌握越來越多的素材,在后續寫作中這些素材均有機會被“派上用場”,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切實而深遠的積極意義。而學生通過素材庫中的素材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為素材“打上標簽”,強化素材與素材、素材與主題之間的關聯性,以此加強學生對素材的掌握程度及在實際寫作中對素材的應用能力。舉例而言,當教師布置了有關“愛國”的習作后,可以引導學生對與“新冠疫情護士、醫生抗疫”相關的新聞時事素材進行閱讀,然后布置以“克服苦難”為主題的習作。而此時學生發現在完成“愛國”習作時的“新冠疫情護士、醫生抗疫”相關的新聞時事也同樣可以應用到以“克服困難”為題的習作中。最后教師可以在素材庫中為該素材打上“愛國”、“克服困難”的標簽,當學生需要應用該類素材時,便可以通過搜索標簽內容找到素材,以此實現素材的實際應用。

(二)通過課內外閱讀構建作文教學素材庫

在課內方面,由于被挑選納入初中教材的課文均是文情兼備、節選自寫作領域行家里手作品的“美文”,因此將課文納入至作文教學素材庫勢在必行。經過調查與實踐發現,大多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往往不會將課文作為素材去寫作文,這無疑是課文教學不盡徹底的根本表現。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可適當對教學理念與方案作出改變,在教學中注重挖掘課文中蘊含的作文素材,實現由“點”及“面”的拓展。在此方面,教師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教學,舉例而言,初中課文中絕不乏歷史人物的相關故事,而教師在對這些課文進行教學時,可以創建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對這些人物的生平事跡做出延伸了解。而在教學完成后,教師也可以將該類型的思維導圖存入作文教學素材庫中留待日后應用。長此以往,學生則能夠擁有最根本的內化基礎,在實際習作時即便素材捉襟見肘,但也絕不會無素材可用。

而課外方面的素材獲取渠道則相對較多,總體而言,可以將這些獲取渠道歸結為三類:課外書籍、互聯網與日常生活。在課外書籍方面,由于初中生在閱讀方面的深度思考能力可能存在欠缺,在給學生推薦書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閱讀目標進行界定,如在學生閱讀《昆蟲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著重去看一種昆蟲,以此加深學生對自己所看內容的理解,若有可能,還可以記下閱讀時的感受,以此實現“內化”。通過網絡獲取素材的難度比課外書籍更低,但相應地,互聯網中的作文素材質量往往參差不齊,難以一概而論,故此教師可以著重挑選其中的“精華”,如當今社會的時事新聞等。而日常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可以說是最廣泛的,正所謂“善觀察者,可以見常人所未見”,鍛煉學生的觀察力是在生活中發現作文素材的關鍵,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適當做出引導,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記錄自己在觀察某項事物時的感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向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所在,針對這一難題,教師應當拿出勇往直前的勇氣,通過實踐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發掘,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可以通過課內外閱讀構建作文教學素材庫并通過實踐強化素材關聯,實現初中作文教學的質變,為學生后續的寫作乃至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澄.“研學后教”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上),2021(7):141-142.

[2]王貴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上),2021(2):131-132.

猜你喜歡
素材積累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高中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途徑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作文指導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