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有效路徑

2022-07-01 01:49肖華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學科素養培養策略高中語文

肖華

摘要:新時期對高中語文教學有新要求,重視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塑造理論與實踐能力并存的新型人才。在目前的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核心素養的滲透,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教學參與積極性,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科素養;培養策略

前言

語文的核心素養是指語文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語文知識積累能力。高中語文教學不僅是提升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避免過分重視課本內容的傳授,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使其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同時,融入核心素養,轉變教育觀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內容,從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基本特點

語文核心素養的本質特征。語文核心素養綜合性很強,它能更好地體現出語文學科的特色,并能促進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使其對語言的運用更加自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對知識的掌握,又要鼓勵他們加強對語文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語感和交際能力。同時,加強對民族情感、愛國精神的培養,使其更加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的特征。語文的核心素養又是工具型、人文型的,通過學習語言知識,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語言修養和文化修養,逐步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道德觀念,從而極大地提高高中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策略

2.1改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被動的學習。由于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導致許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缺乏熱情,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須轉變教學重心,堅持以“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核心。教師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并及時反饋問題。

2.2開展預習活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過去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在公開課中,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著很好的互動關系,而且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一切都與老師在課堂前的準備和學生的預習息息相關。由此可見,有效地進行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成效并不顯著,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充分地預習到所學的內容,從而使他們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感到生疏,難以與所學的知識產生共鳴。筆者認為,在實際的語言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記錄、思考、聯系等相關環節中,使學生能夠自主閱讀,發現重點和難點,并在自己的思考中與文本產生共鳴。此外,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行進行訓練,如遇困難,也能及時作好記號。在課堂上,與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以解答問題。加強學生的自主性,既是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新要求,又是實現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主動向老師提問,或是回答老師布置的問題時會出現錯誤、跑題等問題,這是由于許多學生沒有對語文學習內容進行較好地預習。所以,語文老師可以給學生制定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對語文學習有更好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3深入教材,挖掘教育內容。教材的學習與開發,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語文學教師應深入學習教材,從教材中發掘適宜的教學內容,并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闡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全面把握和深度擴展的基礎上來進行有效的核心素養教育。高中生大都面臨著學業上的巨大壓力,所以在學習教材時,也更注重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文章中的名言、修辭技巧的積累。對古詩詞的理解也只是記住古今異義等知識,還不夠透徹。因此,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的內容,發掘核心素養的材料,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充實和擴展自己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時,老師除了要解釋和欣賞這首現代詩歌之外,還要對它的核心素養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首先,我們要講的是民族精神,毛澤東是一位革命先驅,可以把這首詩的背景放出來,讓同學們對這首詩的背景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更好地了解這首詩的意義和它的革命激情。其次,除了強烈的愛國情感外,它還表現出一種宏大的場面,在課堂上還可以結合其它名家的作品,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真實美感,從而增強審美和語言結構。

2.4多元評價,重視思維發展。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課堂上的實踐與測試,也必然會有老師的評判。語言有別于其它科目,它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時,應該采用多種評估方式,發掘其優點,并加以激勵。例如:學習了“寫人記事”后,老師可以安排一節寫作課,讓同學們也可以寫一篇文章,既可以記錄自己最難忘的東西,也可以寫出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人。通過對自身的認識和創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并將自己的思想和思想表達出來。老師在完成學生的作文后,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賞析、遣詞造句、真情感人、巧妙布局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還可以通過對話、辯論、質疑、解疑等,從而培養并發展其理性、獨立的批判性思維。在對名人進行描述時,教師要通過典型的表現力,進行情感價值的教育。運用多元評估法,可以發展學科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鑒賞能力,并使其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語文新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的不斷深入,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其關鍵還是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重中之重。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必須拋棄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科思維能力。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核心素養的觀念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觀念,從而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和品德,從而真正地實現素質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的職責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要引領時代潮流,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方法初探[J].課外語文,2019(19).

[2]蔣惠.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教育分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24).

[3]吳冬梅.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00(011):P.69-70.

[4]宋凱芳.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猜你喜歡
學科素養培養策略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