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2-07-01 01:59廖曉明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立德樹人核心素養

廖曉明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開展德育教育可以讓小學生明辨是非,培養良好的教育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加強班級管理的創新和實踐,也可以幫助小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養成健全的人格品質。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影響,學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化涵養,因此德育教學、立德樹人也成為新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立德樹人;核心素養;小學德育;策略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實踐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習大都來自學校,不光是知識文化的學習,也包括像生活文化、德育文化、科學文化的學習,這些認知基本上都來自教師的教導和傳授,所以教師的輔導作用十分明顯。作為班主任和教師,首先要以自身為則樹立良好的德育榜樣。畢竟道德水平的高低關系著一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多少,中國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國人民,需要具備良好的教育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時,小學生的性格塑造和能力形成,與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具有密切的聯系。在新時期的引領下,班主任需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創新和不斷實踐,將管理工作的優勢盡可能地發揮到最大程度。小學班主任大部分都是身兼多職,和其他的任課老師一樣,同樣也要擔任某個課程的教學指導工作。但是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監督和管理班級的一些日常事務[1]。所以,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小學教學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善于融會貫通,從實際根本出發,嚴格按照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深入推進小學德育教學的模式改革與落實?;诹⒌聵淙说慕逃砟?,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生成長過程,以便共同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現實問題,通過給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基于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小學德育教育

(一)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通過分析和利用學生在校外生活中的積極因素,可以設計和組織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德育教育的整體效益,促進學生在玩樂中感悟真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日常生活具有直接的聯系,比如公園里隨意踐踏的草坪、馬路亂扔的垃圾等等,這些微乎其微的小問題往往會對學生產生一些潛移默化的思想影響。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活動,抓住現實生活中的點滴作為滲透德育文化的機會。同時,班主任教師也要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說,小學生喜歡受到表揚,如果時間和場所選取的合理,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因素并產生連鎖反應。舉個簡單例子,在課堂開始前有部分學生沒有做好準備,教師可以針對班級中端正、不語、準備齊全的學生進行表揚,引導其他學生進行仿效,以形成良好的課堂秩序。表揚是一種尊重和認可學生的行為,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學生,從思想和行為層次上使學生反思自身存在的消極因素,例如有的學生不愛勞動,這個時候就可以表揚熱愛勞動的學生,將有聲地表揚與無聲的批評進行融合教育,引導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從中得到啟發,從而促進學生改變錯誤的思想觀念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

(二)設計多元化的德育方案,以實踐帶動教育創新發展

學校需要將德育思想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通過編制合理的德育教材,指導教師積極響應學校的德育教學設計,順從新時代的發展,避免直白、抽象的說教方式,而是將其靈活運用到教材知識和實踐生活中。比如,可以配合市環保局和教育局開展“關愛綠色、健康未來”的教育活動,組織小學低年級學生聽取“低碳生活”的知識講座,并設計“變廢為寶”的實踐手工活動。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性的互動活動,像拔河、接力賽等團隊游戲項目,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體驗團隊協作的力量,也更能深入團隊合作共贏的教育思想。這可以促進小學生在思想中領悟到自己可以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也可以是一個強大的群體,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3]。

(三)豐富德育內容,加強小學生的互聯網教育

現代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班主任可以通過運用互聯網或各種APP,采用圖片、視頻或文字等形式開展網絡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指導教育。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也可以適當的選取網絡法律方面的內容和知識進行講解,豐富德育工作的教學內容,從而增強德育教學的應用效果。此外,班主任可以積極組織和開展網絡主題班會,給學生介紹適合瀏覽的信息和網站,幫助其提高自身對網絡信息好壞的判斷能力。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將德育知識上傳至教育平臺,并及時發送給學生進行瀏覽觀看,促進健康網絡道德觀的形成[4]。

(四)增強家校共育合力,構建和諧德育氛圍

學生在校的時間是固定而且有限的,所以小學生基本上都是和家人待在一起,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其實是一種互補的模式,父母以及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勤于溝通、有效溝通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班主任和家長可以通過微信、家長會等形式,共同分析和討論德育教學的實施方法,幫助雙方了解學生的優缺點以及日常表現,進而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促進德育教育目標計劃的適應性和針對性?,F在的學生大都從小就被家長寵溺,所以造成了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現象,教師在指導和端正其行為時,需要認真揣摩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起因,積極學習先進的德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修養,完成德育教學的目標任務。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發展理念一直在教育教學中占據重要的指導地位,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這個關鍵時期,這可以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未來學習與成長。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實際學情和學生特點,通過設計和開展合理的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小學生樹立德育意識,在感受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德育文化的熏陶,進而培養良好的情感價值觀和生命價值觀,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國家培育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程廣云,張子夏.立何德樹何人——對習近平立德樹人教育重要論述的思考[J].學術研究,2022(2):1-5.

[2]李建國.馬克思人學視域中的立德樹人教育探析[J].學術探索,2020(10):127-133.

[3]王大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J].科學咨詢,2021(25):136.

[4]蘇海榮,唐海波.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必然選擇[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2):121-126.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立德樹人核心素養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