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

2022-07-05 08:16廖鈞宏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80期
關鍵詞: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小學數學

廖鈞宏

【摘要】把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落實學科教學立德育人的根本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滲透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挖掘教材內容德育因素,創設課堂德育情景,堅持在學科活動中滲透、強化學科素養育人功能,潛移默化、滲透熏陶,實現學科教學的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學科教學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我們責無旁貸。學校的德育途徑很多,如專題教育、活動教育、主題班隊會等。但是,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就要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滲透熏陶,避免強灌硬塞,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思考。

一、滲透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睆男○B成的良好習慣,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小學課堂除了重視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養成教育,就是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教學要體現養成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結合現在部分學生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實際,遵循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教育規律,對學生滲透樹立遠大理想、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刻苦勤奮的良好學習品質。通過長期嚴格訓練,從細節抓起,扎實有效地培養學生專心聽講、勤學好問、善于思考、敢問善說、與人合作、自主讀書、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完整作答、細心檢查、按時完成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加強紀律習慣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币粋€人所具備的學習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后天的培養逐漸形成的,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是長期的,要滲透在學科教學每一節課上。我們的課堂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挖掘教材內容德育因素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強調,課程教材要發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挖掘教材內容的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是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關鍵要素。

我們的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如,六年級上冊中“你知道嗎?”介紹了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早在1500多年前已經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比國外大約要早1000年;五年級上冊、六年級上冊分別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及其《九章算術》在計算平面圖形面積的成就;四年級上冊介紹了中國人1000多年前發明了算盤。另外,還有稅收、節約用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奧運健兒展風采、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廣場……等豐富的教育素材。挖掘教材德育切入點,尋找德育的契機,找準教材中知識教學與德育的契合點,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的課堂不但讓學生學習知識,而且在教學中要適時地、自然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把傳授學科知識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感受到國家的強大、中國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奮斗精神。

三、創設課堂德育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過程中接受教育,是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途徑。摒棄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征創設活潑的教育情境,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個人感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受到教育。例如,我們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創設學生熟悉的校園、課室等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面積的大小。同時,創設本地區、國家的陸地面積等情景,讓學生在感知面積大小的同時,感受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創設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課堂教學生活情景,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熟悉生活情景,能更好地實現教學和育人目標。

四、堅持在學科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學科活動中滲透德育,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在實踐中提高認識,將德育化無形為有形,既直接形象又易于被學生接受。例如,我們教學《認識人民幣》時,不能簡單地采用灌輸說教形式來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節約用錢”等,這樣既枯燥無趣,學生也不易于接受。我們可以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場景,如,設計到超市購買文具用品的活動。在設計過程中,設定若干條件,讓學生按要求自行購買,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刻感受到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商品交易離不開人民幣,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通過購物活動,教育學生將零用錢積攢起來,滲透節儉、理財、愛國等教育,讓知識教學和德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不能局限于灌輸說教,要充分利用學科活動滲透德育,與學科活動有機結合。堅持以活動為驅動,適當開展學科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更牢固,同時滲透思想教育。

五、強化學科素養育人功能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學科素養是指在學科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具有該學科特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例如,小學數學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觀點、數學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思維習慣、興趣、品質等。數學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方法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又是數學思維品質、數學思想形成的過程。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堂不僅要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滲透養成,且要發揮學科素養的育人功能,落實學科育人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縝密的科學精神,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健康成長。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把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融合進行,全面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實學科教學的立德育人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

[2]王云生.對學科教學育人功能的再認識[J].基礎教育課程,2014(19).

責任編輯? 李? 源

猜你喜歡
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小學數學
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與方法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