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視野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構建

2022-07-06 21:54劉啟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1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雙減政策小學教育

劉啟棟

摘要:由于隨著國家教育的迅猛發展,教育部和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也愈發重視。在雙減視野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構建需要多從小學生成長的角度看待問題,為他們組織趣味性和具有教育意義教學方式。本文以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例,首先分析“雙減”的含義,其次分析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的實踐價值,并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對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

引言:我國倡導“勞逸結合”的教學方式,而體育與健康課程就能很好地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小學體育教學應該建立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從而全面強化他們的身體素質,這樣能夠大幅度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因此,小學體育老師應跟隨新課改的腳步,全面開展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并在教學過程里,以學生的安全為主體,全面規避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為踐行小學體育夯實基礎。

一、“雙減”政策的含義和意義

(一)“雙減”政策的含義

“雙減”是由我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出臺印發的,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針對課外機構的“三限”、“三嚴”,“三限”是指限制補習機構的數量、限制培訓機構的時間、限制補習機構的收費價格,“三嚴”是指嚴格管控廣告宣傳、嚴格控制課外機構資本化發展、嚴格管控課外機構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是對校園教育的“三管”、“三提”,其中“三管”主要是指管好校園教育教學秩序、管好學生考試評價、管住任職教師違規補課,“三提”是指提高校園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作業管理質量、提高老師課后服務質量??偠灾?,在校外方面,“雙減”政策就是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將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在校內方面,促使校園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強化,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使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

(二)“雙減”對于家長的意義

1.在經濟上給家長緩解壓力

以前學生都在扎堆補課,逐漸形成一種不補課就會落后于別人的攀比現象,因此,很多家庭都對補課趨之若鶩。而在如今的“雙減”背景下,國家對于課外機構收費的價格有了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數家長的經濟壓力。這一政策的出臺,對當下學生的成長也十分有益。

2.緩解了家長壓力和休假時間的壓力

在以往,常常出現孩子已經放學,家長卻沒有到下班時間的社會現象。與此同時,每逢學生休息或者寒暑假,家長帶著學生奔波在各個補課機構,從而失去了自身的休假時間。自“雙減”政策出臺后,學校開放了“課后延時”,家長不用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家長不但身心得到放松,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帶孩子去周邊的景點或者科技館,這樣不但提升了孩子的成長見識,還促進了家人間的感情交流。

二、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的實踐價值

《體育健康標準》不但明確了小學體育教學方向,同時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其中明確指出將體育課程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部分。但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學生正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鍛煉重視性不足,無法真正理解健康的含義,從而導致現階段的學生情緒失控的情況愈來愈多,更有甚者患上抑郁癥。這不單單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另一方面,現實中的小學體育課大多以競技內容為主,傳統田徑運動和球類運動成為體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大多數體育教師只擅長實踐教學,不能開展具有強烈理性特征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缺乏靈活性的健康教育。這不僅難以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無論是體育還是健康教育,現狀都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有關的研究大多是理論上的探討,而關于體育與健康教育如何結合的研究卻很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論背景下,研究小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的結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三、雙減視野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構建的策略建議

(一)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運動

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只看重成績,而要兼顧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由于現代生活水平的富足,致使很多成長階段的學生亞健康,比如,長期使用電子游戲造成的近視、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導致的過度肥胖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他們的發展。引導在校生進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地培養,不但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意識,并且對他們的觀察力和行動力的培育奠定了基礎。體育活動不僅僅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對校園教育的需要,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自我行為習慣的認知,同時還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校完善運動場地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地區農村學校的普遍特點是教學設施相對落后、校園小、教學資源還有待完善,雖然農村小學教學條件較差,再加上學生各方面發展還不夠全面,但是在當下隨著教育界對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學校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重視,培養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的學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農村小學要全面落實運動場地建設。以籃球運動為例,它對場地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高品質的運動場地可以降低學生的受傷率。但直至當下,仍存在部分學校的游戲場地是硬質地面,大大增加了學生訓練危險,為了促進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的質量,學校應給學生的受傷概率擴建一個高品質的訓練場地,并且還需安排專職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和保養,才能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保障其安全。

(三)結合游戲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完善素質教育

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因此,在游戲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是十分可行的。借助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既可以讓學生在玩樂歡笑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學到傳統教學中無法獲取的知識,還有益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借用游戲的方式來輔助教學,擺脫了傳統舊式的方式,缺少了很多限制,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和成長,同時能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例如,在教學乒乓球時,開展乒乓球接龍游戲,將班內學生劃分為兩組,對他們的接球率和發球率分別進行統計,并在此基礎上將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評選出“乒乓球小能手”, 鼓勵其他學生以其為榜樣,積極投入到乒乓球的訓練之中。

(四)強化對學生的自律管理

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紀,由于他們對于自我沒有約束力,對于學習也只是被動學習,此時就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對他們進行自律管理。而學校全面加強現階段小學生的體育活動,就能在日常培育他們的自律意識,從而促進他們健康意識的養成和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逐步明確自律的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視野下要想全方位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效率,老師在教學過程里需要盡可能規避每個方面出現的問題,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心理健康問題,在活動中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相互協作,激發他們體育活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陶羅定.論學校體育中的健康教育[J].上海體育學院報,2003,(12)

[2]鄧先強.論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J].體育學刊,2000(2):79-80.

[3]張龍,徐玖平.當前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現狀及對策分析[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13(4):54-56.

[4]張勇,張巖.論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2(1):64-66.320617D3-2293-408B-A34F-AED0A87CA29D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地區雙減政策小學教育
少數民族地區大學數學范式教學探析
論湘西地區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
天柱縣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少數民族地區居民消費結構研究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