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誦讀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2022-07-07 02:45張磊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民族精神經典誦讀幼兒教育

張磊

摘 要:幼兒時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同時也是幫助幼兒建立“規矩”的黃金期。在幼兒園的每日活動中融入經典誦讀,能夠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感與邏輯思維,不斷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經典誦讀;幼兒教育;民族精神

經典誦讀是啟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兒階段是規范幼兒行為的重要時期,將歷代名家的蒙學作品融入到幼兒教育中,讓幼兒每日誦讀,就能夠幫助幼兒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這對于幼兒未來的發展非常有益。近年來,關于傳統文化回歸校園的呼聲不斷,因此在幼兒園開展經典誦讀也被學校重視,很多幼兒園都已經將經典誦讀當作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國學經典主要的特點是涵蓋范圍廣,包括識字,道德教育以及生活常識等,此外,經典國學的語言優美,朗朗上口,且立意高遠,這對于幼兒的品德教育也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當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進行誦讀,逐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

一、經典誦讀對幼兒時期成長的重要性

能夠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經典文學作品最為寶貴的地方在于其會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幼兒養成好的習慣,掌握學習技巧,塑造健康的人格,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都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奮力前行。例如《論語》中記載的“禮義廉恥”等內容,能夠鼓舞人心,使學生接觸更多的正能量[1]。因此將經典誦讀融入到日常教育中,能夠規范幼兒的思想與行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品質。

能夠提高幼兒的民族榮譽感。民族精神是國家存亡的基礎,也是歷史的沉淀,在經典文學作品中,到處都滲透著民族理念,能夠更好地傳播民族精神。將經典讀物引入到幼兒教育中是一次大膽的實踐,通過誦讀經典作品,幼兒就能夠感悟民族精神,提高幼兒的民族榮譽感,有效激發幼兒的愛國熱情,這對于幼兒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能夠強化幼兒的審美能力。實施經典誦讀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幼兒園階段,強化幼兒的經典誦讀能力,能夠使幼兒認識到經典作品中包含的道理,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在誦讀過程中,幼兒還能夠體會到我國文字的魅力,通過誦讀能夠感受到語言的美。

二、幼兒教育中經典誦讀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幼兒經典閱讀環境的創設。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環境的創設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重要。經典誦讀環境能夠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幼兒,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誦讀環境的創設。

首先,在園內的公共區域中創設誦讀環境。環境的創設屬于一種潛在的輔助因素,幼兒園應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做到有計劃地選材與構思,通過多種功能與形式,最大程度發揮環境應有的育人功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由此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借助墻面、走廊以及樓梯來設計相關的彩色標記性文字,或者借助宣傳欄、墻飾,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如“古詩林”“童話世界”……還可在室外圖書長廊的墻壁上推薦一些優秀的圖畫書,舉辦閱讀小報展示活動等。想要為幼兒營造經典誦讀氛圍,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在環境布置上下功夫,為幼兒設計書香樓,在樓梯與走廊等地方介紹作者的生平與著作等,同時搭配常見的禮儀圖或者一些古典的繪畫作品來引導幼兒欣賞。在這些環境的影響下,幼兒的心靈就能夠得到熏陶。此外,還可借助校園廣播,每日在幼兒入園前、起床后以及離園前為幼兒播放經典古詩、童話故事或者其他名著等,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將閱讀環境滲透到不同的角落,由此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

其次,在活動室創設誦讀環境。在班級上建立閱讀區域,讓幼兒自由學習。在建設閱讀區時應當注意采光要好,圖書的種類與數量應當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另外還需注意圖書內容的豐富性,便于不同學習基礎、愛好的幼兒自由挑選。幼兒可以帶著自己喜歡的圖書到班上與其他同伴分享,如此便可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還能夠保證班上的圖書能夠不斷更新。在誦讀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同時搭配相應的圖書,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另外,教師還可在墻壁等地方張貼簡單的童謠或者唐詩等,使幼兒一到教室就能夠感受到良好的氛圍。

在日常教育中,為幼兒創造寬容、自由的空間,能夠幫助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與創造性,同時還能夠幫助幼兒積累誦讀經驗,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此外,家長也需要與幼兒園配合,一起對幼兒進行引導,在家里也可為幼兒創設小書架等,幫助幼兒快樂閱讀,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

誦讀形式力求豐富多彩。圍繞幼兒的年齡與認知水平,幼兒園開展經典誦讀的方式應當更加直觀、有趣,在具體教育中,教師可借助游戲活動來開展經典誦讀,幫助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經典作品的魅力。

首先,運用幼兒感興趣的讀法。誦讀詩歌往往是幼兒都非常感興趣的學習活動,誦讀的過程也應當采用幼兒感興趣的方法,如跟讀、齊聲讀或者分組競賽讀等[2]。誦讀活動結束后,教師應當給予幼兒一些鼓勵與贊揚,由此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另外,經典作品中往往包含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將其編寫成三字兒歌進行傳唱,也可對現代童謠進行改變,使其變得更加有趣。教師還可讓幼兒一邊玩游戲一邊背誦,讓他們在玩中學,由此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圖文結合,提高學習熱情。在日常教育中,故事是幼兒都非常喜愛的學習形式,教師可挑選經典作品中的典故,用最簡單的語言為學生講解,展現傳統文化中的德育精髓。因為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往往會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單純地讓幼兒進行背誦,幼兒一時間無法理解。教師可將詩文轉變為卡通人物圖畫或者動畫,借助動畫對幼兒進行教育,如此便可強化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還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在學習古詩《詠柳》時,教師就可以搭配音樂與圖片,引導幼兒吟唱古詩,還可將古詩編成舞蹈,如此便可增強幼兒對詩詞的理解。此外教師可為幼兒播放《唐詩故事》系列動畫片,美妙的樂曲加上形象的畫面,就能夠將幼兒逐漸引入古詩的意境中,幫助幼兒進行形象記憶。

最后,嘗試演繹經典,為幼兒提供表演的舞臺。在帶領幼兒誦讀經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可借助充滿藝術氣息的方法來強化誦讀效果。如教師可組織幼兒通過表演誦讀的形式讓幼兒感受經典,在學習古詩《詠鵝》時,教師就可讓幼兒們戴上頭飾,插上翅膀,穿上小紅鞋在活動區做劃水的動作,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搭配動作變化來誦讀詩歌。在此過程中,幼兒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其中,很快就能夠掌握古詩的內容[3]。而在誦讀詩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因為文中的角色不同,性格有較大差異,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本詩歌的核心思想,教師就可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師徒四人,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理解來表演,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就能夠感受到經典誦讀的樂趣,使幼兒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文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

經典的學習必須與日常生活、為人處事融為一體。經典作品并不是文字的堆砌,讓幼兒誦讀這些作品并不是為了炫耀,主要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且改善自己的行為,將學與做結合起來。對于幼兒來說,經典的啟蒙作品往往蘊含著人生的真諦,能夠幫助幼兒規范行為,如學習了《弟子規》后就能夠明白,在生活中,假如想要向其他人借東西,應當提前說明,不可直接拿取。在早餐前或者放學前,教師都可帶領幼兒誦讀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詩與幼兒的生活結合,讓幼兒感受種田辛苦,在吃飯時知道珍惜糧食。生活教師在分水果時可帶領幼兒誦讀“融四歲,能讓梨”,讓幼兒學會禮讓,學會尊重他人。

經典誦讀活動應當貫穿于幼兒的每日活動中,飯前十分鐘、放學前十分鐘等環節,都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經典誦讀。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主要目標是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通過欣賞與傾聽等形式幫助幼兒養成閱讀習慣;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主要目標在于引導幼兒跟讀、背誦,挖掘幼兒的潛能;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則應當通過經典誦讀活動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幫助幼兒塑造健康的人格。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就能夠了解到做人的道理,從而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經典誦讀活動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發展特點對幼兒進行點撥與啟發,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帶領幼兒反復誦讀經典,品味經典作品的韻味,有效促進文化知識的吸收,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鳳玲.幼兒園實施國學經典誦讀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9(2).

[2]楊云霞.“趣”字當頭,百讀不厭——幼兒園國學經典誦讀方法[J].新課程,2021(16).

[3]梁艷華.淺論幼兒園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3).

編輯/陸鶴鳴

猜你喜歡
民族精神經典誦讀幼兒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其研究
讓伏羲教育的陽光沐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喚醒、發掘、傳達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