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彩繪畫在插畫教學改革中的表現意義

2022-07-08 09:55張軍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高校教育

[摘 ?要]發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藝術是高校藝術教育學科發展的核心,而其中的巖彩繪畫在插畫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對當下設計藝術教育傳承與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其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插畫藝術的原創性,開辟插畫教學新思路,同時也是吸引當下大眾審美和高校藝術教育的新思路。通過在插畫教學中加大材料教學和傳統文化講授的力度,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把握住傳統文化,利用材料和文化語言,在插畫的學習和應用中創作出具有創新性和原創性的插畫藝術作品。

[關鍵詞]高校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 ?巖彩 ?插畫教學

引 ?言

巖彩被各大藝術相關專業歸類為綜合材料繪畫。在這樣一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巖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巖彩具有材料的獨特性和制作周期的緩慢性等特點,畫面呈現出極度舒適的質感和色感,因而深受大眾的喜愛。眾所周知,材料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視覺魅力,而相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序列組合會產生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只要藝術家善于發現美,在生活中就會有大量的材料可用于藝術創作。巖彩就是運用大量的、觸手可及的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的。越來越多的插畫師被巖彩獨特的美所吸引,嘗試用巖彩打破成熟的插畫表現語言,打造具有巖彩特質的新插畫語言,同時從巖彩語言中挖掘插畫藝術表現的原創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繪畫藝術的創作題材、繪畫方式、材料技法、作品內容和形式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綜合材料繪畫形式的出現,滿足了社會大眾對藝術創作的多元審美需求,成為了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巖彩也漸漸滲透到插畫藝術之中,滿足了人們對新審美和東方美的訴求。無論是美術學科還是設計藝術學科,插畫教學的思想性和原創性的提高都是當下視覺圖形藝術發展的必然。

插畫教學的普及性

插畫教學在美術學科和設計藝術學科之間切換自如,既可以用美術的觀點進行教學,也可以用設計藝術學的觀點進行講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更新,當下大眾需要更豐富的、多角度的插畫風格藝術作品滿足個人的視覺需求,插畫藝術作品被多種多樣的傳播模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表現高度。如商品包裝設計、招貼海報設計、書籍設計、繪本設計、游戲設計等,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插畫藝術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社會對插畫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各高校也相繼開設了插畫課程,甚至有的高校還開設了插畫專業。綜觀全球各大藝術院校,或者綜合類院校,插畫教育已經普及,同時還改變了傳統的專業插畫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理念,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插畫藝術人才。

巖彩繪畫藝術的特點及其在插畫領域的體現

巖彩是一個小眾的藝術門類,有人說它是日本繪畫,有人說它是中國唐卡的延續,究其根源,探索其繪畫性質,發現它其實是屬于東方審美范疇的。我國經典藝術敦煌壁畫目前被定義為巖彩藝術的最早表達,出身于東方古典壁畫的巖彩材料,其所涵蓋的語言形式是變化莫測的。它既有著西方繪畫的色彩表現力,又自帶東方藝術的審美特性和特點,同時又兼具現代綜合材料語言的審美特征,適用于題材和視覺多樣化的插畫藝術創作,但國內對其在插畫藝術中的實踐應用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本文通過材質、色彩和實踐應用等對其特點進行概括性分析和總結。

1.巖彩材質的基本分類

巖彩的顏料分為兩類:一類來自于大自然,它們是大自然中含有礦物質金屬的石頭研磨而成的;另一類是經過后期化學合成的附著于石頭的顏色材料。

在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巖彩顏料中,有一些特殊材質極具表現力和創造性,在藝術創作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視覺效果。其中比較出名的是蛤粉,在日本稱之為“胡粉”,它是風干晾曬十年以上的蛤蜊外殼經過研磨最終形成的具有超強覆蓋力的白色顏料,無臭味不變色。還有極富特點的土色系的顏料,它們來自于大自然中的土,因礦物質含量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形成了不同色系的土質顏料,我們將它們歸為土色系,統稱為敦煌土。巖彩中最令人迷幻的顏色就是金箔和銀箔,它們是由黃金和白銀經過捶打后制作成僅有微米厚度的金箔和銀箔,藝術家按照畫面圖形和肌理的需要用動物膠進行金箔或銀箔的黏貼處理,使得畫面中某一區域質感凸顯,以達到印刷品難以達到的視覺藝術感,后期為了減少繪畫制作成本,人們又研制出了銅箔和彩箔,效果可與金箔和銀箔媲美,但是成本較低,易于被大眾接受,所以也備受人們的青睞。還有的巖彩顏料是由寶石或其他礦物質石材研磨而成的,如青金石、方解石、辰砂、綠松石、藍銅礦等。此外,我們將通過化學技術進行色彩著色后的石頭粉末稱之為新巖彩,它們的主要特點是色彩豐富而鮮艷。

2.巖彩在國內外插畫領域的體現

插畫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其根源與巖彩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古典洞窟壁畫可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插畫形式了,其通過洞窟壁畫向眾人傳述佛經故事,分篇章地將人物、動物、植物、圖形等元素通過巖彩材料繪制于洞窟的墻面,甚至還出現了文字的說明。這樣的藝術形式可以說是最早期的插畫藝術。如我們的敦煌壁畫,完全用巖彩對故事進行描述,敦煌壁畫的人物造型優美,紋樣配色和構成形式獨特,但是細節的刻畫較為意象,而非寫實和具象,究其原因,是由巖彩顏料的質感和特點決定的。巖彩顏料是由顆粒感石頭粉末組成的,巖彩藝術作品的細節很難實現具象或者寫實效果,不能像油畫等進行細節性的表達,也不能像水彩透明化疊加進行表現,顏料的特色限制了巖彩畫的寫實性表現,也限制了顏料流動隨機性的藝術表現,正是因為這種種的限制,才會使其形成與其他畫種不同的藝術視覺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質感表達,才使其成為插畫視覺領域中新的藝術表現語言,為我國插畫藝術風格的創新提供了新的表現形式,形成了巖彩風格的插畫藝術作品。從敦煌壁畫藝術出發探討巖彩在插畫藝術中的表現和應用,能夠更好地在插畫藝術作品中融入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為當代插畫藝術注入新的視覺元素,同時還能推動中國插畫藝術的風格創新,更好地展示原創藝術的創作思路和理念。在我國近幾年的插畫藝術發展中,巖彩風格的插畫藝術作品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各個領域,如巖彩風格的插畫設計,巖彩風格的游戲角色和場景設計,還有巖彩封面設計、海報設計等。

在國外,插畫師喜歡在綜合材料的運用中進行插畫創作,通過貼金箔或使用礦物質顏料進行畫面藝術風格的塑造,無論是奧地利藝術家克雷姆特,還是澳大利亞當代插畫家Kelogsloops,他們都善于運用蛤粉瀝粉和金箔貼色等巖彩繪制方法進行創作,作品呈現出驚艷而華麗的藝術視覺效果。

在插畫創作中融入巖彩教學的必要性

巖彩以其材料的獨特性,將圖形語言依照其材料的特質和特性進行了概括處理,這樣的藝術表達方法,可以為插畫藝術圖形表現語言增加概括性和原創性,也只有巖彩這種獨特的材質和肌理才能對插畫已有的創作藝術風格進行突破,進而產生新的插畫創作視覺語言。

1.插畫表現方法

綜觀全球插畫大賽和各大院校插畫教學成果展示,我們發現插畫表現方法分為三類:一是以純美術語言呈現,通過國畫、油畫、水彩(粉畫)、版畫、裝置或者綜合材料等美術類方式進行創作,無論是兒童插畫、成人插畫,還是概念插畫,都會將手繪的肌理觸感完美展示出來,令人耳目一新。二是以綜合材料和計算機后期制作為主,通過手繪藝術進行表現,后期則依據應用需要進行軟件繪制和細節整理,這樣的處理方法既有利于插畫藝術風格的創新性體現,又能夠實現手繪達不到的細節刻畫。如《王者榮耀》中楊貴妃的游戲皮膚,因巖彩顏料的粗糙肌理導致楊貴妃面容繪制缺少細膩感和細節感,后期運用PS軟件重新進行繪制,達到了實際應用的最佳視覺效果。三是完全借助于計算機數位板和繪圖軟件繪制,類似于曾經的CG插畫。這類作品具有周期短和可以反復修改的便捷性,是大多數插畫師喜愛的操作方法,但是表現力度的有限性和風格傳達不易識別性是這類插畫作品的缺點所在。這三種插畫創作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插畫教學之中,學生按照訓練要求完成純手繪、手繪加數碼和完全數碼三大類專項的訓練和學習,是可以滿足他們日常插畫的展現和實際應用的,這也充分體現出了插畫課程的實踐應用性。

2.巖彩與插畫課程的交融

三種插畫繪制方法可以被學生演繹出形式不同的插畫風格。插畫風格按照國家及地域風格進行劃分時,一般分為歐式風格、美式風格和日韓式風格,隨著國內插畫教學和實踐應用的擴大和普及,近年來相繼出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潮風格插畫,因其極具東方審美特點而受到國內外插畫師和插畫需求者的追捧。國潮風插畫的出現帶動了中國插畫藝術在全球插畫領域的發展,也創造出了中國插畫藝術新風格,從此現象可以看出,我們需要中國風格的作品,我們需要代表中國歷史文化風格的插畫藝術作品。隨著全球審美的不斷提升,信息的全方位推廣,國潮風格插畫藝術作品日益為人們所熟知,其既有中國傳統繪畫特色,又具有獨一無二的視覺表現力,所以,開展插畫教學時可以嘗試運用巖彩這一畫種進行插畫課程探索,由此及彼,逐漸拓展出更廣領域的中國審美風格插畫藝術作品。合理地進行教學探索研究,以巖彩為圓心,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半徑,為中國風格插畫藝術作品的創作貢獻力量。

3.巖彩融入插畫教學的原創體現

首先是巖彩肌理的唯一性表現。巖彩雖然不能像水彩材料透明水潤,但是它們仍然可以形成意料之外的肌理效果,尤其是巖彩繪制中出現的肌理特效,意料之外的視覺效果,為插畫藝術的原創性奠定了堅實的視覺基礎。

其次是巖彩色彩的獨特性表現。綜合材料繪畫往往會體現出普遍的交互性,表現在平面與空間、繪畫與裝置的結合及與其他藝術形式與科技的交叉融合。巖彩的用色和配色對交互性的表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顏料中的顏色主要來自于大自然,色彩的明度和純度及色相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這種限制反而有化學材料不可比擬的視覺效果,外加之顏料的顆粒大小與光效產生的轉色效果,造就出了巖彩獨一無二的色彩表達,即色彩獨特性的表現。這種獨特性帶入到插畫藝術創作中則可以形成巖彩風格插畫作品配色體系,大大提高插畫藝術中色彩表現的原創性。

最后是巖彩質感的造型原創性表現。在巖彩色彩定義中,色彩的明度主要由巖彩中的顆粒大小決定,最小最細膩的顆粒常常用12號定義,最粗糙最大的顆粒常用6號定義,顆粒越小明度越高,顆粒越大明度越低,但飽和度越高,只是大于6號的顆粒是無法固定在畫面中的。而小于12號的顆粒失去了色相,沒有色相的巖彩是很少被使用的,所以巖彩的顆粒不可能有極致的細膩,也不可能有極致的粗糙,這種狀態的顆粒感造成了畫面細節繪制的不可能性,同理,用巖彩繪制造型,為了材料與造型的統一,造型的輪廓和風格表現就得依據顏料的這一特性設計和定義,盡量創作出概括而簡練的造型,要求畫面在沒有細節或沒有寫實表達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清楚表現畫面人物、景物、動物等形象。這種顏料特性造就了巖彩風格插畫藝術新造型創意思維,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打造特殊的、易于繪制的造型設計材料,而那種借鑒或者抄襲出來的形象和造型很難用巖彩進行繪制,這樣就能確保造型的原創性,杜絕抄襲或借鑒的造型風格的出現,而這也正是巖彩粗糙質感對造型原創性最大最好的一種現實意義的體現。

巖彩融入插畫教學的實踐方式

將巖彩藝術融入插畫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是較難普及的,因其顏料掌握的復雜性和顏料難以普及的特點,再加上巖彩繪制過程復雜、周期較長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廣泛普及難度較大。筆者通過對當下插畫教學和插畫人才培養的調查,現將巖彩融入插畫教學的宏觀方式總結歸納為四點。

第一點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繪畫歷史和常識理論知識融入教學。以敦煌壁畫文化為例,將敦煌壁畫的用線、用色和肌理作為教學實踐的基礎要求,后期增加敦煌壁畫中紋樣和構圖方法的知識點講解,要求學生通過敦煌壁畫的用線、用色和傳統紋樣與造型設計的學習,體會和感悟具有中國風格的造型設計,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插畫設計風格,也只有依賴于敦煌壁畫的風格效果,巖彩風格插畫教學才能有目的地進行傳統藝術的傳承。

第二點是將巖彩中具有代表性的材質進行教學講解。挑選出一兩種巖彩材料進行實踐應用教學,比如貼金箔和瀝粉技法的講授及實踐應用,這更能激發學生的插畫創作思路,而不是使學生沉溺于壁畫研究或材料研究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樂趣和開發學生的創作潛能。此外,可以縮短教學實踐周期,在本科或者高職教育中選擇更適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應用能力。如單純的瀝粉技能也能為插畫藝術作品帶來新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制作周期雖然短暫,但是實踐過程卻妙趣橫生,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多種材料進行瀝粉,不一定僅限于蛤粉瀝粉,可以延展為鐵粉瀝粉等,教師的教學思路一定要拓展開來,用材料的多樣性拓展創意教學實施的多樣性,而這才是巖彩融入插畫教學的改革目的所在。

第三點是講解巖彩的繪畫步驟。如講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礦物質顏料和敦煌壁畫中的顏料繪制方法及故事內容、藝術表現和藝術風格等。通過巖彩講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和內容,使學生具備扎實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會使他們對插畫創作的知識點、藝術性及原創性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時學生通過對巖彩的初步了解,對它的肌理語言、色彩語言和圖形語言會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對自己插畫創作的可行性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表達意識,進而會在實踐中利用少量的或者價格低廉易于收集的礦物質顏料進行肌理、色彩等的插畫創意繪制。如敦煌土、鐵粉、云母等價格相對便宜的材料,通過黏貼和輔助材料進行簡易肌理制作,后期將肌理作品掃描或者拍照轉換為電子素材備用,在合適的插畫作品中可以選用這些素材,同樣可以呈現出巖彩風格的插畫藝術作品的效果。

第四點是在插畫教學中加入板繪內容。將巖彩質感的筆刷工具的制作方法和創意理念等進行講解和分析,將目前流行的且已經被實際應用的巖彩插畫數碼繪制作品作為教學范例,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創作巖彩風格的插畫作品,實現自身藝術風格的再造和商業插畫實際運用的統一協調,創造出既有文化傳承又有商業市場價值的插畫作品。

以上四點培養方式在高校本科插畫教學的可行性較高,能夠在有限的課程理論及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風格的插畫創作方式,同時有利于學生插畫設計原創性的創作表達,從而為插畫人才的培養確定了明確的教學改革方針和目標。

巖彩繪畫在插畫教學改革中的意義

插畫教學通常從文字的敘述、圖形化表達和藝術表現方法三個方面進行講授,在插畫風格的打造上,多數會直接借鑒或效仿西方藝術的特點和特色,也會對日韓式插畫風格進行借鑒和學習,但具有中國原創精神的插畫藝術作品的創作才是教與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近兩年我國出現的國潮風插畫為中國插畫藝術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清流,從國潮風插畫的市場應用與社會接受度來看,大眾更喜歡具有中國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插畫作品,但僅此一種代表性插畫藝術風格并不能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因而我們需要創作出更多、更寬、更廣的插畫藝術表現風格作品,既要保留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具備東方審美特點,而巖彩是當仁不讓可融入插畫教學的繪畫種類,它承載著敦煌壁畫中的繪畫語言和視覺造型圖形語言,在中國插畫藝術創作中能夠起到轉承創新的作用,具有可支撐插畫教學改革的依據。

巖彩的色彩、肌理和圖形表達特點,是中國插畫藝術新風格的基石,將巖彩融入插畫教學,不僅僅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也是學生學習插畫設計過程中開辟出來的新路徑,拋棄了追隨他人畫風的學習習慣,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插畫風格,進而形成新的中國風插畫。通過插畫學習,學生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定位也會更加準確。因此,插畫實踐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進行創新與探索的。

結 ?語

將巖彩融入插畫教學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將巖彩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一個具體實施點,通過巖彩教學促使教師能由點及面,換一種教學思路進行插畫教學,以實現插畫創作的原創性和傳承性。

參考文獻:

[1]蘭超.繼承與拓展——試論綜合材料繪畫賦予水墨當代轉換的可能[J].美術觀察,2020,11(4):128-129.

[2]吳秋杰.綜合材料在現代繪畫創作中的作用及表現探討[J].參花(下),2021(11):104-105.

[3]吳文娟.淺析巖彩材料運用于插畫設計的可能性[J].中國文藝家,2019(11):97-98.

[4]吳文娟.淺析巖彩材料運用于插畫設計的可能性[J].中國文藝家,2019(11):97-98.

[5]莫德格.當下藝術生態中綜合材料繪畫的發展與特性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9):42-43.

[6]陳凱,李也.大學插畫設計課程實踐項目可行性方式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9):101-102.

(張軍:西安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高校教育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高中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培養策略
高校人文社科類實驗室發展現狀分析
建筑設計內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