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初探

2022-07-08 09:05趙國軍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應用方法情境教學法核心素養

趙國軍

【摘要】如今,在新課改這一大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此類教學方法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讓課堂參與度更高.此外,因為數學這門學科對比其他學科來講,抽象性更高,學生們在剛剛接觸學習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困難,若是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們更加直觀地獲得知識.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應用方法

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使得數學這一學科在小學教育體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通過數學學習,可以有效培養每一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因年齡段的特征,導致他們的思維還沒有被完全打開,在碰到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時,并不能夠很好地掌握.情境教學法的出現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不僅充分實現了課堂有效教學,還在最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的學科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涵蓋的內容

在一般情況下,關于小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包含了數學符號、數感、空間理念、圖形變化、數學問題描述、分析和理解、推理能力以及運算能力等等.具體而言,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主要指的是可以利用數學符號對數學知識進行推理、計算,從而取得計算結果;數感指的是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感知和領悟,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空間理念的培養指的是將抽象物體和幾何圖形進行轉換,感知物體不同方位的變化,并能夠利用語言進行描繪;數學問題的分析與理解能力的培養指的是在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對數學問題展開調研,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搜集與判斷,從中找出隱藏性的數學信息;推理能力與計算能力的培養指的是根據數學原理以及相關原則,對計算方法進行探究,對數學規律進行推理與演變,力圖通過演變的方法得出數學運算的結論.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和素養,對夯實學生的基本素養,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協作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加高質量地提升學生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中情境教學的應用意義

(一)鍛煉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生年齡小,在自我控制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遠辦不到的.因此,近年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非常廣泛,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之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對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生活潑、爭強好勝,因此教師組織實施情境教學活動,并借助小組合作法、競賽活動等多種方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強化學生的協調能力,進而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時期,在這一階段組織實施情境教學方法,可以將學生置身真實的情境與環境當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正確的認知,讓學生逐漸喜歡上數學、熱愛上數學.數學知識是一門抽象、復雜的科學,但是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思維還不健全,尤其是邏輯思維十分脆弱,利用生動且豐富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置身在真實的數學環境之下會幫助他們簡化數學知識點,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地簡單和生動,這樣呈現出來的數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最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強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數學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但是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卻是非常陌生的,所以通過情境教學模式的創設,對于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課堂需要創設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及其應用能力具有重新的認知.而經過實踐的檢驗和認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自主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針對性地鍛煉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創建生活情境

在新課改中明確要求:開展數學教學一定要以學生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及他們的興趣點作為基礎,給予其觀察和操作的機會,這樣就會使他們真真正正地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以此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越來越高,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在所創建的教學情境中結合生活化元素,指引學生們去體會客觀事物.我們都知道數學源于生活,同時高于生活,所以說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中,會更有意義.比如在平時生活中去商場購物、統計月度開銷,這些都有數學的影子.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們學習“年、月、日”這一章節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們設置這樣的一道題:明明的爸爸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到外地出差三個月,于是明明就在家中一直數著日期,等到三個月之后,爸爸正好回家了.請問:明明在家一共數了多少天?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根據實際生活,深入思考在這三個月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得到的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們在生活中進行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技巧,有效地培養他們按照實際狀況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創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可以使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起他們每個人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二)創建操作情境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相關教師可以創建擺、數、練等操作情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逐漸掌握相關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數學關鍵能力.

例如,教師開展“軸對稱”教學時,首先可以以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媒介,為學生呈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歸納出軸對稱圖形的共性特點,使其在腦海中產生探究的熱情.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要注意到每一名學生的認知特點,將課堂放心地轉交給學生,使其成為真正的課堂主體.學生們在得到教師的指令之后,每個人都異?;钴S,都拿起剪紙工具開始創作,不一會兒就出現很多生動形象的作品,每個人都充分地掌握了對稱的概念,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都向教師或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那么教師在這個時候還要觀察他們的行為導向,再對他們提出新的問題: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手中的作品,說出自己剪出的軸對稱圖形有著什么樣的特征?這時教師發現,學生們激動的情緒一下子就被壓了下來,開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此時,教師可再指派幾名同學上臺與大家分享,根據學生們的表述,所有人都發現了一樣的特征.在所有學生發言完畢以后,數學教師可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與規律進行全面的總結.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建構,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極大地鍛煉了學習能力,使自身可以更好、更快地適應多變的環境.從施行的過程中來看,學生們真正實現了動手、動腦思考,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教學中,進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們的思維及創造能力,同時大幅度提升了小學生對該門學科的學習自信心.

(三)創建應用情境

教師要明確,開展數學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要使學生們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應是注重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要使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全面認識到數學學科與自己生活成長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學科時,逐漸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班級中學生群體的實際特點以及認知水平,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為學生建構針對性的應用情境,進而使小學生能夠在數學情境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逐漸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開展“一個數加上接近整百數的簡便算法”教學時,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對于相關算理與計算規則無法全面掌握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逛超市環節轉化為數學應用教學情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中的圖片,將超市采購的畫面呈現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根據圖片中的數字信息解決問題.假設自己手里有265元,想要買一袋195元的大米,那么小學生應怎樣付給商家錢?通過這一應用情境的建構,小學生非常容易答出“給商家200元,商家找回5元”.通過將數學計算規則與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情境全面融合,小學生能夠得知“265-195=265-200+5”.通過這一教學情境的建構,學生能夠運用直觀的方式理解與掌握一個數加上接近整百數的簡便算法,使自身能夠在基于生活片常識的基礎上,掌握數字之間的數量關系.

例如,教師在教授完學生們學習“四則混合運算”之后,就可以為他們設計這樣的一道題:在周末的時候,小剛和小紅兩家六口人一起到游樂園去玩.游樂園門票的購買方法如下:A方案,成人票價為150元/人,孩童票價為50/人;B方案,團體5人以上的票價為100/人.那么怎樣買票才是最合適的,你們能幫助他們計算出來嗎?通過相互探討,大家得出了一些方案:1.如按照A方案購買,即(150×4+50×2)÷(4+2)≈117元;2.如按照團體票購買,則成人與孩童的價格均為100元;3.A,B方案一起應用,則需要四位大人與其中一位孩童以團體票的形式購買,最終得到的結果為(100×5+50)÷6≈92元.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再次鞏固相關知識內容,還使得學生們通過這一道題張開了想象的翅膀,進一步感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并激起了每一名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通過創建這樣的情境,學生們不但充分掌握了相關知識,還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數學來自生活、用于生活,從而在激起了每一名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創建問題情境

教師在對學生們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應利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和學生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事情,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進而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如此一來,學生們就能夠對所學到的知識形成更深層次的記憶和理解.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中,幾乎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與實際生活建立起很多問題.教師可以借助這些能夠和學生們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問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調起求知欲望.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在暑假中,學校計劃組織所有師生一起去春游,走進自然,在統計之后,共有100名師生想去參加,但是在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去參加春游的路上需要先乘坐大巴車,每個人的車費是7元,若是總共帶了730元,那么這些錢夠不夠支付車費呢?此外,在乘坐大巴車之后,到達春游的地方還需要坐小船,已知一條船最多可以容納8人,那么最少要租多少條船才可以順利到達呢?同學們現在手里有沒有一個好的方法?此時,每一名學生都特別關注這些內容,一個個都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因為這個問題和他們的實際生活有著極大的聯系,屬于他們每個人再熟悉不過的事情,每個人都在想也許這次向老師說出正確答案之后,真的可以有機會參加春游活動,所以他們每個人都熱情高漲地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很認真地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被解決之后,他們還會充分地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把自身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更大范圍的應用,不再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五)利用多媒體創建情境

若是想使學生們真正地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用處,教師就可以著重講解文本中的經典案例,再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情境教學法是以學生們的差異為基礎,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們的積極性更高.教師可以按照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多媒體教學情境,為其帶來深刻的課堂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們學習“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的時候,就可以把圖形通過多媒體直觀、動態地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使其掌握到其中的特點,再把生活中和平行四邊形相關的物體用圖片的方式表現出來,再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剪出圖形進行觀察.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地加深每一名學生的認知,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知識點.

又如,教師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看一看(一)”這一課程教學過程匯總時,可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一組照片,在照片中有三個小朋友分別站在不同的桌角上觀察桌子上的一個長方體,在學生觀看過程中,教師可在多媒體上出示長方體三種不同的形狀,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來描述一下每個小朋友看到的長方體的視角.通過探究,學生們最終能夠總結出,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一般是不相同的,并且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兩個面.

結束語

總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積極運用當前比較先進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手段,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建構針對性的教學情境,以此培養每一名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鍛煉其思維,這樣一來,就會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榮建清.探究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J].小學生(中旬刊),2020(11):46.

[2]朱麗.立足情境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97.

[3]李道云.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7):90.

[4]馬天紅.淺析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1(7):184.

猜你喜歡
應用方法情境教學法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愉快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討論
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討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