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發展現狀述評
——從“2021·上?!ぶ袊魳沸睦韺W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說起并回望

2022-07-08 04:27李小諾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心理學學科音樂

李小諾

學科是知識發展成熟的產物,是專門化的知識體系,是劃分知識或學問的門類(1)中國社會科學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學科是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2)夏征農主編:《辭?!?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因此,音樂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應有其獨有的概念體系、表達方法和研究方法。在音樂理論研究領域中,1855年,第一個提出完整音樂學研究模式的圭多·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也首次把“音樂美學和心理學”作為獨立的研究模式(3)阿德勒提出的音樂學研究模式包含“歷史領域(歷史音樂學)”和“音體系領域(體系音樂學)”兩個部分;前者包含音樂考個、基本歷史分類、音樂規律和樂器研究,后者包含音樂法則(和聲、節奏、旋律)、音樂美學和心理學、音樂教育、音樂學(民族志和民俗角度的調查研究)。陳明道:《音樂學的歷史》,《中國音樂》,2003年第4期。;二戰后的瓦爾多·普拉特(Waldo Pratt,1857—1939)把“音樂物理學或聲學物理學研究”和“音樂心理學研究”列為音樂學學科模式和體系中七個構成部分的首要的兩個(4)普拉特提出的音樂學研究模式包含七個部分:音樂物理學或聲學研究、音樂心理學研究、音樂的詩學研究(作曲及其理論)、音樂美學研究、音樂圖譜研究、音樂技術研究(表演實踐)、音樂實施研究(組織音樂活動)。陳明道:《音樂學的歷史》,《中國音樂》,2003年第4期。。由此可見,在音樂理論學科體系化思考的開端,音樂心理學已是公認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心理學研究歷史來看,人們通常把1879年馮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建立的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作為心理學學科獨立的標志。如今,人們對音樂心理學學科的性質達成了普遍的共識:音樂心理學是音樂與心理學交叉的產物,是一門從科學視角研究人類音樂思維和行為的學科(5)Sadie,S.,&Tyrrell,J. (Ed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Vols. 20). London,UK:Macmillan,2001.——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我國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蜂起于20世紀80年代。一方面,從音樂研究角度來看,音樂心理學從哲學、美學研究中分離出來,把音樂活動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注重對音樂本質特性把握,探討音樂(音響)刺激的獨特心理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諸如實驗法、觀察法、測量法、問卷法等等科學心理學的實證方法。

21世紀伊始,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的發展也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2002年8月,“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心理學學會”成立及“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是中國音樂心理學發展中的重要事件,是這一學科在我國建設初見成效的標志。由此,學科隊伍逐漸形成,學科研究范圍、性質、對象、方法的逐漸明晰,高質量研究成果也逐漸涌現?!爸袊魳芳覅f會音樂心理學學會”作為從事音樂心理學專門研究的學術性團體,每三年召開一次的全國學術研討會,是國內該領域最新和前沿成果交流的高級專業學術平臺。2021年8月26—28日召開的“2021·上?!ぶ袊魳沸睦韺W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按三年一屆的慣例,第七屆應于2020年舉行,但因疫情原因,延期并改為全面線上進行)從學者的參與度、議題的豐富性、實證性研究方法運用、成果的水平等方面表現出我國該領域研究的長足發展;大量的研究與音樂實踐緊密關聯,多個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研究隊伍的年輕化、團隊化和國際化,展現出該學科的極大的發展潛力,某種程度上展現了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的現狀。而縱觀七屆研討會,可以窺見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在近二十年的發展軌跡。

一、研討會概覽

學術會議的參與度,在某種程度上是該研究領域輻射范圍的體現。參加“2021·上?!ぶ袊魳沸睦韺W第七屆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的有來自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青島大學、湖北民族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法國索邦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韓國啟明大學、泰國曼谷吞武里大學等國內外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教育、醫療等機構和單位的129名音樂心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們,帶來了百余篇的演講發言和研討交流。

在本次研討會發言的129位代表中,高級職稱的有25位,中級職稱30位,博士研究生14人,碩士30余人,本科生7人,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教師4人,音樂文化公司及醫療單位代表5人。由此可見,音樂心理學研究隊伍涵蓋了老中青三代學者,中青年學者占據60%,結構較合理;隊伍的年輕化為學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沛的后備力量。

團隊化合作研究在本次研討會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師生合作,突顯研究中傳幫帶的師生關系;跨學科團隊,在問題意識的導向下集中力量,形成前沿水平的成果。學會榮譽會長張前教授、顧問羅小平教授專程給參會者捎來問候,鼓勵青年學者研究進步;學會副會長林華教授和謝嘉幸教授等資深專家對青年學者的成績給予贊賞和鼓勵。這充分表現出老一輩學者、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的“栽樹者”,對后輩、對音樂心理學事業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與往屆會議不同的還有一個現象,發言者中有幾十位學者有留學背景,以及十余位在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等在讀的留學生。他們的學術視野、背景和資源,為我國音樂心理學研究走向國際提供的有利條件。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研討會首次提出接受英文摘要,并收到了11篇投稿,其中大部分撰寫較完整,可向國際期刊直接投稿。早在2008年,在張前教授(首任會長)和周世斌教授(現任會長)的組織帶領下,中國音樂心理學學會加入了亞太地區音樂認知科學學會(APSCOM)并成為四個執委國家之一。國內一些頗有建樹的中青年學者的國際期刊發表和擔任國際會議和期刊的評審,反映出中國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已在國際平臺上逐漸得到重視,并在音高認知、音樂協作與交流、音樂與語言、失歌癥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本屆研討會展現的研究隊伍的年輕化、團隊化和國際化特征,顯示了我國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巨大潛力和國際競爭力。

本屆研討會包含兩場學術講座、三個主旨演講、14個主會場演講、86個分會場發言、一場專家對談及自由發言、兩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評彈和江南絲竹),以騰訊會議“云上”交流的形式召開并進行同步直播,觀看直播在線人數持續保持四千余人。如圖1所示,與歷屆研討會相比,本次研討會不僅是參會人數最多、參會單位最多、發言議題最為豐富的一屆,而且在研究方法的多元運用、研究質量水平以及與音樂實踐密切結合的程度上都是最高的一屆,呈現出鮮明的音樂心理學學科特色,成果的質量和數量展現了我國該學科研究的極大進展;隨著會議的展開,可謂驚喜不斷、亮點紛呈。

二、研究視角新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因為人類心理活動與人類(人文、地理)生存環境密不可分,因此,心理學兼有人文和自然學科的雙重性質。正如上海音樂學院廖昌永院長在該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在學科發展日益精細化的今天,跨學科視野下多維度、多層次、多視角、多方法地對復雜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已日益成為學科發展的大趨勢。立足傳統、兼收并蓄的前沿交叉學科將是未來科研畫卷中的點睛之筆:音樂心理學就是這類學科的典型代表?!笔堑?,尤其在認知科學的影響下,跨學科視野和方法,為音樂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更深廣的理論基礎。本次研討會參會者的研究涉及認知科學、社會學、語言學、符號學、神經科學、醫學等廣泛的學科視角,研究內容也展示了研究者們在新領域的深入思考和開拓性探索。

1.認知科學視角

發端于20世紀下半葉的認知科學,整合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旨在探索人腦或心智的工作機制。作為一種方法、視角乃至理念,認知科學向包括音樂在內的多種學科延伸、滲透、交融。第二代認知科學提出“具身認知論”(embodied cognition)的核心觀念,認為認知源自我們的大腦、身體和身體經驗的本質;認知結構本身來自于我們具身化的細節。

本次研討會有多位學者對具身認知理論及其在音樂實踐研究中的運用和體現進行了探討,這一論域在之前的研討會中幾乎沒有人涉及。上海音樂學院李小諾研究員在主旨發言《具身認知觀念影響下的音樂表演心理研究》中,對具身認知觀念下音樂表演心理研究領域的新理念、方法與內容進行梳理分析;引介了包括“EmbodiedMusicCognitionandMediationTechnology”“MusicEmbodiedCognition”等多部重要著作,指出在“具身認知”理論影響下,研究者認為音樂表演的表現力根植于人類運動、言語和情感行為的普遍特征;并結合自己的個案研究,對近年來音樂表演與語言、音樂姿態和音樂技能訓練等開拓性研究進行了評述。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教師蔡曉航《具身認知特征在音樂感知與體驗中的體現》以部分少數民族音樂感知與體驗模式為例,分析不同環境中培養出的身體,由大腦支配產生不同的運動,同時,在對音樂姿態的體驗中,大腦以隱喻的模式,投射對應的文化,進而由音樂感知和體驗引發對自我身份的肯定和認同,揭示并闡述了具身認知特征在音樂感知與體驗中的體現。上海東海學院王艷艷《基于腦科學的舞蹈與音樂對認知不同影響研究》針對舞蹈、音樂與視覺、動覺、記憶的關系展開論述,探究舞蹈與音樂對三者的不同影響。天津市梧桐中學音樂教師佟雪《具身認知與中學音樂學習》以欣賞教學、戲曲教學、樂器演奏教學為例,強調基于身體和動作的音樂教學方法都是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在音樂學習和音樂教學中探索更多樣的、更高效的具身性音樂學習模式。

認知科學的發展推動了音樂心理研究從方法到范式的巨大轉變,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多學科的綜合視角。近20—30年,我國音樂心理學學者,嘗試借助于統計學、生物學、現代腦科學等手段,涌現出一批專題和個案研究可喜成果。

2.社會學視角

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社會科學,其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將人類的音樂行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社會學視角探索音樂的功能,從音樂的象征性特性中探求其社會價值等,是音樂社會心理研究的新領域。在音樂心理學、音樂聲學、音樂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國際聲譽的英國劍橋大學Ian Cross 教授,其研究以跨學科實證方法在音樂與語言、音樂作為互動媒體的動態和效果、音樂團體互動與兒童移情能力和親社會行為發展關系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眾多成果在國際該領域具有重要影響。他為本次研討會帶來的講座“作為依附性交際互動的音樂(Music as affiliative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從社會學的角度,通過追溯人們對于音樂參與方式的意識轉變原因,分析社會互動行為中達成共識的必要性,點明了音樂所具有的互動性特征;以研究結果為基礎,以參與式音樂和表現式音樂為例,闡述了語言與音樂、音樂與社會的關系,緊緊圍繞著音樂的依附性和交際性展開,揭示了人們在多種交互的空間或環境中音樂作為交換活動所呈現的依附性。

當今社會,音樂幾乎充盈在人類個體和社會生活的每個層面,人類的交際互動則依賴于個體間在諸如運動、韻律、態度等多個層面上的一致性,以實現共同關注和行動所必需的指稱的一致性。因此,音樂已經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的互動行為而存在。Ian教授的講座,將為音樂社會心理學研究起到啟發性作用。

3.新文科特征

新文科是2017年美國希拉姆學院提出的教育理念,是相對于傳統文科而言,意指通過突破傳統學科的自我設限,加強學科的融合與創新,是“基于現有傳統文科的基礎進行學科中各專業課程重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達到知識擴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6)王麗華、劉煒:《助力與借力:數字人文與新文科建設》,《南京社會科學》2021年第7期,第130-138頁。的學科形式,其研究理念旨在有效打通文科內部的聯通渠道,在不同學科體系之間搭建起融合共通的橋梁。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研討會中,針對問題提出和解決,一大批青年學者和碩、博士生在諸如音樂結構分析、音樂風格闡釋等研究中融入了實證方法及心理學、聲學、物理學等理論,表現出較強的“新文科”研究特征。上海音樂學院楊建教授的研究《音樂表演中的姿態與協作——基于音視頻媒體的可視化分析》,運用可視化軟件呈現了多個音樂現場的對比,闡明音樂表演中的樂譜、音響與身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共同服務于音樂表演的整體效果及演奏者之間的交流協作。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審美心理學專業的萬詩慧提交的論文《音樂廳中的“群體動力性效應”》,基于勒溫場論的整體動力觀理論,通過對上海主要音樂廳的聲學、光學指標的采集,及因他人的在場而產生的相互依存的動力關系的分析,闡釋了音樂廳音響和感受特征的內在原理;華東師范大學姜蕾教授以《調性生成理論》(GTTM)為研究基礎,進一步思考了音樂、語言與實證心理學的交叉研究,認知心理學引入音樂系統啟示要我們在音樂與認知心理科學之間建立緊密持久的聯系;上海音樂學院教師楊珽珽“我們在聆聽什么?——淺議格里塞音樂創作中的音樂感知問題”和魯瑤“哈斯《徒勞》:謝潑德效應與循環結構”等等,從心理學原理入手,分析了音樂作品的感知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主會場主旨演講中,南京大學藝術學院趙奎英教授《當代聲音藝術的超學科、跨媒介實踐》闡述了“超學科”不同于“跨學科”,它反對將科學與社會、知識與實踐分裂,反對專業化、學科化導致的知識碎片化,代表著一種最高層次的不同學科之間,學科與非學科之間的交叉、跨越和融合。而“跨媒介”強調了一種媒介之間的辯證關系。如果從一種擴大的意義上看,我們可以把實際使用兩種及以上媒介,并有意或無意地突顯不同媒介間的相互關系的藝術都稱為跨媒介藝術。趙奎英教授對超學科性、跨媒介性的學科定義以及聲音藝術實踐中二者的體現及意義等問題的探討,引發我們從“學科意識”到“問題意識”的轉向和調適的思考。

三、實證研究占比高

心理學史上將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馮特)創建作為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誕生的標志,充分說明了實證研究方法是該學科探究問題、解釋世界的重要方法。實證研究是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實證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征;追求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強調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上,通過經驗觀察的數據和實驗研究的手段來揭示一般結論,并且要求這種結論在同一條件下具有可證性。因此,實證性研究與思辨性研究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所獲取的是新證據,也就是發生在問題提出之后,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而獲取的客觀材料,以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正是有了這些實證研究方法,音樂心理學才有可能通過數據揭示出音樂加工的心理機制。從這個角度上說,音樂學與心理學的交叉與融合不僅可以增強音樂研究的科學性,而且也可以彌補語言性描述和解釋音樂的不足,從而揭示出音樂加工的心理機制,這也是音樂心理學前沿成果產出的重要路徑。

關于研究方法問題,“第一屆中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的專家講座、自由研討中就針對性地展開過討論,一致認為“在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建設之初,實證方法的缺乏是影響學科發展的關鍵瓶頸”(7)王櫻樸:《“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綜述》,《人民音樂》2002年第10期,第25-26頁。。如圖2所示,本次研討會的交流中,大部分研究者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實證性的研究方法,與歷屆研討會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占比,都是最高的一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證方法的運用上豐富多樣,極富創造性。

圖2 七屆研討會實證研究數量及占比

1.傳統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運用

傳統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可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大類。定性研究屬于描述性研究,多采用觀察法、訪談法、個案法、文獻檔案法等,來考察研究對象的屬性或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對研究對象的性質做出回答,或對先前的觀點進行證明或補充。定量研究是研究者實現建立假設并確定具有因果關系的各種變量,然后通過諸如測量法、問卷法、評定法及相關實驗方法獲得這些變量的數據材料,以對原來的假設做出證明或證偽。

本次研討會中,有多篇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深入探討了音高認知和識別、音樂表演、音樂訓練等心理特征。福建師范大學侯建成教授的論文《出色的音高識別能力與較好的心理旋轉表現相關(Superior pitch identification 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對音高識別能力與心理旋轉能力關系進行了研究,通過對被試二維及三維心理旋轉(MR)的成績測量,拓寬了以往關于音樂家絕對音高與視覺空間能力之間的關系研究,同時驗證了非音樂家的音高識別能力與心理旋轉表現的相關假設等;首都師范大學蔣聰老師的團隊提交的論文《非音樂人用什么唱名法?——一項非音樂專業大學生的調查》運用問卷調查法對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唱名法運用進行大規模調查,結果表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缺乏對自己音高感的認識,樂器學習對音高關系、音名的掌握有一定積極作用;因此,建議學校音樂教育應加強音名構唱,以加強學生對音高關系、調式等元素的感受,培養樂感。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彭鏡霖的《音樂表演者的自我研究》,通過問卷、測量的方法,圍繞音樂表演者自我的構成、發展以及應用展開,綜合自我理論和音樂表演專業的特性,探究音樂表演者的自我與表演行為的關系;并從自我的角度討論音樂表演者的主體意識問題,包括如何在音樂表演中構建音樂表演者身份,以及如何讓表演者在表演活動中感受并發揮“我”的作用。解鴻雁教授課題組的《音樂訓練提高聽障大學生內心聽覺的實驗研究》,采用自行編創的音樂訓練技法,以20名佩戴人工耳蝸或助聽器能夠進行基本交流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自編的聽辨能力測試對訓練前后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音樂訓練是提升聽障大學生內心聽覺的有效干預方式,通過增強音樂感知、增進音樂記憶、豐富音樂想象,可以有效改善聽覺注意能力、聽覺辨別能力、聽覺記憶能力、聽覺編序能力以及聽覺理解能力,建立較理想的音調韻律感和對音的辨析能力。本次會議中這類采用傳統心理學方法展開的研究,表現出研究設計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2.認知神經科學方法

認知是人腦的功能,在研究音樂認知腦機制的過程中,研究者們首先采用的是傳統心理學的實驗方法,通過行為測驗的成績來間接地論證音樂訓練與人的內部智力的因果關系。然而,如果深入探討音樂的要素、結構加工的腦機制,則需要運用現代腦功能檢測的高科技手段給予更深一步的直接測量。認知神經科學旨在探討人腦基本結構及其信息加工過程,揭示心智的生物基礎。當代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腦電圖(EEG)、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電子發射層掃描(PET)等腦成像技術,這些技術可以通過高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呈現出音樂加工誘發的腦結構與功能方面的微妙變化。

如圖3所示,本屆研討會中雖只有6篇運用認知神經科學方法的研究,但已是數量最多的一屆了。在前幾屆研討會提交的該類論文中,多為國外研究的綜述,也出現了少量的研究實踐。如第二屆研討會張卓的《聆聽兩段音樂的腦電圖分析》;第三屆侯建成的《音樂誘發情緒的腦電實驗研究》和《調式和速度組成的不同音樂類型誘發情緒活動的腦電研究》;李小諾在第五屆研討會提交的《音樂的認知與審美體驗——對兩個音樂片段的fMRI實驗和音樂結構的雙重分析與思考》和第六屆提交的《音高認知的腦機制fMRI研究》等。

圖4 第七屆中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各議題提交論文情況(8)說明:涉及兩個(或以上)議題范圍的論文,按照規模符合度高的議題進行歸類。

圖5 七屆研討會音樂表演心理研究論文數及占比

本次研討會提交的論文中,大多采用跨學科團隊作業,對音樂學習、聆聽、審美體驗等進行深入探討。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云、孫晨、孟祥云課題組帶來的“音樂學習對語言加工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研究分享。南云教授長期從事音樂學習腦機制的研究,醫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背景,和多年的研究積累,使她的研究得到國內外認可。本次講座從音高與節奏兩個角度出發,由橫斷研究入手,通過縱向追蹤研究探索音樂學習促進語言加工的因果證據,表明音樂學習具有向語言領域遷移的特性。西南大學鄭茂平教授的研究《中國人“以悲為美”心理機制探究——悲傷音樂促進思維的心理學證據》,運用了行為學和腦成像同步記錄方式,選擇悲傷性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從語言、人格、思維能力、思維通道四個方面研究悲傷音樂與思維之間的加工特征和加工機制;發現在對fear和sad音樂進行情緒識別時才需要進行音樂情緒的視聽雙通道整合加工,happy音樂的情緒識別并不存在顯著的通道差異;提出“以悲為美”的心理動因和腦機制原理。哈爾濱音樂學院宋蓓教授課題組采用fNIRS多腦超掃描技術,對專業的小提琴手和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對聽覺加工和視覺加工的顳葉與前額葉這兩個腦區的音樂活動中的變化進行觀察,研究發現,欣賞者與表演者之間在左側顳葉與右側額下回以及中央后回出現腦間同步;這一針對音樂鑒賞活動中的人際交流與互動機制的研究,監測了生理指標與神經活動變化,使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寧波大學音樂學院徐志斌和教師教育學院心理學系袁博、徐強的論文《基于腦電的音畫呈現方式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作用研究》,采用純音樂和音樂結合畫面兩種音樂呈現方式作為刺激,通過正性、中性、負性三種情緒音樂,在被試聆聽音樂時同步記錄腦電活動,揭示音畫呈現方式的音樂審美腦機制;研究發現,在音畫情緒一致的條件下,音畫結合呈現比純音樂更能激發聆聽者的情緒,但并沒有對音樂音響信息的加工起促進作用;這對音樂欣賞教學策略和設計提供實證性依據。

用認知神經科學方法研究音樂的問題,最早多見于心理學領域,并且日益活躍,其研究也逐漸能恰當切入音樂本質特征和實踐問題。另一方面,近些年,通過跨學科團隊或實驗室建設,音樂心理學界學者也越來越多涌現出相關的研究,并隨著對研究方法的掌握,從音樂本體出發,切入實質性問題的探討。二者逐漸呈現出相得益彰、殊途同歸的局面。

20世紀80年代,我國音樂心理學研究空前活躍,由于研究者多是從音樂哲學、美學研究中分離而來,因此,在上世紀末約20年間,大多數研究都采用了思辨的方法,在原有哲學、美學基礎上融入相關心理學概念,論及音樂審美心理、表演心理和教學心理等。由于思辨方法采用的論據是來自研究之前(不像實證方法論據產生在研究設計之后),對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不具系統性。因此,該類研究雖不乏優秀之作,亦為我國音樂心理學建設初期提供了基礎性的研究,但由于是經驗加感受式的論述模式,缺少科學性和新穎度,較難對音樂心理規律進行深入地探討和驗證。如圖2和圖3所示,本屆研討會中的實證研究論文,無論從數量還是在占比上均為最高位,而且,研究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都要高于往屆,體現出鮮明的音樂心理學的學科特色。學會會長周世斌教授在閉幕式致辭中對此大為感慨:本次會議大量的實證方法的運用和一批高水平的實證成果涌現,突顯了音樂心理學的學科特征,并展示出美好的發展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諸如韓鍾恩、余丹紅等音樂美學、教育學的專家也參與了會議的研討,并對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理念和對其它學科的輻射作用給予高度評價。

四、議題切入音樂實踐

本次研討會圍繞音樂感知與認知研究、音樂表演生理-心理研究、音樂審美心理及跨文化比較研究、當代音樂教育與社會心理研究、音樂心理學與腦科學研究、國內外音樂認知與心理研究新課題動態述評、音樂心理學視野下的音樂本體與實踐研究、音樂心理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音樂心理學與音樂治療等九個方面的議題而展開,與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是本次會議所呈現的重要亮點。

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科學的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與音樂教育教學、音樂治療、審美感知體驗、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聆聽等音樂實踐緊密結合是本次會議所呈現的重要亮點。

1.音樂心理學與音樂教育教學

目前,我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的力度可謂空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應是該領域的重要支撐。本次會議代表80%來自教育教學單位,他們的研究與各自的實踐密切關聯。如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授陳澤銘將聯想與聯覺理論運用于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中;武漢音樂學院黎莎老師過對語言節奏、詩詞節奏在原本性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探索語言節奏知覺在音樂教學中的意義;留學法國利茲大學的趙璐倩分析了學習環境與兒童音樂學習動機的關系;索邦大學留學生劉曉荷以柯達伊教學法為例,探討音高多模態認知的神經機制;上海音樂學院的張暉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的蘇杭老師、廣西藝術學院黃文翠教授等等多名學者,分別就視唱練耳教學、嬰幼兒的聲音感知、兒童音樂教育等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2.音樂心理學與審美體驗

對人類而言,音樂審美發揮著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人類音樂審美感知的發生和對審美心理的機制的探討恐怕比我們所設想的要早得多。西南大學鄭茂平教授以實證數據為佐證,從語言、人格、思維能力和思維通道四個方面論述了悲傷音樂與思維之間的加工特征,闡述了中國人以悲為美的心理機制;中國音樂學院楊靜副教授以譚盾的兩部多媒體音樂《地圖》《女書》為例,以認知過程中出現的隱形結構對位為切入點,從認知的視角探究了聽覺音樂與視覺影像相互介入引發的多重結構現象生成、結構樣態與接收感知;寧波大學徐志斌老師運用腦電技術探討音樂欣賞過程中音畫呈現方式的作用;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李軼、杜佳慧、陳嚴、張婕怡等針對作品隱含的心理學原理和隱喻特征進行論述。

3.音樂心理學與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雖然是一個新興專業,但以其獨特的吸引力迅速得到廣泛關注。該領域的研究占據整個會議的近三分之一而成為本次會議熱議的話題。上海音樂學院楊燕宜給大家展示了她多年來針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音樂治療實驗,及其減輕病情癥狀、疼痛強度,緩解機體與精神的疲勞效果;中南民族大學副教授趙潔瑋探討了歌唱治療在肺癌患者肺康復中的作用;一大批對針對中老年、中小學生、特殊人群的音樂研究顯示了這一專業的社會參與度和,也表現出人們對高質量美好生活的內在的心理需求和向往,希望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能助力這一學科的迅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音樂治療專業的師生在公益性心理干預活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師張玨通過分析音樂治療領域與新冠肺炎的相關文獻,總結了音樂治療在疫情期間行之有效的應用技術與干預人群。

4.音樂表演心理研究

音樂表演和人類的任何創造行為一樣,都是以創造主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并受這種心理活動的支配。然而,它的再創造性具有與其它音樂實踐(如創作、聆聽等)心理很不相同的特點:因為在表演過程中要精準地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要經過長時期艱苦地訓練才能實現,這一過程具有獨特的生理-心理規律;而完成這些動作過程的最終目的是音樂的表現,這其中又包含了極其復雜的心理活動。因此,音樂表演動作技能的訓練及其音樂表現性的相關研究,一直是音樂表演心理研究的重要領域。

除了前文提到的李小諾研究員、楊健教授及宋蓓教授針對音樂表演的研究外,上海音樂學院教師王阿鈺的《從亞歷山大技法視角看音樂表演的生理與心理》,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李玉杰《對音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身體-心理感知體驗的探討——以日本太鼓為例》、孫榮廷的《生物反饋在樂器演奏及教學中的應用》、李子燁的《“感知—認知—演繹”視角下的音樂表演教學新探》,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鄭雪飛的《聲樂表演的心理與情感分析(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Analysis of Vocal Performance)》等探討了音樂表演教學訓練中的生理—心理相關特征;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和他的學生王舒凡提交的論文《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怯場心理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對怯場的成因進行考察,并對怯場心理的矯治和干預措施進行了探討。關于音樂表演的表現性,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趙木希、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王贏等論述了音樂表演中的情緒情感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學者運用了可視化方法探討了身體姿態在表演中的作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后李申《音樂姿態在音樂表現力感知和交流中的作用(The role of musical gestures in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usical expressiveness)》通過兩項實證研究,探討了表演身體如何塑造表演者的主觀體驗并與表演者的解釋性/表達性想法相聯系,以及音樂表演的視覺信息如何影響聽者對音樂表現力的判斷。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石必成《探尋音樂表演中的身體表現力》選取王羽佳和卡蒂亞兩個演奏家的現場演奏版本,借助音樂可視化和動作可視化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闡述表演姿態與實際演奏音響效果之間的關系,及其對觀眾視聽覺產生的影響。

表演理論研究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屬于新興學科,音樂表演心理研究,不僅是音樂心理學的重要領域,也是表演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備受國內外研究的關注。音樂表演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綜合生理—心理運動,并以身體有機運動的方式展現音樂的表現性。本屆研討會中有關音樂表演心理的研究不僅從篇數和占比上呈現數量上的增長,重要的是前所未有地出現了基于認知神經科學實證方法、音響和演奏姿態的可視化方法等在研究深度和質量上的提升,這將為音樂表演實踐提供重要的參考。

另外,本次會議的綜述性、文獻性研究也表現出較高的質量和水平。中國音樂學院任愷副教授對自己的譯著《音樂的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百科全書》中的音樂心理學相關內容進行簡述,并借此分析音樂心理學新的研究成果與趨向,同時也討論了音樂心理學、音樂教育學方向研究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問題;宿遷學院教師章峻源對中國音樂心理學歷屆研討會的議題和內容進行了梳理和對比,由此探討21世紀以來國內音樂心理學研究的發展進程及前景;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趙鈺茜以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國立衛生研究院的“PubMed”檢索系統為數據來源,通過VOSviewer可視化軟件和文獻追蹤軟件Stork,對21世紀以來腦電實驗在音樂領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熱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楊弋對音樂中重復性因素及聆聽的研究評述等,以其問題選擇的凝聚、文獻數量的廣泛,受到與會者的關注。另外,武漢音樂學院教師單金龍、湖北師范大學教師夏娟等研究,從音樂心理學角度探討了民族音樂文化、美學、哲學等問題,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五、思考與展望

筆者作為七屆研討會的親歷者,雖然從本次會議中深切感受到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在理論體系的探討、研究方法的運用、研究議題的廣泛和深入、研究團隊的成長等方面,在近些年有著長足和發展,并表現出強大的潛力;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發展路徑也非常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思考。本文從研究的縱、橫兩個方向關系上提出個人的看法。

在縱向上:內在(有時是內隱性)的理論依據的可靠性和外顯的研究設計“問題”的針對性,以及二者之間的科學對應關系。一方面,“大膽提問、小心求證”是科學研究提倡的精神,問題意識是將學術研究引向深入的關鍵;而另一方面,某一理論體系的形成,是經過抽象概括的思維過程,乃至上升至哲學高度。因此,對相關基礎理論核心理念的準確理解,對心理過程基本特征、音樂本體特征的準確分析和把握,是音樂心理學富有意義的問題提出的關鍵前提。正如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在其主旨發言《走向科學防止內卷——兼談音樂心理學在新時期美育中的使命》中提出的,音樂心理學必須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追求——確定性,即概念的確定性、事實的確定與邏輯的確定性;他認為我國音樂心理學仍處于“前科學”狀態,想要轉變前科學狀態進入科學,需要對厘清概念,需要找到人類心理學活動的公理系統與基本元素。所以,對問題的聚焦設立,需要對基礎理論以及研究對象進行更為嚴密的元素化解析;在此基礎上,才可針對性選擇研究方法,以實現研究結果和闡釋的可靠性。我們必須承認,目前的許多研究在上述環節上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頗,應當在基礎理論的掌握、問題導向、研究切入點及研究的深度上下功夫。

在橫向上,跨學科方法的運用與音樂本質(本體和實踐)特性體現的有機關系。音樂心理學從科學視角探究人類音樂思維和行為的交叉學科,我國從事音樂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是來自音樂和心理學背景的兩方面學者。對于前者來說,基于心理學研究科學性的要求及條件,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比音樂學其他理論研究的難度更大;對于后者來說,基于音樂內在結構邏輯的復雜性和表現的藝術性,針對音樂問題的實驗設計比心理學其他分支的研究要求更精細和精準。這也就是該學科的“兩難境地”,這也許是該學科在我國(尤其是發展初期)研究水平受限和發展的遲滯的重要原因;直至如今,具備音樂學和心理學雙重學科知識背景,對研究者們來說仍是巨大的挑戰。因此,打破學科壁壘,進行跨學科團隊作業是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必然趨勢——這要求研究者們以學習的態度,首先從觀念和胸懷上實現跨界,以切實理解研究工具的實效,在其中對自身研究的出發點和方向保持清醒定位并切中音樂實踐特征??上驳氖?,近些年部分綜合大學的心理學院(系)的研究團隊中吸收了音樂專業的研究者(或專業音樂家);專業音樂學院中也出現了音樂心理學相關實驗室,如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心理學實驗室2012年就購置了生理數據采集系統;天津音樂學院藝術心理研究室的眼動實驗有多年的探索;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審美心理學實驗中心的腦電(EEG)實驗室和雙耳分聽實驗室的建成,通過博士點設立、項目博士后的支持,開展了一系列音樂認知研究等。誠然,這對于音樂心理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領域的研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音樂心理學研究要做到既符合他學科敘述語境中的研究過程、寫作表述的規范,又要顯現音樂研究問題和專業特色的表達,由此形成體系化的教學研究領域——無疑,這是一條艱辛而富有意義的道路,需要我們的智慧,更需要勇氣和堅持。

再者,中國音樂以其悠久的歷史、深遠的意境和韻律正日益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輝,而針對這一客體而展開的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尚有待跟進,這對揭示中華民族音樂審美心理特征,在國際視野中展現中華傳統音樂藝術風貌和旨趣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研究在于發現,雖然音樂心理學在本世紀日益受到國內學者研究的重視,但從國內外整體學科研究來看,用音樂探索人類認知和心理奧秘之路仍屬剛剛起步。相信在國家日益強大的科學、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支撐下,我國音樂心理學將越來越多地涌現出高水平研究人才和成果,進而在國際范圍內產生影響,為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為揭示人類的認知規律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心理學學科音樂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超學科”來啦
音樂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