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

2022-07-09 13:43薛小愛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政策

薛小愛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行業發展迅猛,恢復高考后,我國的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推行,我國已經正式進入全民教育時代。但是,小學生不僅面臨著課堂學習壓力,還有大量的課后作業,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面對作業布置要以提質減負為出發點,利用作業實現小學生語文科目學習過程中的糾錯和鞏固。下文就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的實施,極大地縮減了學生的無效的作業時間,提高了學生的作業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了學生足夠的課余時間,可謂是一舉多得。教師設計出符合學生興趣要求的小學語文作業,極大地帶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動力,讓學生的作業不再是困擾而是快樂,讓語文學習更加生動和有趣。

一、利用實踐作業形式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主要的途徑是實踐作業,不要刻意追求語文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是要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實踐中掌握語言規律。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若想落實雙減政策,就要注重作業的實踐性,利用實踐作業代替書面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布置實踐作業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若想保證實踐性作業的有效性,要嚴格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規律,結合教材內容,以新穎有趣的方式,增強語文學科的開放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比如,《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敢于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不怕先生懲罰,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教師在課堂結束后,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性的作業。首先教師要對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行去尋找問題答案。比如:為什么會下雨?小孩子為什么會逐漸長大等有趣的問題,以問題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回家后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尋找問題答案,并將答案進行記錄,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分享。利用這種實踐作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需要學生大量的寫字,所以學生也會更愿意完成。在這樣的作業導向下,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小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自然可以保證作業和課堂學習的高效性。

二、日常積累作業

“雙減”政策要求一二年級不得布置家庭書面作業,而應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具備獨立的閱讀能力,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利用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文學素養。因此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摘抄優美句段,勤于體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感恩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呵護,享受自己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獲的快樂,做好生活筆記,為寫作積累素材。低年齡段學生要每周分享一次自己的美文摘抄并記錄自己這一周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記憶或深刻的經歷;高年齡段學生要定期收看《中國詩詞大會》,賞析中華詩詞之美,讓詩詞融入生活?!伴喿x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蓖ㄟ^日積月累的文學積淀,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能夠有所輸出。

三、注重自學環節布置

在小學階段的課程中,自學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對于語文學科。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雖然小學生從小就在說漢語,但若讓他們系統地學習語文知識,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時教師就要適當增加知識的主觀性,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實現自主學習,促進自身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在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許多教師都會忽略學生的自學,認為只要自己把知識講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掌握理解。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教師畢竟是成年人,成年人的思維方法和小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小學生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教師要做的就是帶領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提高小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提升作業質量成為每一個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小學語文教師若想保證作業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業當中。其次,利用作業引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小學生思維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樂于完成作業,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而且通過自學也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爬山虎的腳》為例,這篇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引發小學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就可以以自學的形式,首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里尋找到爬山虎,然后對爬山虎進行細致觀察。在觀察后,學生要用自己的話對爬山虎的形態、顏色等進行描述,并體現在紙面上。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表達能力,將爬山虎的形態完整表述出來。在課堂上,教師也要將每一個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分享,并給予客觀地評價,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賦予小學生一定的學習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變,尤其在作業布置上。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以保證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轉換作業的布置方向,秉承提質增效的原則,注重作業的查缺補漏功能,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為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可以選擇實踐作業、自學作業的形式,改善課后作業內容,尊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發展規律,以語文學科來帶動小學生的思維發育,推動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建陽.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實踐探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5):128-129.

[2]高納琛.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作業的設計與創編[J].家長,2021(29):108-109.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政策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