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作用

2022-07-13 15:13蘇小娟
課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關鍵詞:分層作業作業設計雙減

蘇小娟

【摘要】自“雙減”政策提出以來,作業的優化設計便逐漸成為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極為重點與關鍵的教學創新任務。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卻存在著明顯的作業量多、重復性強、內容單一的設計問題,這不僅嚴重加劇了學生的作業負擔與學習壓力,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樣也會造成嚴重影響與限制。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實與貫徹“減負增效”根本任務,本文將立足于分層教學觀,對“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有效方法展開探究與思考,旨在減輕小學生數學課業負擔,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雙減”政策? 作業設計? 分層作業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7-0133-03

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極為重要與關鍵的一環,對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教學作用。而隨著“雙減”政策的持續深入,新時期便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教學要求。這不僅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數學作業的功能與作用,同時也需要教師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作業設計的創新優化。因此,對于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確立先進的分層遞進教學觀,展開以“雙減”政策為背景的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與關鍵。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狀

(一)作業形式單一,作業內容重復陳舊

從現階段的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與設計情況來看,數學作業形式多以書面作業為主要的設計形式,這就使得學生往往僅能夠在數學作業練習中得到計算能力的鍛煉。而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與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是具有全面性的,單一書面化的數學作業形式不但難以滿足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加劇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與課業負擔,這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便會帶來障礙。

從小學數學作業內容上來看,計算題與應用題是最為主要的題型。就習題本質而言,計算題是最為基礎的數學習題,而應用題也僅是數學公式與數學模型的簡單套用,二者在本質上并沒有明顯的區別。這就使得小學生在實際的數學作業練習中往往會存在重復、機械學習的情況,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復單一練習中而喪失數學學習興趣,這無論是對學生正確數學觀的建立而言,還是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1]。

(二)作業時間統一,作業難度一刀切

學生個體之間是存在明顯差異性的,素質教育與新課改也著重強調了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2]。然而,這種差異化教學卻尚未體現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當中。一方面,在作業時間上,教師在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通常會要求學生在統一的時間內完成一致的數學作業,這就使得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會因自身所存在的差異性而出現用時長短不一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在作業難度上,教師多會采用一刀切、統一化的方式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這就使得學生在數學作業練習中常會出現“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消”的情況,久而久之,這種教學分化現象與問題便會日益加劇。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作用

(一)有效激趣,寓教于樂

對于尚處于認知發展過程中的小學生來說,興趣是確保學生能夠實現主動學習與深度學習的內驅力[2]。但由于受到數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以及思維性特點的影響與限制,這就使得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往往會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興致缺缺、心不在焉的學習狀態,這不僅難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對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造成不良影響。而基于分層教學觀展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則能夠從客觀掌握與理解學生個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出發,結合學生不同的發展情況與認知情況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多元化數學作業。這不僅能夠有效緩解與消除學生的數學畏難心理與恐懼情緒,同時還能夠在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的同時,更好地激發與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在有效深化與豐富學生數學學習體驗的同時,促使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二)因材施教,整體發展

由于會受到遺傳、家庭以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限制,這就使得學生個體之間會在智力、個性、思維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差異性,這也就意味著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與發展需求都是不同的[3]。而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這一需求與需要便成為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教學課題?;诜謱咏虒W法展開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實踐便在很大程度上為現代小學數學教師解決這一教學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教學創新點。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數學作業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不同難度、不同時間要求、不同形式的數學作業內容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與需要,從而在促進“因材施教”全面落實與貫徹的同時,更好地推動學生實現整體發展與持續成長。

(三)及時反饋,有效調節

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所進行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往往會對教師把握學生整體發展情況造成限制,這就使得小學數學教師很難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結果實現對學生綜合信息與實際學情的掌握與認識,這不僅不利于教師針對性教學策略的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以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樣也會造成消極影響。而在“雙減”政策下基于分層教學觀展開分層作業設計則能夠為教師多維度、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學生、掌握學生信息創造有利條件。如此一來,教師便可從不同層次作業中更為精準地掌握學生“學”的情況,發現教師“教”的問題,進而為學習方式的調整、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教學策略的優化提供有利依據[4]。

三、“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策略

(一)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教師展開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踐的重要前提。因此,為了確保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實踐能夠在“雙減”背景下得以順利開展與高效進行,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實施正確合理的分組,以此來為分層作業設計夯實基礎,為因材施教的落實提供保障[5]。

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要嚴格遵循客觀公正的教育教學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赏ㄟ^設置調查問卷、期中測試、交流談話等多種方式去掌握學生的學習態度、分析學生的具體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發展需求。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分層??筛鶕W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層:A層學生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較高,且具有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B層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但缺乏上進心、學習依賴性較強;C層學生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相對較低,嚴重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與主動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分層后,教師則要秉承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觀念與思想,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要求與內容不同的作業,從而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整體發展與進步。與此同時,教師還可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法,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組建作業小組,以此來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互補性,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則要遵循動態目標性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并且是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緊隨學生的動態學習情況合理調整學生的層次,為學生布置不同的數學作業與學習任務,從而在全面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作業分層

1.作業形式分層

在“雙減”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踐需要教師及時地摒棄傳統書面形式的作業設計策略,而是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情與數學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不同形式的數學作業,從而在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與效果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能力與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如,在設計“長方體與正方體”一課作業時,教師首先可針對C層學生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習特點,為其設計生活性作業,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物品進行測量,并計算其面積與體積。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這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對夯實學生數學知識基礎,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同樣也具有積極作用。其次,針對B層學生學習依賴性強的特點,為其設計探究性作業??蓪W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以“長方體與正方體應用”為主題的探究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結合已知的認知經驗與知識基礎去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與自主性便會在合作與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極大程度的激發,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認識也會得到相應的鍛煉與強化,這不但有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壓力與負擔,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最后,則要針對A層學生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強的特點,為學生設計拓展性數學作業,讓學生以“長方體與正方體面積與體積的計算公式”為中心點,向“百分數、分數以及小數”進行延伸與拓展,即計算以小數、分數為長、寬、高的長方體與正方體面積和體積。這樣一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便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與鍛煉,其在拓展學習中,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新舊數學知識的有效更替與聯系,從而在完善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的發展與成長。

2.作業內容分層

一方面在作業量上,教師要依據“下有保底,上不封層”的設計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必做題、選做題以及開放題三種作業類型。如,在學生學習“三角形”一課后,教師就為學生設計以下題目:(1)必做題。用三角尺與直尺畫出三角形,用虛線畫出三角形的三條高,用h1、h2、h3表示,并用直角標記出對應的底。計算這個三角形的面積。(2)選做題。計算自己紅領巾的面積。(3)開放題。求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與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在此過程中總結規律,你發現了什么?在合理設計數學作業之后,小學數學教師便可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與需要展開作業練習與計算,這不僅能夠更為合理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學生作業量的有效控制,從而在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與負擔的同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另一方面在作業難度上,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學情差異設計“易、中、難”三個不同程度的作業,以此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形象到抽象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果與水平的提高。這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強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感與體驗感,對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發散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同樣也具有深遠作用與意義。

(三)評價分層

在“雙減”政策下所展開的分層作業設計評價,應當取締以往“唯分數論”“唯結果論”強硬評價方法,而是要采取“評語式”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贊揚與激勵,以此來更好地調動與活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緒和狀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如,在對作業完成度較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則可以挖掘其閃光點,如字跡干凈整齊,以此為教學評價切入點對學生進行鼓勵與激勵,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進步與發展。

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加強作業評價體系的完善性與系統性??蓪⒔處熢u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進行結合,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進行結合,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進行結合,以此來實現對學生數學作業的多維度、全方位的綜合考查,從而在提升學生數學作業完成效果與數學學習水平的同時,促使學生實現更為長遠與持續的發展和成長。

四、總結

總而言之,創新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不僅是貫徹與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教學途徑,同樣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教學手段。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作業設計與布置過程中,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分層作業設計的優化與創新,并要樹立起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思想與觀念,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推動小學數學教育實現現代化創新進步。

參考文獻:

[1]鐘丹韞.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及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A1):91-93.

[2]朱登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管理有效途徑[J].求知導刊,2021(51):35-37.

[3]陳岳婷,陳振華.“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初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45-46.

[4]陳幼玲.強化整體認知? 提升思維水平——“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88-91.

[5]李延忠.淺析小學數學作業的分層設計[J].試題與研究,2021(31):91-92.

猜你喜歡
分層作業作業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