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2022-07-13 04:58姚淑卿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教學措施初中生物教學改革

摘要: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沒有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教學沒有聯系生活實際、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等問題.對此,建議生物教師采取重視學案設計,優化課堂結構、整合初中生物課程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依托網絡技術構建初中生物智慧課堂,解決傳統課堂的弊端等措施來改革傳統課堂,以實現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初衷.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措施;初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7-0143-03

收稿日期:2022-03-15

作者簡介:姚淑卿(1971.5-),女,福建省將樂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生物教學研究.

1 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流程,優化課堂結構

1.1 認真備課,確定教學重難點

教師圍繞課堂教學內容來認真備課,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按照知識點的重要性對教學內容分層,確定重難點.同時,提前采集、整理有助于重難點詮釋、拓展、突破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微課、音頻文件、相關習題等等,從而確保教學具有主次性、針對性與實效性.

1.2 知識探索,層層深入

教師立足于學生個性特點、教材內容、教學課件以及事先準備的教學資源來設計出具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按照問題觀察——思考——分析——解答的思路為主線,來設計各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基礎來層層探索新的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實現知識體系架構的更新與完善.

1.3 情境設計,導入新課

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搜集一些貼近生活現實的資源素材,以此為基礎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顧基礎,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對未知的新課充滿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免疫”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圍繞白細胞的作用、皮膚的功能來設計幾個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回顧基礎,為學生理解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做知識鋪墊,然后利用多媒體創設出一個匈奴與大漢軍隊打仗的戰爭情境,將細胞與病毒擬人化,將三道防線類比成山川、河流、長城的事物,深入淺出地講解生物知識,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迫不及待地想學習新課.

1.4 問題探究,學習新知

運用學案中已經確定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使用合作探討、聯系實踐、比較歸納、假設驗證等方法來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

1.5 課堂總結,歸納知識

此環節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羅列知識框架、學生互相提問測評等方式來梳理知識,查缺補漏,構建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培養學生反思總結能力.

1.6 達標訓練,拓展實踐

通過習題測驗來幫助學生強化基礎,通過布置實踐任務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圍繞“生物的分類”這一知識點來設計學案時,教師就可以布置一個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去了解校園內各種植物的名稱以及其在分類上的地位,并制作出植物掛牌掛在對應的植物上面,為其他同學科普生物知識.這樣的作業不僅新鮮有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調研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同時滲透了親近自然、愛護校園的價值理念.

通過上述的學案設計,整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就有了教學內容條理清晰、教學難度層層遞進、教學過程重視學生參與、教學氛圍活躍有趣、教學環節緊湊有序的特點,其符合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規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協作能力、應用能力等,促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有序發展.

2 整合初中生物課程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2.1 從日常生活中整合生物教學資源

在教學生物知識時,引入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可以拉近學生與生物之間的距離,減少學生的排斥感,讓學生了解生物知識無處不在、靈活實用的特點,同時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例如,在學習無土栽培、果樹嫁接等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土豆搬進課堂內,詢問學生土豆發芽以后為何不能吃的原因,然后順勢介紹土豆是用莖繁殖的特點.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學生日常熟悉的水果,如沙果、小葡萄、李子、柑橘、櫻桃等,詢問學生想不想知道這些水果的種植方式,然后順勢講解嫁接原理和嫁接技術,并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果樹的嫁接與土豆的種植等作業,培養學生應用生物知識進行生產實踐的能力.

2.2 從實驗中整合生物教學資源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驗證性實驗,但這樣的實驗無法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智慧,培養學生的實驗求證、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改造,設置一些啟發性、假設性的問題,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去獲得答案,以此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綠葉在光照條件下可以制造淀粉”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如玉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這些營養成分是怎么被制造出來了?如何驗證淀粉是由綠葉生產制造的?直接滴加碘液能夠看到顏色變化嗎?這一問題的層層深入、環環相扣,難度也相對適中,既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確保學生從實驗中獲得成就感.

2.3 從網絡中整合生物教學資源

多媒體技術集聲、光、色為一體,可以將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識變得直觀立體,形象生動,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多媒體教學資源貫通古今、囊括海外,其具有類型多樣、資源豐富、色彩豐富、視聽刺激強等特征,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生物細節、放大要點,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講解“開花與結果”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展示不同類型的花,引導學生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區別與相似點,讓學生能夠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大數量地觀察得出花的結構基本一致的結論.在教學“動物的發育”這一知識點,教師也可以播放相關視頻來濃縮動物的發音歷程,讓學生可以一次性地了解動物發育的動態過程、時間節點、階段特征,用形象立體的知識呈現方式來強化學生的理解認知.

2.4 從其他學科中整合生物教學資源

知識本就是無界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能夠賦予生物課堂獨特的魅力,深入挖掘出生物學科的特色.例如,引入語文教學資源,可以提升生物的人文性.引入政治學科知識,能夠更好地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化學知識與生物知識本就緊密結合,如光合作用本就是一個化學反應過程.如教師在講解“能量逐級遞減”知識時,就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這樣的諺語來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分析該現象的本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可以用來佐證生物的遺傳定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能夠用作解釋生物食物鏈的例子.由此可知,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引入其他學科的教學資源是可行的、有效的,其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2.5 從社會自然中整合生物教學資源

教師要從社會和自然界積極挖掘生物資源,且以此為基礎,創設出實踐調研活動、戶外觀察活動等,讓學生通過真實的觸感、現實的體驗來進一步了解生物知識.例如,在講解“芽”的特點時,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前往公園進行調研,讓學生實地了解各種芽的發芽特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種植豆芽,并記錄芽的發芽階段以及各階段的內容特征.教師也可以組織策劃一些疾病調研活動,如艾滋病傳統特征調研活動等,幫助學生了解疾病的傳染性,同時為學生普及生理健康知識.

由上可知,課程資源的整合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不同領域的生物知識,因為這些現實的教學資源要比教材知識更加生動,可以讓生物知識能夠以更生動、形象、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進而高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 依托網絡技術構建初中生物智慧課堂,解決傳統課堂的弊端以互聯網、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等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來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升級和優化,構建出更加現代化、智能化的智慧課堂,為教師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打下扎實的基礎,還能夠豐富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讓師生之間的溝通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無礙溝通.教師也能夠借多媒體、電子終端設備來節省板書、任務布置的時間,降低教師的教學任務,讓他們能夠更高效從容地指導學生.智慧課堂的構建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課堂內教學設計不科學、教學缺乏互動性、教學評價滯后等問題.

借助智慧課堂,教師能夠精準地采集學生的各種信息,如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學習習慣、個性特點等,以這些數據和信息為教學依據,就能夠設計出更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組織起更具實效性的教學活動,更好地落實分層教學理念,落實因材施教理念,進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針對性.此外,智慧課堂內的一些移動終端設備不僅支持師生在課堂上進行高效溝通,更支持學生在課外時間與教師進行溝通,向教師請教和提問,讓交流突破時空的限制,教師也可以借助智慧課堂遠程向學生布置任務,分享一些優質的教學資源,通過開設直播、在線答疑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幫助他們突破學習難點.智慧課堂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豐富了師生交流的渠道,讓教學環境變得更加開放,更加和諧.

因此,初中學校要積極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完善學校的網絡基礎與網絡系統.構建出專項的生物教學資源庫,積極邀請專家和一線教師來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確保網絡教學平臺具有管、學、練、測、評等多種功能.同時,學校要積極開發或者引入專項的APP學習軟件,為學生提供專業的移動學習終端設備,確保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后,學校要完善教室的投影儀、多媒體等網絡硬件設備,為教師活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創造便利條件.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學需要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基礎,對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環境進行全方位的創新,踐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結合、生活化教學等理念,實現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寬度的橫向拓展與深度的縱向推進,以此來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實效性和育人性,促進中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舒磊.例談科學思維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培養[J].教育觀察,2019,8(26):62-63.

[2] 王正祥.初中生物課堂高效教學模式[J].學周刊,2021(22):123-124.

[3] 馬麒.初中生物課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21(30):55-56.

[責任編輯:季春陽]

猜你喜歡
教學措施初中生物教學改革
MOOC在高職公選課教學中應用的思考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分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