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基本特征與時代價值研究

2022-07-14 09:32李波
冰雪運動 2022年1期
關鍵詞:時代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特征

李波

摘 要:為推動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發展,運用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對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展開研究。認為,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源于民間習俗,是人們在北方生存活動的綜合體現。它具有地域性與季節性、娛樂性與技巧性、民族性與民俗性和瀕危性與緊迫性特征,展現出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族傳統冰雪體育運動文化的延續的時代價值。表明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是我國冰雪運動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源泉,要科學規劃、不斷提升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現代競爭力,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冰雪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冰雪運動文化;特征;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80-054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3488(2022)01-0084-04

Research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ce and Cnow Sports Culture

LI Bo

(Heilongjiang Ski Schoo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Sports, Harbin 15000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using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folk customs and is a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people's survival activities in the north. It has regional and seasonal, entertainment and skill, ethnic and folk customs and endangered nature and urgency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the value of the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This shows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is the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source, we should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modern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ime value

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作為我國冰雪運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1]。這一方面源于冰雪運動自古以來是我國居民的冬季運動娛樂項目,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于,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是我國古人戰天斗雪、不畏嚴寒,挑戰自然、發展自然的歷史寫照,承載了中華民族勇于挑戰、拼搏奮進的精神[2]。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今天,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發展的源泉,不斷深入研究其所蘊含的文化特點和時代價值,不僅能提高民族道德素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與自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诖?,對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基本特點和時代價值展開研究,以此發現所具有的內在特點和外在表征,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冰雪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1 中國傳統冰雪運動的發展與演變

中國傳統冰雪文化在各個時期都有著不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在我國民間也流傳有內涵豐富的冰雪運動習俗。流傳于滿族的雪祭,是一種古老的祭祀活動,滿族雪祭的主要性質是敬雪、拜雪和娛雪。這些民間活動,既是一種民族習俗文化,也是一種獨特的冰雪運動文明[4],在傳承冰雪運動的同時,帶動特色文化發展。對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相關的資料進行梳理,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和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5],對凝聚民族的團結,體現民族的風土人情,實現民族文化認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積極作用。冰雪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現象[6],與寒冷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情況息息相關,并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演變。冰雪是大自然賦予人們的巨大財富,人們從了解冰、駕馭雪中收獲經驗,掌握運動技巧并傳承下來,這是人類運動領域的又一壯舉,又一次挑戰極限,是人類對自然的一次新超越[7],填充了體育運動文化領域的不足,充實體育運動文化的幅面。

1.1 雪上運動

我國的滑雪歷史可追溯至1萬年前。阿勒泰居民腳踏自制的“毛雪板”,手持單木桿在雪地滑行的古老傳統滑雪出行方式[8],是古代滑雪運動的雛形?;┌l展的初期主要目的是為了生存的需要[6],是人類為了征服自然環境,獲得更好的生活、方便的交通及更多的狩獵機會而必須掌握的技能。

伴隨歷史車輪的邁進,明代以前的冰雪活動是來源于生產、生活,主要起到漁獵生活、滿足生存的需要,伴隨余暇時間并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到了清代,冰雪活動用于生產、運輸等較為廣泛,除此之外,冰上運動作為娛樂項目出現,豐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隨后演變為在一定的規則下進行的競賽。當時作為一種競賽已經初具規模,比速度、比力量的同時,也出現了比技巧。清代民間冰上活動,在技巧形式與普及程度上都有很大的飛躍[9]。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冰雪運動形式活躍,對于冰上運動的記載較多,而對于雪上運動的記載與活動形式相對較少。從史料記載看來,古代中國的冰雪運動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10],也充分說明了冰雪運動的發展受氣候、地域條件的影響很大。

1.2 冰上運動

《新唐書》當中記載,北方民族那時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冰上狩獵活動,當時的人們是腳踩冰上專用的木質器械實現滑動,開展狩獵活動。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現代滑冰運動已經被悄然帶入天津,新鮮事物的推廣往往被少數勇敢者承載并傳播。20世紀初期,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和冰球等冰上運動先后在東北地區迅速開展起來,相對來說雪上運動進入我國比較晚[11]。由于技術、場地、器材等原因,影響著雪上運動的發展速度。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決議、條例的頒布,推動了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F代冰雪運動通過休閑娛樂、文化感染、民眾傳播、推進全民健康等渠道,最終與中國的傳統滑雪運動文化融合,走進我們的現代生活,成為普通民眾健身、娛樂、休閑的一種方式。

2 中國傳統冰雪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地域性與季節性

開展冰雪運動對于環境的要求相對苛刻,自然條件下,必須要具備天寒地凍的天然條件形成冰雪,才有條件開展冰雪運動。在我國東北、西北及高海拔地區,每逢冬季都具備冰雪運動的溫度條件,因此冰雪運動對于當地居民來說已經融入到日常生產生活當中[12]。在與冰雪交融的日子里,冰雪運動文化應運而生。

在滿足溫度要求的同時,還要有有效的降雪,這是必備條件。從全球范圍來看,滿足開展冰雪運動條件的地區有南北兩極、東北亞次大陸、北歐、北美洲北部[13]。在我國主要集中在東北、內蒙古東北部、新疆西北部、青藏高原等地區,冰雪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諸多的不便,但從另一個側面卻促進了冰雪運動的發展,為居民在冰雪運動中尋覓樂趣提供了條件。我國的季風氣候十分顯著,氣候變化呈現復雜多樣化,受到地域條件的限制,不同地域的冰雪運動文化形成鮮明比對,呈現出較強的地域性與季節性。

2.2 娛樂性與技巧性

我國古代時期的民間冰雪運動技巧就已經發展至較高的水平,清代著名畫家張為邦繪制的《冰嬉圖》當中展現了多樣滑冰造型,展現出極強的冰上運動技巧性。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來進行各種娛樂活動,體育運動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多,帶動了人們對各種運動資源的開發,地處寒冷地區的人們,冬季延續著古老民族的冰雪活動,借冬奧之東風,迅速開展和開發各種形式的冰雪運動,以豐富人們的業余活動,同時起到強健身體的功效。古代勞動人民利用智慧將寒冷氣候下的冰雪天地,轉化成利用冰雪介質達到健身娛樂的冰雪運動,在增強冰雪運動娛樂性的同時,也促進了冰雪運動的競技發展。

2.3 民族性與民俗性

我國擁有多個民族,各民族的民俗各不相同,都有著本民族的特點,在信息快速傳播的今天,加強各民族間的交流與交往,有利于民族的發展和本民族的文化推廣。我國冰雪運動開展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等高緯度寒冷地區,有的地區寒冷冰雪期能夠達到8個月,生活在嚴寒地區的民族在長期與冰雪對抗的過程當中逐漸學會了利用冬季的冰雪環境開展娛樂、生產活動。許多民族都發展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冰雪運動項目,如鄂倫春族冬季伊薩仁、蒙古族冬季那達慕大會等。在彰顯民族文化特點的同時,體現了本民族的智慧與凝聚力過通合理利用冰雪資源,打造更優質的品質生活和健身運動,豐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也為國家培養優秀的競技冰雪運動人才。

2.4 瀕危性與緊迫性

在以歐美為主導的體育運動發展大背景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相當一部分民族體育運動在夾縫中尋求機會,在這種有限的發展環境下,一些傳統民族體育運動項目正在瀕臨滅絕。

冰雪是高海拔、高緯度寒冷地區的獨有物質,是自然界賜予我們的巨大財富,也是特定地區的天然產物。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14],傳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茖W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的市場化,使在高科技背景下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因此在日常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中,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有意無意地被忽視。以滿族女性傳統用的走百病運動與滿族的民族傳統冰雪運動冰嬉為例,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運動現如今都不見蹤跡。由此可見中國傳統冰雪運動面臨著瀕危局面,而民族傳統冰雪運動文化在現代時尚冰雪運動文化的沖擊下,面臨著危機與困境。

全球化、經濟化、市場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保護中華傳統民族文化是責任使然,必須要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要重視對冰雪運動文化的傳播和安全,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

3 中國傳統冰雪文化展現出的時代價值

冰雪運動自戰國時期有記載以來至今已有2 000余年的歷史,形成了醇厚的冰雪運動文化,其中要數清代的冰雪運動文化最具代表性。因此在分析中國傳統冰雪文化的過程中,需要以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基點進行分析。

3.1 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可

在多民族文化共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一致的精神結構、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體現著各個民族的自身特點,也傳承著本民族的文化底蘊。共同發展體現出多民族之間實現和睦、穩定發展的基礎,形成民族之間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所謂文化認同是指多民族之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互通往來的過程中突破民族之間的隔閡,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形成的一種同一性,其實現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在穩定的共同文化背景下共享創造的利益。文化認同是多民族之間在社會與歷史發展規律方面的進一步升華,為現代文化意識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民族文化是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和演變傳承下來的,具有本民族的風俗、特色、習慣、地域等特點。在中國傳統冰雪運動中,冰嬉是最為典型的代表,甚至成為了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為全人類體育文化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在許多古書文籍中對冰嬉都進行了明確的記載。以冰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冰雪運動,彰顯出優秀的民族冰雪文化,其傳統的冰雪運動方式,新穎的健身娛樂模式,成為了連接中華各民族之間的情感紐帶,有效實現了多民族大融合,實現民族文化認同,強化了民族歸屬感。

另外,新疆阿勒泰地區敦德布拉克巖畫繪有人們手持長棍滑雪的動作,與目前阿勒泰地區部分蒙古族農牧民的滑雪姿態相對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阿勒泰居民至今依舊廣泛沿襲著采用古老的自制“毛滑雪板”進行冰雪運動的至今傳統,并且手持單木棍在雪上滑行,這無疑是對原始滑雪方式的一種傳承。

3.2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5]。中國冰雪運動起源的歷史特征決定了它的非物質文化歷史存在性,如冰嬉是代表滿族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更是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冰嬉運動不僅是中國古代冰雪運動的精髓,具有詳細的歷史記載,也有著重要的冰雪運動歷史意義,更是極具有滿族文化色彩的冰雪民族體育運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進化、演變,成為現代冰上項目發展的可靠歷史依據。冰嬉具有極強的民族性、地域性、獨特性,守護著滿族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維護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015年,世界多國滑雪歷史研究專家聯名發表《阿勒泰宣言》,認同阿勒泰地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域。我們擁有古老的滑雪歷史,滑雪運動雖然也起源于阿勒泰,但是后續發展更多的項目在北歐諸國更為廣泛。我國應利用自身的冰雪資源優勢,加快發展,逐漸拉近與冰雪運動發達國家的差距。

3.3 民族傳統冰雪體育運動文化的延續

冰雪運動是冰雪體育文化的載體,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對于我國發展冰雪體育運動,提升我國冰雪體育運動在國際上的地位是一個重要契機,其推動了冰雪項目的開發與冰雪資源的利用。正是由于我國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常年冰天雪地里生活的民族也形成了特有地域的冰雪文化,多樣化的冰雪體育文化才得以孕育和傳承。

冰雪體育文化需要密切結合歷史、民族、地方三方面文化,賦予冰雪運動更加豐富的內涵,提升冰雪運動的品味與親和力[13]。這同時可以更加廣泛地彰顯出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歷史沉淀與獨特魅力,進一步豐富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和娛樂生活方式。

要借助當前冰雪運動熱潮,推動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傳揚中國傳統冰雪體育運動文化。要融合現代時尚元素,繼承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豐富的形式與濃厚的民族色彩,在弘揚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體現時代價值。

4 結語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來臨之際,發展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對于我國發展現代冰雪運動具有高度的價值,更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保護與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也是提升國家軟實力建設的一種有效途徑,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主要關系到冰雪競技項目的發展和大眾冰雪體育運動的開發與廣泛傳播。因此,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冰雪運動文化對于提升我國冰雪競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冰雪運動的發展起到劃時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花香,賈志強,劉仁輝.中國冰雪運動文化的流變與當代建構[J].體育文化導刊,2017(12):23-25.

[2]、姚小林,我國冬季體育資源的整合與開發研究:以京張冬季體育資源開發為例[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6.

[3]、劉波,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時代意涵與價值意蘊[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8(1):99-104.

[4]、李岫儒,柴嬌,馬連驕,等.東北冰雪運動產業發展的文化生態闡釋:內涵、困境與方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6):102-107.

[5]、單子然,李雙玲.2022年冬奧會背景下黑龍江省冰雪文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冰雪運動, 2018,40(2):80-84.

[6]、王鳳強,姜淼淼.中國北方冰雪文化藝術及其發展[J].冰雪運動, 2017,39(2):85-87,91.

[7]、謝振華,薛文婷.《申報》冰雪運動報道歷史考察[J].體育文化導刊,2020(7):27-31.

[8]、遲那爾·哈盤,古麗江·許庫爾汗.阿勒泰地區發展冰雪運動與生態旅游的優勢[J].冰雪運動,2020,42(7):27-31.

[9]、高吉巖.冰雪體育特色小鎮研究:以河北省崇禮區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10]、崔樂泉,張紅霞.從傳統冰雪到冬奧文化: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J].體育學研究,2019,2(1):7-16.

[11]、楊樹人,朱志強.縱論中國冬季運動與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淵源、融合和演化(一)[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院,2019,37(1):1-11.

[12]、劉麗.新時代中國冰雪特色體育產業品牌對外布局體系構建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3):28-31,119.

[13]、劉花香,賈志強,劉仁輝.中國冰雪運動文化的流變與當代建構[J].體育文化導刊,2017(12):13-17.

[14]、白晉湘,萬義,龍佩林.探尋傳統體育文化之根 傳承現代體育文明之魂: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述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1):119-128.

[15]、劉振濤,黃海.淺析冰雪文化與中國冬季大眾體育活動的融合[J].才智,2017(15):243.

收稿日期:2019-12-1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BTY083);哈爾濱體育學院“冰雪運動學”特色學科專項項目重點項目(BXZD2006)。

作者簡介:李 波(196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社會學。

猜你喜歡
時代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組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時代價值、核心思想與哲學意蘊
論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正義觀及其時代價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設的時代價值探析
法治中國視域下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育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