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覺策略提升孤獨癥兒童課堂獨立作業能力

2022-07-15 15:26譚艷玲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4期
關鍵詞:孤獨癥結構化教學獨立

譚艷玲

【摘要】孤獨癥兒童在課堂上的獨立作業能力是其融入普通班級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采用單一被試設計,以1名孤獨癥兒童運用視覺策略進行課堂上獨立涂色作業實驗。結果發現,孤獨癥兒童恰當地運用視覺策略能提升獨立作業能力。

【關鍵詞】視覺策略;融合教育;孤獨癥;獨立;結構化教學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homework ability of autistic children in the classroom is the key factor to integrate into the ordinary class. In this study, a single subject design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 of an autistic child using visual strategies for independent coloring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priate use of visual strategies can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homework ability of autistic children.

【Key words】visual strategy, integrated education, autism, independent, structured teaching

一、研究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融合教育的推進,如何提升兒童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已經成為目前隨班就讀學校和特殊學校重要的研究工作。孤獨癥兒童在隨班就讀時無法融入集體的問題尤其突出。獨立性是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最為關鍵的能力品質,尤其是在現實的課堂中,獨立作業能力更是直接決定著孤獨癥兒童的課堂參與能力,影響著他們融合的質量。

在眾多的教學策略中,針對孤獨癥兒童的獨立性,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是一線教師需要不斷尋找、不斷發現、不斷創新的問題。結構化教學是專門針對孤獨癥兒童的教學方法,視覺策略是結構化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策略。在具體的教學實際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如何具體的運用某種具體策略,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是教師的現實需要。

本研究運用結構化教學,聚焦于視覺策略,證實和探討視覺策略提升孤獨癥兒童的獨立作業能力,為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提供實踐指導。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1.孤獨癥

DSM—V規定診斷為ASD患者必須要符合四個標準:A:當前或過去在跨場景的社會溝通和社會交往上存在持續性缺陷,必須包括三個方面:①缺乏社會性情感互動能力,具體癥狀從輕到重表現為:異常興趣、情緒情感以及持續變差的社交應答;完全不能發起社交活動。②缺乏非言語的交流行為及社會性交往的能力,具體癥狀從輕到重表現為:言語及非言語交流困難;肢體語言和目光接觸的異?;蚶斫夂褪褂梅茄哉Z的困難;完全缺乏非言語交流能力。③無法開始或維持一段符合其年齡發展水平的社會關系,具體癥狀從輕到重表現為:對不同場景難以適應;玩想象游戲和建立同伴關系上存在困難;明顯對他人缺乏興趣。B:限制性的重復性行為興趣及活動癥狀,至少滿足其中兩項:①刻板及重復的行為或語言;②刻板遵守某些習慣、儀式化語言或非言語行為;③ 明顯僵化及狹隘的興趣愛好,異常的專注;④對感知覺刺激存在異常興趣。C:癥狀出現于童年早期。D:癥狀導致個體日常功能受限或損傷。

本研究中的孤獨癥兒童是學齡期即6周歲以上的孤獨癥兒童。

2.視覺策略

視覺提示教學是運用視覺線索——照片、物體、文字、線條圖或是錄影帶,帶來預習、回顧、提示。視覺提示教學是指充分運用各種視覺學習材料,并將材料在環境中運用,從而幫助兒童認識環境的一種策略。

視覺策略,在文獻中被稱為視覺支持策略或者視覺提示策略。在本研究中的視覺策略是屬于結構化教學中的視覺結構化,包括文獻中視覺提示策略和視覺支持策略。具體主要指活動流程提示圖以及在作業中提供的有顏色的線條等圖形?;顒恿鞒烫崾緢D是將兒童作業從順序和內容方面進行細化分析,分成若干個步驟,呈現動作和結果兩種形式,制作成視覺提示圖卡,提示兒童接下來該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樣。

3.獨立作業

本研究中的獨立作業指兒童能夠不需要借助其他人的輔助可以自主完成的任務。本研究借助對兒童的精細動作能力評估,選定的涂色內容,目的是提升兒童手眼協調訓練能力、書寫能力和注意力。

(三)研究現狀

在中國知網用主題“視覺策略”合并“孤獨癥”“自閉癥”進行搜索,經過篩選閱讀,筆者發現與本文研究高度相關的文獻且值得借鑒的文獻12篇。根據已有的研究,目前關于視覺策略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學者進行,主要集中在運用視覺策略教導孤獨癥兒童的日常生活技能。如周美琴(2017)等重點研究了如何運用視覺支持策略改善孤獨癥學生排隊行為,研究表明視覺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孤獨癥學生的排隊行為。也有部分學者對孤獨癥兒童的學習方面進行研究。董庭富(2016)、賴秋梅(2018)對視覺支持策略在孤獨癥兒童數學學習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視覺支持策略可以增加孤獨癥兒童解決數學問題的結構性和獨立性,可以提供具體的提醒,同時可以改善孤獨癥兒童的視覺反映,有利于視覺聽覺乃至其他感知覺反應的提高。肖雅琳,杜文海(2017)通過結構化教學對孤獨癥兒童刻板行為干預的個案研究提到,視覺提示策略對孤獨癥兒童的行為有較好的效果。周美琴,梁志高,孫宇帆,陸雯君,姬鈺(2017)通過運用視覺支持策略改善孤獨癥兒童排隊行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秀琴(2015),莫春梅,邱雪(2015)研究發現,視覺提示在孤獨癥兒童語言和非語言溝通能力的應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成效。肖艷林,吳瓊芳(2015)研究發現,視覺策略能夠改善孤獨癥兒童的情緒。張嬖(2017)研究發現,視覺提示策略的教學對學齡期孤獨癥兒童休閑技能具有良好的成效。

但是目前鮮有學者對孤獨癥兒童獨立作業方面進行研究,如何具體運用某種視覺策略提升孤獨癥兒童的課堂獨立作業進行研究也較少。

二、研究過程

(一)個案描述

1.本研究個案基本資料

基本信息:8歲,男,經正規醫院診斷為孤獨癥。

發育及教育史:健康良好。學齡前曾在康復機構機構進行過認知、感統等訓練,上過幾個月普通小學。

家庭情況:家庭及社區環境良好。家長教養態度溫和,在家活動豐富,主要活動有聽音樂、游泳、輪滑等。

優弱勢:據觀察和家長訪談,粗大動作發展較好;對音樂、動畫興趣較高。行為方面較刻板,強烈抗拒生活環境物品擺放位置的改變。無功能性口語,溝通能力較弱,認知能力欠佳,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欠佳,缺乏參加集體教學活動的能力。

2.個案發展水平

根據北京師范大學2017年出版的《孤獨癥兒童發展評估表》對個案進行了發展能力的評估,評估結果分析如下:

認知發展參考4歲,經驗與表征、分類配對、空間概念(除上下前后外)、配對顏色形狀、指出大小、重復數字、唱數、認讀數字方面表現較好。粗大動作方面發展較好,個體間差異相當于5歲8個月,表現為較自如地控制姿勢,且移動力較好,可蹲、走、跪行、跑、雙腳跳;姿勢正常,具備較好的移動能力和簡單的運用技能;精細動作參考3歲8個月,抓放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較好,逐頁翻書、握筆寫畫、工具使用需要提示;生活自理方面3歲9個月,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表現為會進食、如廁、喝水、穿戴及簡單的清潔,物品歸位能力較好。語言溝通參考2歲,非語言溝通能力,分辨聲音較好,無功能性口語,舌頭運動欠佳,模仿單音較弱,不能模仿hdtg音,不能理解“你我他”,不能理解整體與部分、所屬、條件、因果、轉折關系,形容詞等,欠缺恰當的表達方式。社會技能方面能夠安坐、近距離的告別,能被動自我介紹,弱勢為:與人互動、控制自己等。會在要求未得到滿足時或者遭遇挫折時出現情緒問題,如發脾氣,表現為躺地上、喊叫等。

3.增強物調查(擁有性、活動性、社會性增強物)

采用了《增強物調查表》詳見附表3,通過對個案的家長以及老師的調查,了解個案的增強物,結果如下:正向增強物為糖果或特別甜的食物,辣味或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可樂、山楂片、紫菜、薯片等各種零食;風油精、固體膠、畫筆、洗手液、驅蚊水等涂抹在身體上;音樂,拼圖,游泳,攀爬;語言表揚“頂呱呱”、身體觸摸、擁抱、眼神的持續關注。負向增強物為拒絕或否定的指令。

(二)研究方法設計

1.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個案研究和行動研究。研究過程采用單一被試多基線實驗設計。具體涉及到的其它方法有:訪談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在基線期內,采用隨機抽樣,運用觀察記錄,記錄時間的長短,以及作業的份數,以1頁A4紙為1份,和他人的評定等次,對個案進行數據資料收集和評估。通過對資料整理,對比個案在視覺策略的教學形式前后的數據變化,進行統計分析。

在研究中針對個案的基本能力,選用了北京師范大學2017年出版的《孤獨癥兒童發展評估表》,對個案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整體評估。選用了《強化物調查表》對個案的強化物進行調查。針對研究數據的收集,采用了自編的觀察記錄表,如表1。教具為圖卡和涂色工具,為收集數據,運用了計時器等計時工具,錄像機等記錄工具。

2.研究設計

(1)研究變量

自變量:本研究的自變量為視覺策略——涂色的視覺卡。在本研究中,視覺卡主要包括涂色的步驟以及完成后的最終圖。先將涂色進行工作分析,分解成拿筆,涂畫,完成圖三張圖片內容,用相機拍攝視覺卡中各張照片,并進行裁剪過塑,制作成視覺卡。因變量:本研究中的因變量為在指定范圍內涂色活動的完成時間,完成數量以及3名固定人員對其作業的質量評定。無關變量:為減少無關變量的對結果的影響,無關變量在整個研究期均保持不變。如教學者、測評時間、對作業質量的評定者。研究期間,整個觀察記錄及作業評定由固定的專業人員來進行,確保信效度。

(2)實驗設計:多基線實驗設計

本研究采用單一被試多基線實驗設計,目標行為是在視覺策略的呈現下,獨立作業的時間,數量及質量。共分為三個試驗期,分別為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

基線期即無視覺策略時,個案在指定范圍內涂色,并記錄其獨立涂色的時間,完成的涂色數量,以及老師對涂色的評定;介入期即加入視覺策略時,個案在指定范圍內涂色,并記錄其獨立涂色的時間,完成的涂色數量,以及老師對涂色的評定;維持期,撤出視覺策略,個案在指定范圍內涂色,并記錄其獨立涂色的時間,完成的涂色數量,以及老師對涂色的評定。本研究根據結構化教學的原理和原則進行。先進行評估個案的基礎能力,收集基線期數據,然后選擇合適的視覺圖卡,進行教學,個案習得后收集介入期收據,最后去結構化,收集維持期數據。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結果

基線期對個案進行了測試,隨機對個案的三次涂色進行了數據的收集,結果如表2;介入期時,在個案學會看視覺圖進行操作后,并且表現較穩定的時候,隨機對個案三次涂色進行了數據的收集,結果如表3;維持期,撤出了視覺策略,對個案的三次涂色進行了數據的收集,結果如表4。

(二)結果分析

1.階段內分析

表1基線期,個案在3次測試中,獨立作業時間均在20秒左右,最長時間為21秒;獨立作業的數量均在1張A4紙內,涂色最多的內容為四分之一張紙,不到半張紙;根據評定者對作業的評定,基線期內的作業評定程度均在8分以上;

表2介入期,個案在3次測試中,獨立作業時間均在50秒左右,最長時間為63秒;獨立作業的數量三次均為1張A4紙內;根據評定者對作業的評定,介入期內的作業評定程度在8分以內;

表3維持期,個案在3次測試中,獨立作業時間均在35秒左右 ,最長時間為;獨立作業的數量每次均為1張A4紙;根據評定者對作業的評定,基線期內的作業評定程度均在8分左右。

2.階段間分析

將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的的獨立作業時間,獨立作業數量,獨立作業質量進行對比,結果如下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個案的獨立作業時間從基線期到介入期,獨立作業時間明顯延長,到了維持期,獨立作業時間有所下降,但是獨立作業時間仍然比基線期的獨立作業時間要長。

個案的獨立作業的數量從基線期到介入期有了明顯的提升,從不到一張提高到一張,從介入期到維持期,獨立作業的數量無變化;維持期和介入期的作業數量完全相同,較之基線期都有明顯的提升。

個案的獨立作業的質量從基線期到介入期有下降的趨勢,但是質量無明顯變化;從介入期到維持期,獨立作業的質量無明顯變化,有細微提升;維持期和介入期的作業質量也無明明顯變化;三個時期的質量無明顯變化,相比較介入期的作業質量略微下降。

四、研究討論與建議

(一)關于效果的討論

1.視覺策略對延長獨立作業時間有效果

通過對本研究結果的分析看出,運用了視覺圖卡策略后,個案的獨立作業時間有所延長,在撤出了視覺策略圖卡后,個案的獨立作業時間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因視覺策略圖卡放在個案的面前,個案很容易看到視覺圖卡,個案會根據圖卡進行對比自己的作業任務,因此會繼續作業。本結果說明視覺策略能夠對個案的獨立作業能夠起到提示作用,有一定促進其獨立作業的效果。

2.視覺策略提示對獨立作業的完成度有效果

同時通過對結果的分析來看,個案的獨立作業數量并未出現明顯的增加,而是在整個過程都維持在一定的數量??紤]原因可能為,在視覺圖卡中,并未給出明顯的視覺提示。個案在完成一張紙后繼續完成下一張紙,而是在一張紙涂滿之后提示完成然后結束提示,因此個案根據視覺提示圖卡結束活動。本結果說明視覺策略在個案獨立作業的時候能夠起到目標的指示作用,能夠讓個案更清晰更明白自己的作業目標,并根據作業目標完成作業。

3.視覺策略對獨立作業的質量可能有效果

通過對個案的作業質量結果分析看,個案的作業質量對比與基線期,在介入期和維持期反而有所下降,分析原因,介入期有清晰的視覺圖卡即一張A4紙涂滿顏色,個案更加關注數量方面,要涂滿一張紙,因此更加追求涂色的范圍和數量,對涂色的質量有所忽略。原因可能是在呈現出來的視覺圖卡中,視覺圖卡顯示的是從開始涂色到涂滿一張紙的變化,重點是涂色的范圍由開始一點點到整張紙,更多的是在量的方面進行了提示,而并未在質的方面進行提示。因此推斷視覺策略提示對作業的質量可能會有效果,但是本研究并沒有實證的證據結果。

(二)關于內容的討論

1.視覺策略圖卡如何教導新技能

本研究中,運用的視覺策略圖卡是根據涂色的過程進行了工作分析從而制作的圖卡,因此,該圖卡主要從涂色的動作進行分解,先拿筆,然后打開筆蓋,然后涂色,一直到完成結束涂色。本研究中個案在學習涂色時,根虎圖卡提示掌握的非常好。對于學習新技能來說,根據技能的動作進行分解制作成視覺圖卡便于學生快速掌握技能,將動作內化,熟練掌握技能。

2.視覺策略如何維持并提高習得技能的質量

同時,本研究中發現,因未對作業質量進行視覺圖卡的提示,個案在質量方面并沒有去重點關注,整個視覺策略圖卡重點在量的方面提示,因此對于維持技能來說,對于質量有提升的要求時,需要重點顯示出質量方面的變化,才能讓學生明白質量方面的要求。

(四)研究建議

1.在運用視覺圖卡提示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是確定何種形式的視覺策略,要對學生進行評估,了解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是否會閱讀圖卡,以及何種形式的圖卡,是純文字,還是純圖片,還是圖文結合;其次要評估學生的專注力,以及對任務的理解能力,并確定幾張視覺提示圖卡比較合適。本研究選取的是靜態的示范圖片,能否使用動態的圖卡,如視頻,或者符號,亦可以考慮學生的需要進行。

二是在制作視覺圖卡時,要注意圖卡的內容是教導新技能,還是維持習得的技能并提高舊技能的質量。如果是學習新技能,需要從動作維度進行步驟的分解后再制作圖卡。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可以把圖片的重點動作標出來如打開筆蓋,握筆,涂畫等;如果是提升舊技能的質量,則要從質量的變化方面設計圖卡,如依次呈現出沒有顏色,有部分顏色,完全著色的紙張,讓圖卡體現出質量的變化。

三是在使用視覺圖卡后,按照結構化教學的原則,需要去結構化,要在合適的時間撤出圖卡。此方面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逐步地減少視覺策略,可以從視覺策略的數量或者視覺策略的范圍大小等方面來進行去結構化。

2.在提升孤獨癥兒童獨立性方面,值得進一步研究

在提升孤獨癥兒童獨立性方面,本研究僅僅從獨立作業方面進行研究,對于獨立性在其他方面的表現,視覺圖卡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仍值得研究;

在提升孤獨癥兒童獨立性方面,本研究僅僅從靜態的視覺策略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他的視覺策略如動態的視覺策略是否有效,有待研究;

還有哪些其他的更為有效的策略,能夠提升孤獨癥兒童的課堂上的獨立性,仍然值得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張靜.DSM—V自閉癥診斷標準的應用價值及爭議.現代特殊教育,2015(6):40-44.

[2]楊宗仁譯,做看聽說自閉癥兒童社會與溝通技能介入手冊[M].臺北:臺北心理出版社,2010.

[3]曹漱芹,方俊明.孤獨癥譜系兒童語言干預中的“視覺支持”策略[J].中國特殊教育,2008(5):26-32.

[4]李超.視覺支持策略對孤獨癥兒童干預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5]陳凱鳴.視覺策略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應用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1(Z1):7-11.

[6]連翔.孤獨癥視覺策略綜述、踐行與反思[J].綏化學院學報,2015,35(4):1-5.

[7]周美琴,梁志高,孫宇帆,陸雯君,姬鈺.運用視覺支持策略改善孤獨癥學生排隊行為個案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7,37(7):91-94.

[8]李銳.視覺提示教學對學前孤獨癥兒童刻板行為的影響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9]莫春梅,邱雪.視覺支架式策略在孤獨癥兒童非語言溝通能力訓練中的應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9):119-122.

[10]賴秋梅.基于“視覺支持”策略下的孤獨癥兒童數學學習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8(35):45-46.

[11]張嬖.基于視覺提示策略的教學對學齡期孤獨癥兒童休閑技能的成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孤獨癥結構化教學獨立
結構化教學,彰顯數學整體系統的教學力量
讓語文教學從“碎片化”走向“結構化”
善用關聯思維 促進主動思考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研究進展
李嘉誠:香港沒資格“獨立”
西班牙憲法法院判加泰羅尼亞“獨立”違憲
孤獨癥兒童語言訓練個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