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

2022-07-15 22:44鐘玲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學科教學自信理解能力

鐘玲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自信,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自信,可以讓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有助于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文章主要對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措施進行了探索,以期早日實現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的突破。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理解能力;自信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性和系統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對于單個知識點的理解和由點及面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養成也是一個循循善誘的過程,良好的數學理解能力和自信,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

一、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意義

無論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還是在當前的素質教育模式下,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始終是小學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然而,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大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對于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中缺乏目標性和指向性。

首先,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是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起點,新課程改革一改傳統小學數學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基礎。其次,學生數學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習慣和興趣,一方面提升學生學習并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切實踐行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措施

(一)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添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自信,實際上是指導學生將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從感性轉化為理性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形成,乃至日后數學綜合素質的養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主動探索的欲望是否被成功激發。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師照本宣科式的灌輸教學,從根本上忽視了對小學生進行數學閱讀理解的引導,學生更多的是被動聽講,很難吸引學生對于數學閱讀理解的關注。

首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被大力提倡,教師可以廣泛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手段對教學形式加以改進和創新,活躍教學氣氛,改進小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智慧閱讀平臺,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逐漸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其次,教師可以引入情境教學、實踐教學、游戲教學、示范閱讀等多樣化的形式,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小學生進行主動閱讀,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為提高數學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生活中的數”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一首數字兒歌開啟課堂的教學,在教學開始就深深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氛圍中,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開始數字的學習。由于一年級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有限,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慢慢地展開閱讀,圍繞數學知識點逐步地深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自信。

(二)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增添數學課堂的直觀性

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邏輯性、系統性和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于啟蒙發育的階段,對于外界信息的接收更多地依賴于直觀感受。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仍然只側重照本宣科的灌輸,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極易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

所以,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自信的過程中,一定要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通過生活化的問題呈現出來,運用具體、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增添數學課堂的直觀性,進而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和理解難度,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時,為了創建一個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增加學生對于人民幣的直觀認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構建一個買賣場景,在為學生展示并講解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之后,向學生提問“買一只7.5元的鋼筆,需要用幾張各是什么面值的人民幣”,用這種貼近生活的情景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對人民幣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提升。

(三)開發數學實驗教學方式,增添數學課堂的實踐性

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對學生理解能力與自信的培養,最終將服務于數學問題的具體解決實踐。因此,對于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的培養,不能孤立于課堂實踐,局限于單純的理論講解。開發并引入數學實驗教學方式,豐富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的培養途徑,不但有助于數學知識的強化,也能夠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是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發展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探索培養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的路徑,注重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勤于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推動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與自信逐漸提升,以期達到預期的數學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卓梅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9(12):51.

[2]邱少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亞太教育,2019(11):114.

[3]韓德勇.淺談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與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25-26.

猜你喜歡
學科教學自信理解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淺談如何運用閱讀技巧與策略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閱讀理解差,美國損失大
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與方法
做一個自信的“小小音樂家”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深化年輕化戰略108萬已是“小目標”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淺談高職學生內力覺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