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必要性

2022-07-16 05:11楊宏芳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問題分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楊宏芳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新課改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時事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寶貴資源,可以體現出生物學科與社會、科技、生活、健康等各個領域間的聯系性,引發學生對學科熱點問題的深入探究。文章簡要論述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必要性,重點結合實際社會熱點事件、焦點問題,闡述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有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時事情境;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問題分析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著重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背景中學習對生活有益、對自己終生發展有益的生物知識、科學探究方法,習得發現、分析及解決處理問題的技能,并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熱點問題,能夠從生物角度出發解釋生活現象、改善生活環境,以此提高學生社會適應力,為學生未來自主發展、投身社會事業建設做好、做足準備。時事情境是對社會熱點事件、現象及問題的集中體現,其中涉及到人們關注、擔心、憂心的話題,反映出社會真實場景及人類境遇,將其引入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促成學生關注生活及社會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以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大有裨益。

1.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必要性

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其一為落實新課標理念及要求的必然選擇。高中生物新課標的實行對生物課堂教學提出更高標準,需要教師提煉生物學科熱點問題,展現生物與社會及個人生活的關聯性,引領學生以生物學原理及方法參與社會現象討論及社會問題解決。而時事情境的創設及引入能夠讓生物課程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現實,在現實生活背景下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行為,是落實新課標的必然選擇;其二,加強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素質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技能,還需要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尤其是科學探究精神及社會責任感。時事情境與課堂的有機結合能夠引領學生關注生活、社會,激發學生歷史使命感,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泛性,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的策略

2.1引入時事情境,實現教學生活化

時事情境是帶有主觀因素、情感色彩且貼近生活的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具體教學內容精心篩選時事熱點、社會話題,引導學生從生物學角度出發解釋社會現象,對自身行為、心理等提供指導,使學生主動關注身邊人、身邊事,可以達到生活化教學目標,并且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遺傳與進化”相關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圖表展現水稻生長習性、適宜的生長條件,呈現鹽堿地、海洋灘涂照片,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在此類地塊種植水稻的困境、技術瓶頸。在學生思維活躍之時,教師順勢引入袁隆平院致力于“海水稻”研發的時事情境,簡要介紹其雜交、誘變育種技術。在時事情境的帶動下,學生懷揣著對袁隆平院士的緬懷之情,回溯袁隆平院士的科研之路,不僅可以深入理解遺傳、進化相關知識,還能夠形成高級社會情感。

2.2穿插時事熱點,引發思維深刻性

“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在生物課堂上唯有開動腦筋、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才能夠獲得對對社會、人生、生命價值的啟示。因此,在推動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結合時,教師不僅需要借助時事情境講解、分析生物基礎知識,還需要鍛煉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思維得到激活,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例如在《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泡泡龍”事件,通過播放“泡泡龍”直播視頻片段創設時事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不良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營養失衡等會對人體細胞活動、內環境穩態帶來哪些負面影響,指導學生相互討論從“泡泡龍”事件中可以獲得哪些教訓?如何避免人體內環境惡化?通過時事情境的結合,學生能夠從生活、自身入手,結合所學生物知識解釋社會現象,改善學生生活及作息習慣,促進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2.3創設時事情境,促成過程靈活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個體學習過程本質上為認知發展過程,需要經歷感性材料積累到理性認知形成兩大關鍵環節。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結合時事情境,是幫助學生積累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依托時事情境促進學生學習過程靈活化,讓學生在獲得生命感悟、生物啟示的同時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處理,逐步形成完整、系統且深刻的生物認知結構。例如在《動物細胞的培養過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神州十三號凱旋歸來”時事情境,引導學生結合常規情境下動物細胞狀態、動物細胞繁殖方式、實驗室培養動物細胞的方法猜想太空環境下動物細胞的變化。在提出假設后教師播放三位宇航員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的視頻,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從中搜集證據,對自身猜想進行證實或證偽,最后由教師查漏補缺、解惑釋疑,展示天地對比實驗,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及探究意識。

2.4呈現時事情境,促進學習自主化

貼近生活、生動形象的時事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特點及興趣愛好以呈現時事情境,確保時事情境與學生需求對接,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自主化。例如在《人類遺傳病》教學中,教師可以呈現“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時事情境,展現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引領下我國遺傳病研究領域取得的可喜成果,如揭示了5000種左右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和若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多因素、建立基因病新的診斷及防治方法等,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學對人類健康、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社會責任感,激勵學生以生物學知識揭示遺傳病成因、防治方法。

3.結論

時事情境與高中生物課堂的結合是落實新課標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強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此,高中生物教師需要以具體教學內容為導向,以高中生生物基礎、興趣愛好、思維特點等為基礎精心篩選時事熱點,通過創設時事情境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識、習得科學探究技巧,并以時事情境發散學生思維、培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九云.穿插“時事熱點”“活化”生物學習[J].新課程導學,2020(02):17.

[2]鐘慧.高中生物教學過程性評價優化實施案例[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8,33(03):67-71+76.

猜你喜歡
問題分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談數學建模時的問題分析步驟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