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與小學德育有機結合的可行路徑探究

2022-07-16 05:11成克勇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紅色文化發展路徑

成克勇

摘要: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既可以把它視為一種政治文化,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教育的重要內容,二者的有機融合,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革新,也是對學校德育建設的拓展。文章從四個層面探討了紅色文化與小學德育教育有機融合的發展道路,為小學紅色教育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紅色文化;小學德育;發展路徑

前言

在新的教育思想中,把紅色文化與小學的德育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能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又能促進他們樹立起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念。作為一名小學德育教育的教師,應當在幼兒時期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以紅色文化為核心,進行思想德育教育的內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紅色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小學德育建設是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社會德育和相關社會知識的教育,重點是對小學生進行品德修養和文化行為的養成,使其思想上有別人、心里有集體、心里有群眾、心里有國家、心里有黨。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時代,在中國人民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一種政治文化,突出了優秀的革命傳統和珍貴的民族精神的領導。紅色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它的具體表現為:紅色人物的浩瀚、深沉的紅色事件、豐厚而珍貴的紅色文物、深厚的紅色精神。在紅色文化中,紅色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生動的形象,而在這些故事中,紅色文化遺址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紅色文化的精神激勵人心,歷久彌新。在紅色文化中,每個紅色的人,每個紅色的故事,每個紅色的歷史,這些精神都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嚴格紀律意識和優良品德。所以,它自身蘊含著豐厚的德育營養,是一種自然、優良的德育教育資源。

二、在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前提下,正確地指導學生的價值觀

紅色的資源是闡釋革命的一種珍貴材料,它具有獨特的性質,是任何學校、書籍都無法與之相比的。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小學生思想德育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小學生的集體性意識也隨之減弱,他們把眼前的好處看得太重,忽略了集體的好處。老師要做到的,就是讓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我們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以紅色文化為根基,以學生為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種文化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小學生對“紅色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播和弘揚,有利于培養和培養小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比如,我們學校的高年級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會圍繞著“發現身邊的英雄”這個話題,引導同學們在英雄主義的指引下,做一個自強不息的好少年。

三、改革教育方式,把“紅色文化”精神融入道德建設

紅色文化包含著與之對應的國家精神,這是一種先進的文化,當它走進學校的那一刻,它既能促進我們國家的精神,又能促進整個國家的整體水平的提升。在幼兒時期,教師要正確運用教育資源進行適當的教育。在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使其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校。

在小學生德育教育中,應充分發揮知識的藝術性與時代性,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進行創造性的教育,同時,在課程設置上,也要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的總體需求。在小學教育中,要盡可能地用故事和紅色講座等形式進行教育,老師們可以把集體觀念融合到一起。在有可能的時候,老師還可以把同學送到地方的紅色革命根據地進行實踐教學,親身體驗他們的偉大事跡,并對他們的光榮事跡深表敬意。

四、組織“紅色”體驗,讓同學們親自感受紅色精神

為使同學們對紅色的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學校里可以做些體驗性的事情,試著讓同學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同學們把英雄當做榜樣。同時,為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還可以在校園里組織“重走長征路”,使他們能夠真正地投入到這一活動中去。在學生的參與中,老師盡可能地充當向導,讓年紀稍大的同學帶著年紀較輕的同學,讓他們體會到當年紅軍的艱辛。

比如,我們學校曾經組織過一次“紅色學習”,讓小朋友們手持鮮艷的紅旗,踏著紅色土地的鳳凰山。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紅軍烈士陵園前,向烈士們獻上鮮花。然后,引導小朋友們參觀紀念館,通過聆聽和觀看,了解和引導革命前輩們的事跡,從而體會到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五、以紅色文化為本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從一定意義上講,紅色文化也是一種可能的校園文化,它對學生的思想德育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充分發揮本地的紅色文化,將其“請”入校園,乃至進入教室,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的建設,又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比如,某小學在進行紅色校園文化活動時,充分利用學校圍墻、教室、走廊等空間,張貼相關的標語,把《毛澤東在浙江圖片集》的有關材料張貼在窗口,使同學們對貴州的建設與發展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偉大人物的革命精神。此外,在學校廣播、電視等方面,要盡可能地開設各種教育欄目,組織“學習紅歌”,并發表自己的感想,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學校的文化建設之中,既能弘揚革命精神,又能讓學生樹立更加崇高的理想。

結語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引入紅色文化,既能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又能拓寬教育途徑,在實踐中能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隨著教學的形式越來越多樣,越來越直觀,越來越有吸引力,越來越有感染力,增強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喚起他們對過去的回憶,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命,為以后的學業與成長打下堅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陸慧芬.紅色文化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四個有機結合[J]才智,2014(4).

[2]胡辰.紅色文化資源視域下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究[J].小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15):13~15.

[3]黃測章.探究紅色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應用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04):65.

[4]盧綺.紅色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語文課內外,2019(05):12-14.

[5]陸慧芬.紅色文化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四個有機結合.才智,2020(04):215-216.

[6]張來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J ].中國教育學刊,2017(16):102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紅色文化發展路徑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