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視域下人工智能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路徑研究

2022-07-17 12:32鮑紹武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創業新工科創新

摘要:人工智能是新工科專業中的重點科目,是現代化產業中的新興專業。為了培養出全面型人才,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的綜合知識、實踐技能、創新意識,為學生鋪設更加寬廣發展道路。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淺談如何在人工智能專業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給學生的創業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工科;人工智能專業;創新;創業

引言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的進步,從傳統的工科中衍生出很多新興的專業,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專業。文章在新工科視域下,基于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探索人工智能知識領域的發展,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學的教育體系,提高人工智能課堂的教學效果,希望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1建立交叉教學

目前,很多高校的專業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不同學科出現類似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忽略了學科本身的教學意義,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人工智能專業是計算機科學中的重要專業,融合了計算機知識與其他專業的內容,過去統一式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人工智能專業的發展需求,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模式,遵循因地制宜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注重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協調,采取“人工智能+其他科目”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在講解無人機技術時,可以采取“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深入的理解知識內容,感受到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達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貫性。還可以在視覺圖像識別處理中,添加語言類學科的知識,為學生展示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多種應用的方向,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進行研究,使學生成為多方面發展的全能人才[1]。因此,在人工智能教學中添加其他科目的知識,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技能,根據不同學科的發展需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針,讓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融合,發揮出教育的最大成效。

2創建完善的課程系統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內容的設計極大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人工智能作為工科衍生出來的新專業,教師的教學模式還在探索當中,還沒有完善的教學系統。因此,教師應當注重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豐富教學內容,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將其他知識與人工智能進行有效結合,增加學生的實踐課程,多與學生進行專業上的交流,多聽學生對教學的感受,改進教學中的問題,使人工智能得到快速發展。人工智能課程可大致分成三個部分,即基礎課程,交叉課程,實踐課程三個層次,一步一個腳印的穩固學生的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成長?;A課程能夠有效支撐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交叉課程可以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貯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將計算機與其他科目進行有機融合;任何科目的學習最終都要走向實際應用,而實踐課程增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用所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教學的根本目標。所以,實踐課程是整個課程系統中的重要環節,以實際生活為切入點,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的興致,培養學生成為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3建設實踐平臺

工科是一門注重應用的學科,工科教師要注意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技能,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是工科的主要教學目標。建立實踐平臺,可以保障學生實踐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將不同知識內容帶入到平臺中,帶給學生更加全面的學習體驗,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實踐平臺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整合學校多方面的資源,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技術支持,給學生展示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培養學生成為人工智能人才。學校還可以聯合其他高?;蛘咂髽I,建設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合作,互相探討出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方針,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方案,提供給學生最強大的后盾[2]。另外,還應當成立創新創業資金協會,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活動,選取創新創造項目進行投資,幫助創業初期困難的學生,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人工智能人才。學校還可以借助科技企業的資源,讓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習,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的感受,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堂知識。

4完善師資隊伍

部分學校不重視人工智能專業的教育,使得人工智能教師的專業經驗幾乎空白,缺乏對人工智能的深入了解,不能將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隨著國家科技的快速進步,過去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人工智能專業被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學校應當正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大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技能,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讓教師跟學生一起參加企業的生產實踐活動,填補教師實踐經驗的空白,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帶給學生更系統的教學。其次,學校應當注重實踐型教師的引進,提高整體教師的專業水平,注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重視學生知識與生活的聯系[3]。學校還可以和其他高校進行人才交流,加強學校之間的聯系,互相學習彼此的長處,彌補教師在教學中的不足,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另外,學校理應優化教師制度,在人工智能專業可以采取多導師政策,組成全面、專業的教師隊伍,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和方向都能得到有效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專業的發展。

結語

基于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應當緊隨時代的腳步,學習先進的教育模式,突破傳統的教育思想,運用多方面的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支持學生自主創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設計,將多種知識進行有機融合,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風氣,使學生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君,陳萬明,董莉.“新工科”建設背景下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路徑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02):29-35.DOI:10.16750/j.adge.2021.02.005.

[2]張軍,李妍.新工科背景下的“產教融合、校企聯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建設——以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89):9-10.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9.004.

[3]向偉,黃勤珍.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及創新人才培養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9(10):46-50.DOI:10.16512/j.cnki.jsjjy.2019.10.013.

基金項目:

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教育教學研究規劃課題:新工科視域下人工智能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路徑研究(Azcj2021077)。

作者簡介:

鮑紹武(1987.08-),男,漢,安徽省黃山市人,安徽農業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人工智能。

猜你喜歡
創業新工科創新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