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2022-07-17 04:28鄭雅卿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作業初中語文

鄭雅卿

摘要:語文作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該階段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雙減”政策下進行作業優化時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目前部分語文教師還是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作業布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語文;作業

前言

語文是其它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對學習其它學科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初中生的教學優化改革,“雙減”政策的實施令教師將改革目光放在了作業“減負”以及作業的優化設計上。作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有重要作用,合理的作業模式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明確作業目標

在“雙減”政策規定下,初中生的作業量應該不超過一個半小時,通過總作業時長來看,能留給語文作業的時間是很少的。在控制作業量和作業完成時間的基礎上教師既要能設計出高效的作業,又要幫助學生豐富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提升學生在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眾多要求下教師必須明確作業目標。作業目標是指學生通過完成語文作業要達到的學習成果或者標準,對作業目標進行準確把握是教師進行作業優化設計的前提。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作業目標的分析研究,應該明白語文作業要具有實操性,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

為此教師要將語文課程標準以及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對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策略進行深入細致地解讀,通過語文新課標的幫助找到作業優化設計的理論依據,隨后對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對每個單元、每一篇課文以及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目標進行綜合考慮,將作業設計放到整個單元的學習中來思考,將作業設計與單元訓練目標進行結合。初中語文作業目標要與語文課程目標相符合,課程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在公平的教育中發展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雙減”政策下語文作業不再是課堂的附屬品,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人生意義以及課程意義的考察。在進行作業優化設計時不再是以知識訓練為主,而是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學生健康學習為主。因此作業的設計以及選擇要基于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進行,這樣布置的作業才更加有針對性。

語文作業的題目千變萬化,但仔細發現就可以看出本質還是“換湯不換藥”的,那么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就要考慮題目的經典性。從大量的題目中篩選出最具有代表性、最能體現題目本質的題型,這樣的作業練習一道題目就可以抵學生做的十道題目,這種經典題可以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業有了目標,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才會更加認真,不會隨便敷衍了事,從而避免出現教師布置低效率作業的情況,可以說這是教師進行優化設計高效作業的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作業目標的制定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2優化作業內容

作業內容是作業設計的重要組成和重要環節。教師要在雙減政策下優化作業結構,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就要對作業內容進行優化改造,盡量保證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作業效果。

(1)精心設計作業避免大量機械作業的產生。盡管在“雙減”政策下國家要求對學生進行作業“減負”,但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作業負擔重的情況仍然出現。如對課文進行大量背誦,死摳文章內容中的字眼,大量抄寫文章中的語句或者詩詞,這種機械性的作業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這些作業從效果上來說是低效的。在“雙減”政策下,教師要對作業進行優化“減負”,首先就要對機械性的作業進行優化設計,避免學生進行重復的機械訓練,要對題目和作業類型進行精心選擇,設計出高效作業。如在積累詞語的作業中,傳統的作業內容是教師將學生要積累的字詞羅列出來,并令學生進行大量的抄寫,認為這樣的方法沒有針對性,為此進行了這樣的改變:通過第1節課的學習將自己在文章中并沒有掌握的字詞羅列出來,或者將自己認為有學習意義的單詞摘抄出來。同樣是抄寫作業,這種形式是基于學生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性地進行抄寫,這樣抄寫的字詞與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既激勵了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又兼顧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差異。

(2)學生的作業要關注生活。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就是教育”以及“學以致用”這些教學理念,教師應該明白初中語文教學要面向生活,重視語文人文性價值的傳播。因此語文作業也要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令作業成為語文與學生生活之間的橋梁,成為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的紐帶。正所謂在語文教育中如果不注重積累,那么語文知識的“倉庫”就會逐漸空乏,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對語言知識的積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收集優美的和經典的詞句,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拓展。為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針對性地布置一些觀察生活的作業,如讓學生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注意留心一些廣告標牌,將上面的錯別字記錄下來,寫在本子上,然后將正確的字詞用法寫在旁邊;在春節期間還可以令學生收集春聯;在生活中遇到了令自己有感而發的事情,可以讓學生將當時的情緒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素材,每周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3豐富作業形式

枯燥的作業形式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還會降低語文作業的質量,不利于學生作業“減負”的實施。在語文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融合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進行作業設計,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在合作中將自己的智慧充分發揮出來,集思廣益,在完成作業中學會合作以及交流。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到知識,還培養了學習能力。教師在布置探究作業時,可以把課堂上的難點引申到課外練習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任務二要求撰寫演講稿,那么要求學生與他人進行合作,一起制作一份演講稿或者用PPT進行演講稿的展示,PPT的內容越豐富精美,給出的評價就會越高。這個作業就集中展現了合作以及探究的魅力,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大大提升了。此外,教師還要將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進行結合,在實踐中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即在設計作業時可以與學校和社會生活進行聯系,如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并以了解到的感受寫一篇短文或展開社區調查設計一些主題標語等等。

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作業的有效設計不僅需要教師的研究,還需要學生的參與,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做到“減負增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侯彩虹.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2020(23):1.

[2]耿會欠.初中語文教學中優化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話,2020(24):82.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作業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