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民族傳統藝術教育重視中國畫教學

2022-07-17 04:28阮瑋瑋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傳統藝術民族文化國畫

阮瑋瑋

摘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加大了對各種非遺文化的保護力度,旨在建設現代化社會的同時保護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國畫是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從國畫文化中分析民間風俗和歷史文化是現代文化研究的重點之一。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歷史記載的國家,而國畫藝術可以反映出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通過闡述國畫藝術和民俗文化之間的關系,分析民間國畫藝術的特點,進而對民間國畫的品種與民俗應用展開研究,旨在闡述國畫藝術對民俗文化的推進作用,以及民俗文化在國畫中的具體體現等內容。

關鍵詞:傳統藝術;民族文化;國畫;教育融合

前言:

受現代文化的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情況較為嚴峻,主要依靠老藝術家進行維護,而許多新一輩的年輕人缺乏對弘揚民俗文化的認知。此時,就需要人們重視國畫藝術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國畫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國畫繪制中可以表現畫家的個人情感,對外界事物的些許認識,對歷史文化的一種形象化展現等,是一種傳統而又優秀的文化展現形式。因此,在現代化的教育中,融入中國畫的教育,是對傳統藝術的一種傳承,也是豐富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方法。

一、民俗文化與國畫藝術之間的關系

(一)國畫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民俗主要是指起源于民間習俗或者是文化,并且被廣為流傳或者是有一定的記載。在民俗史上中國是最早確立“民俗”概念并實踐應用這一概念的國家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禮儀在社會中流傳使用。國畫作為當時的一種藝術形式出現,后逐漸成為一種大型的民間藝術創作活動。由于國畫活動的產生主要以民間活動為依據,國畫的形式反映了各個時期社會的民俗形式[1]。國畫文化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國畫的傳承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祖先的智慧和民間習俗的傳承,體會中國人民的精神變化、對民間習俗的重視和保護力度、民間百姓和手工藝人的樸素感情[1]。

國畫不僅是一種不斷傳承和發展的民間技藝,當畫家進行國畫創作過程中,所用的藝術題材也都是從日常生活中進行開發。例如,在春節期間,國畫圖案以喜慶的燈籠為主;在婚慶活動中,國畫圖案大多有著早生貴子、雙喜臨門等寓意;在豐收的季節,國畫圖案大多代表著對豐收的歡慶;在清明節,人們會將自己對逝去親人的思念用國畫體現出來,在祭品中加入國畫的元素;在七月七的時候,正值花樣年華的姑娘們會匯聚一堂,舉辦花樣國畫比賽,在國畫中體現自己的智慧。國畫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本身已經成為一項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文化成果。國畫藝人必須具有高超的國畫技藝,才能創作出形狀多變、寓意各樣的國畫,滿足各種不同的國畫需求,從而使得國畫不僅展現自身的形態美,還能融入當地的風俗文化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形成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2]。

(二)自然物象的一種反映

民俗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自然現象的一種客觀呈現和想象,而國畫又是對人們內心情感的一種形象化展現。在人類發展的數十萬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對自然現象、變化規律的認識,從原始文化開始就對這種自然物象進行形象化的展現。當國畫藝術出現之后,人們開始將民間的故事和對自然現象的記錄以及個人的認知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自然形象的反映形式,在發展中逐漸成為一種獨特的國畫藝術。將自然物象與現實的國畫進行融合,不僅體現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記錄和認識,也增加了國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利于民俗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在民間傳統祭祀活動中,人們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風、雨、雷、電等等,這顯然是先民們在“萬物有靈”觀念支配下產生的對自然的崇拜。這些神仙在民間國畫中有著生動的擬人化形象,如雷公是鷹嘴人面、鷹爪人身的形象,可以像鷹一樣在天上飛翔[3。

二、如何在現代教育中融入國畫藝術教育

(一)在自然環境的模仿繪制中進行國畫創作

國畫在教育階段的融入是增加學生愛國注意精神和提升文化底蘊修養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加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興趣的基礎,在國畫的繪制中也是提升學生對于自然美好事物保護和熱愛情感的方式。在國畫繪制中,可以采用主題繪制的方式進行,在動物的繪制中,幫助學生了解到小動物的細節特征,在植物的繪制中,了解大自然的魅力,建立起保護動植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在古代人物形象繪制中,通過不同的歷史案例,繪制出形象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征,幫助學生建立人性美丑,如何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主題的繪制中,以社會中發生的事件、自然災害、英雄事跡等為國畫的繪制主題,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與自然抗爭的強烈愿望。另外,開展學生國畫作品展示和同學之間國畫交流活動十分必要,在國畫的交流活動中,學生可以從其他同學的作品中發現靈感,在展示環節,是增加自信心的關鍵,都是提升學生感受美的基礎[4]。

(二)做好教師的指導工作

學生教師的專業性決定了學生培養的質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所以提升學生教師的學歷要求和工作經驗要求是提升學生教師整體水平的一個重要舉措,另外針對學生教師,要定期開展一定的技能訓練,選擇合適的國畫內容,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做出相應的反饋和總結,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能夠在學生的國畫藝術繪制方面進行相應的引導[4]。在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區教育中,可以聘請當地知名的國畫教師走入課堂活動,以社會中優秀的國畫作家為指導,做好學生的理論和技巧傳授工作,是民族傳統藝術長遠發展的有力支撐[5]。

結論: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多彩多樣,在民族藝術教育中融入中國畫的教育是傳統藝術傳承發展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多樣性的有效手段。還可以在民族傳統藝術傳授中感悟中國畫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天樂.何為臨???——傳統中國畫的臨摹問題與藝術教育[J].美育學刊,2020,11(06):44-51.

[2]李中誠.筆墨中的時代關照——豐子愷的中國畫創作觀與教育觀解讀[J].美術文獻,2020(06):80-81.DOI:10.16585/j.cnki.mswx.2020.06.036.

[3]唐亮.科學定位,把握特色,傳承文化——基于大中專師范院校的中國畫教學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10):114.

[4]朱麗.重視民族傳統藝術教育重視中國畫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11):265.

[5]鄭艷.中國“學院派”美術教育與傳統美術教育之間的架構[D].福建師范大學,2008.

[6]岳黔山.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重點新世紀中國畫藝術教育應以發展[J].美術,2002(04):57.

猜你喜歡
傳統藝術民族文化國畫
國畫《鰷魚》
國畫《鲿》
《難忘歲月》(國畫)
民間舞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方式研究
淺談贛南采茶戲傳統藝術的傳承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近十年古箏創作特征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