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2022-07-17 05:15裴燕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設計策略小學高年級

裴燕

摘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差異,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的數學課外作業,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設計策略

引言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延伸,有助于學生鞏固與內化學過的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但當前部分教師的實際教學與課外作業的設計還有許多不足,如課外作業形式單一,只重書面訓練,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實驗能力的提高。針對目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采取相應對策,促進數學課外作業有效性的提高,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課外作業實施現狀分析

(一)作業量較大,完成作業效率低下

在一些小學校園里,數學教師為了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違背課程改革的初衷,而且也給小學生增添了學習的負擔,讓小學生漸漸對數學失去興趣。數學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上的作業,而且還會給學生帶來很多課外輔導材料上的作業,這讓小學生應接不暇,有些學困生出現了抄襲作業的現象,完全偏離了給學生減負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企圖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但是很多數學題都是重復的,打消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導致課外作業完成效率偏低。

(二)形式較單一,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小學數學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以計算題為主,作業形式非??菰?,而且很多計算題都是仿照數學教材創作的,小學生已經掌握了解題的步驟,對于學生的啟發性并不大,還會降低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作業,缺乏實踐性作業和合作性作業,沒有給小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抑制了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還有的小學數學教師對作業的評價不科學,只是片面地評價小學生是否完成作業,沒有指出小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沒有教授小學生學習方法,使小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

(三)忽視層次性,造成學生厭煩作業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設計省時、批改方便,布置的課后作業都是統一標準的,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差異,應試訓練色彩濃厚,小學生感受不到做作業的快樂,制約了小學生的心智發展。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厭煩做作業,自然也談不上提升數學素養。數學教師采用的這種“一刀切”的作業形式讓小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有時候設計的課后作業過于簡單,學生認為毫無挑戰性;有時候布置的作業過于復雜,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范圍。因此,要想使數學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要注重分層教學,遵循小學生的認知差異。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外作業有效設計策略

(一)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設計梯度式作業

教師要正視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對所有學生布置同一類作業。教師可以實行分組作業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等級,教師根據這三類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及作業情況建立學習檔案,對每個學生日常學習及作業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以做到全面具體地了解每個學生,實施作業分層,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要為他們設計一些難度較高的拓展性作業,使他們在完成基礎性題目后,能夠解決一些拔高問題,以更全面地提升他們的知識技能;對于中等學生,教師要為他們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作業,讓他們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作業,注重基礎的前提下,進行作業難度的適當增大;對于學困生,要為他們設計一些基礎性題目,避免題目設計的難度過高,而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如學習簡易方程后,能夠讓他們明確簡易方程的概念,學會解決簡單的方程,鼓勵他們能夠學會找出應用題的等量關系。作業設計要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遞進,使各層次學生都取得進步,樹立學習信心。

(二)增強課后作業的趣味性

在“雙減”政策落地之后,為了可以進一步降低作業帶給學生的負擔,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增強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實際上,興趣是學生學習新事物的基礎,也是最好的導師。在學生表現出對未知事物的興趣之時,則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而反復、機械性的作業,會讓學生記憶出現倦煩感,長此以往會使他們產生抵觸的心理狀態。富有樂趣并新穎豐富的作業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積累知識。因為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且充滿活力,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外界因素的刺激會直接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在數學作業形式的設計上一定要具備靈活性、創新性及趣味性等元素,借助多種方式,在課后作業中融入各種寓意。例如,教授小學數學《小數乘法和除法》這節課內容之后,為了加強學生的小數計算能力,如果依舊采用傳統單一的訓練模式,就會讓學生反感。于是,教師就可以設計類似“闖關游戲”的作業形式,由簡至難地將小數乘法與除法的計算插入到不同的關節中。每當有學生通過一關,就會獲得小粘貼作為鼓勵,此時他們都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得到獎勵的學生都特別興奮、開心,也都期許著下回自己也要獲得更多的獎品。采取新鮮、有趣的游戲教學活動代替重復、枯燥的作業練習,學生都愿意去完成此類作業,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降低學業壓力,產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更好地達成“雙減”政策的要求。

(三)融入分層評價方式,發揮作業效果

作業分層與評價分層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互相促進,協同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認清作業分層和評價的關系,靈活調整作業,對小學生的作業做出全面的評價,真正鍛煉小學生的數感。設計課外作業的目的是檢驗小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分層作業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規律,能夠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改變傳統題目的羈絆,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作業是評價教學效果的最佳工具,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好分層評價,加強對學法的指導,讓每個層次的小學生都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分層評價使小學生認識到分層作業的重要性,從而能夠主動、積極地完成數學課外作業。

結束語

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作業設計可以促進學生認真思考,促進知識的內化與鞏固。教師要注重作業的數量,針對學生特點科學設計,實施分層作業,使各類學生都得到發展。作業評價,要采取激勵性語言,切忌以完全用評定等級的方式評價學生作業,要面批作業,進行個別輔導,促進全體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丁娟.小學數學課外作業優化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06):11.

[2]劉賢月.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方法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130-131.

[3]丁莉.對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生活化的研究思考[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1):114-115.

猜你喜歡
設計策略小學高年級
淺談農村普通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策略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分析
對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滲透的思考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英語趣配音對小學高年級學習英語的影響
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