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探析

2022-07-18 01:32賈曼曼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生活實際高中地理教學

賈曼曼

摘 要:將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整體回歸生活實際的教學改革,其主要意義與重要發展方向不僅在于結合生活背景提升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促使學生將地理知識加以運用,落實至實際生活中分析解決相關實踐問題。本文將通過在地理教學中體現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中體現生活化教學內容兩方面措施的應用,針對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生活實際;高中地理;教學

以回歸生活實際為核心目標的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方案設計期間,教師不僅需要重視結合教學方法角度進行分析,同時要重視結合教學內容角度進行全面探究,保障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充分感受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具體關聯,全面強化高中生地理綜合學習水平,從而促進達到既定的地理教學發展目標。

一、在地理教學中體現生活化教學方法

(一)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想要使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回歸生活實際,在教學方案構建時,需注重對不同內容進行分析,以此來實現生活化教學方案的生成,并通過這種模式,使學生獲得全新的體驗,進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實際與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這時才能做到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從而實現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確保教學情境的構建,必須要以生活化為前提,更要正視此種方法所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這時才能夠在情境教學中,使學生通過體會來對地理知識進行全面解讀,并進行掌握。此外,對于教學情境的構建來看,需具備針對性,這時才能夠真正做到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地質災害”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并說明中國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分布及其造成的危害問題,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此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結合中國主要地震帶圖、中國泥石流多發區圖,以及中國滑坡易發區圖與相關信息資料,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地震災害及其危害。為了保障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構建效果,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將相關地圖進行直觀呈現,使學生結合生活背景及對于地理知識的基本認知角度探索主要學習內容,進而達成學習目標[1]。

(二)運用生活化語言交流

通過生活化教學方法實現地理教學回歸生活實際的教學目標,可以加強結合生活化語言交流模式的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地理知識。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在課堂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加強應用生活化語言,同時要在溝通互動過程中體現生活化語言交流模式,使學生在通俗易懂的語言理解過程中探索相關地理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水平。首先,生活化語言交流及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角度進行分析,結合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表達方式,將重點理論知識教學內容進行突出體現。以往的地理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與教師的表達方式等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達不到既定效果。而生活化語言交流及表達方式的應用,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有著較強促進作用[2]。例如:高中地理“地貌的觀察”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地貌觀察的基本順序,同時全面理解并運用地貌觀察中主要觀察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回歸生活實際教學模式體現生活化語言運用及交流方法。如在地貌觀察的基本順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背景及地方地理情況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分別結合位置、原則、順序及輔助觀察工具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了解地貌觀察的基本順序與主要方法,提高學生地理知識學習及掌握效果。另外,通過生活化語言交流教學模式,強化高中生地理學習效果的教案設計期間,教師可以加強構建互動溝通教學方式,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全面探索學生的理解誤區和學習不足問題,并加以完善和強化。高中階段地理課程回歸生活實際教學模式中,加強運用生活化語言交流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及地理知識理解能力是非??茖W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通過以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真正使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起到積極作用,而且也可以保證學生在已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應用來實現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這時就可以達成回歸生活實際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從對于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來看,它能夠使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更加活性化,并且能夠以其積極的影響,保證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不同的形式,達成學習目標,這時就能夠保證整體活動構建的靈活性。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方向,實現生成活動方案,再通過匹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實踐的方式來達成教學的最終目的,這樣既能夠使學科教育可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連接,也可以通過這種活動的使用,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到地理知識,同時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在學生實踐參與的過程中獲取更為豐富的學習經驗,進而就能夠使生活化的地理課堂,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高中階段地理課程問題探究“何時藍天常在”教學方案設計期間,地理教師即可結合生活化實踐活動的設計方法,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及實際生活中的基本認知情況,全面分析當前階段霧霾問題的基本成因和治理措施。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化實踐活動中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從而全面認識大氣污染問題的復雜性特點并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念。除此之外,生活化實踐活動的開展環節和開展方式,可以通過游戲形式、任務形式等多元開展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從而突出體現實踐活動的靈活性及開放性特點,促進實現地理教學回歸實際生活的教育目標[3]。

(四)解決生活化地理問題

學以致用是回歸生活實際教學模式的重要發展目標。加強結合地理知識,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化地理問題,可以有效促進提升學生地理知識應用能力,幫助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探究實際生活中與地理相關的問題元素,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同時可以全面強化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學習信心,并充分感受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例如:高中地理課程“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交通運輸布局的一般原則,并可以說明交通運輸需求資金與交通運輸布局的具體關系,地理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生活化地理問題,結合實例引導學生理解交通運輸需求、資金及技術等區位因素對交通運輸布局的根本影響。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十三五’成就巡禮——中歐班列”這一視頻幫助學生全面感受交通運輸作為發展經濟的基礎條件,是促進強化經濟部門與區域之間交流合作效果的重要基礎條件。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生活化地理問題,促使學生根據所學基礎知識分析解決,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二、在地理教學中體現生活化教學內容

(一)結合地方特點元素構建地理教案

實現地理教學回歸生活實際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通過教學方法角度進行探究,同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角度進行分析,充分應用生活化教學內容,可以全面提高高中生地理知識學習及掌握效果,幫助學生主動探索生活中的地理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對此,地理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地方特色元素,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教案,一方面為了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拓展學生學習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結合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輔助作用,強化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地理綜合學習水平的教育目的。例如:高中階段地理課程“氣象與水文災害”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教師即可通過生活化教學內容結合地方特色元素為學生呈現教學設計。不同地區的常見氣象與水文災害問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特點,其中洪澇、干旱、臺風、寒潮等問題存在于不同地域背景下,教師可以根據地理實踐角度進行分析,結合地方特點促使學生根據當地圖文資料全面了解當地自然災害的基本類型、發生時間及其中的成因與危害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生活化教學內容對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推動實現回歸生活實際教學改革目標。

(二)結合學生生活興趣構建地理教案

雖然高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逐漸完善,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缺乏較強積極學習興趣的問題,這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根據高中地理教學目標角度進行分析,全面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生活中的興趣方向,構建地理教學方案,這樣可突出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可以促進實現地理教學回歸生活實際的改革目標,更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以興趣引導為前提,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從而能夠全面打開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延伸出不同角度的問題,這時就可以通過多角度分析來幫助學生將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效結合,進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例如,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課程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可根據生活化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方向構建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同時,可以結合相關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大部分學生對天文知識的探索興趣較強,教師可以依據學生這一特點進行分析,結合實際生活背景元素引導學生探索和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地球自身條件及行星際空間條件與恒星際空間條件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探究。這種以學生生活興趣為方向的教學方案設計,不僅可以充分體現多元化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作用,同時可以豐富學生學習體驗,使學生全面感受多元地理學習內容的學習樂趣。

(三)結合民間諺語元素構建地理教案

構建生活化地理教學內容的具體教學方法比較多元,地理教師在具體教案設計期間,可以充分結合民間諺語元素,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地理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突破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和語言表達方式,同時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民間諺語及俗語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地理學習興趣,同時促進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達到提高利于教學效果的發展目標。例如:在高中地理天氣氣象類課程“氣象與水文災害”教學設計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將民間俗語“東風急,備斗笠,風急云起,愈急避雨”等內容滲透至具體教學設計過程中,使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俗語與諺語元素,感受和理解具體氣象知識,以此提高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效果。除此之外,通過民間諺語元素構建地理教案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初步掌握地理基礎知識之后,主動探索常見的諺語及俗語元素,這樣可以有效促進發展學生地理知識應用能力及主動探索能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在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地理學習回歸生活實際的發展目標。

(四)結合生活真實體驗構建地理教案

結合當前教育改革背景角度進行分析,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完善化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設計要重視將以生為本教育理念進行充分體現,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針對性具體化的教學策略,保障學生學習質量的全面提升。在此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真實體驗角度,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教學策略,這樣不僅可以突出地理教學,回歸生活實際的教學改革目標,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地理知識,拓展學習能力。同時,這種方式的使用,其實強調的是學生對于生活中一些細節與知識的把握,而且也可以調動起學生參與生活的真實感受。這樣,在地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套用學生的現實生活當中的內容,能夠達到情感共鳴的效果,這時必然會使課堂的討論氛圍更加濃厚,而且隨著學生的參與度獲得提升,也能夠全面炒熱課堂的氛圍,進而使整體課堂的構建真正達到高效化。例如:高中地理“植被”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全面理解不同類型森林的分布、植被類型及結構特征,從而掌握不同地區草原與荒漠植被特征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具體關系。在本課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真實體驗探索植被與環境的具體關系,從而全面了解氣溫、降水量與植被高度及數量的根本關系,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與此同時,根據生活背景中真實體驗構建地理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突出學生主體身份,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內容和知識,推動實現強化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地理課程教學體系中實現回歸生活實際教學模式,需要加強結合生活化教學方法及生活化教學內容兩個方向進行分析,完善構建教學方案,體現地理教學模式的豐富性和實踐性特點,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地理知識理解及應用能力的根本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龐猛.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下旬),2019(3):145-146.

[2]張強鑫.芻議如何將高中地理教學回歸生活實際[J].才智,2015(15):201.

[3]謝謙云.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9):181.

猜你喜歡
生活實際高中地理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新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深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