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書香校園建設及智慧閱讀摭談

2022-07-18 01:32陳磊磊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文化修養書香校園

陳磊磊

摘 要:高中階段是人生中的重要學習階段,閱讀作為提高人的文化修養與知識涵蓋面的重要工具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本文對高中書香校園建設及智慧閱讀進行探索,對在高中階段加大智慧校園建設,促進高中學生通過互聯網閱讀,開展智慧閱讀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書香校園;智慧閱讀;互聯網閱讀;文化修養

一、書香校園與智慧閱讀在高中學習中的作用

為了加強高中生閱讀,促進書香校園建設,很多高中開始探索智慧閱讀的功能,并將其融入高中文化建設中。但是由于缺乏先進的理論經驗與相關智慧閱讀的指導,造成書香校園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為此,需要對書香校園智慧閱讀進行規范化、理論化的研究,分析其在進行書香校園與智慧閱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然后根據校園文化閱讀氛圍提升的需求,對高中智慧閱讀進行合理化的規范,這樣才能為學生閱讀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對高中學生拓展課外知識,豐富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智慧書香校園建設現狀與缺點

(一)缺乏相應的智慧閱讀平臺

隨著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目的、閱讀工具較之傳統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中書香校園建設要緊跟時代潮流,密切關注學生需求,進行數字化升級,建設智慧閱讀平臺。但是,當前市面上并沒有技術和設計較為成熟的智慧閱讀平臺,此外,一些圖書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的下載途徑需要得到相關網絡平臺的支持,而學校無法對接這些優質的閱讀平臺,閱讀資源匱乏,學生缺乏相應的閱讀工具,影響了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1]。

(二)閱讀習慣的缺失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是書香校園建設的重要目標。但是閱讀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如果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沒有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等到高中階段再努力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據筆者了解,當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并沒有開設專門的閱讀課。課外閱讀主要以推薦閱讀書單的形式再配合相關APP打卡的方法來進行。學校并未規定每日的閱讀時間,也未教導有效的閱讀方法,也未考查相應的閱讀成果。課外閱讀完全依賴家長的重視與否,其成效可想而知。而在初中階段,雖然開設了閱讀課,但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缺少有效的引導,加之兩周一節課的頻率,同樣收效甚微。筆者在所在年級進行了一次關于閱讀習慣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一周課外閱讀時間達到3小時的學生只有68%。而且隨著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短視頻和網絡文學風靡全網,00后學生的閱讀興趣轉移到文體類雜志和暢銷書上,閱讀目的也主要是休閑娛樂,“快餐式閱讀”大行其道,上高中前能夠完整閱讀四大名著任意一本的學生不到10%。這些情況對高中階段書香校園的建設都是極其不利的[2]。

(三)高中書香校園建設中閱讀氛圍不濃厚

書香校園不僅是一種文化氛圍,更是一種集體的精神風貌的展現,但在高考升學壓力下,學校對書香校園的建設與氛圍營造缺乏積極性,更有班主任或非語文學科的教師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視為“看閑書”“浪費時間”,往往會沒收學生的課外書,甚至要他們寫檢討,打擊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大考小測和課外補習綿延不窮,高中學生沒有充裕的時間參與書香校園建設,更無法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四)書香課堂建設不完善

智慧閱讀是課堂書香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再好的設想沒有落在實處也只是一句空談[3]。當下的高中書香校園建設不僅閱讀資源匱乏、閱讀氛圍淡薄,更主要的是書香閱讀課堂建設滯后,課外活動的組織及相關社團的設置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更加缺少有效的互動措施和激勵機制,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對個人素養的提升,也不能對學生的成績提升有直觀的幫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中階段閱讀課程的設置依然沿用初中階段的舊例,兩周一次的閱讀課依然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教師很少介入學生的閱讀行為,而學生自選的書籍質量參差不齊,寶貴的閱讀課并沒有被充分開發利用起來。在布置課外閱讀任務時,有的教師不注重聯系課本,不注重對課堂知識進行拓展;有的教師只關注與本學科相關的內容,沒有對閱讀內容進行跨學科關聯;有的教師受自身素養和個人喜好的限制,只灌輸一家之言。因而造成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絕大多數的閱讀任務只是一個片段,或者是整本書的內容概要或者思維導圖,這樣做不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能開闊學生的精神視野,也不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更不能把經典書籍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

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安排相應的閱讀活動小組,更不會進行閱讀目標的設定,無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閱讀的障礙,辯證思考閱讀的內容,及時總結閱讀的收獲。高中的語文閱讀,以人教版高中教材為例,其中語文課本涉及很多的國內外名著,基本上是以節選課文的形式來進行展現,因此學生無法完整領會名著所包含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和思想內涵。但是,在高壓緊湊的課程安排下,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整本名著也不切實際,這就要求教師以課文內容為立足點,采用靈活有創意的任務形式指導學生對名著進行有針對性的高效閱讀,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最后,有趣的互動交流與及時的成就激勵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書香校園的建設如果忽略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單純依靠教師的教學引導是事倍功半,不能長久的。所以架設學生閱讀交流的平臺,營造校園課外閱讀的氛圍,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交流中找到知音,也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而成就激勵機制能夠將抽象的閱讀心得顯化成學生個性化的思想表達。二者雙管齊下,讓閱讀不僅內化成學生的能力素養,更外化成學生的成就榮耀,因而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4]。

三、促進書香校園智慧閱讀的方式與技巧

(一)搭建智慧閱讀平臺

隨著書香校園建設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學校和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對高中校園智慧閱讀平臺的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對閱讀資源的控制,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學校應選擇高質量的具有教育意義和能夠啟迪人生的書籍,給學生和教師打造綠色閱讀平臺。比如,可以根據高一、高二、高三人教版語文教材的節選引進一批相關的國內外書籍,并在智慧閱讀平臺的模塊上設置相應的年級書籍推薦,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找到自己所學語文知識所涉及的書籍。

其次,在指導閱讀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互聯網和圖書資源下載途徑的拓展,學??梢誀幦∨c優秀的閱讀資源進行對接,引進優質的閱讀平臺,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資源,這對書香文化建設質量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書香校園閱讀氛圍

首先,互聯網技術發達的今天,電子閱讀已成為人們閱讀的重要方式,作為校園書香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探索通過多元化、數字化的閱讀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根據實際為學生營造一個閱讀的空間,通過建設智慧閱讀室的方式幫助學生通過智慧化系統在電子圖書室里交流閱讀體會,記錄閱讀感受,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本校圖書館就設置了期刊閱覽室、書籍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閱覽室等多種不同類型的閱讀空間,此外,還提供電子書籍檢索下載等服務,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閱讀需求,方便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高效閱讀。

其次,在智慧讀書系統的應用中,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讓學生參與閱讀,并給予其相關的讀書活動與游戲,來檢測學生的閱讀行為。筆者在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時就采用趣味問答的形式,由年段各個班級輪流守擂,針對不同章回內容出題,經教師審核后將題目印發全年段作答,如果平均分不超過80分則守擂成功,并且由教師評選出最佳出題人。此舉極大激發學生研習《紅樓夢》的興趣,而題目的設計不僅體現學生對《紅樓夢》內容的理解,也督促學生對《紅樓夢》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和再加工,更展現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愛好燈謎的學生設計燈謎謎面為題,有愛好古典文學的學生進行對聯創作為題,更有美術愛好者繪制頭飾、服飾和美食圖樣為題,異彩紛呈,驚喜不斷。而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啟發,本校也成功舉辦了兩屆《詩詞大會》,并通過網絡進行直播,學生為此踴躍報名參賽,有愛好詩詞的學生為了參賽在一個月內背了一整本《宋詞選集》,全年段掀起了一股學習討論古典詩詞的風潮[5]。

再次,在書香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進行課外閱讀社團的建設,給學生提供一個小組互相交流閱讀心得與感悟的場所,在學校營造一個濃厚的閱讀交流氛圍。本校文學社便是學生課外閱讀互動交流的高效平臺,學生在社團內不僅可以交流閱讀心得,還定期組織不同主題的創作大賽,將閱讀的心得體會轉化為個人的思維和創作能力,更將優秀作品發表在《青璜山報》《心苑》等刊物,并編輯印制成詩集和文集作為獎勵,此舉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和創作的積極性。

最后,跨學科跨社團聯動,開闊學生視野,創新閱讀形式,營造校園課外閱讀的氛圍。校園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單靠語文一個學科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校和社會的配合理解,語文教師不妨主動出擊,以課本內容為基點,聯系相關學科和社團,舉辦形式靈活的活動,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本校社團建設歷史悠久,成效斐然。語文學科經常聯合燈謎社團、音樂社團、辯論社團、影評社團、集郵社團、心理社團等舉辦各種各樣創新而有趣的社團活動,將課本內容、課外閱讀和個人愛好相結合,寓教于樂,收效顯著。而在日常教學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包羅萬象,與歷史、政治、地理等學科關聯緊密。筆者在“家鄉文化”單元教學時,就請在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造詣頗深的歷史教師為學生擬定研究方向,推薦相關的專業書籍,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入了解家鄉歷史文化。

(三)加強書香課堂建設

書香文化建設是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這就需要學校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打造一個屬于學生的閱讀課堂,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書香文化智慧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要開發創設高效閱讀課堂,進行好書推薦,讓學生可以自由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安排相應的教師進行閱讀教育的引導,提升閱讀的質量。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提供閱讀任務清單,將長篇晦澀的閱讀內容具體分解成一個個閱讀小目標,結合課文內容和現實熱點,鼓勵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考閱讀內容,敢于發現問題,勇于交流心得,提升閱讀的質量。筆者在上《水滸傳》課時,就有學生將林沖、祥林嫂和蘇軾進行對比,分析人在困境中的三種反抗形式及其效果,角度新穎,思考深刻。

其次,高中階段的教師可以通過班級讀書會、小組分組方式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群體中漸漸養成閱讀的習慣。

再次,教師還可以通過整理各班的圖書資源共享的方式開展圖書漂流,通過各個年級、班級、學生之間的圖書互相交換與分享,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擴大閱讀的范圍,吸引更多學生分享自己的圖書。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圖書閱讀角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班級讀書分享的平臺,還可以設計班級圖書講座,開展征文比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寫讀書心得體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并真正地從每次的讀書中獲得新的知識與能量。

結束語

讀書無止境,書香校園建設對高中階段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為學生創造健康、愉悅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培養心智,啟迪心智,提升文化素養。但書香校園閱讀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和學校把握書香建設的目的和意義[6]。為此,本文對書香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比如在書香文化建設中存在相應的閱讀平臺建設缺乏、校園書香文化建設中的閱讀氛圍不濃厚,以及書香課堂建設不完善的情況。對此,本文提出了搭建指揮閱讀平臺,營造良好的書香文化閱讀氛圍,以及選擇優質的閱讀素材和進行書香課堂建設等方式,對高中語文書香校園智慧閱讀進行探索,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其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錢金明.讓經典與書香彌散整個校園[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3):70-71.

[2]王云學.淺談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20):115.

[3]張學梅.基于智慧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8(1):4.

[4]杭茂燕.基于智慧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運行模式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10):3.

[5]陳艾菲.淺談提高中學圖書館利用率,營造“書香校園”的有效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2(02):9.

[6]許興菊.中學圖書館如何提高圖書利用率的思考[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6):20-21.

本文為莆田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專項課題:書香凝聚智慧——如何通過經典閱讀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立項編號:ZHYD2021005)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文化修養書香校園
經典開啟幸福,書香潤澤人生
對拓展農村中小學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探索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化修養之初探
音樂是文化修養中不可缺少的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淺談書香校園的創建途徑
音樂中的激趣教學探析
用水產養殖實踐促高中生物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書節活動實踐與思考
創建讀書會 營造書香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