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2-07-19 23:11黃阿娟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歷史應用

黃阿娟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鼓勵所有學科的教師能夠創新教學,從而能夠增強教學活力。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設置多種情境,包括問題、趣味、多媒體等情境,促進中學生學習歷史,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歷史;應用

引言

在歷史課堂上應用情境教學舉措后,一方面能夠激發中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能夠較為積極地探究關于課本內容的諸多問題,最終能夠參悟歷史。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增強學習歷史的動力,有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為課堂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一、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學習動力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在課堂中創造某種教學情境,用于影響學生,在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會采用問題式情境,讓學生能夠始終環繞某些問題進行學習,促使中學生有了較為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習動力。

(二)有助于教學課本內容

在歷史課本中,每一頁都在向學生闡述過去世界上發生的一切,需要對每段歷史都有較高的理解,才能懂得歷史進步的原因,為了達到此類教學目的,需要教師有效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逐步地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置問題情境

顧名思義,問題情境的核心是設置與教材有關的若干問題,用以引導學生思考,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從課本中提煉出核心問題,在課堂中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可以慢慢地深入課本內容,提高理解效果。

例如,在學習《文化藝術之都:巴黎》時,可以逐個設置不同的問題,用于指導學生思考不同的教材內容,如在初讀課本后,利用多媒體呈現《歐洲西部政區圖》、《法國地形圖》、《世界氣候類型圖》,分別提問:“如何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描述巴黎的位置?巴黎的自然環境如何?”,讓學生進行短暫討論,結合課本整理出答案。在讀到關于巴黎代表性建筑的內容后,要求總結巴黎四大代表建筑的特征,隨后提問:“除了建筑物之外,還可以從哪里感受巴黎的文化藝術氣息?”,引導學生發現巴黎的街頭藝術、露天畫廊、左岸古舊的咖啡館等具有較強文化氣息的地方。最后可以提問:“為什么巴黎能夠成為一座天然的藝術宮殿?”,要求結合政治、地理位置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另外,在設置問題情境的時候,需要配套使用小組合作法,是指讓小組成為基本的學習形式,每名學生都能沉浸在小組探討的氛圍中,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從而能夠推動課堂學習。

(二)設置趣味情境

許多人認為歷史是一門讓人感覺沉重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處于較為嚴肅的氛圍中,導致許多學生處在精神疲憊的狀態,在課堂上提不起興趣,最終影響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因此,需要在課堂內設置趣味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過程中提高興趣,有利于改變教學氛圍,從而能夠激發學習活力。

例如,在學習《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時,會學到關于漢武帝使用的若干種措施,最終推動漢王朝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在學完本節課的內容后,可以用趣味的方式引導學生復習,如在課堂上利用文檔創建一個思維導圖,分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開始,要求填寫各項包含的具體內容,如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在經濟上收攬鹽鐵經營權、鑄幣權等,可以在課堂內隨機地挑選學生,使其逐個完成每個項目,慢慢地帶領回顧整堂課的內容;

在學習《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時,會學到關于北宋建立的政權分布體系,為了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可以設置一些趣味的活動,如列出職權分布圖,教師提出某項要求,讓學生參照分布圖,化身成為北宋年間的某個官員,思考正確的辦事流程,如假設官員甲需要推薦乙成為部隊的將領,要求學生思考需要經過的審批流程,使其能夠認真參閱課本內容,梳理北宋的權力結構。

(三)使用多媒體創造情境

是在新課改中要求使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若應用在歷史課堂上,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用多元化的元素充實課堂內容,形成教學情境,一方面能夠結合教材展示內容,增強學習感受,另一方面能夠便于講解課本內容,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在多媒體中展示日本老兵在盧溝橋下跪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想一想下跪的原因,許多學生會聯想到日本侵華戰爭,隨后可以出示當時關于報道盧溝橋事變的新聞材料,讓學生閱讀文字,想一想“新聞報道的是哪次歷史事件?”,接著開始閱讀課本。在閱讀過程中,在屏幕中播放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內容,闡述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在學習《改革開放的起步》時,可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邊聽邊想歌曲中描述的具體歷史事件及關聯人物,引入課題。在學習過程中,在多媒體中展示2004年評價深圳當選最具有活力城市的圖文資料,讓學生結合課本想一想深圳當選的原因,從而可以加深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四)設置辯論會

眾所周知,任何一段歷史都具有兩面性,不應單一地看待某段歷史的發展過程,否則會產生偏激的情緒及認知,形成錯誤的歷史價值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辯論會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圍繞某些歷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形成有益的教學情境,在互相爭辯的過程中,從雙面的角度思考歷史問題,進而加深歷史理解程度,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例如,在學習《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時,文中涉及多個起義運動,包括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等,涉及殖民擴張的內容,課本中較為明確地說明殖民擴張對被殖民國家的弊端,如人種滅絕、奴隸貿易等,為了能夠建立較為全面的歷史觀念,可以在課堂中設立兩種觀點,一種是殖民擴張帶來的優點,另一種是殖民擴張帶來的劣勢,讓學生分別從兩個方面思考,再任意地指定學生回答,在彼此觀念碰撞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客觀地看待殖民擴張的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是歷史教師需要使用的重要教學手段,能夠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地指導學生,使其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相當于清掃學習道路上的諸多障礙,為學生提供便利,同時可以協助教師更為深入地講解教材,從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牛若男.興趣·細節·思維:初中歷史課堂情境創設路徑探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2(08):74-75.

[2]劉爾全.淺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情境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67-68.

[3]尹濤燕.巧用情境創設,激活歷史課堂——初中歷史課堂運用情境創設的策略探討[J].教育藝術,2021(12):13.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初中歷史應用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