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圭:走向共和制時代的先驅
——《華南圭選集》導讀

2022-09-20 01:51方振寧
建筑師 2022年4期
關鍵詞:玉泉華南

方振寧

圖書信息

書名:《華南圭選集——一位土木工程師跨越百年的熱忱》

編者:華新民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光明城

版次:2022 年1 月第1 版

ISBN:978-7-5608-9960-2

緣起

對很多人來說,華南圭(1877—1961)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他出生在19 世紀,離我們現在有100 多年,那么為什么現在又提起他?緣起是因為她的孫女華新民女士(也是我的老朋友),前不久從北京寄給我一本由她編的關于她祖父的新書《華南圭選集——一位土木工程師跨越百年的熱忱》(以下簡稱《華南圭選集》),這本書讓我們發現在中國走向共和制時代,有一位城市規劃先驅者的身影(圖1)。

圖1: 《華南圭選集》封面

我和保衛胡同活動家華新民女士有多年沒有聯系。十幾年前,我們曾在北京為反對亂拆胡同和反對破壞北京古城而站在一起,常常聯系和交換信息并參加各種活動。2022 年4 月中旬我們聯系上之后,她馬上給我推送了4 月9 號晚上群島讀書會的鏈接,內容是由幾位專家和學者在網上直播討論《華南圭選集》的新書發行。我立刻從頭到尾看了這個直播的回放,非常感慨。于是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向大家推送這個直播的回放,希望對中國近代歷史特別是城市遺產保護建設史以及城市歷史感興趣的人,一定要完整地看完這個直播。

我決定寫一篇關于《華南圭選集》的書評。華南圭對20 世紀走向共和制的現代中國社會進步,以及北京這座古老城市向現代都市轉型,所起到的鮮為人知的貢獻,應該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鼓勵學者對華南圭的學術和業績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

華南圭:何許人也?

華南圭(1877—1961),字通齋,生于江蘇無錫蕩口鎮。曾就學于江蘇高等學堂和京師大學堂。1904 年公派留學法國,修土木工程專業,獲工程師文憑。1911 年歸國后,通過學部留學生考試賜工程進士出身。先后任交通部技正、京漢鐵路和北寧鐵路總工程師、北平特別市工務局局長、天津工商學院院長,政權更迭后初期的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總工程師等職,并在幾所學校任教。出版近三十部著作,大部分作為民國早期大學教材,涉及鐵路、房屋工程和市政工程等,并有譯作數部,關系人文歷史和小說,另外還發表過上百篇文章。本選集的作品,時間跨度為 1902 年至1957 年,一支筆穿越三個時代(圖2,圖3)。

圖2: 華南圭與夫人華羅琛,兒子華攬洪和女兒華西蒙。1910年代于北京

圖3: 華南圭家庭合影及華南圭的早期教學經歷留影

華新民女士在書中一篇很短的“編者序”中說:祖父是江蘇無錫人,他是在蘇州滄浪亭的中西學堂接觸到了西方社會的現代文明。1902 年,上海的點石齋出版了祖父的譯作《羅馬史要》,就是他在這里邊讀書邊翻譯的。這是中國第一次引進的介紹古羅馬歷史的讀物,之前已有海關總稅務司的譯本,但他認為翻譯得不好,便重新翻譯,那時他剛25 歲。從祖父年輕時的這個舉動,我看到了后來貫穿于他一生的性格——不信權威,追求完美,思想沒有束縛。而這部古羅馬故事本身的情節也無疑震撼了他,讓他見識了國門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圖4)。

圖4: 華南圭譯著《羅馬史要》(1902年)

然后祖父來到北京的京師大學堂就學,于1904 年和若干位同學一起,被清政府送到法國留學。到了巴黎,他認準的學科是土木工程,但在準備入學考試期間,1905年著手翻譯了當年法國小學的一本教科書《法國公民教育》,因深知單憑科技救國是不夠的,他甚至等不及回國后出版這部譯著,就急忙先把其中一個章節——法國1789 年的《人權宣言》,于1907 年自巴黎投到上海的《申報》上發表了(圖5,圖6)。

圖5: 華南圭譯著《法國公民教育》(1912年)

圖6: 華南圭譯著《法國公民教育》第六篇中的第五節(1912年)

華南圭接受法國啟蒙思想

1912 年回國后,華南圭把整本《法國公民教育》譯著交給了商務印書館出版。正是這段內容引起了我的關注。

其實《華南圭選集》一書最后兩篇選文是關于“13/譯著《羅馬史要》序(1902)”“14/譯著《法國公民教育》緒言及例言(1912)”,從譯著的年代來看是早期的,如果從1904 年被清政府送到法國公派留學,那么1902 年上海的《點石齋畫報》出版了華南圭的譯作《羅馬史要》來看,華南圭是從了解西方政治和國家制度的羅馬史開始,進而到巴黎之后開始接觸法國受啟蒙運動影響的成果,即法國公民教育。

華南圭曾在1928 年9 月13 日北平特別市工務局組織成立宣言上說:“其時曾譯一書,名曰《法國公民教育》。此書內容,飽含革命精神,蓋法國大革命之后,系用此書以統一革命思想者也。商務印書館出版,未知今日尚能覓得其殘編否?!保ㄒ?9頁)由此可見,華南圭在法國翻譯《法國公民教育》一書,是看重書中所飽含的革命精神。1912 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正值中華民國元年,是由孫中山倡導的共和制元年,在《法國公民教育》這本書中的第六篇的題目是“自由 平等 親愛”,這應該就是孫中山倡導的“自由 平等 博愛”的原典,這不應該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吧?所以,對華南圭的全面研究,將會發現在中國告別了中央集權的帝國專制時代,走向共和制時代的開端,華南圭先生身上所具有的正是我們已經失傳的現代工匠精神。

華南圭呼吁治理玉泉水系

此書編選了1932 年華南圭在清華大學的演講稿《何者為北平文化之災》。整篇演講主要是呼吁整治玉泉水系。華南圭認為三海昆明之水,都來自玉泉,則玉泉是北京勝景之源。所以,所謂的“何者為北平文化之災”?即玉泉分散的狀態,既是北平文化之災。換句話說,玉泉源流破產之時,就是北平文化宣告死亡之日,華南圭為此大聲疾呼。

而華南圭曾在1928 年7 月的《中華工程師學會會報》上載文《北平之水道》的文章,為什么《華南圭選集》是以《北平之水道》開篇?可見編者華新民女士深知華南圭對北京的貢獻始于治理玉泉水系,而玉泉源流實際是北京文化的發源地(圖7,圖8)。

圖7: 玉泉上游形勢圖等

圖8: 滋潤北京的玉泉水系(源自西郊玉泉山腳,流入北京城中心)局部

從華南圭強調:“匯觀古今之淵源,可知燕城之水,古時有二路,其一來自北面,即自白浮至昆明湖,與玉泉之水匯合而流至城之西北角;其二來自西面,即自渾河之金口,經三里河而至城之西南角?!保ㄒ?2 頁)

華南圭得出這樣的結論:“凡一都市,有水乃有生氣;無水則如人之干癆。燕城能否有生氣,能否不成干癆,實一問題。此問題不難解決,合澤、泉、河三物整理之而已。澤即望海樓及蓮花池,泉即玉泉,天然之順流。七八百年來帝力之經營,惠于我人者良多,稍稍再加人力,即無遺憾。河則有永定河可資利用,自金歷元至今,時興時廢,迄未有澈底之解決。然而金口河、旱河、三里河,雖已淤積,而古人實示我人以途經。若于三家店車站之近地,分取永定河之水流,循東岸以至龐村之北,再循金口河之古道,于諸家莊相近之處,辟一短路,以入于旱河之古道;再循三里河以達西便門,復展前三門之城濠,以成良渠;分段建設活閘,閘門啟閉,便利航行,而干癆之病亦賴以廢除。此種小規模之工程,視世界之紅海運道及巴拿馬運道,實一粟與滄海之比耳,我人奈何不努力行之?至于工程上之技術問題,容另論之?!保ㄒ?7 頁)

古今中外,歷代王者建都城的第一個條件就是選水。2010 年我去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考察展覽場地,一到馬德里接待我的西班牙小伙子就告訴我,當年西班牙國王定都馬德里,就是因為這水好。大到都城,小到鄉村,水系是生存的首要條件。這就是為什么華南圭極為重視和強調要集中治理玉泉分散的狀態的原因。

華南圭在同一年發表了另一篇題為《玉泉源流之狀況及整理大綱計劃書》的文章,該文是華南圭于北平特別市政府1928 年夏成立之前所擬,在其8 月1 日擔任北平特別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后,以工務局名義發表。該文與其之前所擬的《北平之水道》和之后所擬的《北平通航計劃之草案》前后呼應,形成姐妹篇,也成為該屆工務局和之后各屆工務局同類文件的原始出處和基礎(圖9,圖10)。

圖9: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玉泉山區域。(德)赫達·莫里遜攝,自哈佛大學圖書館館藏

圖10: 19世紀末北京城里干涸的玉河,自晚清香港華芳照相館攝影集

華南圭在《何者為北平文化之災》最后講:傷心之事不勝枚舉,第二件讓他傷心事,是前往云岡石窟實地考察,讓他看到觸目皆是石窟造像被摧毀的慘狀,且如此轟動的竊案卻無人問津,華南圭在文后所附他在現場的照片上寫有“云岡石窟摧毀之一斑”和對偷賣者編號的記錄(見111~117 頁)(圖11)。

圖11: 華南圭1932年春考察云岡石窟

以上兩篇關于玉泉源流的文章,第一篇詳細介紹了玉泉水系的由來,第二篇是詳細的整治方案。而第三篇是四年后在清華大學的演講,可以說是華南圭大聲疾呼如不治理玉泉水系,對北平文化來說可以是滅頂之災。在民國期間,華南圭的愿望沒有實現,直到1949 年政權更迭后,在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上提交的若干提案會上,華南圭作為提案人再次提出《整理玉泉源流案》;華南圭在實施辦法一欄中寫道:“有民(國)18 年所提計劃可考,可分三年行之,目前可先測繪水田魚鱗圖(魚鱗圖,即產權所有的分布圖——華新民注)?!?/p>

終于政府在1950 年開始整治玉泉水系,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華南圭20 年前的心愿得以實現。北京檔案館的宋湛先生曾在《解放初期北京市的環境保護工作》這篇文章中說道:“1950 年,人民政府開始對北京市的河湖水系進行大規模的治理……疏浚河道的首要工程是整理玉泉山水系”。

學者專家對華南圭的評價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教授中國近現代建筑和城市研究專家賴德霖先生認為: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一個樣式雷營造世家,其數代家族成員曾經為帝都北京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眾卻少知,20 世紀還有一個華氏世家,他們就是祖父華南圭,兒子華攬洪和孫女華新民,他們祖孫三代或殫精竭慮,或忍辱負重,也為這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化和遺產保護作出了不朽的貢獻。眾所周知,晚清時期的中國曾經出現過詹天佑這位杰出的鐵路工程師,民國時期的中國曾出現過茅以升這位杰出的橋梁工程師,但眾卻少知,華南圭的貢獻比他們更全面:他在民國建立之初,就曾供職于詹天佑擔任部級最高技術專家(技監)的交通部,并擔任該部路政司的最高技術專家(技正),之后又曾任中華工程師學會總干事、副會長、北平市工務局局長、天津工商學院院長、中國營造學社社員,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總工程師。由華新民女士主編的這本《華南圭選集》就是這位杰出的交通和市政工程師,工程教育家和中國現代工程界先驅之一,為祖國的交通和城市現代化,以及工程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所作出重要思考的部分結晶,也是中國一代現代工程先驅實踐科學救國理念的極佳明證。

歷史學家雷頤認為:中國的現代性轉型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位轉型,建筑、民居、市政、交通的變化,凝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化于一體。華南圭先生清末留法學習土木工程,回國后在不同領域任要職,負責城建、規劃、交通,他的思考與分析,有理論,有實踐,有傳統,有現代。從中可以讀出時代的心聲,也可以讀出轉型期一代知識人的知識結構、思想理路與情感歷程。直播中北大李迪華教授表示要把華南圭的理念添加到他的課程中。

華南圭的城市改造提案與功績

我們只在這里列舉幾個我們熟悉的城市改造功績:

1.華南圭曾在1928 年呈請準開放景山為公園的建議(見75~76 頁):

“ (甲)將東門西門外之東西石碴車道接通,以免市民循河邊土道曲折而行;

(乙)北上門一排席室皂隸奴仆之破爛房屋,一律撤去,又將故宮門前,整理一片廣場,以利游人之出入,并以便停放車輛而免擁擠;

(丙)現在山路惡劣,游人欲登高亭,其難直如登天,故山路須加整頓;

(?。┎槿珗@之中,除亭殿外,毫無可偷之物,則東西北三座圍墻,皆可拆去;

(戊)各亭皆無門窗,柱則有破爛者,今擬將柱修補,于亭上添設鐵筋混?!?/p>

2. 1928 年華南圭為開辟北平東西要道致函故宮博物院(見77~78 頁)

為什么華南圭要致函故宮博物院?根據書中的注釋,首先是清朝結束多年后,皇城東西向仍被阻隔而車馬需繞行。此為華南圭建議并指揮實施的東西要道。甲路指的是:摘下故宮東西華門南側厥左門與厥右門的門檻,并改筒子河沿岸焦渣路為石渣路。

關于景山的前面,華南圭認為:現有車道寬三公尺,不敷車馬往來之用。擬請鈞府函商故宮博物院,準許往來車馬經由北上門內穿行,并將景山門劵改在綺望門售賣,這就是乙路,指的是:將景山北上門之墻的東西兩端打開豁口,并將北上門與其北側之間的三米寬土路,拓展為六米寬石渣路,與原東西兩側道路相連,(此即景山前街的第一期工程,之后1950 年代再度被拓展,拆除了位于筒子河北側的北上門,而位于筒子河南側的神武門廠變成故宮正門,即現狀)。

華南圭的規劃目的就如他在致函文中所述:純為便利東西城交通起見,尚無不合。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便民措施,可是今天我們在享受這一便利時,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是百年前由于華南圭的提議,促成了即打通東西走向的景山前街,而原來走到這里老百姓都要繞著紫禁城走(圖12)。

圖12: 照片上“”為在1928 年除為墻門后開辟的豁口,“●”為原景山北上門,“▲”為故宮神武門

3.為北平長安街命名!(見83 頁)

1928 年身為工務局局長華南圭先生,看到當時北平各處街道都已經有定名的現狀,唯有天安門至中華門一段,又東西長安門之一段,以及長安門外之東西兩段,都沒有名稱很不方便,于是建議政府:可以將中間南北方向的正道,即自天安門至中華門的一段路定名為天安道,而長安門開東西方向那一段,可以定名為中山街,自東長安門直至東單牌樓,統稱為東長安街,自西長安門直至西單牌樓,統稱為西長安街。

4. 1929 年華南圭建議拆除甕城(見86~90 頁)

華南圭就任工務局長之后,對北平市的改造和整頓,工程之大,不遺余力,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拆除城中各門的甕城,第二是砌修暗溝。這兩件事對北平這座古城來說可謂驚天動地,由于經費問題先從拆宣武門甕城開始。1929 年華南圭呈文至市政府拆除甕城,擬定了詳細計劃,拆除的理由如下:拆甕城,便交通,移城磚砌暗溝,互利節費,以小辦法而完成大計劃。該甕城完全拆除,鐵路改成直線,于宣武門東西兩面,添開單洞,一出一入,并修筑馬路,接砌暗溝。

5. 1949 年華南圭提案新北京城市改造(見140~145 頁)

華南圭1949 年8 月在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上提交的若干提案會上表示:“西郊新城市,事在必行;梁思成先生是“城郊規劃”建筑師,必能提出具體的議案,故鄙人不再詳論?!蹦敲戳核汲上壬袥]有提出具體的議案?有心者可以去考證??傊?,華南圭代表提交了16 個“刷新北平舊城市之建筑”。

提案1/廣設小公園及小廣場,以供人民游憩案;

提案2/規定空地之用途案;

提案3/西郊新市區計劃綱要案;

提案4/籌備新村案;

提案5/籌辦公墓及火化場案;

提案6/添開城門拆除甕城案;

提案7/壓緊墊平各胡同之土路案;

提案8/翻修舊時之石渣路案;

提案9/打通幾條要道,以利交通案;

提案10/籌劃崇文門內外交通案;

提案11/迅速復審街道寬度及房基線案;

提案12/開始籌劃下水道案;

提案13/續蓋龍須臭溝案;

提案14/整理玉泉源流案;

提案15/疏浚前三門護城河案;

提案16/規劃通州碼頭案。

我在引用以上這些提案時省略了“實施辦法”的內容,在1949 年9 月由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秘書處編輯的《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專輯》中有華南圭對各個提案的詳細解說。就這些提案而言,可以看到提案人深知舊城的問題所在,深知市民的疾苦,以及作為一座新生的現代城市所必須具備的衛生環境和交通設施(圖13,圖14)。

圖13: 《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專輯》,1949 年 9 月

圖14: 1949 年 9 月《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專輯》內頁

6. 1952 年華南圭草擬了北京東郊具體規劃(見157~169 頁)(圖15)

圖15: 1952年華南圭草擬了北京東郊具體規劃

讓我們看華南圭先生當時是怎樣規劃和設計北京護城河的吧!

“護城河問題:我在(京津通航)計劃中,曾擬以護城河為航渠之一部分;今又擬令護城河辟寬而稍予挖深,使游艇兼可環城游行,同時修造正式橋梁;修者如西直門、阜成門、廣安門、永定門、廣渠門、齊化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宣武門、和平門、正陽門、崇文門外之各橋,造者如復興門水關及新辟各豁口外之各橋;將來多辟豁口,陸續多造新橋,以使河與路皆成便利美麗之新規模。

河之兩坡,遍植花草,如紫蝴蝶之類,兩岸遍植綠樹如洋槐、柳樹、絨花樹等;勿植桃李,因其開花短命也;勿植楊樹,因其向天滋長,不給濃蔭,且其葉不綠而又稀疏也?!保ㄒ?60 頁)

在關于工廠的發展提案里,華南圭強調:則須為二種人籌備住宅,其地面亦須廣大而能擴張:其一,工廠隨時建立,地上之居民須隨時讓;其二,在工廠服務職員及工友,須隨時可以安居;其工廠自設宿舍者,不在此限。因此,住宅地面,須預為劃定。

宅不宜在工廠之南,以免煤煙吸入而常吃黑飯;二因凡有惡臭之工廠,皆在東南方面,住宅不宜與之相近,以免常惡臭;三因東南地形低洼而積水,地下水亦不潔凈,或者有毒;依此原理,住宅區域,宜在東直門向東直線之北,包括北郊元時大地在內。

除此之外,規劃中引人矚目的是關于環城鐵路的方案。另外對北京街道做棋盤型劃分和綠化上的規劃,現在來看也是合理和科學的。而對北京和上海有關日照的比較,華南圭的研究非常細致。

讓我們對這些規劃做一下提要:

在住宅區域內,每坪為九百公尺見方,劃之為九坊,即每坊為三百公尺見方。一坊內,有若干橫街,通于豎街,亦通于仁路;一坊內之公益建筑,設于坊之中心,如坊公所、小學校、幼稚園、托兒所、手工室、體育室、小旅寓、小郵局、小菜市、小藥店、小商店以及廣場、公廁、浴堂、理發室等等,此中央地盤,名曰公益地盤。一坪內之公益建筑較大,在其中央一坊之內,名曰公益坊。

原則上,坊及坪皆是棋盤形,但遷就現實,稍成梯形或斜方形,皆無不可。又為遷就現實,各路不妨微斜微彎,但斜度彎度不宜太大。

綠化方法:坪內坊內,路上皆有綠樹,并須多造茂林,或者利用不整齊之地面,或者劃取長方地面,因地制宜可也;但坪內茂林,應有數十萬株,并非稀疏的數萬株;林內應可使人散步,并可將小兒的搖籃推入以散步于蔭下。(勿用楊樹,因其葉疏不綠,且向天空長。)

日光消毒之能力最大,故住宅應能常有日光射入;即對面房屋,相距不宜太近;即房檐高度與街道寬度之比例數,宜有所規定。上海都市新計劃,擬規定每天四小時之照射,即冬至日正午前后四小時內,日光可以照射入室。北京只須以三小時為標準,其理由如下:日光照射之功能,與地方氣候有極大的關系;北京晴日,倍于上海;北京日光,強于上海者甚多;北京室內常干爽,上海室內?;铦?;用淺顯之理以譬喻之,如滴滴涕藥水之消毒殺蟲;北京連日晴朗,猶每日噴此藥水也;北京日光強烈,猶藥水之濃厚也……因此,北京以三小時為標準,其功能超過上海之四小時。蘇聯氣候,遠遜于北京,故蘇聯標準,亦不適用于北京。

坊內之門牌,亦以此原則為次序,并再將奇數偶數分開;路西用奇數,如 1、3、5、7 等;路東用偶數,如 2、4、6、8 等。橫街上之房屋,路南用奇數,路北用偶數。

關于氣候華南圭認為:“蘇聯氣候,遠遜于北京,故蘇聯標準,亦不適用于北京?!边@句話可以看出華南圭在當時對國內有些人盲目崇拜蘇聯專家的做法是持不同意見和抵觸的。

這應該是一個極其細致和負責任的提案,也是最早思考公園城市的完美和整體構思。我只是列舉一二,更詳細的內容都在書中(見159 頁圖示)。

7. 1956 年華南圭提議《天安門觀禮臺新方案》(見170~175 頁)(圖16)

圖16: 1901 年京師九城全圖里的皇城,收藏于美國國會圖書館

8. 1957 年華南圭《針對北京城市規劃的視察報告》

華南圭:“我提出新方案,將觀禮臺筑于紅墻之北,分為東西兩大臺,都是固定的結構,門樓介于其間。其最高一排,稍低于門樓之欄桿;其最低一排,人胸與墻頂看齊。

觀禮登臺之人,由文化宮正門走入而上東臺,由中山公園正門走入而上西臺。兩臺能容人數,可多于目前臨時性四臺所能容之人數。

如此則天安門偉麗之原狀,毫不毀傷。臨時性的觀禮臺拆除后,在 其地植樹,可以增加蓬蓬勃勃的生氣;宜用盤槐成橫向生長之樹,以免 樹頭妨礙視線,勿植果樹,因其開花時間很短,綠化之能力又很弱?!?/p>

華南圭認為:規劃北京市內的鐵路,一宜盡量少與馬路交叉,二宜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三宜時時想到日常生活物品之供應。人之所以為人,第一重要之事,就是食品供應之難易。

所需供應之食品,分為兩大類,其一類可在倉庫停留后分送于零售店,如一切干貨是也;其又一類則應在到達的火車站迅速分送于全城之零售店,如鮮果、鮮菜、魚蝦等是也。分配第二類,須賴“總菜市”。游覽巴黎之旅客,常以總菜市列入游覽的節目,因其龐大而分配迅速也。黎明入市參觀,樓上樓下,堆滿食品;日上三竿,則樓上下已全空,各貨都已分配于全市之零售店矣;因此,市民可以吃到新鮮的食品。吾們將來的總菜市,可設于南站之旁,至多分設于東西兩站之旁,不可再分,此是規劃路線時所不可疏忽者也。

天安門近身,應該保全原有的規模,原封不動,華表依然,石獅依然,金水橋依然;因為天安門之所以為天安門,自有其應有的性格也。

華南圭對中國交通工程之貢獻

中國鐵路史志專家姚世剛認為:華南圭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謀略大師,策劃大師。他提出的中國鐵路發展十五經、十四緯的建設設想,非常全面,非常細致周到,包含了連同外蒙古在內的中國當時版圖上所有地區的鐵路規劃,在清末民初時代,幾乎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的。本人略知清末郵傳部于1906 年,北洋政府交通部1913 年,曾做過幾縱幾橫的鐵路規劃,但如此詳盡全面的規劃設想,本人是第一次見到。這和現代中國鐵路六縱六橫、八縱八橫等發展規劃,也多數不謀而合。并且華先生籌劃在鐵路發展之外,要重視公路的發展。如同人體之脈絡,“宜于經營全國鐵道時,兼設全國馬路(公路),且宜于鐵道未完成之前”,這和近年國家所強調的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規劃也是完全吻合的。

1912 年華南圭在《鐵道泛論》一文中首先對“鐵道是文明之媒介”給予高度概要的說明,文字簡潔而論述清晰,特別是把中國人的國民性和西方人的敏活加以對比,以此暗示中國人在接受鐵道文明上會有遲緩的可能:

“鐵道愈多,文明愈發達,已為世界上眾口一詞之鐵證,而無待贅述。而余所欲添一詞者,則鐵道之影響于人民心理者是也。大抵靜而不動之人民,其進步恒遲鈍。試以中華人民與西洋人民相比較,西人多動而華人多靜,西人言華人無神經,又言華人有耐性,因華人不動故也,不動則神經頑鈍也。西洋人民之感覺極敏活,易喜亦易怒,喜怒易形于色,不如華人之能掩藏。

西人有自然的急進心,故百事之興舉極速。華人有自然的緩進心,故百事之振起極遲。一速一遲,則聰明體質雖相同,而文野乃不能同日語矣。

據此理也,中華全國鐵道之布置,宜如蜘網。以漢口為集中,由漢口發出之諸線,成徑射之形?!保ㄒ?80~189 頁)

華南圭對建筑界的貢獻

書中把華南圭定位于一位土木工程師,而這本書中有“房屋建筑篇”,這一章節的主要部分是從1920 年華南圭的一本著作《房屋工程》中選了第七編“支配”和第八篇“美術”,其實就是一本房屋建筑的教科書。尤其是“美術”一篇中,華南圭對西方建筑史的了解之深和之細,只能對他的造詣表示驚嘆(圖17,圖18)。

圖17: 華南圭1920年著《房屋工程》第八編 美術選頁

圖18: 華南圭1936年設計的天津鹽務稽核所,見《堿地之房屋》一文插圖

華南圭在第九章最后的部分提請讀者“注意”:

“本書所論,系建筑師必不可不知之事,但此外有三事為建筑師應注意者:其一,須廣覽建筑物以博眼界;其二,須多備樣本以融意匠;其三,須實地生活于優美房屋中,俾深知生活上需要之各事?!?/p>

其實,華南圭的功夫并不止于建筑史,在《中西建筑式之貫通》(1928 年)一文中對宋代《營造法式》中抬梁屋頂構造與西式構造進行了分析,這種分析應該是具有西方建筑結構設計所需要的工學基礎才可以比較。華南圭要論證的是:“建筑之大體,中西能否貫通,本文所注重者此耳?!比A南圭認為:中西貫通問題,在大體不在細節上。

在此節選其中一段,可以看出華南圭在瞄準哪幾點進行比較。

“ (甲)西式屋面之荷重,分于二點,中式則分于數點,故中式之柱多,西式只須二柱或二墻。

(乙)西式有橫豎斜之三料,中式只有橫豎二料。凡橫料,本身之死重增大,荷負之能力減小,故中式于不得已之時,將統長之梁,改為斷而復續梁,但仍是上下疊置而相距甚近,自圖S1 乃至S20,雖曰二十種,實只可稱為一種,曰疊梁式而已。

(丙)西式各料受拉力或壓力,中式則受撓力及壓力。拉力最利于木料,故西式常利用之,而中式卻絕不利用,撓力最不利,故西式常避去,而中式卻常利用之?!保ㄒ?03-404 頁)

值得注意的是華南圭1928 年這篇對《營造法式》的研究早于梁思成(1932 年),而根據他1920 年發表的《房屋工程》(見385 頁),已提及朱啟鈐先生剛在南京圖書館發現的《營造法式》一書,雖顯然他那時還沒開始研究(圖19,圖20)。

圖19: 華南圭1928年在《中西建筑式之貫通》一文中對《營造法式》的研究

圖20: 華南圭1928年在《中西建筑式之貫通》一文中對中西建筑式比較插圖

華南圭的學風與作風

華南圭秉承中國傳統文人的治學風范,博學嚴謹,在規劃和設計具體提案時,首先對發達國家,如法國、比利時、美國等國,在相對領域中的成就和業績加以考察,取其優勢,不照搬,尤其在中國全國鐵路和公路網規劃上,以及北京新城規劃的網絡化路網,都有歐洲城市規劃的影子。那作風又是什么?1928 年華南圭被任命為北平特別市工務局長之后,隨即起草和敬呈北平市政府發布行政令,禁止奢華,獎勵勤儉作出七項規定(見84~85頁)。直到1933 年華南圭執掌天津工商學院之后,仍然將:“千萬勿忘五字:廉、能、勤、儉、健?!弊鳛樵撔5摹皽市S枴保▓D21),而這則準校訓則來自1928 年在北平特別市工務局長組織成立宣言。華南圭說:“就‘廉’字言,鐵路用款最巨,用人最多,十七年未受一錢之賄賂。則自今以后,自信不至失節,茍一失節,則予即是貪官,應遵誓詞末語,受嚴厲之處罰?!边@是華南圭的操守和廉潔,也是那個時代端正的風氣,不失為敲打今人靈魂的一塊道德磚。

圖21: 華南圭1936年在天津工商學院

北京這座古城,是以皇權為中心建造的城市。華南圭的許多舉措,是以人為中心的城市規劃和設想,他的各種方案是具體的,深入的,是現在許多城市規劃師們值得學習的存在,是那些想成為城市規劃師學徒的教科書,這就是我執意要寫這篇書話的初衷(圖22~圖26)。

圖22: 華南圭1925—1939年的著作

圖23: 華南圭1902—1920年的著作

圖24: 華南圭在1957年與建筑師和橋梁工程師們交往記錄照片

圖25: 河北大學校史館展廳里展示的天津工商學院,見 478 頁,華新民攝

圖26: 朱啟鈐先生 1929 年《組織營造學會日記》手跡

2022-7-7 于橫濱至上堂

圖片來源

均選自《華南圭選集——一位土木工程師跨越百年的熱忱》一書,本文感謝華新民女士的協助。

猜你喜歡
玉泉華南
“知心姐姐”盧勤到玉泉開展“幸福教育”
海油華南譜新篇
《華南地震》征稿簡則
喜報!玉泉橋牌選手獲獎啦
紅船“開進”了玉泉小學
玉泉學子收獲音樂夢
華南風采
記華南女院前三任校長
華南掠影
蘇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牽華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