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做好新聞節目策劃的對策研究

2022-10-03 20:09倪瑜樺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4期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節目傳統媒體

摘要: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不僅面對傳統媒體行業的競爭壓力,還要與大量新媒體平臺展開競爭。為助推傳統媒體更好發展,文章簡要闡述新聞節目策劃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做好新聞節目策劃的對策。文章應用文獻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與總結融媒體時代做好新聞節目策劃的重要性、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節目產生的影響、融媒體時代新聞節目創優的問題與應對措施。依托了解受眾思維并找準市場定位、組建全能型人才團隊、做好新聞選題研究、注重報道內容的多元化、增強節目的網絡適應性、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欄目等策略的落實,加速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轉型,提升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質量。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媒體;新聞節目;創優策劃;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4-0147-03

一、融媒體時代做好新聞節目策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整合各類資源

新舊媒體有機融合、并進發展是融媒體時代的大勢所趨。各類資源合理、有效地整合成為新發展業態。這也促進了各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合作、相融。在全媒體發展態勢下,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成為可能,所顯現的效果也更為理想。應對市場多樣化發展趨勢,傳統媒體可以在節目策劃、線索提供、資料獲取等多方面實現多渠道采集,從而獲得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以期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充分發揮選題策劃、采訪拍攝、編輯制作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各類有效資源,更好地實現新聞節目創優。

(二)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既要有高價值的信息,確保節目內涵,也要有接地氣的新聞,貼近民眾生活,提供豐富多樣的內容信息,才能更好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求。融媒體的發展使新聞節目在信息獲取手段、傳播途徑、表現模式等方面均發生了變化。同時,為了規避內容同質化而分散受眾的關注度,廣播電視新聞普遍會在節目策劃與制作中融入自身特色,包括結合本土區域特色、打破固定思維模式、提升稀缺資源價值、聚焦社會關注熱點、深挖新聞背后的故事等,構筑多層次的信息空間、多層次的報道結構,優化信息加工處理模式,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

(三)保持傳統媒體的影響力

就當前情況來看,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要進一步拓展新聞節目的表達模式、豐富表現力,促使受眾將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傳統媒體新聞節目上,以達到保持傳統媒體社會影響力的目的。融媒體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念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價值判斷、信息選擇的意識在持續優化,因此,需要傳統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從多個角度入手解讀新聞信息,使傳統媒體具備更強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保持權威性和影響力。

二、融媒體對新聞節目產生的影響

(一)節目內容更加貼近民生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傳播觀念,逐漸增強服務意識,抓熱點、解難點,以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挖掘百姓身邊事,關注民生日常事,解決急難愁盼事,在節目選材上,多以真人實事為主。新聞報道越是貼近民眾生活,越能獲得更高的關注度,也越能體現新聞媒體的宣傳使命和社會責任感。

(二)傳播途徑豐富多樣

傳統媒體時代,新聞節目傳播渠道和途徑相對單一,但隨著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受眾接收信息已經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可以選擇不同渠道、不同途徑、不同方式更加快捷有效地獲取各類新聞信息。如今,搭建集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為一體的融媒體中心已成為現實。因此,新聞信息的傳播有了豐富多樣的渠道支持,新聞信息能夠在更短時間、在更大范圍內廣泛傳播。同時,融媒體也使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線上直播成為可能,促使新聞信息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中的同步傳播成為現實。

(三)媒體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縱觀廣電行業的發展,新聞節目內容同質化嚴重,城市臺不僅要面對來自同城其他傳統媒體的競爭,還要迎接大量新媒體的挑戰,行業競爭壓力大幅增高,這對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制作與播出提出了更大挑戰,同時也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以及實現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機遇[1]。為更好應對行業競爭,結合融媒體的特點與優勢,不斷創新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策劃、采編、制作是必然選擇。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節目策劃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采訪模式較為單一

受新媒體的影響,受眾的審美水平呈顯著提升趨勢,這對新聞報道與傳播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較于新媒體,傳統媒體在新聞采訪方面有明顯的單一性,受眾更容易產生審美疲勞,這會直接導致受眾對相應節目的關注度下降?;诖?,在融媒體時代,想要實現新聞節目創優,就必須進一步拓展新聞采訪與報道方式。

(二)采編人員的創新意識不足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當今,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快速傳播,新聞節目的質量已然成為媒體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對新聞節目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豐富全面的新聞信息,同時要求新聞媒體切實把握新聞內容的質量,增強內容的互動性和服務性[2]。但就當前情況看,采編人員創新意識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這直接導致新聞信息的單一性、局限性更加明顯,同質化情況更為嚴重。

(三)節目策劃缺乏深度挖掘

不少新聞節目在題材的挖掘上只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挖掘,仍處于就事論事的層面,沒有繼續挖掘新聞背后更深奧的東西、更深層次的意義,缺少思考分析和深度報道。新聞信息挖掘深度不足,會使新聞節目策劃難以達到理想的水平,受眾難以真實、正確地掌握新聞事件背后所包含的信息,無法確保融媒體視域下新聞節目與媒體的社會公信力達到最佳。

四、融媒體時代做好新聞節目策劃的對策

(一)了解受眾思維,找準市場定位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想要使新聞節目獲得更高關注度,就需要切實把握受眾更加關注的信息、更傾向于應用的信息獲取方式與手段,將其融入新聞節目的規劃、制作與播出中。在實踐中,結合點贊量和轉發量,明確不同群體感興趣的新聞信息,以此參考選定新聞主題,后期工作可以圍繞相應的主題挖掘新聞信息,進行連續報道。利用受眾感興趣的話題,使新聞節目受到更多關注。

同時,新聞節目還應當明確目標群體,找準市場定位,并盡可能選擇相應群體更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與報道。在此基礎上,要切合實際,發揮新聞傳播的作用,確保無論選擇什么樣的主題報道新聞與傳播信息,都要堅持還原事情真相,傳播正確的信息,傳遞正能量,避免出現為引發關注、博取眼球而傳播虛假新聞信息的情況。

(二)組建全能型人才團隊

緊緊圍繞媒體融合發展對廣電人才培養的需要,發揮行業骨干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經驗優勢,采取“師父傳徒弟”的培養方式,為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積極優化組建全能型人才團隊。在此過程中,可以重點把握三個方面。

第一,以老帶新,傳好經驗。選用政治立場堅定、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資深媒體人士,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傳幫帶”,從思想上引導、業務上輔導,為新人提供指導,提升年輕編輯的業務素養和工作能力。

第二,實踐歷練,煉真本領。通過業務培訓、經驗交流、現場采訪等方式,激發學習熱情,提升業務水平,強化反應能力,提升職業素質,積極營造人人懂業務、比業務的良好工作氛圍。

第三,搭建平臺,促快成長。針對媒體融合發展的需要,對采編一線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再強化、專業知識再豐富,著力培養一批一專多能、一人多職、適應媒體融合的復合型人才。要求年輕編輯在策、采、寫、編、播等方面全方位鍛煉。開展全面系統、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提升,實現由技能單一的傳統型采編人員向一專多能的全能型融媒體人才轉型。

(三)做好新聞選題研究

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新聞報道,在選題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制作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期間,應當保證所選取的人物具有代表性,確保切入角度新穎,且要深入第一現場取材,尋求不同的報道角度,撰寫有血有肉、鮮活生動的人物故事。在制作民生新聞事件報道時,應當保證所選事件內容是民眾更為關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相對常見且影響程度偏大的事件,要求從受眾角度出發分析事件,拉近新聞報道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提升新聞節目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同時,在確定新聞報道主題時,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策劃選題,并在后續的新聞報道中圍繞宣傳主線、精心策劃、突出創新,加強溝通交流,唱響時代主旋律。

新聞報道主題的合理策劃與新聞報道的關注度息息相關。實踐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展開信息挖掘與統計分析,從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等方面入手,針對不同選題實施不同維度的排序,結合受眾傾向統計分析,在大量選題中篩選具備更高價值、更高關注度、更高水平的新聞選題。同時,加大新聞節目的策劃力度,構建新聞策劃的長效機制,組建策劃團隊,實行項目責任制,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宣傳重點,做好新聞選題研究,開展節目創優策劃,以確保新聞節目的深度和厚度。

加強節目策劃,透過新聞信息的表層,從政治、社會、經濟等不同層面深入挖掘,發掘信息背后更深層次的內容,提升新聞的思想高度,使受眾通過新聞節目獲得更明確的認知和更深刻的啟迪。發掘有意義的新聞題材,找準選題,精心策劃,避開瑣碎庸俗,尋求新穎的角度,拓展思維廣度,強化新聞張力,對制作新聞節目而言,都是重要的創新。

(四)注重報道內容的多元化

在多元化媒體時代,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來源越來越豐富,信息傳播介質既有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站等形態,也有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手段,信息傳播的多元化體現了社會文化的多元化,這意味著報道內容也要多元化。城市臺融媒體指揮中心的設立,讓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新媒體平臺的內容融合,可以達到強化新聞報道內容多元化的效果。依托新聞信息傳播平臺的構建以及應用,新聞節目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豐富與擴充,推動著傳統媒體探索“新聞+”新聞宣傳模式邁出重要一步,從單純的新聞宣傳向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從單向傳播向多元化互動傳播延伸[3],以綜合性、服務性為主打,逐步形成“新聞+政務”“新聞+服務”“新聞+電商”的信息服務綜合體,為受眾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

(五)增強節目的網絡適應性

融媒體時代,新聞節目的互動性與親密性是關系節目質量提升的兩大要素。傳統媒體新聞記者可以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搭建一個網絡新聞平臺,為媒體和受眾架起溝通與互動的橋梁。通過交流,獲取廣大受眾的觀點和想法,從而創新優化新聞節目的內容和形式,讓節目更具親民性,更具媒體黏性,更有社會影響力。讓廣電新媒體平臺既是信息傳播平臺,又是受眾參與互動的平臺。

增強新聞節目的網絡適應性是促使新聞節目傳播更加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重要舉措,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融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提升新聞媒體及相應節目的公信力和影響力[4]。如鳳凰衛視的《全媒體全時空》節目就利用新媒體與受眾展開線上交流與互動,積極邀請行業專家與評論員參與到節目中,針對多個新聞內容展開探討與評論,以此進一步增強相應新聞節目權威性的效果。依托行業專家與評論員的評論發布與傳播,能夠使更多受眾深入理解新聞事件背后蘊含的信息內容,同時達到避免產生不良網絡輿論的效果,也使相應新聞節目的公信力逐步提升。

(六)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欄目

結合品牌化發展戰略提升融媒體背景下新聞的傳播力是目前新聞節目創優的重要舉措,能夠讓受眾在與媒介接觸的過程中針對新聞節目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吸引更多目標受眾關注,并在獲得理想的新聞傳播效果的基礎上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5]。

對廣播電視媒體而言,打造品牌欄目尤為重要。只有立足地方特色,辦好品牌節目,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才能長久地吸引受眾關注。特別是針對新聞節目高度同質化的現狀,品牌戰略已然成為傳統媒體生存和突圍的有效途徑。

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欄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我、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尤其是在新媒體合力沖擊的形勢下,更要在品牌欄目中不斷豐富內容,打造優質節目,保持受眾對品牌欄目的喜愛度和新鮮感,從而提升城市臺廣電媒體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五、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不僅要面對傳統媒體行業的競爭壓力,還要與大量新媒體平臺展開競爭。為更好地應對行業競爭,結合融媒體特點與優勢更新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策劃、制作與播出策略是必然選擇。實踐中,依托優化新聞選題、拓展新聞內容、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等措施,能夠促進傳統媒體朝著融媒體方向轉型與發展,實現新聞節目的創優策劃,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馮文強.新聞+服務做活對農節目 融合+創新助力脫貧攻堅:靖遠縣融媒體中心創新創優農業節目的實踐與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9,3(20):33-34.

[2] 楊棟盛,李潔.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碎片化傳播策略研究:以《主播說聯播》為例[J].新聞文化建設,2022(6):167-169.

[3] 陳春花.巧妙運用采訪細節,展示縣市臺新聞節目的力量:以邵武市融媒體中心一檔節目為例[J].中國廣播影視,2022(6):93-95.

[4] 溫佳寶,李梓昂.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路徑研究:以鳳凰衛視《全媒體全時空》節目為例[J].電視技術,2021,45(12):1-3.

[5] 李杉.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下的創新發展:以《直播安陽》為例[J].新聞傳播,2021(23):47-48.

作者簡介 倪瑜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新聞節目創優。

猜你喜歡
融媒體新聞節目傳統媒體
新聞節目中主持人的“可為”與“不可為”
地方電視臺如何辦好新聞節目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方言新聞節目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