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思考

2022-11-06 14:28康玲
關鍵詞:企業管理

【摘? 要】消費需求、投資需求、資源環境的改變驅動著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并為現代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帶來了契機?;诖?,論文簡單分析了經濟結構轉型的特征,采用案例研究法,以SZ建設集團企業為研究對象,經分析發現,其在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的工商管理問題主要集中在經營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3個板塊,針對該現象進一步提出相對應的工商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關鍵詞】經濟結構轉型;企業管理;工商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8-0108-03

1 引言

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技術、產業、產品、組織、布局等方面作出調整。對于企業而言,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應順應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潮流,總結自身管理的不足,從經營、盈利、項目管理等方面入手,立足企業內外部環境和條件進行創新優化,從而確保企業能夠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定發展。

2 經濟結構轉型的特征

第一,消費需求改變。經濟結構轉型在一定程度上受消費需求的影響,而消費需求多樣化致使經濟結構轉型呈現出個性化特點。從企業層面上看,無論是客戶還是員工,不再僅僅關注基礎性產品保障,還重視產品之外的服務延伸。第二,投資需求改變。社會經濟形勢變化引發了市場需求調整,而企業為適應市場需求,其產品結構與投資方向發生改變,通過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保障自身的市場地位。第三,環境資源約束。自進入社會經濟新時代以來,生態環保、綠色節能等理念成為各領域發展的核心思想,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這要求企業在發展期間貫徹綠色低碳理念,以此提升企業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3 SZ建設集團企業概況及所屬行業發展趨勢

為增強工商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的現實意義,本文選取SZ建設集團企業為實例展開分析。

3.1 企業概況

SZ建設集團企業屬于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地處深圳,其以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為主營業務,在此基礎上從事物業租賃、房地產開發等業務,在長期發展中,SZ建設集團企業參與了諸多大型重點項目建設工程[1]。社會進入經濟結構轉型發展階段后,SZ建設集團企業同樣致力于產業升級與工商管理模式改進,加強了對綠色建筑的重視,大力發展EPC總包模式,并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延伸產業價值鏈,旨在從傳統建設企業發展為集設計、施工、規劃、經營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型建設集團企業。

3.2 行業形勢

建筑行業屬于傳統支柱產業,但其長期處于粗放管理模式下導致近年來產值利潤率有所降低,具體見圖1。

當前,市場競爭加劇為建筑企業發展帶來新挑戰。第一,行業內部競爭白熱化。建筑行業作為傳統產業,其企業總量逐年增加,且隨著總承包模式、裝配式建設模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摸索新的發展路徑,而在企業轉型發展過程中行業競爭日益加劇[2]。SZ建設集團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具備顯著優勢,競爭壓力較大。第二,建材價格上漲。深化改革期間,綠色建材價格居高不下,材料供應緊張,SZ建設集團企業的上游供貨商處于主導地位,為SZ建設集團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限制。第三,新進入者競爭力較低。建筑業準入門檻較低,但行業新進入者難以參加大型建設項目,故其難以對SZ建設集團企業構成威脅。

4 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SZ建設集團企業的工商管理問題

4.1 實際市場占有率偏低

SZ建設集團企業在早期發展時采用合作聯營模式進行經營,使企業產值不斷增加,但同樣受限于該經營模式,SZ建設集團企業對行業市場的掌控力度、熟悉程度不足,此外,大型機械設備、建材采購、材料設備管理過于依賴合作企業,極大地降低了SZ建設集團企業的實際利潤率,限制企業發展。若繼續采用該經營模式,將難以保障企業利潤,該問題已成為工商管理模式創新的關鍵突破口。

4.2 年平均凈利潤率不高

合作聯營模式降低了SZ建設集團企業前期資金壓力及市場拓展成本,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參與行業競爭,但該模式的應用引進了合作方及其管理團隊,企業實際獲得的利潤不足。在長期發展中,SZ建設集團企業已在建筑市場內占據一定地位,但合作聯營模式導致企業毛利、營業收入逐漸下降,該盈利模式已無法為企業帶來實質性收益,不利于企業未來發展[3]。如表1所示,SZ建設集團企業在簽約合同金額、施工營業收入、年平均凈利潤率方面均低于寧波建工與上海建工,且差距較大。

4.3 企業管理規范性缺失

SZ建設集團企業在管理模式方面缺乏規范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市場拓展乏力。市場拓展的核心在于項目市場運作與信息價值挖掘,但SZ建設集團企業在早期為避免市場拓展難題而選擇了合作聯營模式,導致企業發展期間尚未構建專項市場拓展團隊,僅依靠合作方開展市場業務,市場拓展能力嚴重不足。第二,經營管理不足。在合作聯營模式下,SZ建設集團企業多依賴合作方進行項目投標,企業僅提供相應資質材料。長期處于該模式下,SZ建設集團企業未構建專門的投標團隊,僅在必要時刻臨時組建,此外,缺乏專業預算人才及技術人才,導致SZ建設集團企業在成本管控、技術措施等方面不具優勢。第三,項目管理萎縮。在此前的項目管理期間,SZ建設集團企業多依賴合作聯營方式進行項目管理,致使企業項目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專業管理人才,且相應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極大地提高了SZ建設集團企業的經營風險。

5 基于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SZ建設集團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5.1 改進經營模式

5.1.1 引入一體化管理模式

對于SZ建設集團企業而言,為抵消合作聯營模式對企業經營帶來的負面效果,應引入一體化管理模式。第一,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建筑行業現已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此情況下,SZ建設集團企業可搭建集投資、建設、運營于一體的經營模式,按照以投帶建的發展路徑增強自身對行業市場的把控能力,在現有業務結構基礎上進行業務延伸,投資、建設與運營新時代朝陽產業,借助朝陽產業提高SZ建設集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第二,縱向一體化。除實現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發展,還可引入縱向一體化經營模式,模式結構如圖2所示,構建“一攬子”服務體系,整合產業價值鏈,降低企業對合作方的依賴[4]。第三,橫向一體化。借助橫向一體化經營模式(見圖3)拓展SZ建設集團企業的業務范圍,進一步采用模式創新、區域拓展、行業整合的形式擴大企業影響力及市場占有率。

5.1.2 構建裝配式建設模式

裝配式建設憑借其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優勢現已成為行業主要模式,其發展空間大,綠色環保,且具有政策支持,優勢顯著,SZ建設集團企業為擺脫合作聯營模式帶來的負面效果,應主動了解與熟悉行業市場,把握裝配式模式潮流,同時,借助BIM技術,加強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銜接,這不僅能使企業更好地融入行業市場,還能提高生產作業的精細化程度,降低施工成本。

5.2 優化盈利模式

5.2.1 價值鏈調整

建筑行業在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期間,其行業價值逐漸向上下游移動,呈現出“微笑曲線”特征(見圖4),價值鏈上下游兩端附加值高于中間部分。在該行業形勢下,SZ建設集團企業為促進盈利,可根據該價值鏈規律進行調整,逐步向運營服務、設計咨詢方面轉移,并在價值鏈調整期間實現業務協同,采用該方式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改善企業盈利模式。

5.2.2 完善設計規劃

SZ建設集團企業為實現盈利模式的優化,應加強對設計規劃的重視,靈活運用BIM等建模技術,增強企業對整個建設項目的主導效果。第一,受限于合作聯營模式,SZ建設集團企業并未構建專項設計部門,為實現價值鏈延伸,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可基于當前組織架構增設設計部門,并要求設計部門主動融入企業項目規劃、施工設計、運營維護等環節,同時,制定設計標準,鎖定利潤空間[5]。第二,借助設計規劃推動SZ建設集團企業裝配式建設模式的落實,對建筑預制構件進行標準化設計,使企業能夠按照自身設計方案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解決設計、施工“兩張皮”的問題。第三,SZ建設集團企業在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融入裝配式、智慧建筑、綠色建筑等新理念,通過提高項目設計規劃效果,保障項目建設質量,繼而增強SZ建設集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5.2.3 基于EPC總承包模式分配利潤

大型項目管理難度更高,投資風險更大,為良好把控項目工期、質量與成本,企業可采用EPC總承包模式,于項目開展之前明確權與責,綜合分析項目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提前預防并制定風險應急方案。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及總承包商簽訂承包合同,由總承包商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分包并統一管理。SZ建設集團企業在工商管理模式轉型升級期間,可借助EPC總承包模式對項目價值利潤進行分配,提高企業對上游建材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繼而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

5.3 完善管理模式

5.3.1 強化市場拓展

第一,加大營銷力度,實現自主開發。SZ建設集團企業為強化自身市場拓展能力,應明確市場目標,科學規劃市場結構并做好分工,同時,將市場拓展納入企業激勵指標,為企業市場拓展提供方向。對SZ建設集團企業的市場拓展方向進行總結,其可重點拓展國資系統市場、當地政府工程市場、海外市場、國內省外市場、社會工程市場,從不同角度實現市場自主開發。第二,構建業務部門,做好客戶維護。SZ建設集團企業可在當前組織架構基礎上設置市場拓展部門,組建專業化市場拓展團隊,對企業目標市場全面分析,了解市場動態,并圍繞本地市場構建關鍵客戶清單及客戶檔案,以此為依據做好客戶關系維護工作,為項目順利推進與效益目標實現奠定基礎。第三,總結市場規律,爭取公投市場。企業在轉型發展期間,可加強對市場信息數據的采集,以信息數據為支撐開拓市場。

5.3.2 強化經營管理

按照SZ建設集團企業行業特征將其經營項目劃分為3個階段,根據各階段具體情況強化企業經營管理。第一,投標報價階段。對項目經濟指標全面分析,防止低價中標風險發生,并深入施工場地現場,結合現場情況再次審查合同細節及預算文件,從標的額、風險、利潤率等方面分析利弊。第二,項目實施階段。完成合同簽訂后,由企業專業設計團隊設計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方案嚴格執行作業,并于項目實施期間做好監督監管工作。第三,竣工結算階段。對項目效益進行評估,審查成本預算執行情況,盡可能加大項目回款力度。

5.3.3 強化項目管理

SZ建設集團企業應轉變自身內部運行機制,編制造價核算機制,總結以往項目管理實施經驗,從財務、人事、物資3個方面明確項目管理細節,通過精細化管理制度保障項目進度、質量與安全。此外,積極引入綠色環保、海綿城市、裝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等先進理念,對項目管理方法進行優化,同時,加強對項目實施現場的監管,以此提高SZ建設集團企業的項目管理能力。

6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SZ建設集團企業的分析發現,其在實際市場占有率、年平均凈利潤率、規范性管理3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使企業難以應對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挑戰,鑒于此,其可引入一體化管理模式、裝配式建設模式改進企業經營模式,通過價值鏈調整、完善設計規劃、EPC總承包等措施優化企業盈利模式,并從市場拓展、經營管理、項目管理3個方面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從經營、盈利、管理三大角度實現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魏英.企業工商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J].營銷界,2021(37):134-135.

【2】黃利勇,黃先平.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商業觀察,2021(16):58-60+87.

【3】徐敏.淺析經濟結構轉型發展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與實踐[J].全國流通經濟,2021(13):78-80.

【4】劉超,許愛雪,劉洋,等.新時期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創新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4):71-72.

【5】李俊杰.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研究[J].河北企業,2021(3):117-118.

【作者簡介】康玲(1982-),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講師,從事工商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企業管理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探討
企業管理中社會網絡的運用及相關問題闡述
分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獵頭公司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研究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液晶生產企業客戶管理新概念探究
淺析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突發事件基本類型及其對管理的意義
淺論我國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