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經典,潤物無聲育情操

2022-11-19 21:10賈海龍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荔堡中學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情操名著偶像

賈海龍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荔堡中學)

經典名著是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被廣泛流傳的文學作品。自古以來,總有一些思想價值觀念(普世價值)是大眾普遍認同并且接受的,它們在人類社會中起著開導人類思想,指引人們方向,規范社會行為的作用。藝術(經典名著)作品來源于現實生活,但高于現實生活。這種“高于”不僅僅是人們喜歡津津樂道的藝術形象的完美程度,更重要的是,作品中優秀的形象和內容對人們的良知以及崇高的道德情操的呼喚。經典名著作品中的人類良知和道德情操的弘揚有賴于對作品中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二者是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

人的個性即性格,是人類個體思想、情感、價值觀、信念、感知、行為與態度之總稱,它確定了我們如何審視自己以及周圍的環境。它不是人們從娘胎里帶來的,而是在后天的社會環境中一點一滴逐漸形成的,它是有好壞之分的,也是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良知和簡單的道德情操風貌的。性格伴隨人的一生,良好的性格成為青少年以后能馳騁社會,回報社會,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為自己謀取幸福生活的決定性條件;而劣勢的性格則羈絆青少年前進的腳步,他們懷疑、恐懼、擔心、瞻前顧后、目光短視、甚至是殘忍、冷酷、自私、冷漠、暴力、人生道路磕磕絆絆。青少年時期,是每個人的性格發展的初始階段(事物的發端對未來發展是很重要的)。幸運的是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它只有在形成穩定期后才有我們所言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如,好勝心強的性格、靦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斷的性格和優柔寡斷的性格等。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子孫能具備良好的性格,優秀的品質。那么閱讀經典名著對塑造青少年的個性有怎樣的影響呢?

一、感受好壞性格的不同,初步樹立批判對象

在教學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每當青少年讀完一些經典名著,被問到你感覺這本書怎么樣等問題時,答案中經常包括“這個人好兇啊,好殘忍啊”“這個人好壞啊”“他很善良”“某某人很聰明很機智”等這樣一些評判性話語。這些評判性的語言其實就是青少年心理最真實的最簡單的對待外事外物的基本是非觀。在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他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直觀印象,對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形成簡單的是非判定。如,他們在閱讀《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章中就很容易對魯智深和鄭屠產生對比性的性格判定,魯智深“很棒”,他英勇,遇到人間的不公平會打抱不平,見義勇為;鄭屠“很壞”,丑陋,欺負弱小,蠻橫暴躁。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他們有時候并不知道或者并未深究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但是他們卻對這種感覺很明確,可以很清晰的脫口而出。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鼻嗌倌暾窃阢露娜松蛯浀涿拈喿x中初步地感受到了人類美好性格中最初級的形態:惻隱之心(魯智深暴打鄭屠就是出于善心、惻隱之心,為了解救流浪賣藝乞討的金氏父女);羞惡之心(鄭屠因為強搶民女,為害鄉鄰而遭到正義之士的教訓應該感到羞恥);是非之心(魯智深對鄭屠的教訓鮮明地表現出對與錯,罪與罰)。青少年正處于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他們有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有是非觀念,并把這種是非觀念帶到生活中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觀察,去體會這種是非感覺,進而能判斷出好壞,并且不斷地將這種觀念給自己懵懂的思想打上是非的烙印,并且讓這種烙印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自己的性格,改變自己的性格。

二、建立自我認可目標,模仿改進形成自我

前面我們談到了青少年在讀完經典名著后總會對書中的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形成比較初級的評判,在內心對書中人物的好壞形成一種認可與不認可的印象。如果我們去問青少年,如果你以后想成為書本中的一個人,你最想成為誰呢,他們一般都會選出書本中的正面形象突出的人物,并且毫不避諱地告訴你——這就是他喜歡的人物。暑假過后,我曾經在班級里做過一個調查:我問學生假期有沒有看《西游記》,學生回答看了。我又問,那么你們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呢?你們如果可以變成電視劇中的人物的話,你們最想變成誰呢?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答案:我想變成孫悟空,因為他機智勇敢、英勇善戰、火眼金睛、對自己的師傅很好;我想變成唐僧,因為他意志堅定,取經路上那么困難,他都沒有放棄,最終取到了真經;我想變成沙和尚,因為他很少說話,總是做事情,雖然他不搶眼,但是我覺得他和我們現實中的人一樣,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學生的答案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試問,誰又愿意做《西游記》中的吃人害人的妖精呢?即使有的學生回答他要做如來佛,我們其實也能理解,因為他的答案是“法力最強”??梢钥吹?,青少年喜歡的人物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造型,因為《西游記》中外表好看漂亮、長相英俊帥氣的角色大有人在,可是孩子們還是更喜歡看主人公的演出,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更多的是對這些主角的性格特點感興趣:因為這些人物身上優秀的品質,典型的性格(猴子的聰明機智,本領高強;豬的憨厚可愛、呆萌有趣;沙僧雖惡,卻棄惡向善,低頭做事)。這里其實就有一個想象中的“偶像”的問題,人們總是崇拜強者,包括青少年。當然,他們是崇拜那些好的“強者”。無形中,經典名著中的典型人物成為孩子們的精神偶像,他們希望自己能像這些偶像那樣優秀,從自己言行、內心甚至是精神上去模仿。孩子們希望自己能像偶像們一樣得到別人的關注、贊美、追隨??纯船F在的那些流量明星,他們除了長得好看些,脂粉氣濃郁些,實在是沒有什么內在的品質、良好的形象特征值得人們去學習的,沒有什么值得青少年們去崇拜的。這時候,經典名著的最廣泛的意義就呈現了出來,它們指導青少年心底向善,塑造著他們的個性,發展著他們的個性,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孩子們的道德情操。

三、和現實中的自我比較,增進自我意識成長

閱讀經典名著,最直接的一個作用就是讓我們和作者,和名著中的人物對話。青少年在“對話”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明確對自己而言最簡單的是非觀,用這些簡單的是非觀和“偶像情結”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個性,熏陶著自己的道德情操。如果這些簡單的是非觀和“偶像情結”只能算是外因的話,那么肯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占有核心地位的內因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展(雖然是淺層次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成長一直是青少年心理性格發展研究的一個重點。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三個方面。青少年通過閱讀經典名著,對比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和光輝事跡,通過思考“他這樣”到“我也想這樣”再到“我怎么才能這樣”這樣一個潛移默化的熏陶過程,實現自我意識的淺層次運行,通過多次這樣的訓練,這種淺層次運行最終會量變引起質變,最終將逐漸地實現自我意識的更高層次運行。在經典青少年讀物《草房子》一書中,杜小康因為家庭變故跟著自己的父親去放鴨子,無論是在前往放鴨子的目的地途中,還是在放鴨子的過程中遭遇暴風雨尋找鴨子,杜小康都在思考自己與家庭,與家人,與朋友之間的關系。當青少年讀到杜小康的一波三折引人深思的經歷,都會禁不住在佩服他的時候默默對他豎起大拇指并且思考這些問題:如果是自己,該怎么辦?會怎么想?我能做到嗎?這個心理過程其實就是青少年對自己的一種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閱讀經典名著對青少年的個性發展有潤物無聲的作用,通過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為青少年樹立典范,青少年感受、對比、模仿、醒悟,形成自己獨立的個性。

性格決定命運,現實中無數的事例證明了性格對一個人人生走向的決定性影響。經典名著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閱讀經典名著又是一個長期的,需要青少年不斷堅持閱讀學習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讓青少年更好地汲取經典名著中的養料,讓自己的個性發展更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猜你喜歡
情操名著偶像
大眾偶像
偶像報
國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偶像們都戀愛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