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作業創新設計例談

2022-11-19 21:10潘娟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寶賢中學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教學

潘娟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寶賢中學)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學”,對于廣大中小學生來說,完成作業是成才的重要一環,對學校,對于教師來說布置作業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明確要求抓好“作業管理”,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不僅是要讓學生了解學科的學習方法、知識要點,也不僅是要讓學生背多少理論知識點,更關鍵的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創新作業設計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化為自己的實踐,這才是我們德育關鍵課程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作業的創新設計。

一、利用學科特點,設計實踐性作業

生活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土壤,健康生活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要堅持“八個統一”,其中就要求“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知行合一,把課本上所學知識化為實踐,學以致用的同時也對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興趣。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勞動型作業設計

現在學生大多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相應自立和勞動能力。有關教育專家指出,讓孩子利用課余時間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合適的機會讓孩子走進社會,嘗試打些義務工,從小就讓孩子知道自立的重要性,明白勞動創造財富??梢耘囵B他們吃苦耐勞、珍惜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等重要品質。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也嘗試給學生設計一些勞動型作業,增強學生自主、自立能力,同時讓學科學的德育性真正落到實處。如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 奉獻助我成長“的學習中,讓學生利用周末組織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和社區義務勞動,讓學生在體會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價值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勞動能力??傊?,勞動型作業的設計,既可以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走向生活成為豐富學生生活的向導,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提高生活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科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二)嘗試體驗型作業設計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育生活化,使我們的教學貼近生活、走向生活、用于生活。在作業設計中可以創新地設計嘗試體驗型作業。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成長期,逆反心理特別強,動不動就跟父母長輩吵矛盾,跟同學或朋友鬧別扭。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跟自己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經常對父母不理不睬的,連話都難得說;而我們的學生當中也有訴說自己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過問自己的學習生活,非常的郁悶和懊惱。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就可以效仿幼兒教育中的作法,設計一些嘗試體驗性的親子作業。

在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愛在家人間”的學習中,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讓學生有空給自己的父母揉揉背、捶捶肩、洗洗腳,主動跟父母聊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每個星期至少做一件讓父母精神愉快的事。在這樣的體驗型作業下親子之間的矛盾得以化解,很多父母跟孩子的關系變得融洽了許多,家庭氛圍也就和諧了。這無疑讓我們思政課教學愛的教育得以升華。

(三)社會調查型作業設計

實踐性作業中還可以設計一些社會調查型作業。學生學好知識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我們可以根據課程的安排和需要適時地開展課外實踐調查活動。通過學生親自調查與設計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第二框“增強生命的韌性”的學習中,根據教學的要求把全班分成六個學習小組就身邊的他人是否遇到過挫折進行了實地調查和分析。學生的調查形式多樣,有通過調查問卷形式采取的調查,有電話訪談和視頻錄制等,之后各學習小組又通過多種形式呈現了自己的調查分析結果,這給本堂增加了不少的亮點,同時也使學生受益頗多,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開放性作業

之前我們也提到了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和拓展,是幫助學生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幫助教師了解學情、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評價一個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標準和體現。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創新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開放式作業,這樣既可以按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作業?;谶@樣的認識,我將作業從形式到內容又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口頭型作業設計

根據每一課標的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在每節課課前進行上節課內容的“復習提問”。通過這一環節來檢驗學生對上一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就是口頭型作業的實現,學生不需要動筆,靠動腦思考、回憶等說出知識點。這樣一來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和考查他們所學知識的鞏固情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避免了抄寫作業的機械性。

(二)時事型作業設計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布置安排學生看一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等電視節目,鼓勵他們多與家長、同學以及朋友鄰居談時事。而且在課堂教學中我也嘗試讓學生在每節課的前幾分鐘進行新聞發布和熱點問題評析,當學生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時,有助于增強他們對時政熱點的認識和理解,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愛國情懷。再有就是讓每個學生準備好摘抄本,在報紙上看到有價值的新聞事件或者是有用于課堂教學的相關觀點摘抄或者剪貼到摘抄本,還可以對時事發表一點自己的觀點,做出一番時事預測等。這樣一來,學生對當前時事關注的程度明顯高于以往,在課間也能經常聽見他們在討論一些時政“熱點”問題。

三、結合學科知識,設計活動性作業

總有人認為,道德與法治學科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課堂上不愿意聽課,不愿意思考,課后更不愿意做作業,科學合理地利用本身學科的知識,根據學生特點巧妙地設計活動性作業就尤為重要。

(一)讀書活動——人物復刻

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二課“學習伴我成長”之后,組織開展了“讀經典、品經典、向經典致敬——水滸人物復刻”的主題讀書分享活動。(要求:閱讀《水滸傳》,根據書本情節選取一位自己喜歡的書中人物,利用周末的時間在家和父母一起制作衣服和道具,穿在自己身上來模仿人物形象,仔細揣摩人物的容貌、神態、動作、著裝習慣、儀表風度等,大膽地進行創作,并拍照制作人物簡介和閱讀感受的分享課件。)學生通過閱讀書籍,根據書本情節揣摩人物特點,利用家中簡單的生活物品進行人物外貌復刻,演出書中人物并分享及閱讀感受。這次活動性作業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更多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創作和交流中感受經典的文化魅力,在學習中體味成長。

(二)評價活動——反思成長

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發現自己”時,組織開展了“自畫像與自評”的主題活動和“成長的我”的檔案主題活動。(要求:根據自己的特點畫一幅自畫像,繪畫的形式自選,要求用 A4 紙制作,作品的背面寫一段自我評價,可以從優點、缺點、自我期待等方面書寫。)學生在自畫像與自評活動中,審視反省自己。提高自身認知。在“成長的我”的檔案主題活動中每天記錄自己的變化,讓學生在成長檔案的記錄中發現自我的變化,認識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為做更好的自己奠定基礎。

(三)法治活動——模擬法庭

根據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的課本內容,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要求:準備階段,指導學生根據學校曾經案發事件編寫案例,并確定庭審組成員和分工要求;模擬庭審階段,時間控制在20 分鐘內,首先,案例情景表演;其次,正式庭審;最后,針對模擬法庭審判活動情況,由檢察官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議。)學生在參與模擬法庭的籌備過程中,熟悉司法審判的實際程序和過程,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另外,選取身邊的人和事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更多的學生關心身邊的法律知識,進一步理解法律為我們護航,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進而自覺做法律的踐行者。

總之,“教者有心,學者得益”,教師對所教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精心創新設計適合自己學生的“學科作業”,是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標準”的重要舉措。也充分發揮了作業的育人功能,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教學
BUBA臺燈設計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有種設計叫而專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作業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