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安全教育的初中體育運動損傷預防策略

2022-11-19 21:10展寶紅甘肅省永昌縣第五中學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體育器材運動量器械

展寶紅 (甘肅省永昌縣第五中學)

一、開展運動損傷預防教育的重要意義

運動損傷是指體育教學或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生理上的紊亂或解剖上的破壞。在初中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育教學或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增強初中學生體質,增進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如果在體育教學或運動中不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就可能發生各種傷害事故。一旦出現運動損傷,輕者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妨礙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重者可造成心理的影響或身體的殘疾,甚至危及生命,給學校和個人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并對學校進行體育課教學或開展體育運動造成不良影響。為此,深刻認識運動損傷的危害性,就能提高預防意識,做好預防工作。

二、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一)學校層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上不重視,忽視體育課安全教育;二是對體育教學或運動場地、器材器械的完善、配備標準不高,使用要求不嚴,維修不及時;三是對初中體育教學或運動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問題考慮不周、研究不實,缺乏必要安全保障措施。

(二)教師層面的原因

一是介紹器材或器械的使用方法不透徹。體育教學活動或運動訓練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經常利用體育器材或運動器械來進行輔助教學。而不同的體育器材或運動器械一般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所起作用也不同。為此,使用這些體育器材或運動器械,就要清楚把握功能構造,嚴格遵循使用要求。但是,由于教學或運動時間緊張,大多情況下教師對于這些器材或器械的功能介紹、使用方法只是簡單的一句帶過,導致學生不能清楚地了解體育器材或運動器械的構造、功能和使用方法,一旦出現不能正確使用或不當操作的情況,就會在使用器械的過程中對學生造成運動損傷。

二是對運動量的安排不合理。體育教學或運動講求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如果運動量安排不當,忽多忽少,忽強忽弱,在運動量大或強的時候,就會在局部造成負擔過大情形,導致體育教學或專項訓練中的運動損傷。例如,田徑訓練課,在簡單地將技術要領和規則規范介紹給學生之后就一下子增大運動量,讓學生進行運動。這種不考慮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的教學或訓練,就十分容易給學生的機體帶來損傷。

三是忽視了運動保健等“軟知識”。體育教學或運動不能只重視實踐教學,而忽視運動保健等“軟知識”的學習。初中體育教師大多數時候把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了運動實踐教學之中,而忽視了對體育運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運動保健等的知識學習,致使學生自我保護弱,造成了運動損傷。

四是對學生的錯誤動作或習慣的糾正不透徹。由于學生多,時間緊,在學習過程中即使發現了學生動作要領不到位或出現錯誤的情況,教師也未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或習慣,導致出現運動損傷。以羽毛球教學為例,其技術要領是手上動作和腳下步伐要高度協調,但是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難以一對一、手把手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學生在發球、接球時手上動作和腳下步伐不能有效協調的問題沒有進行徹底糾正,學生只知道在發、接球時一味地使大力、邁大步,就很容易造成手部肌肉的拉傷、腳踝扭傷以及關節錯位。

(三)學生層面的原因

一是不按教師的要求充分、合理做好準備活動;二是對教師所講的技術要領沒有認識到位,運動出現技術性錯誤;三是自身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未能及時告知教師;四是對自身管理、要求不高,注意力不集中,運動粗野或違反規則等;不按教師的要求做好訓練后的肌肉放松活動。

三、避免學生運動損傷產生的策略

(一)學校層面

一是加強學校場地器材管理與完善、維修工作。學校體育教學或運動場地、器材等的合規和完備、完善,是保障體育教學或運動安全的必要條件。為此,學校要由專人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體育場地和器材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例如,單杠、雙桿、爬桿等室外體育器材,要檢查它是否因日曬雨淋、天長日久而發生斷裂。再如,教學或運動場地,看是否平整、是否有小石塊等,以防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出現絆腳而引起不必要的損傷。

二是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體檢,了解和掌握學生個體身體機理。根據體檢結果,看學生能否參加體育課學習或運動,這樣就能有效避免一些損傷事故的發生。例如,患心臟、腎臟病的學生不宜參加比賽、快跑等劇烈體育鍛煉。再如,處于疾病發作期的學生,像因感冒或扁桃體炎仍發熱的病人不宜參與體育運動或鍛煉。

三是加強對師生的體育安全教育。定期召開全校師生體育安全教育大會,在思想認識上加強教育,強化體育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遵守運動訓練規則,排除學生在體育教學或運動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不至于慌亂不知所措,增強心理素質,提高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

(二)從教師教學過程中減少運動損傷的產生

一是用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學習。在進行體育教學或運動的時候,面對年齡比較小、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期的初中生,教師一定要用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人身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因為對于這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意外、簡單的受傷,都有可能造成學生在身體或心理上的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或運動中保障學生安全,是教師第一位的責任。教師一定要負起這一責任,保障學生運動安全。

二是課前要細致檢查學生穿著和精神狀態。學生上體育課一定要著裝輕便、不穿高跟鞋、不攜帶尖銳物品,必須穿球鞋或一般膠布鞋。對穿著不合適的學生要進行必要的提醒,在能夠換裝的情況下要求換裝;對精神狀態不良的學生要通過巧妙的方式單獨問清楚原因,如有疾病要妥善安排;對自身要求不嚴、不聽話的學生要盯緊、盯嚴,不讓他們逞能,不留任何空子;對“吃不飽”的特長生或“吃不了”的技術差、技能差的同學要區別對待,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扎實做好體育教學或活動前的準備活動。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人體由相對安靜的狀態逐漸過渡到緊張活動的狀態。但是,準備活動要根據天氣狀況、學生特點、鍛煉項目等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在天氣寒冷、項目運動時間短、興奮性一般較低、鍛煉者水平較高等情況下,準備活動的強度可以稍放大一些,時間稍拉長一些;相反,在天氣炎熱、項目運動時間長、鍛煉者年齡小或基礎差等情況下,準備活動的強度應該小一些,時間應該短一些。

三是科學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辦法。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辦法對于預防運動損傷極為重要。例如,對運動器械的講解要細致。運用器械的作用是輔助教學,學生只有清楚了器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才能在使用過程中準確使用。為此,教師需要對運動器械進行細致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學生在器材器械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運動損傷,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再如,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合理安排運動量,使每一節課的運動量能夠做到循序漸進,為每一個學生量身打造運動“食譜”,以此有效杜絕因為運動量不合理而造成的運動損傷發生。還如在訓練后進行合理的肌肉放松,讓身體逐步恢復到“平靜”狀態,以避免一下子“剎車”而造成的損傷。

(三)學生層面

一是耐心聽講、認真觀察,時刻留心老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即使教師全方位做到了對運動損傷的預防策略,如果學生上課不留心,不按教師的要求去做,難免會出現運動中的損傷。為此,在體育教學或運動過程中,學生一定要耐心聽講、認真觀察,時刻留心老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即使遇到不清楚或者對于某個技術動作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也不要不懂裝懂,或者滿不在乎,而要虛心請教,通過詢問老師和向同學學習,把不清楚的技術動作和不理解的技術要領搞清楚、弄明白。

二是要掌握機理功能、弄清規則規定、不斷熟練技術動作。借助運動機械訓練或活動時,一定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弄清楚教學或活動項目的規則規定、技術要領,通過持續性的練習熟練掌握一項運動,從而有效避免因為對于技術要領不清楚、動作不熟悉而緊張,以致造成運動損傷。

猜你喜歡
體育器材運動量器械
大樹的日常
運動量
計算機應用于體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精密器械集中處置風險防范
每天基本運動量:走4000步
高校體育器材的管理與維護
肌肉鍛煉機
健身器械
有效運用體育器材的教學思路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