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即教育
——談生活材料在小學美術繪畫教學中的應用

2022-11-20 01:59程珺倩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繪畫美術生活化

程珺倩

(江蘇省常州市怡康小學 江蘇 常州 213000)

藝術的創作靈感是生活細節所提供的,但藝術的創作卻又高于生活。小學時期的美術是學生剛接觸美術這一藝術領域的關鍵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的美術教師,應為學生的將來發展打下堅固,切身教會學生各式各樣的繪畫技巧,讓學生對美術的未知領域產生探究熱情。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征程中,各式各樣的新穎授課方式逐漸涌現,而開展生活化美術教學,借助生活材料引導學生繪畫,是一種具有較強可實施性的授課手段。據此,本文簡單闡述生活化小學美術繪畫教學開展策略。

1.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1.1 家長、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深刻。大多數家長認為學生在經歷小升初的考試時,并不會考美術知識,也有很多教師認為美術教學并不重要,學生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身的美術能力。而這些思想下所產生的嚴重結果就是,部分教師并不會根據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進行授課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系統性的教學,很多教師都會在教學期間將課堂教學主題畫在黑板上,讓學生盲目的根據黑板內容進行模仿作畫。甚至還有的學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迎接升學考試,大量的占用美術課程。

1.2 教師對學生評價的標準固定化。當前,很多小學的美術教師并不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也不是專業院校畢業的,所以對美術的認知并不深刻。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對學生的美術成績評價比較固定化[1]。如,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繪畫技巧繪畫一顆雞蛋,有的學生畫出了五顏六色的雞蛋,并非常興奮地展示給教師,結果教師認為學生并沒有遵循教師的要求進行繪畫,認為這樣的成績是不合格的,而且還批評學生忽略了真實性,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五顏六色的雞蛋。而受到如此打擊的學生會主動壓制想象力,會“規規矩矩”的按照教師要求進行繪畫。其實,美術教學并不是要求教師死板的教學,而是一門大膽創作的藝,術教師固定化的評價不僅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還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制約了學生創新、想象能力的發展,促使學生的身心受到了嚴重影響。

1.2 小學美術繪畫教學內容雷同,繪畫材料單一。目前的小學美術課堂中,由于教學條件和教師專業水平受限,很多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會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繪畫練習,將美術課程變成了模仿課程,促使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我模仿得好,就證明我畫得好?!逼鋵嵭W的美術教育內容比較豐富,其中包含了鑒賞、手工、繪畫等多個方面[2]。而這些內容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具有重要價值,也能讓小學生逐漸在藝術作品的熏陶下了解到藝術創作的重要意義。但實際教學期間,大多數教師都放棄了豐富的授課內容,促使學生對美術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無法感受到美術的魅力與藝術價值。

2.簡述小學美術教育生活化

開展生活化的美術教育,并有積極采用生活材料,主要指的是教師將美術教育引入到生活環境中,利用不同的教學技巧激活學生興趣,讓學生產生參與繪畫學習的欲望,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將所學的知識內容轉化成自身的能力,最終使學生能真正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在學習中優化生活,這是生活化美術教育的重要內涵。而且,在當前的小學美術繪畫教學期間,很多學生并不喜歡繪畫學習,也不具備良好的美術感知能力,在針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時無法進行想象,認為美術繪畫課程就是隨意地勾勒幾筆線條,這樣的美術與生活相脫離。所以,教師應立足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開展生活化的小學美術繪畫教學,積極應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幫助學生擁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能從藝術的視角觀察現實生活,真正掌握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聯。

3.小學美術生活材料繪畫教學對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性

學生利用繪畫技巧創作的藝術作品,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現階段的成長特點。所以,繪畫不僅僅是讓學生將其作為一種愛好和興趣[3]。一個人小學時期的心理狀態與一個人一生的心理狀態相比,會更加脆弱。因此,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應該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只有真正重視孩子的心理,并了解孩子內心中的問題,采用有效措施幫助學生解決,才能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小學時期的美術繪畫教學能逐漸幫助學生擁有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心理,也能反映出學生內心最真實的狀態,促使是學生真正體會到家長、教師對自己的關愛與呵護,逐漸在藝術的熏陶下成長為自信、自尊、自愛、自強的優秀青少年。除此之外,繪畫還能讓學生發泄內心中的情緒,通過涂抹、繪畫、張貼等不同方式,舒緩內心中的一些不愉快情緒。

4.生活材料在小學美術繪畫教學中的應用

4.1 選擇生活化繪畫材料。

4.1.1 利用大自然資源。大自然非常美妙,而且充滿著新奇與趣味[4]。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走入自然領域,觀察自然事物。如,觀察樹的形態,每一片葉子,感受葉子的色彩、結構,欣賞花草樹木的千奇百態,從這個過程中收獲更加細致的感受。通過這樣的觀察,能為學生的繪畫創作提供優質素材,使學生創作的作品更鮮活、更具有生命力。

4.1.2 利用本土資源。學生每天上學的路上以及在學校中所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學生繪畫素材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接觸現實生活環境,接觸周圍的人、事、物等,積累豐富、充沛的生活經驗。當學生具備這些良好的生活經驗后,可以借助繪畫的方式體現出來。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清潔工人清掃街道衛生的過程;商店中營業員接待顧客的場景;交通警察指揮交通;農民辛勤勞作;小朋友做游戲等。此外,還應該聯合家長,共同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為學生的藝術作品創造提供多樣化素材。

4.2 選擇生活化繪畫形式。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這樣說過:“興趣是最好的導師?!盵5]所以,要想保證小學美術繪畫教學順利開展,則應該重點激活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借助自己的感官和肢體去聽、看、想、探索,并在具體繪畫期間發揮想象,將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了解到的、新鮮的、感興趣的事物,用手中五顏六色的畫筆展現出來。

4.2.1 提供繪畫創作空間。比如:在學習“我是汽車設計師”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的門口觀察過路往來的車輛,并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選擇合適的繪畫姿勢,自由進行主題繪畫。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講比較新奇,很多學生都非常興奮,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通過自己的感官觀察馬路上的車輛,會聆聽馬路上的聲音,也會主動展開聯想,學生的情感與想象已經成為了創作的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繪畫材料——泥土,并為學生提供鮮艷的顏料,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設計、繪畫自己喜歡的車型,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也可以是充滿夸張、抽象色彩的。在繪畫結束后,教師能發現,學生繪畫的作品整體結構比較大膽,而且每一個線條中都充滿了想象和創造、新意。

4.2.2 構建生活化情境。具有生活氣息的繪畫教學能逐漸帶領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世界。如,在秋天來臨時,教師可以設計“美麗秋裝”的繪畫活動,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服裝變得更漂亮呢?”這一問題能激活學生的創作欲望,很多學生會利用身邊的紙張,花園中的樹葉,教室中的粉筆等刷上顏料,在衣服上印一印,還會用彩色的筆繪畫喜歡的圖案。只用了一會,衣服上就呈現了不同顏色的物體形態,隨后將衣服曬干,學生親自穿上自己動手繪制的秋裝,在操場中盡情地玩耍,感受活動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繪畫制作手繪鞋、手繪圍巾等,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作品穿上、戴上,促使學生感受到繪畫的成就感。

4.3 搜集生活化繪畫材料。新時期的《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物體以及廢棄材料制作一些玩具,進行手工繪畫,或者創辦其他類型的活動?!鄙畈牧显诶L畫教學中的應用,能為學生帶來新奇的學習體驗,而且生活材料主要源于學生的生活,能喚起學生繪畫欲望。

4.3.1 重視廢棄材料的應用。在開展生活化的繪畫教學期間,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材料和工具,并用重點為學生提供一些現實生活中廢棄物品。如,陳舊的報紙、一次性紙杯、廢棄的瓶子、食品包裝袋等?,F實生活中繪畫材料用之不盡,用廢棄的報紙能印出不顏六色的花朵,用玩具車蘸顏料能拓印出各種形態的汽車平面圖。通過隱藏在生活中的材料進行繪畫,能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也會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4.3.2 重視自然材料的應用。大自然中的材料非常豐富,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不同樹木的樹葉、不同形態的貝殼等,這些都是良好的繪畫材料。所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這些豐富的素材展開想象繪畫。如,在不同形態的鵝卵石上繪制面具;在不同樹木的樹葉上繪制連環畫等,還可以將不同的貝殼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用玉魚線串起來制作成風鈴。

4.4 設計生活化繪畫方法。認識論表明:“人類的認知過程與能力發展都是一種構建結果,只有讓學生自主的參與活動,主動觀察、探究,才能獲取真正的知識?!彼?,教師的職責就是將各式各樣的繪畫方法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4.4.1 融入生活材料的方法。在借助生活材料開展美術繪畫教學期間,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強的想象力、創造力,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材料,指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用增添的方式創作出新的物體形態。如,為學生提供水泥、絲、布、鋼、鐵、銅、木屑等生活人工材料,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利用充滿無限想象的頭腦、靈活的思維,繪畫出自己喜歡、熟悉的內容。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添畫,讓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平臺和機會。有的學生會利用布、絲等繪畫出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還有的學生會利用水泥繪畫出自己喜歡的建筑物,還有的學生會將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與這些材料結合,這個過程能充分體現除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4.4.2 在生活中探索選擇材料規律的方法。不論哪些事物發展,都是具有一定可循規律的。在現實生活中,只有深入挖掘其中的規律,并進行繪畫,才能獲取良好效果。如,教師在指導學生繪畫動物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自然材料,如紅土、白稀土、礦物質等;在指導學生繪畫植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松煙,指導學生將其調成墨,將其作為繪畫植物的材料。而在具體的繪畫之前,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繪畫方向,可以先對學生提出問題,借助問題指引學生。如“猴子的生活習性是什么?”、“梧桐樹具有什么特點?”、“花朵的顏色有幾種?”等。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學生會將答案繪畫在作品中,有的學生詳細繪畫了梧桐樹的樹干、樹葉,還有的學生繪畫了猴子的日常生活狀態。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更細致地觀察了生活,還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4.5 重視課后練習、學習評價。學生在進行美術繪畫期間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在繪畫結束后,并不知道自己繪畫的作品究竟是好還是壞,也不知道優點究竟在什么地方,缺點又體現在哪里,運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完善和改正,讓自身的繪畫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所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為學生布置合理的繪畫作業,并針對作業進行合理性的評價,通過教師的評價反饋給學生最真實的信息,使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繪畫作品中究竟存在著哪些問題?與此同時,教師在評價時要保證評價的有效,對學生所創作的作品進行專業性以及細致性的評價,在面對學生的缺陷時,不要盲目的急于批評學生,而是要通過細心、耐心地指導,如采用“可以嘗試這樣畫。再加上這一筆就更好了?!钡日Z言,這些語言對于學生來講都是相對有效的建議,能讓學生更主動接受教師提出的建議,并了解到自身的繪畫缺陷,促使學生在優化繪畫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結論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掌握各式各樣的繪畫技巧,學會在現實生活中挖掘美術元素,教師應借助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美術資源,探索有助美術繪畫教學開展的措施,將這些措施與生活細節融合,關注學生的體驗、實踐,讓教學內容、教學環節中處處蘊含著生活氣息,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與生活的關聯,主動在生活中探究美術知識,并以美術藝術的視角觀察生活細節,延長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猜你喜歡
繪畫美術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美術篇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