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思路及策略

2022-11-21 04:21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第二中學常彩霞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籃球賽危機情緒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第二中學 常彩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危機有了全新的內涵與特點,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性較快的特點。問題少年日益增多,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據調查,有近三分之一的農村學校中學生有心理方面的困惑,他們要么有輕生厭世的傾向;要么與父母不和,極端叛逆;要么沉迷網絡,游戲成癮。農村中學生的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不加干預,最后就會演變為心理危機,給學生及家庭帶來傷害,同時也會影響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要關注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危機,把一些心理問題及時消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創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應對成長中的困擾與煩惱。特別是在美麗鄉村振興的今天,要格外關注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危機,因為他們是未來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力軍。健康的心理環境涵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環境助推人的全面發展。正視農村初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危機現象,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去破解這一難題。

一、找準病癥,科學研判

面對農村初中生呈現出的多元的心理問題,要找準病癥,科學研判,綜合分析。只有找準病癥,才能提出具體的應對策略和預防措施。農村初中學生本應是單純而質樸的,他們的心理環境應該是健康干凈的。然而,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學生受一些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以及一些學生游戲成癮,失去了人生理想與人生目標,生活在虛無迷茫中,精神世界崩塌,沉溺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還有一部分學生滋生早戀傾向,過早荒廢了學業,不思進取,迷茫怠惰;還有部分學生受父母婚姻關系的影響,出現自閉、臆想等心理問題。

歸根結底,這一系列問題就是因為其心理環境受到外部的干預或者創傷發生了變化,這些問題如果不予以重視,就會發展為嚴重的心理危機,危害家庭,危害社會。當下的農村初中生心理危機呈現出多發性、集合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學生普遍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受挫抗壓能力降低,成長過程中遇到一點問題就會滋生出抱怨消極的負面情緒,學生身上的社會戾氣比較嚴重,校園欺凌概率居高不下,這些現象都暴露出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會以凌霸弱小為樂,校園凌霸事件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內心的滯礙與脆弱。面對農村初中學生呈現出的這些心理問題,要進行科學研判,提早干預,將心理危機所帶來的傷害程度降到最低。

二、做好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疏導

對農村初中學生爆發出來的這些心理問題,要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給學生的心靈尋找一個出口,而不是一味壓制。如果學校采用一些剛性的制度去約束學生,不但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學校管理者在第一時間不是去糾錯,不是判定孰對孰錯,而是要從學生流露出的心理情緒出發,去分析這一問題背后的深層成因。某班有一個善良的男孩,他不善言辭,學習踏實認真,可是有一天他居然和同學打起來了。從表面看這是一起很普通的打架事件,可是當教師與他談話時,他卻哭得特別傷心。經過耐心溝通,原來是他父母近期鬧離婚,他內心特別壓抑,于是在和同學發生口角時就爆發了出來。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得知任何一種現象的發生其背后都有著深層次的心理成因。

日常生活中,成人的心理成因一般都會自行消除,可是中學生的心理結構還不夠健全完善,面對一種心理成因的形成,他們不能在短時期內自行消除,受外部因素的不斷擠壓疊加,就會爆發出來。當內在的心理通道被堵塞,學生就會出現自閉恐懼,在不斷的自閉恐懼中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心理危機,進而以顯性的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要善于觀察學生,捕捉學生細微的心理動態,對學生的心理環境進行優化分析,及時幫助學生疏導負面情緒,化解學生心中的憂慮困惑,讓他們在心理上獲得一種安全感。具有安全感的孩子,一般心理都特別的健康。人產生心理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安全閾值的降低導致其失去了安全感,當安全感不存在時,他就要努力地去尋找安全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爆發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者心理危機。因此心理疏導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安全感,幫助學生卸下心理包袱,輕裝前行。做好農村初中生的心理疏導,可以有效預防和降低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危機。

三、做好農村初中學生的情緒管理

當下的農村初中學生,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加之父母長輩的嬌縱,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滋生一些消極怠惰的負面情緒,不能積極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這些負面情緒影響著學生內在的心理狀態,一部分學生身體的某個部位總是出現莫名的疼痛,去醫院檢查并沒有病理方面的問題,這樣的疼痛大抵是學生的心理結構受到了干擾和損傷,是一種應激性的心理臆想癥。

西方現代心理學認為,身體的慢性疼痛,除了外界的傷害,絕大部分是內在的壓力和心理問題造成的。因此在學生管理中,要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做好自我情緒的調適與管理。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負面情緒帶給自己的連鎖傷害以及負面情緒的極大危害。作家劉娜說過:“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了自己?!必撁媲榫w所帶來的危害具有颶風效應,一個負面情緒有時會成為致命的觸點。著名心理學家戴維斯曾對近一千人做過跟蹤調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如果長期處于激烈的壞情緒當中,會導致家庭失敗,事業糟糕,或者把好事弄得一塌糊涂?!鼻榫w管理是心理危機的天敵,一個人如果能夠處理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心理危機就不會發生。對當下的農村中學生,要給予積極溫婉的正面引導,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教會學生調控處理情緒的方法策略。比如遇到問題時讓自己深呼吸冷靜下來,幫助學生化解一些負面情緒,進而延緩或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

四、用活動喚醒自我意識,教育學生學會悅納自我

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多開展一些積極向上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在活動中感受自我的存在價值。維果茨基認為“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農村初中學生這一群體中,要積極開發一些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有意義的課外活動。比如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班級歌詠比賽等課外活動,這些課外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當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時,其消極怠惰的心理情緒就會被消解驅散。同時要利用好晨會、大型集會、班會等,在學生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學生心靈中厚植理想的種子,讓學生感受到理想彼岸的豐富與精彩。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會無從發生。正面信息的植入刺激,會將學生心理上存在的不適、隱患被慢慢磨平。與此同時,要教會學生悅納自我。悅納自我是一種積極健康的自我認知,只有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才能夠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坦然面對問題與挫折。悅納自我是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中,學生會形成一種良性的自我心理驅動,這種內在的心理驅動機制能夠有效化解心理危機,給學生一片明凈的心靈世界。

拔河比賽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解壓活動。在拔河比賽中,教師應盡量鼓勵那些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學生去參加,讓他們在拔河比賽中感受集體的力量,感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感受到自我的價值之所在。比賽的輸贏并不是最重要的,讓這些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比賽的過程中,無論這些學生的表現如何,教師都不要批評他們,而是要多方鼓勵、肯定他們,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或者找出他們在拔河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霸诎魏颖荣愔?,你能堅持到底,真的很不容易!”“在最后一刻,你都沒有放棄用力,老師很欣賞你!”“為了我們班的榮譽,你已經盡力了,全班同學都看到了你精彩的表現!”“能夠頂住壓力,咬牙堅持,你是好樣的?!庇眠@些肯定性、鼓勵性的語言去喚醒他們的自我意識,緩解他們的心理危機。當然,如果個別學生實在難以參與到拔河比賽中,那就讓他加入啦啦隊,為班級的拔河隊員吶喊助威。通過拔河比賽,這些學生的自我意識會被逐漸喚醒,他們才會肯定自我,認可自身價值,同時也會慢慢地悅納自我,進而改變自己。

五、強化體育鍛煉,釋放心理壓力,緩解心理危機

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釋放心理壓力,緩解心理危機。農村初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表現較為突出的心理危機是焦慮、害怕、懷疑、恐懼、沮喪、悲傷、麻木、孤獨、煩躁、緊張、敏感、持續擔憂、易怒、消極、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自卑、猶豫不決、健忘、不喜歡與人交往、逃避、自責、責怪他人、懷疑他人等。這些心理危機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有效解決和治療,只能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緩解初中學生的心理危機狀況。農村初中從師資力量、校舍、設施設備、交通、信息等各個方面來說,都是相對落后的,尤其在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方面,就更為滯后了。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沒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或者心理咨詢室,也沒有齊全的心理危機干預設施設備。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強化體育鍛煉是最好的心理解壓方式。讓初中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強化自身運動能力,提升運動能量,找到運動的快樂,從而讓心理危機得到有效緩解。

體育鍛煉不一定就是組織學生在操場上跑800米、1200米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去運動和鍛煉也是可以的。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球類運動,引體向上、跳繩、實心球、立定跳遠、跳高、200米等,還有仰臥起坐、俯臥撐、深蹲、慢跑等運動項目,都可以有效減壓。在農村初中,無論條件多么落后,學校也會配置乒乓球臺或者籃球架等,學校就可以有效利用這些體育器材,組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一般來說,打籃球是農村孩子比較喜歡的體育項目,教師就可以直接組織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籃球賽,可以按年級分成女生籃球賽、男生籃球賽、三人籃球賽、三分球大賽、全能王籃球賽、投籃比賽、運球比賽、花式籃球賽、傳球比賽、頂點投籃比賽等。

就拿三人籃球賽來說,讓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參與其中,能夠有效促進他們的心理向好發展。在比賽之前,一般他們都會隨集體或籃球隊去訓練,這個訓練的過程,其實就是體育鍛煉的過程。這些學生在和其他學生一起訓練的時候,一定少不了相互之間的交流。相互之間要打出籃球的配合與默契,也少不了戰術的布置等。這樣就能讓心理異常學生或心理危機學生少一些孤獨感、自卑感,而是將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三人籃球的日常技術訓練、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之中。日常體育訓練可以減壓,正式比賽同樣可以,而且就算三人籃球賽結束之后,學生也會繼續熱愛籃球,會抽空去打籃球,這就在無形中強化了體育鍛煉的持續性和減壓功效。只要教師能夠為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培養出一個或幾個體育愛好,甚至是將來能變成體育特長的話,學生的心理危機一定會得到有效干預或緩解,學生也一定能從心理問題的“泥潭”中走出來。只要學生敢于正視自我、面對困難,他們就能漸漸地熱愛生活、樂觀生活。

綜上所述,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危機要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通過跟蹤調查、心理訪談等方式,對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危機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引起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通過對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呈現的方式與特點發現農村地區學生心理問題的內在成因,從學生的內在心理結構、情緒管理以及自我悅納意識三個維度去分析研究,不難發現,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心理困擾是農村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隱形殺手,要從學生的心理問題著手,解決當下教學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籃球賽危機情緒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動人心的籃球賽
激動人心的籃球賽
高等教育的學習危機
不公平的籃球賽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危機”中的自信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