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繪本情景為基礎的幼兒園表演教學方法探究

2022-11-21 04:21上海市徐匯區長橋第二幼兒園陳佳佳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情景繪本幼兒園

上海市徐匯區長橋第二幼兒園 陳佳佳

有關研究表明,漢語兒童的早期閱讀是從圖像到文字逐漸演變的一個過程。因此,繪本作為一種圖畫書,是當下最適合學生閱讀的書面材料。在如今的幼兒教育中,隨著幼兒園的教學觀念不斷發生變化,教師對課堂氛圍也越發重視。相比傳統的授課方式,表演的教學方法更受學生的喜愛,可以全面激發幼兒的潛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表現力。但是單一的表演教學方式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把繪本情景融入表演教學中,根據書中有趣的情節或角色,通過故事性的表演方式將繪本中的內容表達出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幼兒上課的積極性,加強幼兒的自我認同感、自我價值感和自我存在感等,為其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現階段幼兒園表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參考材料不足

教師在組織表演教學時,只有參考充足的表演材料,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展開表演。但是,在如今的表演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根據課本上的指定內容擬題,缺少足夠的參考資料,故事結構只能靠有限的課本內容或教師自創,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現在需要組織表演教學時,由于可借鑒的材料太少,表演內容過于單一化,內容不豐富,無法突出主題,故事不能做到引人入勝,導致幼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表演教學難以展開。

(二)主題不豐富

在引導幼兒進行表演時,幼兒教師通常只會指定一個主題內容,主題不豐富,就會導致表演內容貧乏,故事的中心思想過于簡單,不能擁有豐富的內涵。如此,幼兒在表演時就沒有辦法將自身特長發揮出來,更無法全方位地從表演中獲取知識,達不到預期課堂效果。

(三)缺乏指導

幼兒年齡較小,所學的知識和接觸的事物有限,還沒有辦法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每一次的學習和實踐都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但是,由于很多幼兒教師不具備構造和創作優秀故事情節的能力,無法對幼兒進行充分細致的指導,再加上手中教學資源有限,在進行表演教學時,沒有辦法更好地讓幼兒理解故事情景,切身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幼兒的表演活動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主題不充分、缺少創作靈感的情況下,又沒有任何資料作為參考,只能進行單一的表演教學。這樣不僅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長此以往還會讓幼兒產生疲勞感。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主動、不積極,學習越來越怠慢,導致課堂氛圍沉悶,課堂效率變低。以繪本情景為基礎的表演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彌補以上不足,還能讓幼兒全方位綜合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繪本情景在幼兒園表演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當進行繪本作品表演教學時,因為繪本中含有各式各樣的小故事,豐富多彩的內容足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再加上新穎的游戲形式、豐富的材料資源和可以動起來的課堂效果,幼兒的積極性與參與欲更容易被調動起來。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不僅有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遇到喜歡的故事還能隨時和周圍的小朋友分享互動,交流彼此的心得與領悟。如此可以增強幼兒的社交能力,促進幼兒良好性格的發展。

(二)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啟蒙時期的幼兒由于理解能力與知識水平有限,還不能做到通讀繪本中的故事內容,因此閱讀繪本時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以致不能很好地領悟當中的道理,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繪本游戲教學,可以把書中的內容具象化,把文字以更直觀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幼兒更深刻地理解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道理,做到“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而且在進行游戲的同時,幼兒通過互動還能得到身體鍛煉以及協作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符合學前兒童“身體學習”的年齡特點,真正做到“在游戲中學習”。

(三)增強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表演與成人表演在本質上是大體相同的,但是幼兒的表演不會像成人表演一樣受作品內容的限制,其想象力之豐富、思維之發散,是成人無法比擬的。

將繪本情景融入表演教學中,既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又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繪本內容為幼兒帶來了理論上的知識,表演教學讓幼兒對理論知識進行檢驗,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還增強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表演教學使繪本內容更加具體化,變得可看、可觸碰,使靜態內容動態化。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能根據繪本的內容,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繪本中的情景實現再次加工或創造,利用自身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讓繪本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幼兒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從而帶動自身的情感。因此,與以往的單一表演模式相比較,繪本表演教學不但使幼兒的知識面變得豐富,同時還為幼兒增添了創造性,實現了在娛樂中寄托教育的目的。

(四)增強幼兒的游戲性

幼兒的表演最突出的特點是游戲性。與成人相反,兒童更加看重表演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他們更享受表演的過程而不是藝術效果,他們在意的是游戲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快樂。所以教師布置游戲任務時,一定要將繪本的內容通過游戲更加趣味地表現出來,例如可以多增加一些游戲互動環節,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其中,在無形當中就理解了內容、把握了人物、懂得了道理,進而從主觀上喜歡這種教學方式。當對一樣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幼兒會更加喜歡用表演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從而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統整學習中獲得對內容和形式的理解以及運用的機會。所以,只有將繪本情景與表演教學結合起來,才能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幼兒才能在表演中最大限度地發展他們在語言方面的核心經驗。

(五)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包括幼兒在內的各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沒有考慮這一因素,強行灌輸知識,不但教師的教學效果會降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會受阻。因為在學生時期,尤其是幼兒時期缺乏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和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一旦教師施加過多的壓力,就容易給幼兒造成挫折,影響其身心健康。繪本表演教學能夠使幼兒更加愿意學習,主動接受知識,也就不存在被迫學習的情況,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三、以繪本情景為基礎的幼兒園表演教學方法探究

(一)以繪本情景為基礎進行角色表演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繪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其色彩鮮明,故事內容豐富,人物形象可愛,對兒童尤其是幼兒園階段的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在眾多類型游戲中,角色扮演游戲也是最常見的游戲方式之一,如果將繪本教學融入角色扮演中,就更有利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幼兒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將其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出來,對其個人能力開發也有很大幫助。

教師在組織游戲時,也應注意幾點:第一,選擇繪本的時候,應該考慮繪本的品質、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語言學習特點、幼兒的興趣愛好、教學內容的要求等;第二,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對游戲場地進行布置,環境要與故事情節相符合,還要認真對待游戲,故事中需要的道具和材料要準備好,方便讓幼兒更好地融入游戲中;第三,教師要適時、適當地引導幼兒游戲,讓幼兒對游戲環節有一個循序漸進適應的過程,不可以通過“控制”幼兒的方法達到教學目的,否則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二)以繪本情景為基礎進行親子表演

親子類的游戲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對鍛煉幼兒的社交能力也有促進作用。因此,將繪本情景融入親子游戲中不僅能加深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家庭氛圍更和諧,還能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以繪本故事《我長大了》為例,故事想要表達的是成長的過程中,在熊爸爸的耐心教導下,小熊逐漸懂得用眼睛去觀察、行動之前要先思考、冷靜地去面對一切、用耳朵去傾聽、放開父母的手親自去嘗試的道理。家長與幼兒分別扮演熊爸爸和小熊,把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表演出來,既增進了親子之間的親密感,又讓幼兒提高了認知水平。在游戲前,教師需要讓幼兒和家長了解繪本的內容,準備魚、果子、刺猬、松鼠等道具,讓親子之間進行初步交流。在游戲中,家長配合幼兒,借助道具,協助“小熊”克服一個又一個成長路上遇到的“難關”。在游戲結尾,教師組織各組親子互相展示和交流互動,目的是通過父母為幼兒樹立自信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游戲結束后,教師要與家長和幼兒總結游戲心得,學習小熊的品質。通過繪本親子游戲,傳授科學的育兒理念和知識,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三)以繪本情景為基礎進行區域表演

區域表演游戲是現代幼兒園主要的活動方式,可以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在以繪本情景為基礎的前提下,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特點,選擇繪本故事時盡量選擇有實踐性的內容,通過幼兒自主探究,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交往能力、創造能力等。繪本是區域表演的基礎,區域表演是繪本的深層延伸,幼兒經過探索實踐,理解繪本內容,體驗其中的樂趣。

以繪本《七彩世界》為例,在閱讀區把《七色蝦》《七色花》等故事陳列出來,通過閱讀,讓幼兒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繪本。在美工區,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材料、顏色畫出自己心目中的七彩世界,從而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在探索區,教師和幼兒通過搜集三棱鏡、萬花筒,用水霧自制彩虹,發掘存在于生活中的七色光,提高幼兒的探索能力。在角色扮演區,師幼一起動手制作《七色蝦》的道具,一起進行繪本情景再現,模仿故事中的語言、動作和情節,以此提高幼兒的理解與表演能力。因此,繪本情景與區域表演相結合,更有利于幼兒全方面發展,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四)繪本表演教學中巧用道具

在對繪本內容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道具的制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利用道具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投入表演的環境。幼兒的想象力較為發達,在道具的幫助下表演,不但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還可以讓幼兒更好地融入角色。目前大多數的繪本表演都需要用道具來輔助完成,不同的角色會利用不同的道具進行裝扮,在增加幼兒與故事中角色互動的同時,還能更好地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以《狐貍爸爸和鴨兒子》為例,教師在組織表演前,可以動員幼兒一起制作狐貍和小鴨子的帽子、服裝和鴨蛋道具,有了這些道具,即使幼兒在表演中忘了劇情或是動作臺詞,也能受到道具的提示。再如《是誰咬了我的大餅》這個繪本故事中,為了讓幼兒可以對不同動物的咬痕更加了解,可以制作出一張“大餅”,在餅上留下不同動物的咬痕,如此幼兒就能夠根據餅上的咬痕辨別動物類型。在制作繪本中的道具時,一定要讓幼兒熟悉繪本的故事情節,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此外,在為道具上色的時候,幼兒也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把自己帶入角色中,還可以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制作出更多有趣的裝飾道具。

道具能夠幫助角色走進現實,變得具象,運用道具進行輔助表演可以滿足幼兒認知需求,讓幼兒身臨其境,完全將自己帶入故事情景中。同時,幼兒還可以參與道具的制作過程,通過親身體驗對故事角色和情節加深理解,更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道具還能夠恰到好處地烘托氛圍,促進幼兒更好地與故事中的角色交流,不但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其體驗感。

綜上,在當前教育大環境下,啟蒙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起點,地位非常重要,為人的一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只有將繪本與表演教學相結合,把繪本情景作為基礎,對表演進行創新,幼兒園表演教學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進而提高幼兒在語言領域中閱讀與習慣、理解與策略、表達與評判等各方面的能力和自身的綜合素質。

猜你喜歡
情景繪本幼兒園
情景交際
繪本
繪本
繪本
愛“上”幼兒園
樓梯間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