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分析

2022-11-21 04:21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特殊教育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李廣淵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音樂過程課堂教學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特殊教育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 李廣淵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學始終處于弱勢,在教學中被認為是不重要的副科,使得音樂教學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本文主要以初中階段音樂教學為例,在分析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此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一、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立足于教學改革背景,許多教師積極開展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變革,擺脫傳統教學模式,轉而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初中階段教學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較大,學校領導和教師仍然存在教學觀念陳舊落后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片面注重學生成績,甚至在部分學校中音樂、體育和美術等課程成為副科,往往被主課教師占用。此外,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課程重視程度不高,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問題。如不能積極進行教學方式創新,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傳統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被動參與課堂教學,以及接受知識灌輸,因此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講,對所學內容積極性不高。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注重改進和優化自身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是以講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為主,不注重對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難以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部分學校教學資源配置很難滿足初中音樂教學需求,如偏遠地區學校中缺乏必要的音樂器材等。此外,部分學校存在專業音樂教師缺失問題,音樂教師由其他科任教師兼任,這些教師不具備專業音樂素養和教學能力,使得初中音樂教學功能和作用難以發揮。部分學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安排音樂教師參與培訓,提高音樂教師能力和素養,因此限制了音樂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四)音樂課程較少

音樂屬于初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副科,加之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一些學校和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而刻意縮短音樂課程時長,甚至直接拋棄音樂教學。同時,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屬于長期任務,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效果,這些也使很多學校未意識到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導致音樂教學形同虛設,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雖然一些初中學校按照要求開設了音樂課程,然而時常被其他教師占用,也慢慢打消了初中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進而導致初中音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屬于精神范疇文化。音樂的特點在于其想象力豐富,能夠陶冶情操和藝術修養,拓展人們的思維。從表面來看,音樂和自然科學屬于不同科學領域的內容,但是兩者在刺激人們思維方面卻發揮著相似的功能和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音樂能夠促進人們左右腦發育協調,而且能夠通過刺激人的感官激發人的內心感受,從而起到塑造人格和促進個體發展的目的。因此,我們必須認識音樂對人的重要作用,明確音樂教學的必要性,在初中階段積極進行教學方式改進和創新,以此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

三、初中音樂教學目的

為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更好發揮其自身功能和作用,需要明確音樂教學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音樂教學在我國的發展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影響了人們對音樂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谶@一問題,必須重新梳理音樂的內涵。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樂”的排名足見古人對其重視程度。而現代講到人們修養的時候會提到“琴棋書畫”,其中“琴”被排在第一位,這一排序標準是符合我國幾千年人文禮教發展要求的。我國古代賢者認為音樂在陶冶情操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和作用,但是現代人文教學中卻忽略了音樂的重要地位,更加側重音樂功能,使得音樂教學在傳統教育影響之下與常規教學理念產生了分歧,因此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

立足新課改背景,要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改革,必須從學習音樂的初衷出發,明確其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并輔以與之相關的經典故事,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初中音樂教學理念

(一)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改進和創新,關鍵在于轉變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教師需要從自身出發轉變思想,即將自身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引導者,同時要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較少,即使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會與學生互動,但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始終很低。因此,教師要注重改進自身教學理念,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強化學生課堂參與感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深入感受音樂的魅力。此外,轉變課堂教學模式能創造更為輕松的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融合小組討論的學習模式。如在學習一首新歌之后,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該音樂,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歌曲進行討論,討論的問題主要涉及對音樂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對歌曲的認識和了解。

(二)注重教學和實際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歌曲的時候需要介紹其創作背景等知識。因為了解背景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創作的心境,從而更好地領會歌曲意境。教師要注重將教學和實際進行結合,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是經典音樂,以學生的審美可能無法理解,而且不能領會歌曲意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了解學生的興趣,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考慮其價值,因此需要對音樂進行篩選,所選出的音樂必須和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手拉手》這一音樂過程中,將其與學生熟悉的事件——奧運會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此外,教師在選取流行音樂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其風格、曲調和歌詞等進行篩選,所選出的音樂可以在課堂與學生討論,以此實現將音樂教學和實際相結合的目的,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避免學生在接受音樂的過程中存在盲目追趕潮流的現象,引導學生樹立高雅的情趣和審美觀念。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

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強化音樂感染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運用多媒體。例如教師在教學《枉凝眉》這一歌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紅樓夢》的相關影視片段,以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意境,同時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此外,由于該歌曲歌詞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歌詞內涵、歌曲背景等進行講解,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內容。

(四)利用樂器開展輔助教學

初中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為了確保初中音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樂器開展輔助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可以有效轉移學生注意力,使他們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確保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1997天地人交響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小提琴或鋼琴開展輔助教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和感受不一樣的音樂效果,不斷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五、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關注音樂教育

上述內容提到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從校方到學生都對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關注音樂教學,以此更好地發揮音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音樂陶冶情操的功能和作用,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明確音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從而積極參與音樂學習,可以適當引入民族音樂和優秀古典音樂,以此提高學生審美。

(二)改進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

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改進教學評價,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初中階段針對音樂教學開展的考核內容主要為課本理論知識,這種考核模式無法真正認識和理解學生學習成果,而且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徒增學生負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改進教學評價模式,選擇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以此更好地發揮教學評價功能和作用,引導學生發現自身閃光點和學習過程的收獲。在制定評價模式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選擇關注學生表現,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以此增強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強化課內外結合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耐心聆聽音樂作品,以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愉悅體驗,并在積極體驗的同時啟發學生想象,并能夠提出獨立見解。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趣味性和開放式音樂學習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愿望和好奇心,并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音樂藝術集體表演,以此提高學生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識。課外,教師也要強化學生音樂基本技能訓練,使他們能夠自然、自信、富有情感地歌唱,并能夠在音樂聽覺感知的同時識讀和運用樂譜。教師也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組建課外興趣小組,對喜歡音樂的同學給予相應輔導,使他們通過音樂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進而提高學生對美的追求。此外,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發現、理解和感受,進而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四)對音樂文化進行滲透

音樂和文化存在十分密切的關聯,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初中音樂教學階段,教師要注重對音樂文化要素進行有效滲透,并做好學生的引導和培養工作,確保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知識,以期不斷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水平。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樂文化,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階段,教師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音樂文化要素,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應用,以此構建一個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推動初中生智力與非智力的協同高效發展,為學生日后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唱臉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從文化角度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臉譜的起源、特點及不同類別。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輔以著名京劇片段,以便學生更好地體會和感受音樂文化的魅力。實際上,通過對音樂文化的有效滲透,既可以實現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也可以切實體會音樂知識背后所涉及的文化底蘊,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審美素養。

(五)合理引導音樂鑒賞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鑒賞教學是比較關鍵的組成部分,其既能夠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鑒賞,以期更加深層次地分析和感受音樂知識和要素,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在對《讓世界充滿愛》進行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講解一些好人好事,使他們感受到社會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愛。隨后,教師可以引入后續歌曲鑒賞,加深學生對所鑒賞歌曲的理解,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對鑒賞難度較高的曲目,教師要結合實際盡量突出鑒賞重點,從直觀的角度讓學生先體會音樂作品并給予詳細講解。例如在《青藏高原》鑒賞過程中,其具有較高的鑒賞難度,其中有很多編曲、混音的內容,此時如果教師選擇傳統的鑒賞方式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鑒賞效果,甚至會打消學生參與音樂鑒賞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引入“音高”的概念,引導學生對《青藏高原》中的“音高”進行鑒賞,通過這樣的音樂鑒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和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初中開展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此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導致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學生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沒有積極參與教學,因此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轉變師生思想,以此提高教學成效。

猜你喜歡
音樂過程課堂教學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