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生活,體會小學數學教學之趣

2022-11-21 04:21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蔡家廟九年制學校樊廣平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生活化數學知識生活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蔡家廟九年制學校 樊廣平

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式的融入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學還沒有做到生活化,教師在課堂上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課本為主體單方面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由于年紀小,心智尚未成熟,很難接受傳統方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理論抽象學習,印象并不深刻,甚至部分活潑的學生都不愿意聽講。因此,研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十分重要。

一、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的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幫助小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將數學和生活相聯系,并且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二、充分發現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隨著新課改要求的出臺,我國出版社在編輯數學教材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因此,現代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學生熟悉的素材,例如游樂園買票問題、爬山問題、握手問題等,其實質是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在校園生活中忽略的數學知識還原,將學生忽略的數學問題情景再現。如今像這樣的教材在小學校園隨處可見,而這類教材不光代表小學知識,還是編輯教材的工作人員研究的結晶,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些資源,方便后期教學靈活使用,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完美銜接。

三、發掘生活中的數學

(一)抓住生活中的數學

小學生具有天真活潑的特點,對生活充滿了好奇以及求知的欲望,此外他們無法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長期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傳統教育方式并不適合當代小學生。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同時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將所學內容和日常生活知識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例如,學習“握手問題”時,教師單純為學生進行理論講解,部分邏輯思維薄弱的學生短時間內無法厘清自己的思路,教師就可以挑選十名學生,每五人為一組,讓兩組成員依次互相握手,通過這種方式讓原本抽象的知識以具體的形態展現給學生,即使其他沒有參與握手活動的學生也能通過一旁觀摩來厘清自己的思路。

(二)將數學與實踐相結合

要充分認識學生的生活基礎,讓數學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相互結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授課時可以讓學生統計班級人數,通過此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字的運用和計算統計能力,將數學知識貫徹到生活中。同時,教師還要對班級學生的業余生活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喜好。如跳大繩、障礙跑、接力賽等體育游戲內容都包含了數學中關于次數和快慢的知識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時候要兼顧學生的數學成績,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實現發展。

(三)布置生活類型的數學課后作業

生活類型的數學課后作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意義非凡,其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對當天所學內容加深印象,還可以為日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后期的學習更加順利。此外,生活化的作業還能讓小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達到提高數學成績的目的,提升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四、利用生活思考問題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為學習數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從生活角度出發,根據實際情況了解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活情況將數學知識貫徹其中,利用這一措施讓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以及學習質量得到直線提升。

(一)教學中采取實踐方法

例如數學教材中出現的上下車問題是具有代表性的,這種問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很考驗邏輯思維,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針對此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演練,把講臺假設成公交車,找5—6名學生分次上車,分次下車,并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出問題,例如:“車上最開始有多少人?”“中途停了幾站?”“每站有幾人上車?”“每站有幾人下車?”“抵達終點站了后車上還有幾個人?”提出這些問題后,引導學生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對于這些問題,學生興致勃勃,躍躍欲試。設計教案時,教師既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還可以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借助生活經驗去思考數學問題。

(二)創建生活化教學環境

傳統教學背景下,絕大部分課堂的學習氛圍都是壓抑的,缺少感情色彩,這樣很容易讓學生覺得學習太過壓抑,枯燥無味,從而抵觸學習。同時這種壓抑的學習氛圍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對學生的內心也是一種傷害。如果想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個生活化的教學環境。這需要教師對班級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充分了解,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化教學課堂,讓學生感到舒適,從而主動走進課堂教學內容之中。生活化課堂主要分為兩個層面: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物質層面主要表現在教室內部的裝飾。在裝飾教室的時候,墻漆和其他物品盡量選擇冷色系,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精神方面,教師可以選擇多種表現方式,如將教學成果進行展示,將學生的優秀學習作品在班級進行展示,讓小學生感到驕傲、自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此外,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適當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最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小學生感到輕松有趣。

(三)利用實踐活動強化教學過程

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在傳統的理論教學當中多加入實踐和游戲的內容,特別是游戲教學方式。做游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是最具吸引力的,教師要抓住這一點然后結合所學內容設計出相關的教學游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也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兩個小組舉行詞語比賽、猜謎語比賽、成語接龍比賽等,讓學生親身經歷成功或失敗,并且根據最后結果進行經驗總結。利用游戲教學方法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數學思維方式、生活經驗等進行靈活運用,解決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問題。把生活融入數學之中,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尋找數學知識,加強知識與實際的聯系,讓學生通過活動來獲取知識,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

五、將數學融入生活中完善教學環境

(一)增強課堂趣味性

將數學融入生活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它不僅可以拉近生活與教學的距離,還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限制以及個性發展的因素,他們的思想尚未成熟,還不能深刻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所以在學習中遇到較難的知識會產生畏懼和抵觸的心理,從而對數學產生排斥。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喜歡簡單直接的教學方式,而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延展開來,讓學生直觀掌握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與學習的相通之處,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豐富課堂內容

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范疇,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認知視野,擴大知識的運用范圍。因此,除了用課堂內容來吸引學生進行學習以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在生活當中逐漸熱愛學習,所以設立課外生活化教學內容十分必要。將生活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在生活當中運用數學,從而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在學習角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生活中都有哪些角,如墻角、桌子等,然后隨機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再向學生提問:“生活當中除了教師為大家展示的物品有角,還有哪些角?”學生有的回答文具盒,有的回答扇子,有的人回答書籍,最后學生根據教師所展示的圖片勾勒出相對應角的形狀,再根據角的樣式去辨別角的類型。經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認識,甚至有部分同學會在生活當中尋找不同的角進行研究。這節課以后學生會發現,除了教師介紹的幾種事物能發現角以外,生活當中處處都有角。例如隨處可見的建筑物、石頭等,這些物品都讓學生發現了角的存在。學生在生活當中發現的角越多,越能認識到生活當中處處都是數學知識。直角、鈍角、銳角等每時每刻都出現在他們的身邊,學生在生活中探索的范圍越大,越說明其自主學習的思維越強。其實在人們的生活中,學校并不是最好的課堂,最好的課堂是生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

(三)豐富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關聯性較強、思維邏輯相對嚴謹的學科,所以十分注重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隨著新課改的相關方案頒布以后,國家相關部門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教材上的知識,還要以教材為基礎,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新型學習方法中鍛煉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實現生活與數學相結合這一目的。生活和數學相結合這一舉措本身帶有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可以為教師在教學時提供充足的教學素材以及教學案例,讓教師除了進行傳統的講解以外,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的游戲進行教學,從而添加數學這門科目的教學樂趣以及教學色彩。例如,在學習圓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畫圓的游戲,將學生叫到操場上,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以組為單位進行畫圓比賽。這時會發現有的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將繩子的一端拴上木棍固定在地上,另一人則拿著繩子的另一端,以木棍為的位置為圓心順時針旋轉一圈就完成了一個圓形。當學生全都全身心地參與到這個游戲當中,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讓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專心聽教師講解,還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其實并不是枯燥無味的。

總而言之,將生活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是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方式,教師和學生應該認真對待,這樣雙方才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并且在以后的教授和學習當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生活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具有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生活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不是一句口號,更要為之付出行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至關重要,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在教學形式上大膽創新,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更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最終改善課堂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提升,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將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數學知識生活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生活感悟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