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自主學習

2022-11-21 04:21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一小學林寶琴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數學課堂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一小學 林寶琴

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以及布置的作業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同時對于自己的課余時間會做出科學合理的安排。小學數學在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文化課,所以在數學學習中自主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挑戰增大了,所以存在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有時教師過分追求課堂華麗性,忽視了課堂實用性,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往往走過場,引導過于形式化。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進行深層次思考,從而找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為學生的發現奠定良好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不斷對數學體系進行完善,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

一、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最大程度上獲取數學知識。同時,為了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對教學環節以及教學內容進行精細設置,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僅可以投入更多精力,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對學生學習數學有著積極影響。當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后,學生的學習欲望會被發掘,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便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獲取知識。通過參加數學活動不僅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幫助其更好地成長。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使學生在數學方面獲得更好的發展。比如在學習乘法和除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思考:“當自己有六個蘋果,需要分給三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蘋果?”首先通過簡單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再向新的知識過渡,在漸進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乘法和除法的精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同時還可以接收新知識,學生一直處于進步的狀態,可以獲得全方面發展。其次,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要將自主學習思想滲透在作業中,在設定完常規作業后,教師可以進行思維拓展作業的布置,讓學生通過思考以及不斷探究得出最終答案。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思維,同時可以讓學生發現更加深層的知識,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也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學習,在收獲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效率。

二、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忽視了有效性和實用性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鐘愛情境教育模式,希望通過情境增加教學內容的有趣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但是有一些教師在開展過程中對教學方式的包裝過于華麗,總是用精彩絕倫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忽視了教學本質,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但是卻學不到有效知識。在使用情境教學時,教師要注意烘托氣氛的程度,不可過于活躍,否則不利于學生學習。比如教師進行正方形和長方形教學時,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演示并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草地里會冒出來正方形和長方形呢?大家可以看出這些圖形寶寶的區別嗎?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并一起回家?!边@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充分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但是相關數據顯示,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浪費時間,還容易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不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

(二)學習方式過于形式化,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合作學習是學習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幾乎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問題討論,而且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合作學習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廣泛好評。合作學習雖然將個人智慧進行了融合,從而通過多個角度得出問題答案,但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對生活以及學習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理解能力好的學生可以開動腦筋進行問題探索,理解能力略微差一些的學生只能在一旁聽著,提供不了有價值的信息。因此,這種學習方式無法對所有學生展開有效教學。由于無法參與小組討論學習,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越來越弱,從而對數學成績產生影響。比如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成員就會分為兩波,優秀生一波,學困生一波,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初衷是希望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卻變成優秀生的舞臺。當教師提問學困生時,他們只能表達其他人的觀點,自己的觀點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已經被扼殺,因此班級內部的兩極分化現象會非常嚴重,既不利于學生提高數學成績,也不利于班級建設工作。

(三)對引導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表現得十分優秀,那么教師需要進行及時表揚,從而促進學生后續學習。但是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表揚形式逐漸被淡化,教師可能就會說一句“你真棒”“你真行”等鼓勵性話語。這種方式看似起到了表揚的作用,但實際上不利于學生的后續學習,而且不具有長久性,過多的表揚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肯定沒有價值,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所以為了學生可以一直保持極高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對表揚的內容重新定義,不要因為害怕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不敢指出學生的錯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三、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刺激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有了一定程度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數學話題知識拓展,既可以增加數學內容的生動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數學是一門很復雜的學科,如果想讓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教師需要用適當的話題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乘法計算時,教師可以將生活實例作為題目,向學生展示如何運用乘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知識由淺到深地傳輸給學生,通過實際運用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乘法運算。生活實例可以很好地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使用,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可以學習到數學知識,也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降低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應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起來。雖然小組合作的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但是對于學生提高成績是有一定幫助的。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數學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既不能很好地學習知識,也不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針對此現象,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發現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如在學習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教具幫助學生認識圖形,在教具的輔助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發現圖形之間的規律,方便后續學習以及加深記憶。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和教師互動的良好關系基礎上,與同學形成高度統一的合作關系,這樣便可以在互幫互助中提高學生成績,增強學習能力。

(三)在課堂中,使用問答的形式

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都是學生跟著教師思路思考問題,教師在課上不會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如果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會回答,教師會直接公布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學習進行探索。為了改變此種現象,教師應該在課上多使用問答教學方式,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得很好,對哪些知識掌握得不好,而且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可以進行積極思考,如果沒有人能夠回答,那么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其進行獨立思考,可以做些適當引導。教師在教會學生知識時要先教會學生學習技巧,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出來的知識比通過教師傳授的知識會記憶得更加牢固,這樣在日后的學習中學生才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因為在數學知識中,每一道題都會涉及很多知識,如果學生可以將舊知識和新知識都掌握牢固,那么在做題的時候就會很輕松。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詢問學生在圖形中觀察到什么相同的地方,通過圖形各邊長以及邊數,發現圖形之間的聯系,得出正確的數學結論。

(四)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

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更加注重自己的地位,憑借自己的權威性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這種模式中學生只能在固定的框架中進行學習,沒有辦法得到框架之外的拓展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不夠成熟,但是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不可以忽略掉其主體地位。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發展,教師要遵從學生的意愿,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需求,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可以使其從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成主動的學習狀態。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更好地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基礎知識,所以一旦出現思路不通的地方,便是舊知識出現了誤差,這樣學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對舊知識進行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可以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基礎。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時候,為了使學生將規律記憶得更加深刻,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讓其進行獨立思考。通過對全等三角形的觀察,學生可以知道全等三角形的特點,它的三條邊是相等的,三個角也是相等的,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屬于全等三角形。

(五)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當多媒體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效融合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在探究中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因為多媒體的教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將其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可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其后續學習。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首要事情,學習興趣是收獲知識的前提。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利于教師制定特色化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同時對于學習方式,教師要不斷進行優化,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出對學生有益的學習方法,讓其在小學學習過程中,數學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數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