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西北邊政建設與戰略投送能力的淬煉
——評《明清西北馬政研究》

2022-11-21 11:01丁柏峰青海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青海西寧80007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0034
關鍵詞:西北戰略建設

丁柏峰 文 婧(.青海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青海西寧 80007;.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003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人們對西北地區的普遍印象。自古以來,西北地區廣袤無垠,邊域遼闊,是國防邊境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的軍事戰略和國防構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時的冷兵器時代,未有先進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供選擇,通常都是以畜力為主,移動迅速且身姿靈活的馬匹便成了通信與戰爭的首要選擇[1]。東漢馬援曾言:“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2]。因其在國防和軍事中的重要地位不斷演變而來的“馬政”體系,便成了歷朝歷代邊政戰略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科學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的由川籍作者何毅、姚博兩位教授合著的《明清西北馬政研究》,無不浸染著明清西北邊政建設和戰略投送能力的淬煉,是第一部旨在系統反映明清西北馬政全貌的學術研究之作?!榜R政”一詞,語出《周禮》:“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盵3]馬政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的行政制度,即國家對官用馬匹的采辦、牧養、訓練和使用所實施的管理制度,一直是歷代兵制、驛傳和財賦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1)。伴隨著歷朝歷代對馬政的重視和演變,馬政自身作為一種國家重要的軍事和戰略體制,經過朝代的演變與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自我完善的同時,也不斷在淬煉中變得更加堅固,對加強邊政建設和增強戰略投送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西北邊政建設與戰略投送能力淬煉”的重要性闡釋

馬政關乎軍政[1](185),馬政與軍政相為表里[4],馬政興廢之于戰爭勝敗[1](16)。明人徐恪曾言:“兵政莫急于馬?!盵5]明清時期的西北馬政,在鞏固西北邊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馬政中所指的馬匹主要指軍用馬匹,即為國家戰爭所需要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冷兵器時代,國家戰略物資的運輸基本都靠軍用馬匹得以實現,可以說在國家的戰略投送中,馬政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戰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對邊域遼闊的大西北地區來說,遠離中原地區,且自然條件相對惡劣,所需的基本戰略物資,包括后勤補給、戰報傳送、人員及物資等,都要靠軍用馬匹實現遠距離的傳送、運輸和轉移。就政治和軍事而言,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戰馬的多寡與優劣[1](1)。由此可見,馬政很大程度上關乎西北戰況甚至是國家戰況,是國家西北地區邊政建設和戰略投送建設的重要內容。

從歷史上的戰爭看,一個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戰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它不僅要有豐富的物質生產、足夠的戰斗兵力、嚴格的戰略管理能力等,能夠將戰爭需要的重要戰略物資及時且充足地運送到戰場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從歷史上看,因為戰略投送能力不足而導致戰爭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尤其對西北地區邊防而言,遠離物產豐富和人口眾多的中原地區,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就更與西北的邊政建設息息相關,而馬政則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換言之,馬政是否得到重視,建設是否完善,是國家戰略投送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志,而戰略投送能力的強弱又決定了西北邊政建設牢固與否。由此可見,只有馬政在國家戰略建設中不斷得到淬煉和完善,國家的邊政建設才能更加堅固,這一點在西北邊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無論是秦漢、唐宋、明清等古代封建王朝,還是當下的現代社會,邊政建設一直都是國家戰略部署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國幅員遼闊的西北地區依然有著漫長的邊境線,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同時又對國家戰略穩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西北的邊政建設仍然是我國戰略部署的重要建設內容。就當下而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軍用馬匹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國家戰略投送起決定性作用,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更多地表現為現代軍用戰略工具,比如能夠對重要戰略物資起投送作用的運輸機、航空母艦等。通過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以及對當下現狀的剖析,我們不僅可以知曉從古至今西北邊政建設對國家戰略建設的重要性,更可以看到西北邊政建設不斷發展完善,以及隨著時代發展國家戰略投送能力由弱變強的淬煉歷史。

一直以來,西北地區的穩定與否與國家政局和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就當下看,祖國遼闊的西北地區除了要防止來自外部的威脅,其自身內部經濟社會發展也需要提檔升級。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決反對敵對勢力的滲透和破壞。由于西北地區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本身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特點,一些外部敵對勢力便企圖在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與發展的問題上大做文章,以達到使其分裂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當下和未來的發展中,繼續明確和重視邊政建設,在發展好經濟的同時,加強自身邊防建設和軍事建設,增強現代軍事戰略投送能力,做好保護祖國邊防的各種戰略準備。

二、“西北邊政建設與戰略投送能力淬煉”的分析框架及其原創性體現

自馬政產生伊始,直至晚清、民國,西北馬政在中國馬政史上始終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1](6)。明清時期,封建王朝各方面的制度相對來說都比較成熟,馬政作為國家邊政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如此。明朝的邊境線漫長,主要是面臨北方分裂后的蒙古族部落及少數游牧民族的威脅,因此,明代西北馬政是明朝馬政的重心所在,設立眾多西北馬政的機構是強化邊防和保障西北各邊衛所官軍騎征備御的需要。到了清朝,由于其本身就是少數民族,是在馬背上打下的江山,加之滿蒙的相處總體來說較為和諧,所以馬政規模相較于明朝更小。雖然清代馬政制度和規模比不上明代,但依然重視馬政建設,實際效果并不亞于明代。清初,西北地區政治形勢、民族格局非常復雜,于是清朝用經營西北馬政來應付復雜局勢。直到清末,由于清朝國力的削弱、牧馬兵丁的勞苦窮困、均齊制度的廢弛、日趨尖銳的人地矛盾,以及東西方發展的差異等,國家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封建王朝也走向了盡頭。

總的來說,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的演變,是伴隨朝代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民族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說到底,不同的歷史條件造就了它的興起、顯盛、演變和走衰,即是說,它的出現與走勢都帶有歷史的必然性[1](189)。

《明清西北馬政研究》這部書主要對明清兩時期西北馬政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此部著作分為上下兩編,大略是明清各半,上明下清,上下篇均以馬政視野下的西北馬政開篇,然后分述馬政職官、官馬采辦和對馬政的整飭,最后以明清西北馬政的特點、地位與作用收尾,是第一部旨在系統反映明清西北馬政面貌的學術研究之作。此書在史料文獻、邏輯構思及觀點呈現上都具有自身的原創性。

(一)檔案賦能,史料豐富

在這部書中,作者通過查閱大量的史志材料與文獻,針對明清時期的西北馬政狀況和面貌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在寫作當中還特別引用了檔案文獻材料作為論述的重要文字支撐。比如,關于明朝時期西北馬政研究中針對中晚明西北馬政的整飭,作者就特地引用了青海檔案館藏有的萬歷十九年(1591)巡按陜西監察御史《為“拒虜納馬”給青海藏族的申明告示》[1](107)。它涉及明朝與青海蒙古族、藏族的關系,反映了明朝對青海的民族政策,是十分珍貴的檔案文獻。其“若虜入犯中國,調遣爾番族人馬,即赴應援,但獲一功,照例重賞。番漢合并剿虜,使虜不能駐牧西海,爾等自無顧慮,歲歲納馬易茶,永享安樂。再遇開中時候,如中國把隘通使員役,指稱中馬將官名色,向爾等需索常例,克減茶篦,或阻當凌虐者,許于賞番之日,具番文告理,即倍加賞賜,定將各員役拿問究罪。如爾番族仍前投虜,或分外生事,真是天地不容,大明皇帝定革了茶篦,絕了爾等性命,殃及世世,那時追悔無及”①則是對其民族政策的真實寫照。

再比如,關于順治朝茶馬互市以及中晚清對西北馬政的整飭,作者引用了《甘省便覽》的檔案材料,其中“在甘肅提標馬廠在方來灘地,乾隆五十二年考成冊造,共應取騍馬一千二百匹,共產獲騍馬八千二百三十八匹……”[6]則充分反映了當時西北馬政的盛況。除此之外,在清代西北官馬的采辦途徑中,作者也引用了《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的檔案材料,其中“順治四年中馬的情況是:洮岷司九十七匹,河州司二百四十匹,西寧司二百五十匹,莊浪司五百四十六匹,甘州司七十一匹”[7],真實反映了當時茶馬互市的面貌。

總體看,整部書對史志材料的查閱,以及檔案文獻的引用都是豐富且獨特的,增強了整部著作的歷史厚重感。

(二)邏輯清晰,結構完整

就整部著作的邏輯構成而言,分上下兩編,作者分別對上編明代和下編清代在西北馬政中的現狀及演變進行了全面、詳細而客觀的描述。從具體構成看,分別對明清時期的茶馬官職演變、茶馬制度、采馬途徑,以及中晚期對西北馬政的整飭等進行了分析論述,客觀反映了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的實際演變情況;在此基礎上又對兩個時期馬政的特點、地位與作用進行比較分析,使之能更明確清晰地看到兩個時期在西北馬政建設上的不同;最后作者對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當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單獨論述,形成附錄。

整部著作脈絡層次分明且循序漸進,縱向以時間脈絡為發展線索,橫向以具體內容為比較對象,在注重時間發展的同時兼顧了內容的豐富與完善??傊?,此著作圍繞明清時期的西北馬政,以上明下清的構思進行寫作,結構完整且詳略得當,論述邏輯也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三)對比分析,觀點準確

在此書的寫作中,作者不僅采用了文獻分析、數據分析的方法,還采用了歸納演繹及對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作者在將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狀況分別做客觀詳細闡述的同時,還將兩個時期的現狀、特征等進行演繹歸納、對比分析,在客觀闡述的基礎上做了總結升華。作者在進行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明確了兩個時期馬政體制的區別與不同,對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的特點、地位與作用運用總結性的語言進行了總結凝練,形成了自身具有原創性的觀點。

作者在對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的特點、地位與作用進行對比分析的過程中,主要總結凝練為時代特點、西北邊防及社會經濟三大方面。在時代特點中作者又主要從所涉及區域、民族、管理、采辦、人員構成、官牧對象和制度層面等角度進行深入剖析,西北邊防和社會經濟層面也是如此。通過對前期史料的對比分析,總結凝練出自身的原創性觀點,對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的特點、地位和作用進行深入剖析,從史實出發,再回到歷史中去論述,使其來自歷史,同時更升華于歷史。

總的來看,整部書對相關文獻的查閱與史志材料的總結還是十分到位的,整體的寫作邏輯和史實梳理都比較完整,并且采用了多樣的研究分析方法,使每一個論點的論述都有理有據,整部著作讀起來也邏輯清晰且內容豐富,使人大受裨益。但是通過對這部書籍的通讀,發現在整部書的構思和寫作中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

首先,整部著作中缺少插圖。在整體的寫作中,此書采用了大量的史實材料和數據圖表作為對論點的支撐,但是對相關圖片插入較少,這使部分觀點的論據顯得不夠直觀,也不能更全面、生動、形象地對當時的狀況進行反映,而且插圖能夠起到一個補充說明的作用。

其次,關于民族關系的論述較少。明清時期,西北地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在很大程度上,明清時期的西北邊政建設牽涉更多的是關于民族關系問題的處理。換句話說,民族關系問題是加強西北邊政建設的重要原因,而民族關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隨著朝代的不同和演變,面臨的情況也不同,這在西北邊政建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在談及西北邊政建設時,背后的民族關系也應該作為現狀和背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分析。但是在整部著作中,作者關于民族關系的梳理和論述相對比較缺乏,這是應該繼續完善的地方。

三、以家國情懷走進“西北邊政建設與戰略投送能力的淬煉”

從整部著作的寫作中,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濃厚的家國情懷。從整部書的選題角度、站位高度甚至在每一句的字里行間都能體味到作者對祖國邊政建設的關心程度,對國防和軍政建設的關注程度,以及對祖國和家園的熱愛程度。尤其在整部書的后記中,作者還特別提到了“國之大者”[1](252),這不僅表明了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和緣由,更在無形中提高了此書的政治站位,讓人從頭到尾、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家國情懷。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的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更能在相互影響的基礎上彼此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日新月異?!雹?/p>

作為在冷兵器時代關系封建王朝興衰的馬政,其在國防軍備方面的重要性倍受歷代統治者重視,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邊政戰略內容來推行,以達到鞏固西北邊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處理西北民族關系之效,是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內容。以史為鑒,這對今天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部隊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加速提升?!雹圻M入新時代以來,國防和軍政建設也面臨新的形勢與新的挑戰,這就需要國防和軍事建設采用新的方式、新的戰略,以充分跟上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又或者是將來,邊政建設都是國防部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更是關乎戰爭成敗的命脈所在。因此,通過對歷史的梳理,我們不僅看到了邊政建設與戰略投送能力對國家軍政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其在歷史中的自我淬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更看到了關乎未來戰爭的重要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前我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全軍要統籌好建設和備戰關系,做好隨時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雹軣o論何時,國防軍事建設都是保家衛國的重要利器,沒有完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對歷史的總結和對現實的正確判斷中,平衡和處理好各種因素與博弈,不斷鍛造和淬煉國防軍事力量,使其始終走在時代發展的前列,才能確保國家穩定與長治久安。

以上是筆者對《明清西北馬政研究》這部著作的簡單介紹與評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在論述體系和構思邏輯上同樣值得稱道。作者查閱和選取了大量的相關史料以鋪就后期史實的寫作,同時采用大量數據作為對論點的支撐,在總結各自發展演變的同時,更是做了對比分析。除此之外,作者也看到了學術界對明清時期西北馬政研究尚有欠缺的地方,并對此加以系統性的梳理論述,不僅填補了學術界在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更讓人對明清時期的西北馬政有了一個系統性的了解。時至今日,面對祖國遼闊無垠的西北地區,西北的邊政建設仍在國家戰略發展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是國防建設與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部書的研讀,對增強自身的家國情懷,以及未來如何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因如此,也期待能有更多對此感興趣的學者學習、研讀此書,完善后續解讀。

注釋:

①轉引自:何毅,姚博:《明清西北馬政研究》,科學出版社,2021,第107 頁。出自萬歷十九年(1591)巡按陜西監察御史《為“拒虜納馬”給青海藏族的申明告示》,青海檔案館。

②參見習近平:《在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11-29(1)。

③參見習近平:《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人民日報,2021-03-27(1)。

④參見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03-10(1)。

猜你喜歡
西北戰略建設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在推進“兩個機關”建設中踐行新使命
纏海鞭桿—西北棍
sin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黨的政治建設怎么抓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狹路相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