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的個案研究

2022-11-22 04:55賈翻霞
中國新通信 2022年16期
關鍵詞:能力發展個案研究語文教師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逐漸被應用于各大課堂教學活動中,尤其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使用方法,與時俱進。當前,通過對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和課程教學整合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現階段小學教師課程中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還比較僵化,不知道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影響教學質量,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開始逐步優化自己的信息化教育能力,選擇更合適的教育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個案研究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漸意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并結合當前的信息技術,將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改變,以教育信息化發展作為教學的基本模式,改變現有教學觀念,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引領信息化教學。在國家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是發展的重要前提,采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方式,而且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1]。然而,目前許多一線教師,尤其是年長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不是很合格,許多教師缺乏材料處理、創新和整合的技能,因此,必須從當前一線教育工作者存在的問題入手改變教學模式。

二、信息化教學能力概述

現如今,在我國信息化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技術逐漸成為教學界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能夠將傳統教育中的不足改變,并在一定程度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且信息技術也能夠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讓教師逐漸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當學生感受到多元化信息時代的變化時,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教學中加入更多新鮮的元素和全新的教育方法,支持教師使用微課程進行教學,這不僅加強了學生知識的收獲,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樂趣,從而提高中國小學的準確性和準確性,使教學質量更加完整,符合教育信息化的時代,這種教育方法越來越受到學生們的喜愛[2]。從本質上講,信息化教學與普通教育沒有區別,它是一種師生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然而,通過分析也可以發現,信息化教學與普通教學其實也存在一些差異,這些差異的發生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首先,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普遍認為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點就是充分重視信息化的特質;其次認為,隨著現代教育手段的普遍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介入使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將發生明顯的變化,依托計算機環境下豐富的教育資源,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最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主要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特征模式,具體體現在信息化環境下成功完成學習過程,以及做好整個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這些涉及的各項內容都屬于所必需的個體心理特征,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

三、影響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內部因素

(一)教師職業幸福感

俗話說:“做你所做的,愛你所做的?!敝挥袧M足這些才能夠滿足教師自己的一種職業幸福感,對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而言,只有將自己想做的做到,才可能不斷提升教師對職業的一種熱愛,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不斷去接觸計算機,想象“如果這些應用在課堂上,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更容易?!泵鎸r村孩子沒有看到或無法想象的事情,總是嘗試通過圖片或視頻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例如,在談論《荷花》這篇文章時,為了能夠給予孩子們最直觀的體驗感,教師就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的幫助下,下載很多美麗的荷花圖片,通過這些美麗的荷花圖片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來欣賞荷花,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對荷花的興趣,并促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二)自主發展意識

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如果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期間,教師無法將自己的技能有效提升,就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開展進程,在此背景下,無論外部環境具有多么好的特點,或者擁有一些其他的特勢,都不可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沒有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就會嚴重影響整個教學進程,也不會促使教師能夠得到進步。而所謂的“自主”就是在開展任何活動期間,都要學會積極、有意識地追求你想要實現的目標,只有不斷地積極追求目標才能夠提升教學效果,具體反映在教師對如何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深刻理解[3]。

(三)自我反省能力

自我反省能力是不斷提升自我認知的一種方式,具體體現在成長=經驗+反思。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所謂的實踐反思主要針對教師的個人活動,或者教師在開展個人活動期間對當前的行為和觀念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以準確掌握其優勢或不足,并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系統的自我批判分析,旨在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思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技術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等問題。

四、影響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外部因素

(一)硬件環境支持

信息化教學開展的基礎就是必須有相應的教學設備支持,否則就無從談起。以往教學中由于學校缺乏硬件設備,無法學習如何創建多媒體課程,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需要進行仔細分析,將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進行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應該摒棄,直到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期間,學校才購買了相應的設備,因此,相應的硬件環境是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必不可少的基礎[4]。

(二)校長的支持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說,教師是促進學校所有活動發展的主要內容,而為了更好地激發教師能力,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在教師發展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學校為了更好地支持信息技術項目的開發與使用,專門購買了四臺多媒體電子雜志,并將其用于教學活動中。

(三)滿足教師培訓的機會

培訓是教師最持久的福祉,也是可以提升教師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教師而言,能夠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活動或者其他活動的機會很少,而培訓也是可以提高教師信息提高教學能力的最基本途徑。

(四)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幫助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以學生和教師專業發展的360度發展為目標,具有強烈學習欲望和研究精神的教師和相關員工群體,共同解決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5]。通過交流和討論,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彌補自己的缺點,互相學習,借鑒,這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利,通過這些活動,可以組織教師學習一些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想,用于教學。此外,還分析了教師在教學和理解新課程標準及教材方面的困難,通過對這些方面進行了評估,以鼓勵教師在短時間內理解新課程標準及教材,使教師在自學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從而在教師成長的道路上發展得越來越快。

五、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的個案研究

(一)進一步加強硬件環境的建設與維護

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期間,學校領導和教師要提高設備維護意識,在此基礎上,學??梢曰I集足夠的資金,保證多媒體設備的正常運行。創設情境教學是教師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態度的最直接途徑,不要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系統、循序漸進地教學。小學生在身心、語言和思維能力方面都不成熟,導致教師對教師的教學重點不了解,建立良好的學生基礎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師應合理創造信息情境,創造學生全面發展的語文學習方式,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這就要求教師掌握文章的能力。例如,在解讀《靜夜思》時,教師不可能盲目描述詩人李白的思維方式,學生根本無法感受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情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投影儀技術投射明亮的月光,通過聲音創造背景,在聽覺和視覺的影響下,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將改善學生未來的思考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6]。

(二)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信息化教學與培訓的內容不僅是軟件管理能力,還包括更新教學觀念、培養教學方法、應用教學資源等內容,旨在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能夠不斷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信心,并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期間,鼓勵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其他教師不同的是,農村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存在不完善的情況,無法充分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而在開展培訓課程期間,都是僅僅培訓幾門課程,而在幾門課程的培訓中并不能提升整體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就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期間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借助線上的模式進行指導,并在線下完成討論。在教師培訓體系完善期間,應該以指導教師實踐為主進行活動,通過第一次組織全員培訓后,可以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如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了解到一些年輕教師學得相對較好,但相對年長的教師掙得很少,對于出現的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采取“年輕骨干教師優先”的策略,即培養一些基礎技術較好、教育理念較新、接受新技術、新理念較快的骨干教師。此外,對于一些農村地區教師而言,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基礎相對薄弱,在進行培訓活動中,如果僅開設幾門短期課程進行教學培訓,就會出現難以促進教師發展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就是建立長期培訓機制,幫助教師成長,尤其是在基于教師信息的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旨在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師信息教學能力可持續發展。

(三)組織教師開展反思交流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開展交流活動,不斷反思教師自己的行為與行動,一方面,通過開展交流活動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在交流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分享教學經驗,在此期間,做到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得首要目標。對于反思活動的開展來說,說教式反思和對教學優缺點的反思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自己,因為反思等于知識的“二次重建”,分享可以“梳理”自己的經驗,在不斷總結和分析不足之處的基礎上,能夠促使教師在反思中不斷進步,也可以在交流中成長。目前,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大多會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無法提升教學效果,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導致教學質量相對較低,影響學生學習的結果和發展,因此,為了在中國有效地推進信息化教育,學校必須準確了解中國的基礎教育政策,根據教育現狀,建立健全信息教學與課程整合體系,逐步完善教師教學觀念[7]。一方面,學校需要加強政策導向,除了提供良好的軟硬件教學環境外,學校還可以適當組織教師參加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培訓課程、會議和研討會,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求知欲;另一方面,學校必須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教育激勵機制,在對教師進行年度分配和評估的過程中,有必要將信息化教學納入評估指標,以激發小學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基于教師信息的教學能力。

(四)開展校際合作促發展

對于提升整體教學效果而言,農村小學教師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卻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其發展也有局限性,尤其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學校的一些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教師在教學期間其觀念也較為薄弱。相比之下,大學教師與農村教師也存在明顯的不同,例如大學教師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和隨著時間推移獲得新知識的優越條件,對出現的問題可以有很強的理解,能夠為中小學提供一些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和策略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他們沒有實踐經驗。由于計算機本身具有人機交互和及時反饋的特點,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遠遠超出了傳統模式下的視頻、電視、幻燈片等視聽顯示媒體,可以有效地形成一種集文本、圖像、視頻,聲音和圖像,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習情境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支持,教師可以在信息系統的控制下,將教學系統中的自然場景、天文信息、地理信息、歷史事件、意境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造力[8]。

六、結束語

目前,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繼續影響著中國的傳統教學方法,這意味著在小學教育實踐中,小學教師必須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自己的計算機素養,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在教學期間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在開設有趣教學課堂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不僅是技術專業的學生,也是信息教學的執行者,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信息化技術充分應用其中,不斷提高整個教學活動的信息化水平,并促使教師能夠不斷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在了解存在不足的背景下,可以進一步加強硬件環境建設和維護,并在此期間,能夠充分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并不斷組織教師開展反思交流活動。

作者單位:賈翻霞?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仁大教委中心小學

參? 考? 文? 獻

[1]梁憶玉.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4(3):1-6.

[2]賴元藝.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6(16):1-7.

[3]馬寶榮.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渠道[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2-6.

[4]呂中順.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數碼設計(下),2020,009(002):149-149.

[5]田云.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探討[J].明日,2021,3(7):1-6.

[6]張利紅,張筱蘭."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綜合,2021,16(9):3-17.

[7]趙幼香.整校推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6(33):1-8.

張榮竣,張振福.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研究[J].科教文匯,2021,3(30):3-4.

猜你喜歡
能力發展個案研究語文教師
小學課程整合模式的個案研究
在美術活動中促進幼兒能力發展
閱讀與小學生能力發展的個案研究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
基于能力發展的高職思政課程考試模式構建
ICF-CY在學前融合教育中的應用探索——個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