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經濟適應研究

2022-11-23 08:26羅家珩
八桂僑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歸僑華僑農場

羅家珩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人口遷移一直是各國學界關注的重要社會發展問題。關于中國人口遷移的問題,世界各國學者的相關研究著述頗多,如經濟學、政治學、人口學、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多個學科紛紛關注到中國人口遷移問題。目前,中國出現的移民潮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大量的邊民從祖籍國遷移到毗鄰國家的城市地區;一種是中國內地各城市的人口遷移到海外各國;還有一種是從祖籍國遷出—回流—再遷出—再回流的循環反復的遷移過程。國內學界關于國際人口遷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民的遷移動因、移民路徑和社會適應等方面,而對移民回流后的經濟適應過程較少關注。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的移民來源國之一,近些年來,中國的海外移民潮在持續擴大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的海外移民回流,究其原因,主要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主動與被動的因素。從目前國內研究的現狀來看,關于海外移民回流問題的研究,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歸國留學人員、歸國高校教師,而對一般的移民歸國后的相關研究較少。歸國華僑(下文簡稱“歸僑”)是我國近代以來,尤其是1949 年之后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這些群體在回國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思想觀念、經濟生產、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發展都受到他們身處其中的物質條件的限制,這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共同特征,所有的社會及其群體都受其經濟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因此,筆者試圖從歸僑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適應情況來探討民族學、人類學研究領域的相關問題,以供學界同行參考,共同推進人口遷移的相關研究。

近些年來,中外學界對于歸僑群體的研究較多,國外具有代表性的論著主要為加拿大學者格蘭·彼德遜在其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歸僑》中論述1949 年以后中國的僑務政策以及相關優待政策對歸僑的影響①[加]格蘭·彼德遜,張茂榮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歸僑》,香港:印尼民族建設基金會-香港印尼研究學社,2007 年版。;Christel Kesler 關于歸僑僑眷在國家扶貧政策的背景下發展情況的研究②Kesler C.Welfare states and immigrant poverty:Germany,Sweden,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cta Sociologic.2015.。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研究歸僑、僑眷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和方法。與此同時,國內學界也有不少同仁基于移民和歸僑、僑眷的主題進行研究,值得關注的有鄭一省的《東南亞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與僑鄉建設——梅州市個案研究》③鄭一省、趙利屏:《東南亞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與僑鄉建設——梅州市個案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1 年第2 期。、《廣西華僑農林場、歸難僑安置點——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理想實驗室”》④鄭一?。骸稄V西華僑農林場、歸難僑安置點——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理想實驗室”》,《八桂僑刊》2012 年第2 期。、《廣西僑鄉文化與華僑華人文化互動研究》⑤鄭一?。骸稄V西僑鄉文化與華僑華人文化互動研究》,《八桂僑刊》2007 年第2 期。等。鄭一省教授基于華僑農林場、歸難僑安置點的調查,分析和探討歸僑的認同感、僑鄉社會經濟發展以及華僑華人與僑鄉文化的互動等相關問題,這一研究視角啟發了我們思考歸僑、僑眷和僑鄉發展研究的路徑。此外,還有孫東波⑥孫東波:《云錫公司印尼歸僑社會適應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9 年第4 期?;谠颇襄a業公司歸僑的生活生產狀況,分析歸僑群體對新社會環境的適應問題;盧鵬⑦盧鵬:《河口歸僑群體的形成社會適應與事業發展研究》,《八桂僑刊》2011 年第3 期。以河口歸僑群體為例,對其形式、社會適應和事業發展進行相關研究;李妮娜⑧李妮娜:《散居歸僑的婚姻變遷研究——以廣西東興鎮為例》,《思想戰線》2011 年第2 期。以廣西東興鎮的散居歸僑群體婚姻的擇偶觀念、方式和婚姻類型為研究方向,探討當地歸僑婚姻變遷的相關問題。由此可見,學界從民族學、人類學視角來探討歸僑經濟適應的研究尚不多見,尤其是對廣西華僑農場歸僑經濟適應的相關研究屈指可數,很值得進一步研究。有鑒于此,本文以廣西柳州市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為個案,對歸僑回國后的經濟適應過程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一、柳城華僑農場的田野調查

廣西是中國的重點僑鄉之一,廣西人出國歷史久遠,人數眾多,分布較廣。主要居住在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尤其以越南、印度尼西亞(下文簡稱“印尼”)、泰國及美國較多。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有10萬余海外華僑回到廣西⑨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西通志·僑務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4 頁,第229 頁。,廣西籍華僑回國有其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家人團聚、服務祖國、安度晚年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原因。20 世紀50、60 年代,廣西主要接待安置越南、印尼及泰國等地歸僑,大部分歸僑集中安置在華僑農場和國營農墾農場,少數歸僑原籍在農村且有親人又要求回原籍安家的,當地政府妥善安排其回原籍。柳州市的歸難僑主要來自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和印度等國家,集中安置在市區、市轄區和市郊的5 個廠(場)。當地的歸僑、僑眷以及港澳同胞的海外親屬分布在47 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約8 萬人,其中約有4 萬人分布在東南亞各國以及歐美等國家⑩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西通志·僑務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4 頁,第229 頁。。1978 年以來,柳州市積極開展與海外華僑華人以及港澳同胞的聯誼活動。每逢佳節,柳州市都會邀請海外華僑華人以及港澳同胞的知名人士來柳州進行參觀、旅游、舉行座談會以及聯誼活動,增進其對柳州的了解、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有鑒于此,筆者于2021年在廣西柳州市柳城華僑農場進行實地調查,對生活在那里的歸僑進行了訪談。訪談主要圍繞這些歸僑的生產生活、節日習俗、文化認同等問題,了解當地歸僑回國后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適應狀況,對當地歸僑及其第二代的經濟適應模式和機制等相關問題進行微觀分析。

(一)柳城華僑農場的歷史與現狀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國家嶄新的面貌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華僑華人歸國安家立業。20 世紀60、70 年代,由于政治、經濟等因素,印尼、越南等東南亞部分國家相繼爆發大規模的反華排華事件,大批華僑被迫遷離經營了幾十年的家園,離開僑居國,踏上了回歸祖國之路。華僑農場也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創辦,國家為了安置歸僑回國定居設立了國有農業企業。柳城華僑農場地處桂中北部,介于柳城、鹿寨兩縣之間,成立于1960 年4 月,前身系農墾系統始建于1958 年的國營東泉農場,原隸屬于農墾系統,1960 年4 月接收從海外歸國的華僑華人后更名為廣西國營柳城華僑農場,是柳州市最大的歸僑居住地,也是廣西六個最早的老華僑農場之一。1960 年4 月和1978 年先后安置了大批印尼、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和印度的歸僑①柳城華僑農場共13 個分場,其中有4 個分場于20 世紀50、60 年代為安置馬來西亞、印尼、緬甸以及印度等國家的歸僑而設立,全場主要安置的是越南、印尼等國家的歸僑。。

農場成立初期隸屬于中央華僑事務管理委員會和自治區華僑事務委員會。1970 年后由柳州地區專署和自治區農墾局管理。自治區僑務部門恢復后,1978 年6 月歸口為自治區僑務管理辦公室直管,1981 年廣西華僑企業管理局成立后,協同自治區僑務辦公室在業務上對農場進行指導與管理。1998 年9 月農場下放由柳州市人民政府管理。2002 年11 月劃歸柳城縣人民政府管理,2003 年5 月成立柳城華僑經濟管理區,2014 年12 月改為柳城華僑管理區,2017 年6 月列入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規劃范疇。農場總人口6 212 人,歸僑僑眷4 042 人(其中:印尼歸僑648 人、越南難僑1 784 人、僑眷1 610 人)占農場總人口的72%,他們大多數都是來自印尼、越南等國的歸僑,與全世界24 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有親緣關系,是柳州市規模最大、人口最多最集中的歸僑、僑眷居住地。農場現有在職職工357 人,離退休職工1 275 人。農場下設三個作業區,內設13 個分場,2 個并場村以及1 家茶廠②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

從1960 年起,柳城華僑農場分批安置印尼歸僑,興建宿舍,學生安排在當地學校進行插班學習。為解決歸僑回國后的生活困難,從1961 年起,政府每年撥款數萬元,對農場家庭生活困難的歸僑給予定額的補助。同時,對歸僑的工作安置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很多歸僑被安排在農場內的機關、學?;驁鐾獾钠渌麊挝还ぷ?。從1965 年起,該場全面開展資源調查,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地種植茶葉。1967 年,該場籌建茶廠,到1968 年,茶園發展到200 公頃③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1979 年,農場調整經營模式,重點發展茶葉生產,將水果種植當作二線作物擴大生產,并開始實行“三定一獎”的管理辦法。1985 年,該農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茶葉種植的發展逐漸加快。1988 年,該農場興建第二茶廠,并逐漸開始實行場長責任制,茶園和果園的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都居廣西華僑農場前列。

(二)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類型與文化

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祖輩大部分都是18 世紀末19 世紀初移民海外的,他們大多數是來自福建省福清市、連江縣、惠安縣,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欽州市,海南省以及廣東省等地,他們在東南亞國家生活了上百年或者幾十年不等,并在居住國積累了大量的家產和社會關系。直到20 世紀50、60 年代,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先后發生“排華”事件,他們迫于無奈選擇回國,并開始新的生活。柳城華僑農場1960 年以后的歸僑是在兩個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的居住國回到祖國的。第一次華僑回國的高潮是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這個時期的歸僑主要是印度和印尼歸僑;第二次華僑回國的高潮是1978 年后,這個時期主要是來自越南的難僑。據農場歸僑QLX 回憶①被訪談人:QLX,36 歲,漢族,柳城華僑農場印尼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華僑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居住較為集中,通常都是聚居在一個村落,平時都是以客家話、白話或西南官話進行交流。華僑和越南、印度尼西亞本地人關系較為和諧,日常節慶都會互贈禮物,但較少與當地人通婚,都是在華僑之間通婚。早期的越南和印尼華僑的教育相對落后,大部分華僑沒有接受華僑學校的教育,而是在當地人建立的學校就讀,且只接受小學、中學的教育,因此早期華僑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初中、小學、文盲)約占90%②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在柳城華僑農場,來自不同國家的歸僑都生活在此,多元文化交流共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南亞文化風情。由于越南和印尼的歸僑人數較多,越南和印尼的風情文化較為突出。農場的越南歸僑曾居住在越南北部山區,在文化傳統方面,與祖籍國儒家文化核心理念差別較大,但他們在生活生產方式、節日禮俗以及語言使用等方面仍然保留著廣西地區的傳統習俗。

二、歸國安置初期的艱難適應

從1960 年到1978 年,柳城華僑農場開始分批接收來自印尼和越南的歸僑③現今學界關于“歸難僑”和“歸僑”兩個稱呼采取并用,故本文敘述時統一使用“歸僑”;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指歸僑群體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及其僑眷。。在印尼和越南歸僑到達廣西之初,他們首先遭遇了對地域的不適應以及對國內外的生活生產環境差異感知較為強烈等方面的嚴峻挑戰。

其一,對安置點地理及生態環境差異的挑戰。柳州市地處廣西中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時間較長,冬季時間較短,氣候常年潮濕炎熱,雨熱同季。但地區差異較大,柳州北部地區具有較為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征,太陽輻射量較大,日照時間長。而這種生態環境與東南亞華僑長期生活的山地氣候完全相左。一方面,柳城華僑農場歸僑因為氣候不適應,缺乏相應的經驗和常識,在歸國初期經常出現身體不舒服的現象,并且還時常受到蚊蟲叮咬,農場職工醫院也經常處理歸僑這些問題。另一方面,當時廣西各地區的交通狀況和基礎設施正處于建設階段,與周邊各省市的城市建設存在較大的差異。據當地越南歸僑回憶,當時他們回國是先在廣西防城港的集中安置點等待統一安排,當地政府將越南歸僑主要安置在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的華僑農場。當時和他們同批回國的歸僑都希望自己被安排到福建和廣東華僑農場,他們認為當時廣西的社會發展水平和福建、廣東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部分歸僑被安置在廣西后,由于不滿意這樣的安排,又選擇回到防城港集中安置點等候重新安排,最終較多的持有這類心態的歸僑都被安置到廣東的華僑農場。因此,該農場歸僑在回國初期對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適應。安置點的地理及生態環境差異對歸僑所造成的沖擊,包括了其身體、心理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而形成了他們對當地環境認知和資源利用的障礙。

其二,對安置點生活生產方式轉型的挑戰。據當地越南歸僑MLS 回憶④被訪談人:MLS,46 歲,壯族,柳城華僑農場越南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越南歸僑大部分是居住在越南北部山區的村落,生活條件相對方便和優越,并且已經非常習慣越南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由于當時越南政府計劃將居住在這片山區的華僑安排至越南中部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多為沼澤地帶),大量居住在越南北部的華僑就開始陸續回國。據調查,當地農場印尼歸僑歸國前主要是做生意或在種植園務工,而越南歸僑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然而來到柳城華僑農場后,歸僑必須適應當地的生產勞作方式,學習和掌握茶葉種植和水果種植的復雜技術,包括地塊選擇、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茶葉修枝與摘采等,致力于通過密集型勞動力獲得更高的收益。作為當地資源利用主導方式的生產方式轉型,以及大量密集型勞動力的投入,生產技術難度驟然加大,使得當地歸僑在生活生產方式轉型的過程中極難適應。

其三,對安置點社會支持網絡匱乏的挑戰。社會支持網絡主要分為正式的社會支持和非正式的社會支持。正式的社會支持主要有社會結構中所能提供的支持內容,如社會保障、醫療服務等;非正式的社會支持則有家人、朋友、親屬、鄰居以及社團等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網絡。柳城華僑農場分批安置來自印尼、越南的歸僑,并且這些歸僑的祖籍都是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區。據筆者調查了解,早期安置的少量祖籍為福建和廣東的歸僑,由于在安置點較少與其他歸僑互動和交流,缺乏必要的生產合作和互助,又因最初安置時未能回到祖籍地定居,而多次回到廣西防城港集中安置點試圖協調回到祖籍地。安置初期,即使政府為歸僑提供了一系列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但無法完全從根本上緩解和安撫部分歸僑在異地他鄉尋求關系和建構社會網絡引發的障礙和挑戰。

從柳城華僑農場歸僑在安置初期狀況來看,他們的初期適應主要以被動和消極為主。從地理及生態環境的突變到生活生產方式的轉型,還有社會關系網絡構建的困難和挑戰,導致歸僑在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上出現了問題,少量的歸僑甚至逃離農場協調回到祖籍地。歸僑在安置初期調整和適應的這一過程說明,農場的安置政策供給雖然能夠對歸僑發揮一定的激勵作用,為歸僑塑造一個新型的社會空間,降低歸僑在新的生活環境中諸多方面的不確定性,緩解安置初期歸僑強烈的逆向文化沖擊①逆向文化沖擊主要是指離開旅居他鄉的群體在回到祖籍國后所需要經歷的文化再調適或再適應的過程。。但是,歸僑在回國后與祖籍國接觸的初期,面對種種生活生產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心理上還是充滿焦慮、迷失和排斥,他們仍處于一種被動適應回國后所產生的強烈沖擊狀態。

三、計劃經濟時期的適度調整

1958 年至1979 年期間,柳城華僑農場因接待安置歸僑的工作任務需要,此時的農場仍保留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運行模式。農場的生活物資和生產資料都是統一分配,歸僑的生活生產也都是由農場統一安排。高度集中的經濟制度整合農場所有歸僑參與農場勞動,執行嚴格的考勤制度,農場所有的資源配置都被納入全場制度體系之中,無論是從事水稻種植、栽種茶葉或柑橘,還是從事其他經營生產,所有的生產成果都歸農場集體所有,然后再進行統一調配。在這一經濟生產過程中,農場的生產管理主要是由“戶口”分配、工作分配和基本糧食的配給三種互相聯系的分配系統來實現的。農場所有的生產工作都是由國家分配系統指派,歸僑的日常生產生活被導入至一系列事先規定的職能任務和工作崗位。歸僑傳統的生產合作組織和方式逐步被以生產隊為基本單位的經濟組織模式所替代。當農場歸僑家庭面臨著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行時,傳統以擴大家庭或核心家庭為主的生產模式轉向生產隊生產模式,將家庭的經濟行為和經濟功能轉交給生產隊。每一個歸僑家庭的需求都是完全由外在的需求標準來決定的,他們可以消費多少也是以基本的糧食配給來決定的。

當時由于農場灌溉條件較差,水稻產量低,為了改善生產條件,提高水稻的產量,縣委和農場負責人經過踏勘,決定在農場東邊的沿山腳下興修一條灌溉的溝渠。農場按勞力多少,將工作任務分到各個生產隊,要求定期完成??h委還抽調縣里其他生產隊的人來支援農場,當時來支援的大部分都是縣里的小學教師和其他生產隊的同志。農場歸僑接到任務后,大家都開始比速度、比質量,歸僑們都夜以繼日地干活,當時大家干活的場景現在回憶起來還是挺令人興奮和鼓舞的①被訪談人:MLS,46 歲,壯族,柳城華僑農場越南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

為了集體出工的方便,各生產隊都辦了公共食堂,在那個時候叫“吃飯不要錢”的食堂,農場的職工到食堂打飯菜,駐村的工作人員或教師也到村辦公共食堂就餐。有工資的職工每天大概是交5 角伙食費用(訪談對象關于具體費用不確定),其他人員都不用交錢。在生產隊的統一管理下,農場會將每年要完成的工作計劃具體分到各個分場,當時我們九分場完成的分配任務是最多的。生產隊會定期檢查分場完成工作的情況,比如出勤次數、每月工作量,只有按時按量完成了這些任務才能領取工資。有的時候我們分場還要協助其他分場的職工除草、施肥,當時每周晚上生產隊還要組織學習2—3 個晚上,當時我們的管理是很嚴格的②被訪談人:LTT,50 歲,漢族,柳城華僑農場印尼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

人類的經濟嵌入在他的社會關系之中。他的行為動機并不在于維護占有物質財物的個人利益,而在于維護他的社會地位、社會權利、社會資產③[匈]卡爾·波蘭尼,馮鋼,劉陽等譯:《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46 頁。。在這個經濟改造的過程中,農場的歸僑需要將自己的經濟行為和社會關系都“嵌入”生產隊的日常生產和管理之中,才能適應農場日常的生活生產,這直接或間接地促使歸僑要選擇主動調整適應農場的生活生產方式,在農場生產隊的這個共同體內維護自身的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在這樣的一個共同體中,農場的勞動分工得到保證,歸僑的經濟義務也必然地得到履行,實際上,計劃經濟制度既滿足了農場實行勞動分工和再分配的需要,也充分體現了社會組織的功能。而在這種經濟制度下,歸僑的生產活動的動機和條件也被嵌入在這個社會的組織之中。

與此同時,歸僑由于農場經營生產和勞動力配置方面存在的問題而引發不適應,如農場出現少量歸僑消極怠工、責任推諉等現象。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柳城華僑農場的大部分歸僑還是選擇盡快適應農場的計劃經濟體制。高度集中的生產模式其實是傳統擴大家庭經濟生產功能的另一種形式,其將勞動工具、生產資料和分配制度高度集中在共同生產的經濟體制之中,這種經濟體制促成了歸僑必須共同合作生產,共同使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工具,以及共同分配和消費勞動產品等。因此,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行促使歸僑主動調整適應農場的生活生產方式,將這種生活生產方式推廣到每一個歸僑家庭之中,使得歸僑進一步適應農場經濟生產生活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融入當地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歸僑對農場生活生產環境的調整和適應。

四、“聯產計酬責任制”時期的逐步適應

任何一個移民群體對環境的適應和融入都不是一個靜態或一蹴而就的結果,只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連續動態的過程。1979 年,柳城華僑農場進入“聯產計酬責任制”時期。1985 年以后,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適應機制開始發生轉變,所謂的轉變是歸僑對安置點的環境和生活生產方式的逐漸適應,回國初期的疑惑和排斥日益消退,他們開始進入發揮群體主體性適應和融入階段。

1979 年以前,柳城華僑農場屬于捧“鐵飯碗”吃“大鍋飯”的時期④董中原:《中國華僑農場史·廣西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年版,第1598 頁。,這個時期農場的場員們都是以國營企業職工身份,領取固定工資,做自由的活,其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的生產體制。為了提高農場歸僑的生活水平,農場從1979 年起,對歸僑職工按每人每月18 元,非職工按每人每月12 元的生活費標準發放補貼。1984 年起,農場歸僑的生活費標準又調整為在冊職工和退休職工以及鰥寡孤獨或喪失勞動力的困難戶每人每月發補助費20 元,其家屬每人每月發15 元①柳城縣志編輯委員會:《柳城縣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2 年版,第64 頁。。1989 年,農場經營的總收入達1 425 萬元,農場職工勞動生產率為6 690 元,農場職工年均收入達1 845 元,比1979 年增加近4 倍②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通過歸僑和農場職工的共同努力,華僑農場生產發展和職工生活水平都有顯著提高,農場面貌發生較大的變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地農場還是存在虧損,相當一部分職工的生活還是比較困難。隨即,為了促進華僑農場的改革和發展,從1985 年開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國營華僑農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發〔1985〕26 號)通知為標志,經過多年的落實,當地政府對歸僑的工作安置也在不斷調整,不少歸僑被安置在農場內的機關、學?;驁鐾馄渌麊挝还ぷ?。在此政策背景下,柳城華僑農場通過歸僑職工的辛勤勞動和努力生產,茶葉和柑橘的產量逐年遞增,農場在1987 年實現了扭虧為盈,電燈、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已進入每家每戶,改變了過去農場職工點煤油燈和肩挑水的生活狀況。同時,農場建立了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和電影院,新建了球場和圖書室等基礎設施。

我是從印尼回來的“僑二代”,回到中國的時候才6、7 歲。等我滿18 歲以后,根據農場職工招工的要求,我就分配到了7 分場工作。后來農場的效益不太好,種的柑橘都賣不出去,年成不好的時候,果園收的(收成)柑橘都很少。當時大家都是靠補貼過日子。之后,農場開始實施聯產計酬責任制,農場的生產經營情況才有所好轉,聯產計酬責任制其實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差不多,每個家庭開始承包一定的土地,在此之前每個家庭還參與了農場土地的開墾。這樣各分場的積極性就比較高了,大家都投入到種茶葉、種柑橘中,還有一部分家庭承包了田地種植水稻。雖然當時農場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但是那幾年的收成和農場效益可以說比較好,大家都對這樣的形式(經濟制度)比較滿意,主要是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日子好過了,以前我們分場有些家庭為了家里的一點開支經常爭吵,日子不好的時候家庭關系都緊張了③被訪談人:TL,59 歲,漢族,柳城華僑農場印尼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

當時農場經濟不好的時候,我們都去美國,我們親戚在那邊,當時和我們一起離開印尼的。我家親戚是賣皮衣的,那里皮衣很好賣,每天可以賺十幾美元,當時我們都想去那里擺地攤,覺得在農場種水果收入太少,后來改制了,每個月可以拿到固定工資了,生活有保障了,我們慢慢地就不擔心基本生活了,我當時大部分的工資主要是用來買書和家用,我們一天只工作8 個小時,其他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之前農場虧損得厲害,后來經營好轉,大家想著一起努力把錢賺回來,雖然那個時候每家的土地不多,但是大家都力往一處使,沒有人計較農場收成后如何分配問題,都是希望農場效益好就可以了④被訪談人:GRT,64 歲,漢族,柳城華僑農場印尼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

此次經濟體制的變革對于柳城華僑農場的歸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農業生產方面,農場推行了“聯產計酬責任制”,據農場歸僑MLS⑤被訪談人:MLS,46 歲,壯族,柳城華僑農場越南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貞洠寒敃r農場實行的聯產計酬責任制其實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相似,農場的每個職工允許承包場里的10 畝地左右,剛開始的時候每個月會給職工一定的工資。第二年開始就不給職工發放工資,并且每家每戶要定期上交一定的數量的水稻和柑橘。當時大家都覺得這樣的生產體制比較好,增加了大家的收入,并且也改善了農場之前柑橘虧損的狀況。制度模式與行為原則其實是相互調節的,只要社會組織依照既有的軌跡運行,就不需要任何個體經濟動機來發揮作用;也不需要擔心任何人不努力;勞動分工會自動地得到保證①[匈]卡爾·波蘭尼,馮鋼,劉陽等譯:《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50 頁。。經濟體制的改革激發了農場歸僑的生產積極性,在此起支配作用的不是為了自己家庭之需而生產的自然秉性,而是社會行為中的分配原則。經濟制度的供給不僅鼓勵了農場歸僑開荒和種植柑橘,賦予了歸僑開發和生產的動力,而且充分保障了歸僑在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料分配和產品獲得。在這一過程中,歸僑生產積極性的充分調動使其在經濟適應過程中趨向于主動適應和融入。

此外,在這一歷史發展時期,柳城華僑農場結合自身的實際和市場運作模式,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自然環境調整管理方式,同時不會急于冒進增加投資,擴大生產,積累和保持了農場生產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實現了經濟的復蘇和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農場生產經營效益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離不開農場歸僑的共同參與和協助,也離不開農場歸僑的敬業、勤奮和拼搏的精神。大部分的歸僑在農場獲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歸僑的生產積極性也得到空前的提高。在經濟層面主動適應和融入,為歸僑在社會和心理或文化方面的融入提供了基礎和條件。這一發展歷程表明,歸僑的經濟適應狀態已從被動調適轉向主動適應,適應方式不再是依賴社會關系網絡“展開”自己的經濟行為,而是將其經濟行為“嵌入”于當地社會關系網絡之中。

五、市場深化改革時期的主動融入

制度在一個社會中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建立一個人們相互作用的穩定的(但不一定是有效的)結構來減少不確定性。但是,制度的穩定性絲毫也沒有否定它們是處于變遷之中的這一事實②[美]道格拉斯·C·諾思,杭行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年版,第7 頁。。1991 年至1993 年,柳城華僑農場開始實施以家庭承包為主,多種形式生產責任制和經濟責任制的經濟管理體制,農場生產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行聘任制,根據其所聘任的職務享受相應的崗位工資待遇③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1994 年,農場根據國有企業的經營體制改革要求,開始實行場長負責制。1997 年,農場以第六、八和十二分場為經營體制改革試點,實行“家庭經營、經費自理、自負盈虧,主產品由茶廠統一收購”的管理方案。2000 年,農場逐步深化改革,全場管理人員實行崗位工資制度,易崗易薪。2002 年,農場生產管理實行以土地租賃經營為主的生產方式,取消水果種植聯產承包制度,實行果園果樹產權轉讓,實行土地有償使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茶園生產主要實行聯產承包,農場主要承擔生產投資費用、養老保險費用和醫療保險費用,職工定期定額繳納相應費用。2003 年,農場成立了柳城華僑經濟管理區,開始按照社會化和企業化運營。2005 年,農場為了改善歸僑的生活居住條件,啟動了“僑居工程”建設④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隨著柳州市工業產業的迅速發展,柳州市以柳城華僑管理區區位基礎建立了柳城華僑經濟開發區,將農場建設成為一個集加工制造業、物流業、旅游業和現代農業于一體的新興產業園區,成為柳州市工業發展新的增長點。2008年,柳城華僑經濟開發區修通了二級公路出口,改善了農場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運輸環境。

20 世紀80、90 年代,柳城華僑農場進入了市場自主改革階段,農場茶葉生產迅速發展,工業生產逐漸起步,文體活動日益豐富,農場改革穩步推進,民生實惠逐年增多。在經濟作物方面,1987 年,農場果園、茶園面積達706.6 公頃,工農業生產值突破1 000 萬元⑤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2005 年,農場全年社會總產值3309.28 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 115 萬元,職工勞動人均收入4 085 元,人均收入2 605 元⑥董中原:《中國華僑農場史·廣西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01 頁。。2021 年,農場柑橘生產每畝利潤高達7 000 元,職工家庭年收入接近20 萬元①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筆者在與農場越南歸僑YZY 訪談中了解:YZY 曾經擔任農場的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帶領和指導農場職工種植各類柑橘,并且還在農場開班講解柑橘種植的要領、經驗和技術,使農場職工的種果技術得到快速提升,大家的收入也越來越高。2017 年,農場的柑橘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收購柑橘的旺季時,每戶職工每天能賺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收入,農場的柑橘還會遠銷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②被訪談人:YZY,52 歲,漢族,柳城華僑農場越南歸僑。訪談時間:2021 年10 月。。在勞動力配置方面,2021 年農場種植戶共有950 戶左右,農場近60%的歸僑從事柑橘種植。除此之外,農場其他歸僑從事飲食業、服務業、運輸業、自主創業以及外出務工。如農場職工55 歲的越南歸僑退休職工MJH,她的女兒大學畢業后就沒有選擇在農場幫助家庭種植柑橘,而是到防城港找了一份私企的工作,一個月的工資為6 000 元。MJH 的親妹妹在農場也沒有承包柑橘種植,而是在農場小學附近開了一個小商店,供應農場的日常生活所需③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21 年10 月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然,農場在進行市場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農場的勞動力資源配置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歸僑的主體性意識不斷增強,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發展互動形式更為多元,歸僑的經濟生活水平也在持續提高,其經濟適應狀況也趨于穩定并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在這一經濟制度的支持和推動下,農場歸僑持續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農場的市場化經濟改革浪潮中,徹底突破前幾個歷史發展階段中的勞動力資源制約,進一步投入到農場的改革發展建設之中,從而將其對當地的經濟適應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農場經濟發展帶動了當地歸僑社會關系的整合,經濟活動和物質資料的生產維系了歸僑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發展。1960 年,柳城華僑農場開始陸續接收從海外歸國的華僑華人,歸僑的進入改變了農場及周邊地區的人口結構,增加了當地的人口,同時帶來了不同地域文化形態。來自不同祖籍地的歸僑長期相處,共同發展農場經濟,相互吸納優秀文化,在經濟文化交流融合中逐漸消弭歧見,促進了歸僑之間的融合。在這一時期,農場的歸僑在生產和交換中彼此交流和了解,構建相互依存的地域和社會關系,進而對當地產生了文化認同,漸次達于感情上的融合,不同祖籍地歸僑的地域認同也潛移默化地存在其間。以共同生活的地域為基礎,以經濟活動和生產勞動相維系,歸僑的文化和感情達到某種融合,其日常生活生產的社會關系得到整合,對地域和農場的經濟適應趨于主動融入,便成自然之勢。

結 語

柳城華僑農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特定語境下的社會經濟發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國家安置歸僑群體經濟生產生活的變遷過程。對于當地歸僑而言,他們歸國前所受到的異國文化與祖籍國文化環境之間的碰撞和沖擊,使得他們在歸國初期面對祖籍國的環境時,需要一定的時間重新適應本土社會經濟發展環境。這一適應過程需要我們全局考察微觀個人或群體的特征和宏觀社會文化的環境,考察個人和群體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濟適應的具體情況。經濟制度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調整、家庭經濟收入的改變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共同構成了歸僑的經濟適應狀況,每一個層面的適應對于歸僑群體融入祖籍國的生活生產環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從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歷次適應過程來看,由國家集中安置措施、扶持補助、管理辦法和發展措施等方面的構成是歸僑適應農場環境的基本保障和先決條件;由生產方式、經濟體制和社會網絡等方面形成了歸僑適應農場環境的必要條件和基本支撐;而由思想觀念、日常生活生產習俗和互助交流等方面為歸僑在社會適應和心理適應上提供了主要支持,決定了歸僑適應程度的核心關鍵。這三個方面的考察和評估決定了歸僑的經濟適應水平。然而,我們還必須看到,柳城華僑農場歸僑在回國后的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適應還是面臨著很多問題,如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傳統生產生活無法得以延續、如何在新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以及構建新的社會關系網絡等等,這些都是歸僑群體在歸國后所面臨的無法回避的問題。當然,我們從柳城華僑農場歸僑的經歷認識到,歸僑在國家經濟體制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制度的供給和資源的支撐,使得歸僑群體的主體性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得到較大釋放和發揮,他們在特定的發展語境中不斷適應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賦予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群體經濟適應的動態特征,這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特征都充分體現了歸僑對其回國后的每一個階段生活的選擇和定位,而這種主體性的選擇既符合其自身的發展需求,也符合國家安置歸僑的初衷和目的。

猜你喜歡
歸僑華僑農場
我的華僑老師
“九零后”老歸僑陳漢民:與時代同呼吸的家國情懷
農場假期
弘報國家風 為歸僑楷?!L南京秦淮區老歸僑胡鴻飛先生
老歸僑謝美英憶述“過番”往事
華僑華人賀祖國70華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農場
老歸僑曬少年“文物”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