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頭開埠與華僑文化研究》一書出版

2022-11-23 08:26杜希文
八桂僑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開埠僑鄉汕頭市

杜希文

2021 年12 月,由林倫倫、陳景熙主編的《汕頭開埠與華僑文化研究》一書,被列入“汕頭華僑史研究叢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公開出版。

本書第一主編林倫倫,系汕頭市華僑歷史學會會長,國家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第二主編陳景熙,系汕頭大學圖書館館長、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汕頭市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

本書是2020 年在汕頭舉辦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會議的優秀論文結集。

2020 年是汕頭開埠160 周年、汕頭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70 周年和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成立6 周年之年。10 月1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視察時高度評價了華僑對中國建設的巨大貢獻,鼓勵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黨政領導對潮汕地區乃至粵閩贛邊地區新一輪跨越式社會發展的宏觀部署,立足僑鄉社會發展特色資源,推動潮汕地區乃至粵閩贛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在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廣東華僑歷史學會指導下和汕頭大學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市華僑歷史研究中心的協辦下,汕頭市華僑歷史學會聯合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委會、汕頭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于2020年12 月舉辦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會議。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僑聯、廣東省僑聯、汕頭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研討會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學術,依托汕頭豐富的華僑資源,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僑鄉社會與華僑歷史文化,不斷開拓華僑歷史研究的新領域,以弘揚華僑歷史文化為抓手,以加強文化認同和提升僑鄉文化內涵為目標,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出席活動。廣東省僑聯副主席邵瑾、汕頭市副市長趙志濤分別致辭。廣東省僑史學會會長張應龍、汕頭市僑史學會會長林倫倫作主旨演講。來自全國各地的僑史專家學者和僑聯人員60 余人參會。研討會圍繞主題,設立“新時代僑聯組織新僑工作探討”“和美僑鄉、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文化建設研究”“汕頭經濟特區40 年文化建設研究”“海外僑胞捐資助學研究”“潮汕口岸與粵閩贛邊腹地關系研究”“紅頭船貿易、南北行貿易網絡研究”“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研究”等十個分主題進行學術交流。

會議之后,汕頭市華僑歷史學會、汕頭大學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學者精選優秀論文結集出版。全書共收錄論文22 篇,約32 萬字。本書在海上絲綢之路視野下研討了僑鄉社會的口岸與腹地、僑鄉社會與全球海外華人社會之間的關系,探求新時代背景下僑聯組織的機遇與發展,探討了華僑經濟文化合作事業的歷史與現實,內容涵蓋了汕頭開埠及其影響、粵閩贛邊僑鄉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研究與粵閩贛邊籍華僑華人社群研究、潮汕文化與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研究、汕頭經濟特區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文化建設等四個專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汕頭開埠及其影響專題中,黃贊發的《從沙汕頭到汕頭埠從鮀浦司到市政廳——兼析〈汕頭釋名〉等志文之誤》梳理汕頭埠的歷史發展過程,糾正了某些志書的不實記錄。周修東的《汕頭對內、對外開放(開埠)標志及影響芻議——兼論汕頭開埠前后不同地域商業組織勢力之升降》介紹“開埠”之說的兩種含義,認為從國際事業角度來說,以咸豐九年對外開埠時間作為汕頭開埠時間更具有開放意識和現代意義。莊園的《饒宗頤先生談汕頭》,施存龍的《汕頭港對外開放和近四十年發展》,陳友義的《開埠的汕頭:近代華僑的投資熱土》,李溢峰的《汕頭埠支持大革命的實踐考察》,李柏樂的《教堂作書齋:晚清潮汕長老會堂會小學體系的建立(1860—1900)》等文分別從饒宗頤教授的汕頭研究、汕頭港口發展史、華僑在汕頭埠的投資、革命史視野下的汕頭埠、汕頭開埠與晚清潮汕教會學校等方面進行學術探討。

在粵閩贛邊僑鄉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研究與粵閩贛邊籍華僑華人社群研究專題,董馨的《潮汕地區之于粵閩贛的嵌入式發展》,陳雪峰的《潮商進入閩西的歷史考察》二文在區域社會經濟文化史的視野下,考察了韓江中下游地區商人與韓江上源的粵東北、閩西南、贛南地區的社會聯系。張應龍的《輸入與輸出:廣東僑鄉文化特征散論——以五邑與潮州僑鄉建筑文化為中心》認為從建筑文化的角度,五邑僑鄉的文化特征是輸入型文化,潮汕僑鄉的文化特征則是輸出型文化。林倫倫的《華僑精神的形成及其現代意義》闡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汕頭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揭示“華僑精神”的現實意義。曾玲的《以數字實錄“二戰”前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歷史圖像——新加坡應新學校研究》運用新加坡華人社會文獻,以應新學校財務收支狀況為個案,考察“二戰”前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歷史圖像,討論東南亞華人社團賬本的史料和學術價值。陳景熙的《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媽祖信仰與華商網絡——清代潮州商幫的案例》一文揭示清代廣東潮州府船運商人、移民群體,通過建立以“萬某某”為名號主要供奉媽祖廟堂的方式,建立起主要服務于潮州土產出口及各地貨物進口的潮州商人船運業、運銷業,以及潮州社群地域流動的跨地域的社會經濟網絡的歷史過程;指出歷史上華人商幫借助民間信仰的凝聚力,建立起“我群”認同,推動本社群主導的跨地域海上貿易業賡續發展的具體機制。王付兵的《19 世紀至20 世紀初馬來西亞潮州人的職業結構》,曾小月、王羽東的《潮汕文化視域下的潮汕籍海外作家作品研究》,分別從職業結構、華文文學的角度研究海外潮籍華僑華人。

在潮汕文化與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研究專題方面,張釗的《民國年間暹羅華僑贍家性僑匯中有關家鄉習俗的支出——以潮汕僑批為中心的解讀》以民國年間自暹羅寄回潮汕的僑批為基本資料,對僑匯中有關家鄉習俗的支出展開分析,指出具備多重功能的僑匯在某種程度上堪稱傳統宗族村落社會在出現海外移民后的必然產物。陳韓星的《百年潮劇研究》《百年潮樂研究》,周昭根、馬澤娜、崔翱鴿的《記憶、空間與詮釋:鄉村振興背景下潮汕傳統建筑的價值與開發》,分別從潮劇、潮樂、潮汕傳統建筑的角度,探討潮汕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脈絡與現代價值。

在汕頭經濟特區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文化建設專題中,李宏新、陳景熙的《特區精神:汕頭經濟特區建設40 周年回顧》將汕頭經濟特區建設40 年的歷程,分為早期(1981—1991 年)、中期(1992—2011 年中)、近期(2011 年中至今)三個階段,梳理發展脈絡,深入探討“特區精神”建設的重要性。馬慶賢、蔡錦坤的《汕頭華僑試驗區地名規劃編輯問題及對策》一文,回顧、探討了華僑試驗區運作以來關于地名規劃編制的若干問題及對策。

《汕頭開埠與華僑文化研究》一書,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重要契機,以傳承潮汕文化為重要依托,深入挖掘僑鄉歷史文化資源。本書的出版不僅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打好新時期“僑”牌,做好華僑華人研究工作具有現實價值,也對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潮汕特色華僑文化,進一步團結凝聚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發揮作用。本書將成為粵閩贛邊僑鄉社會研究領域的智庫資源,在推動華僑華人研究、中外關系史研究等學術領域中發揮重要的學術價值。

猜你喜歡
開埠僑鄉汕頭市
汕頭市金韓種業有限公司
僑鄉古村 夜賽龍舟
2021年汕頭市中小學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精彩落幕
“海絲”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演化
發揮新僑鄉獨特優勢 助力南通高質量發展
近代華北開埠城市《紅樓夢》戲劇演出述論
法國領事館舊址 見證重慶百年開埠史
追逐夢想,我們一路前行
論近代三都澳開埠對閩東社會的影響
華僑作用下的僑鄉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