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全胃切除術對胃癌患者消化功能營養水平及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

2022-12-10 08:14
哈爾濱醫藥 2022年6期
關鍵詞:分化腺癌標志物胃癌

陳 哲

(漯河市郾城區中醫院普外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于各惡性腫瘤首位,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營養不良、疼痛、體重持續性減輕,可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臨床常用手段,主要通過手術的方式效祛除病灶組織,控制腫瘤發展,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傳統開放式手術切口較大,對患者預后恢復產生一定阻礙。隨著現代醫療的飛速發展,腹腔鏡全胃切除術逐漸應用于胃癌治療中,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2]。鑒于此,本研究將腹腔鏡全胃切除術應用于胃癌患者治療中,旨在研探討該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78例胃癌患者,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年審(310)號),依據電腦隨機數法,將所入選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n=39)與觀察組(n=39)。對照組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4.21±5.17)歲;組織學分化:未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11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5例。觀察組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4.36±5.09)歲;組織學分化:未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5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現代腫瘤學》[3]中相關疾病診斷標準;②均經X 線、MRI、血常規及病理等檢查確診;③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內容,且與南陽市中心醫院簽署相關知曉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遵醫行為較差者;②文化水平為小學以下,治療意識較差;③精神疾病異常,無法正常溝通。

1.3 方法

1.3.1 對照組:予以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具體方式為:全麻后,指導患者取平臥位,于其腹部行10-18cm 切口,對患者腹腔內病灶處進行探查,探查轉移情況,并確認切除范圍,對大網膜進行分離,分離后,阻斷胃周動脈循壞與靜脈循壞,行淋巴結徹底清掃,并進行消化道重建,完成后,縫合切口,術畢。

1.3.2 觀察組:予以腹腔鏡全胃切除術,具體措施為:指導患者取平臥為,并呈現頭高臀低,行氣管插管全麻,麻醉起效后,在患者左肋下緣9mm 處做切口,并將其設為主操作口,并于患者臍部左下方4mm 處做切口,于患者右肋下緣4mm 處做切口,并將其設為輔助操作孔,完成后,將腹腔鏡通過輔助孔置入,并依次對病灶進行探查,確認后,行淋巴結徹底清掃,做全胃切除,并進行消化道重建,完成后,縫合切口,術畢。

1.4 評價指標:分別記錄兩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分別采集兩組治療前、30d 后晨起空腹靜脈血2~7mL,以3500r/min 速度對獲得的血液樣本進行離心,離心10min 后取上層清液,并將其置于-20℃環境中保存。采用美國Grace 血液流變儀檢測兩組消化功能營養水平,包括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水平;采用化學發光檢測法檢測兩組腫瘤標志物,其中包括腫瘤標志物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 軟件分析數據,以和n(%)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指標:觀察組手術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對照組(n=39) 231.24±15.61 191.60±10.58觀察組(n=39) 193.13±11.40 118.38±9.74 t 12.313 31.797 P 0.000 0.000

2.2 消化功能營養水平及腫瘤標志物水平:治療后,兩組ALB、TP、CA125、CEA 水平均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優(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LB、TP、CA125、CEA 水平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ALB、TP、CA125、CEA 水平對比 (±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時間 組別 ALB(g/L) TP(g/L)治療前 對照組(n=39) 43.56±7.61 65.16±8.07 CA125(U/mL)34.25±2.58 CEA(ng/mL)11.57±2.04觀察組(n=39) 43.47±7.54 65.49±8.13 34.13±2.39 11.49±2.31 t 0.053 0.180 0.213 0.162 P 0.958 0.858 0.832 0.812治療后 對照組(n=39) 31.29±2.14a 49.21±3.14a 26.27±2.13a 8.36±2.14a觀察組(n=39) 37.59±2.51a 56.30±4.29a 16.08±2.08a 5.98±2.57a 11.928 8.328 21.375 4.444 P 0.000 0.000 0.000 0.000 t

3 討論

胃癌為臨床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惡性程度較高,一旦罹患該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目前病因不清,多認為與染色體異常、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如不及時治療,不僅會造成消化系統損害,而且還可能發生轉移,影響肝腎及呼吸功能,嚴重者可出現惡病質,最終危及生命[4-5]。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方式,可有效清除病灶,但目前手術方式較多,各類手術方式對胃癌治療及預后效果均存在諸多爭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尋一種更為優質,且安全性能較高的手術方案,應用于胃癌疾病的治療中,以期進一步提升該疾病的生存率。

研究表明,CA125、CEA 均為胃癌患者重要血清腫瘤標志物,其中CA125 主要是由腫瘤細胞合成并分泌,正常人機體細胞中是不存在CA125;CEA 目前臨床廣泛應用于胃癌診斷中,當人體正常細胞轉化為惡性腫瘤細胞時,則分泌出CEA,機體血清CEA 隨之升高;故降低機體血清CA125、CEA水平對遏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6-7]。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但手術復雜,耗時較長,術中易導致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增加出血量,加大術中感染情況;此外,該術式切口較大,對患者機體二次創傷較大,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指標優于對照組,ALB、TP、CA125、CEA 水平低于對照組優。分析原因在于,腹腔鏡手術全程在腹腔鏡引導下完成,可對腫瘤位置、大小進行準確定位,操作更具準確性,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同時,該術式切口較小,可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減小患者疼痛,有利于后期腸胃功能恢復;此外,腹腔鏡手術可避免腹腔內其他臟器的暴露,還可減少并發癥發生[8-10]。此外,腹腔鏡手術由于其微創的性質,具有對機體二次創傷較小、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概率較低等優點,應用于胃癌疾病的治療中,可進一步提升手術效果,值得臨床消化內科綜合推廣并應用。

綜上所述,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全胃切除術效果顯著,可減輕手術創傷性,改善消化功能營養水平,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

猜你喜歡
分化腺癌標志物胃癌
結直腸癌多層螺旋CT影像學表現與臨床病理類型的相關性分析*
吡咯替尼對SNU-1胃癌細胞增殖能力及不同類型胃癌組織中鈣黏蛋白S100A10表達的影響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直腸腫瘤性病變診斷中的臨床研究
2018年第3期繼續教育選擇題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冠狀動脈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腫瘤標志物在消化系統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