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2022-12-16 15:00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江莊中學薛玉禮
新教育 2022年32期
關鍵詞:文稿任務驅動音頻

□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江莊中學 薛玉禮

所謂“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設計活動任務,讓學生借助多種學習手段,進行主動探索和互動學習的一種方法?!叭蝿镇寗印迸c信息技術學科高度契合,教師主動引入“任務驅動”模式,學生反饋積極,教學效果顯著。整合任務內容、理清任務要求、執行任務程序、優化任務組織、延伸任務訓練,都能夠帶來全新學習契機,為學生順利進入學習核心創造良好條件,教師要做好積極探索,對“任務驅動”模式做優化設計和組織,確保課堂教學始終處于高效互動之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培養。

一、整合任務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任務驅動”模式需要任務支持,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對教材內容做深度分析。信息技術教學有固定教材,教師整合任務內容時,要做出增刪處理,根據任務設計需要,及時吸納一些課外素材,借助網絡搜集相關信息,都能夠為任務設計提供必要支持。

1.精選課內內容

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需要模式支持,教師在教情學情調研基礎上引入“任務驅動”模式,其適合性更高,助學效果更佳。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對教材內容做深度分析,為任務組成提供物質材料支持?!叭蝿镇寗印苯虒W模式帶有探索性和互動性特點,教師對教材相關內容進行分解、分類、整合、優化、歸結處理,確保任務設計的順利展開。

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發掘,能夠為任務設計提供更多素材。學生對學習任務有主動操作的意識,教師要設定具體目標要求,讓學生順利進入到活動環節。如教學蘇科版七年級信息技術《制作研究報告》,教師設定任務,要求學生做具體操作。其任務一:利用“插入”選項,制作空白的表格,認識行數、列數、單元格等內容,實現知識的遷移。學生開始操作,設計5列10行的空白表格。任務二:對空白表格做拆分、合并處理,改變行高列寬。教師巡視班級,對學生操作情況做觀察,及時做出糾偏指導,讓學生正確把握操作要領。任務三:填寫表格內容,自行設計字體大小和具體位置。學生接受任務后,主動進行合作學習,在協商討論基礎上達成學習共識。教師對教材做深度分析,推出系列性任務,形成驅動學習局面。學生主動響應,自覺進行操作探索,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叭蝿镇寗印蹦芊袢〉脤嵭?,關鍵要看教師任務設計,學生自然進入到任務環節,這樣的學習才具有更高價值。

2.搜集課外素材

“任務驅動”設計需要更多內容支持,教師對教材內容做具體分析,還不能滿足教學設計的需要,要結合學生生活認知積累,以及學習興趣取向等因素,對課外信息素材做搜集整合處理,以提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設計品質。信息技術在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學生手中也有不少教輔材料,教師結合學生信息生活應用情況做任務布設,能夠創造更多設計亮點。

學科教學離不開模式的支持,教師執行教案時,也要結合模式做環節推動。學生對課外素材應用比較感興趣,教師針對性設計活動環節,成功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如教學《發布評價作品》,教師先打開現成的文檔,讓學生做觀察,對文檔做必要調整和修改。學生對文檔比較熟悉,紛紛給出自己的操作建議,教師與學生一起展開編輯工作,最終確定文檔方案,準備做信息發布。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設定電子文檔發布任務:發布電子文稿有多重途徑,如打印電子文檔,可以形成書面材料,讓更多讀者閱讀。也可以推送到網絡,在交互平臺上發布,這樣能夠形成共享。如果讓你來設計發布方式,你會如何選擇?學生開始熱議這個問題,給出自己的建議。電子文檔有不同用途,發布也需要選擇不同方式,不同發布方式有不同特點,需要理性選擇。教師設定任務,讓學生展開自主討論,學生參與熱情很高,研學氣氛逐漸建立起來。

二、明確任務要求,細化教學步驟

教師設計任務方案時,需要對任務內容做整合處理,也要對教學組織步驟進行統籌安排,確?!叭蝿镇寗印眻绦行?。

1.設計任務目標

任務設計需要內容素材,教師對相關內容做整合處理時,要做好目標的設定,以確定活動方向?!叭蝿镇寗印庇忻鞔_的目的性,教師在具體篩選時,要對活動屬性做分析,還要對學生接受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以便設定適合的任務目標,確?;顒禹樌七M。目標設計要體現學科特點,也要觀照不同群體學生學習需求,教師展開科學設計最為重要。

學生對研究性學習任務有更高參與興趣,教師利用多種媒介做推介,能夠打開學生學習視野,形成豐富學習動能?;顒幽繕嗽O計要體現梯度性,讓不同群體學生都有明確的奮斗方向,教師對這些活動目標做解讀和分析,確保目標的順利落實。如教學《認識演示文稿》這部分內容,學生對電子演示文稿比較熟悉,教師設計具體活動任務:演示文稿是由幻燈片組成的,老師學科展示的多媒體信息,大多都屬于演示文稿,開始閱讀相關內容,對電子演示文稿特點做歸結處理,準備參與班級交流活動。教師利用演示文稿進行解讀和引導,要求學生做深度思考,課堂研學氣氛逐漸建立起來。教師要求學生做互動交流,介紹電子演示文稿的特點,不妨對不同學科電子文稿做比較分析。任務下達后,學生開始研究電子文稿的特點,推出不同學科電子文稿案例做互動交流,教師深入到課堂之中,主動參與學生研學活動。

2.提出任務要求

“任務驅動”本身就屬于一種學習活動,自然有完整的體系,教師設定活動目標和要求,能夠為學生規劃清晰操作路線?!叭蝿镇寗印贝蠖鄬儆诤献鲗W習活動,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對學生團隊合作學習做出科學評估,提出梯度性學習要求,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學生對學習任務要求比較敏感,教師要做好優化處理。

學生對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實際推出演示文稿制作任務,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如教學《設計制作演示文稿》,教師對教材內容做深度研究,設計電子文稿設計任務,并提出具體要求:學科教學大多選擇電子演示文稿進行助學設計,自行成立合作團隊,選擇一個學科,設計電子演示文稿,提交到班級,制作文稿要有具體內容,提升實用性。教師將選擇比較優秀的文稿作品,推薦給相應學科教師。學生對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活動比較感興趣,開始組建團隊,研究制作方案,教師跟進指導,對制作文稿操作中存在問題進行糾偏,確保電子文稿制作活動順利展開。教師設計電子文稿制作學習任務,成功調動學生操作興趣,特別是分組設計,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科內容進行設計和操作,給學生帶來更多選擇的自由。學生進入任務活動,教師設計要并反復提醒,能夠為學生規劃清晰操作路線。

三、執行任務程序,提升教學品質

執行任務活動時,教師需要對教學程序做科學評估,設定活動環節,準備活動素材,確?;訉W習順利展開。

1.設定活動環節

“任務驅動”帶有活動屬性,教師在活動環節安排時,要做好優化處理,對活動環節必要性進行反復推敲,適時做出調整,確?!叭蝿镇寗印表樌归_?!叭蝿镇寗印被顒迎h節設計要考慮操作條件、學生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對活動方案做考評處理,及時做出優化調整,讓更多學生順利進入到活動核心。

任務活動環節眾多,教師要進行優化處理,以提升活動合理性,讓更多學生順利進入到活動環節。如《獲取與加工圖片》,學生對網絡圖片最為熟悉,平時有下載、復制圖片的經歷,教師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獲取圖片的方法,然后對相關操作做評價,優化操作程序,給予更多方法傳授。教師設定圖片搜集任務:學校正在舉行孝德文化宣傳活動,需要一些孝德故事圖片,借助網絡展開搜集,選擇適合的圖片,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截取、復制,將相關圖片信息推送到網絡交互平臺上。學生對這個任務比較有興趣,主動展開搜集行動,很快就有大量圖片信息傳入,教師對這些圖片做篩選處理,挑選一些適合的圖片進行集中展示。一個圖片信息搜集任務,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生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建立學科能力。

2.優化活動組織

“任務驅動”是一種合作性學習,教師在合作團隊組織、互動操作、合作協助等環節做出指導和組織,確?;顒拥捻樌七M。特別是反思意識的滲透,能夠為學生帶來深度探究的機會,教師組織學生對活動程序、活動品質、活動執行做科學評估,能夠獲得更多改進的力量。優化活動組織,教師要對活動方案、活動過程、活動環節、活動執行、活動效果、活動評價等內容做創新探索,以順利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學生平時生活有不少信息技術操作經歷,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知識積累。教師要做好學情整合處理,針對性推出學習任務,設計具體的目標要求,確?;顒禹樌归_。在教學《制作圖片》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相關內容,對圖片制作方法做梳理和討論,然后設計學習任務:利用畫筆工具繪制圖畫,利用仿制圖章和修飾工具做修飾處理,制作個性圖片,將圖片作品集中到小組參與評選活動,推出一些優秀作品。這個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先由學生自行操作,制作出個性圖片,然后集體研討評選,在廣泛互動交流中達成共識。因為有評選環節,學生都比較重視,紛紛行動起來,開始制作圖片,教師觀察、研究、評價這些圖片,從技術層面做指導,確保制作活動順利展開。

四、延伸任務訓練,鞏固教學反思

“任務驅動”屬于嶄新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高度匹配,教師圍繞任務展開模式設計和組織,推出更多適合的訓練任務,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認知的內化和鞏固。

1.延伸訓練設計

延伸任務訓練設計,教師需要做好素材整合工作,借助教輔材料,以及網絡信息渠道展開內容組織,對學生生活認知情況做客觀評估,都能夠為任務訓練設計提供必要素材支持。教師結合學生生活認知積累情況做訓練組織,推出信息搜集、信息案例分析、信息實踐應用等任務,能夠順利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做設計,學生接受起來更為順暢,其訓練效果會更為突出。如教學《獲取與加工音頻》,教師先介紹獲取音頻的方法和途徑,明確音頻文件的類型,以及播放音頻的方法,還有編輯音頻的方法,然后設計音頻搜集和編輯的任務: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手機可以制作音頻材料,也可以進入網絡搜集音頻材料,圍繞“論讀書有用”主題選擇演講音頻材料,對其進行編輯修改,將編輯好的音頻材料提交到班級,看哪一個學習小組制作編輯的音頻更為出色。學生對合作性操作任務有更多期待,教師布設任務后,學生積極行動,搜集音頻材料,給出編輯意見,課堂研學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對音頻比較熟悉,這是活動設計的基礎,教師指定主題,鼓勵學生做網絡音頻素材搜集,成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創新訓練形式

“任務驅動”訓練形式有很多,教師要做好優化設計,將學生帶入探索性學習環節,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展開實踐操作、互動交流,促進其學科能力的成長。課題研究、創客任務、實驗操作、競賽任務、生活對接等,都屬于“任務驅動”訓練形式,教師要做好篩選工作,對任務性訓練做科學設計,提出鮮明要求,做出學法指導,確保訓練效果。

課外訓練任務設計時,教師要合理運用輔學手段,激發學生操作主動性。如《制作視頻作品》,對于視頻制作和作品發布,學生都有相關經歷,微信上有相關操作,學生生活中錄制、發布視頻早已成為常態,教師圍繞這個內容設計訓練任務,學生回饋更為主動和積極。教師要求學生對視頻做修飾處理,增加字幕、設計片尾、整體優化,大幅提升視頻品質。在展示環節,教師讓學生一邊播放視頻,一邊做介紹和評價,對視頻操作過程進行分析和解釋,分享一些制作經驗。學生有制作體驗,都能夠主動響應教師建議,介紹自己的操作經驗,課堂學習進入研學環節。視頻制作、修飾、發布是學生最為熟悉的,教師進行生活對接設計,推出視頻制作發布任務,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視頻制作需要技術支持,教師圍繞這個中心展開設計和組織,讓學生分享制作經驗,為更多學生帶來輔助和啟示,其訓練效果更值得期待。

“任務驅動”與信息技術學科有太多契合性,教師針對性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學生響應積極主動?!叭蝿镇寗印苯虒W模式帶有互動性、探索性、開放性等特點,能夠調動學生創客思維,教師做出積極設計,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活動環節,其助學效果會更為豐富。初中生思想較為活潑,探索意識比較強,教師針對性推出“任務驅動”模式,不僅能夠優化教程,還能夠啟動學生學習思維,創造更多學習探索機會,其助學作用值得期待。

猜你喜歡
文稿任務驅動音頻
文稿規范
文稿規范
柏韻音頻舉辦Pureaudio 2021新產品發布會
開盤錄音帶音頻資料的數字化
超音頻復合脈沖GMAW電源設計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Pro Tools音頻剪輯及修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